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婺源地理位置

婺源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1-07-31 16:27:57

A. 婺源的地點在江西哪裡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上饒市北部。

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建縣,天寶元年(742),歙州改為新安郡;唐代歙州曾經歷多次行政劃分調整,婺源均隨歙州而從之。 五代十國時,吳武義元年(919)歙州隸吳,婺源屬之。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府留縣,婺源縣直隸安徽省。三年六月,婺源改屬安徽省蕪湖道,十七年八月,廢道,復直隸安徽省;二十一年十月,隸安徽省第十行政區;二十三年九月,劃屬江西省隸屬第五行政區;三十六年八月,劃回安徽省隸屬第七行政區。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屬華東區贛東北行政區浮梁專區;9月,改屬江西省樂平專區;11月,屬江西省浮梁專區。1950年6月,婺源定為丙等縣。1952年10月,屬江西省上饒專(地)區(現為上饒市)至今。

(1)婺源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婺源與皖、浙兩省交界,東鄰浙江開化,西毗景德鎮,北枕黃山,南接德興銅礦。全縣屬丘陵地貌,地勢大致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山巒重疊,溪澗縱橫,森林覆蓋率 82%,縣總面積 2947 平方公里。 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稱。

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境內山巒起伏,走向不一,由於雲霧、雨日較多,高山擋光,林木蔽蔭,使各地日照時數差異較大,西南鄉多於東北鄉,平原低丘多於山區。

B. 婺源屬於哪個城市

婺源縣,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位於江西東北部,與皖、浙兩省交界,土地面積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萬畝,耕地32萬畝,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稱。

婺源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鎮市,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和古徽州府、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和銅都德興市。

(2)婺源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婺源縣因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析休寧縣之回玉鄉和樂平縣之懷金鄉置縣,以地當婺水源頭而名。

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

境內山巒起伏,走向不一,由於雲霧、雨日較多,高山擋光,林木蔽蔭,使各地日照時數差異較大,西南鄉多於東北鄉,平原低丘多於山區。2011年可照時數4425.9小時,(閏年4437.0小時),而實際只有1715.1小時,占可照時數的39%。

C. 婺源在哪裡,婺源在哪個省,屬於哪個市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與皖、浙兩省交界,是屬於江西省上饒市。

婺源,地處江西東北部,西距景德鎮80公里,是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一顆綠色明珠。「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目前已形成了「一區四線」20個景區(點)的旅遊產品格局,被許多海內外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婺源特產豐富,獨具特色的有紅、白、黑、綠4種。分別為:紅為荷包鯉魚,肉質鮮嫩;白為江灣雪梨,肉厚汁醇,每當梨花開時,滿山飄香滿山白,為春遊一大美景;黑為龍尾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綠為婺源綠茶,原生態育就了生態茶,乃茶中上品。

(3)婺源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婺源縣隸屬於江西省的上饒市,與安徽省的黃山市交界。其實,黃山市之前的稱呼是徽州府,而婺源縣曾經長期隸屬於徽州府,是徽州府下轄的6個縣之一。但是在1949年5月,隸屬於徽州的婺源縣,被第二次劃入了江西省。

1934年,還是出於軍事防禦的需要,婺源縣被劃入了江西省。與此同時,還有兩個鄉鎮被劃入了浙江省。對於這樣的劃分,安徽籍官員表示反對,因為一旦拆分,徽州府的整體性會直接破壞。當時,各地的報紙也紛紛反對拆分。但婺源縣最終還是被劃入了江西省,而且長達10多年的時間。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以後,很多社會名人和官員再次建議,把婺源縣還給安徽省。在各方面的建議下,1947年,婺源縣被重新劃入了安徽省。似乎婺源縣已經物歸原主,但這段時間並不長。40年代的戰爭連續不斷,到了1949年,當時安徽省已經解放,但各方面的局勢還不穩定。

因此,安徽省暫時被分成了皖南行署區和皖北行署區。與此同時,婺源縣被暫時劃入了江西省的上饒地區。當時,主要考慮到從上饒進入婺源縣比較方便,方便各方面的管理。起初,這僅僅是臨時性的劃分。

