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大地形
A. 五大基本地形特點
1、高原
特徵: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不大,但是邊緣陡峭;山巒起伏,凹凸不平。