但是在50年代初期,皖北行署區與皖南行署區重新合並為安徽省的時候。婺源縣卻留在了江西省,而沒有還給安徽省。

D. 水墨婺源的地理位置

婺源位於贛東北,東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景德鎮市,浮梁縣,樂平市,北枕國家級旅遊勝地黃山市,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銅都德興市,是一顆鑲嵌在皖、浙、贛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婺源素有「書鄉」、「茶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旅遊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其中就有婺源。

E. 婺源是在中國什麼地方

在江西
「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
婺源,位於江西東北部。在唐代開元28年設縣(即公元740年)是一個有著壹仟貳佰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縣級行政區。因其「地當婺水之源」而得名。
婺源與安徽、浙江相鄰,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其是明清古建築群更為經典,這里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野…,自然風光如詩如畫。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
全婺源縣方園貳仟玖佰肆拾柒平方公里,現下轄十一個鎮和十五個鄉。素有「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園」之說。
這里是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的區域。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6.7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21毫米以上。婺源是現代中國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縣及生態農業先進縣之一。擁有「全國綠化百佳縣」和「全國民俗文化村」的桂冠。
這里是中國的茶鄉,中國茶文化之鄉…
婺源縣在唐朝到五代時期隸屬江南道歙州、宋代屬徽州新安郡,元朝屬徽州路,明清時期屬徽州府…,這里是徽商的發源地之一,當年商人們在外掙錢,回家投資興學,沖破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斥商情結,走出了一條「以商養儒」、「以儒揚商」、「儒商互補」的生財之路。當年的婺源,行商的人多,讀書的人多,做官的人也多。在「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的訓示下,使婺源「-室之內,必有俊才」。在訓示的影響下,婺源之人讀書成風,並且久盛不衰。從讀書好的氛圍中走出了宋代文學家朱弁、南宋教育家理學家朱熹,走出了纂刻家何震、走出了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現代大學者胡適,現代教育家江謙、現代著名醫學家程門雪......。據史書上的記載:自宋代至清未,全婺源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各級官吏的人多達2665人,出現過「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勝況…。
自古「無徽不成商」,然而在徽商之中的勁旅卻是在婺源,當年在徽商里有「無婺不成徽」之說,來自婺源的商人是徽商中的木商、茶商盟主。這足以說明當年婺源商人的地位。
這也使得今日的婺源,明清建築遍布全縣。官宦府第、家族祠堂、商人住宅、鄉民故居,應有盡有。這些建築,有前堂後堂先後序列者,有數十棟連片者,街巷均由青石板鋪成。石建築以沱川、思口、江灣、流頭、浙源、龍山、許村和清華等鄉鎮的某些村莊更為集中,此外尚有廊橋、路亭、門樓、店面、戲台等。 婺源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之間處處掩映著飛檐翹角的民居,這里是「最後的香格里拉」。
婺源物產豐富,當地的綠茶「婺綠」,是明清時期的貢品;獨特的荷包紅鯉魚是釣魚台國宴上的珍品;龍尾硯是中國傳統的四大名硯之一;被譽為「江南梨王」的是江灣雪梨。
婺源文化與生態旅遊區現已開放了「一區四線」20個旅遊景區,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京劇老祖宗」徽劇的韻味、粗獷原始的「舞蹈活化石」儺舞、這有清純迷人的山村姑娘的茶藝表演…。
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延村
朋友們:延村 位於縣城北偏西18公里處。是婺源現存的清代商賈住宅群中的精品,一座幽雅的清代庄園。

F. 婺源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物產

婺源縣屬丘陵地貌,地勢大致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山巒重疊,溪澗縱橫,森林覆蓋率82%。
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
歷年平均氣溫為16.8℃,以1998年、2006年17.9℃為最高,1965年、1976年、1980年16.3℃為最低。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為28.0℃。極端最高氣溫41.0℃,出現在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1.0℃,出現在1967年1月16日。[3]
歷年總降水平均1962.3毫米,其中1-6月降水呈遞增趨勢,7-12月呈遞減趨勢;上半年佔2011年降水量的69%,4-6月為明顯雨季,稱為汛期,平均月雨量在200-300毫米以上,佔2011年降水量的47.9%。年最大降水量3036.8毫米,出現在1998年。月最大降水量970.4毫米,出現在1998年7月。雨量分布是四周多,中間少;東北多,西南少。
境內山巒起伏,走向不一,由於雲霧、雨日較多,高山擋光,林木蔽蔭,使各地日照時數差異較大,西南鄉多於東北鄉,平原低丘多於山區。2011年可照時數4425.9小時,(閏年4437.0小時),而實際只有1715.1小時,占可照時數的39%。
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歷年平均風速1.5米/秒;極端最大瞬間風速為40米/秒以上,出現在1965年8月13日和1978年8月19日。
婺源縣已發現的礦種有20多種,具體有:
(1)能源礦產:煤;
(2)金屬礦產:金、鎢、銻、鐵、錳、銀、銅、鉛、鋅;
(3)非金屬礦產:灰岩、硯石、花崗岩、大理岩、高嶺土、鉀長石、建築用砂、砂岩、石英、板岩、粘土、水晶、硅石等;
(4)水氣礦產:礦泉水。

G. 婺源縣的地理環境

婺源縣屬丘陵地貌,地勢大致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山巒重疊,溪澗縱橫,森林覆蓋率82%。
縣境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
歷年平均氣溫為16.8℃,以1998年、2006年17.9℃為最高,1965年、1976年、1980年16.3℃為最低。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為28.0℃。極端最高氣溫41.0℃,出現在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1.0℃,出現在1967年1月16日。
歷年總降水平均1962.3毫米,其中1-6月降水呈遞增趨勢,7-12月呈遞減趨勢;上半年佔2011年降水量的69%,4-6月為明顯雨季,稱為汛期,平均月雨量在200-300毫米以上,佔2011年降水量的47.9%。年最大降水量3036.8毫米,出現在1998年。月最大降水量970.4毫米,出現在1998年7月。雨量分布是四周多,中間少;東北多,西南少。
境內山巒起伏,走向不一,由於雲霧、雨日較多,高山擋光,林木蔽蔭,使各地日照時數差異較大,西南鄉多於東北鄉,平原低丘多於山區。2011年可照時數4425.9小時,(閏年4437.0小時),而實際只有1715.1小時,占可照時數的39%。
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歷年平均風速1.5米/秒;極端最大瞬間風速為40米/秒以上,出現在1965年8月13日和1978年8月19日。

H. 婺源古城的地理位置

婺源古城,今婺源縣城,設紫陽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現有諸多歷史名勝遺存。多年來,隨著婺源城市擴張和開發,大量歷史文化建築曾被拆毀,古城整體風貌遭到破壞。 由於婺源歷史上曾屬安徽管轄,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是被越來越多人提及的字眼,有人說這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家園,地處偏僻山鄉的婺源很幸運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氣韻。

I. 誰知道婺源的具體地址

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皖、浙交界處,隸屬於上饒市。
面積2947.51平方千米。
總人口33.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萬人。
郵編:333200。
代碼:361130。
區號:0793。
拼音:Wuyuan Xian。
交通
婺源的交通及通訊也較為便利。景婺黃(常)高速婺源段已於2006年11月完工,拉近了與周邊城市的距離,鐵路的建設已列入交通規劃中,到周邊地區的機場(如:南昌、景德鎮、黃山、衢州)也較方便。營運班車可直達上海、杭州、溫州、寧波、金華、衢州、紹興、東陽、義烏、樂清、南昌、上饒、九江、景德鎮、黃山等地,婺源有專業的旅遊車隊,可從縣城北站到達各景點,交通便利。通訊上實現手機鄉鄉通,各景區均有基站。

J. 婺源屬於哪個省份

婺源縣屬於江西省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在上饒市北部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熱點內容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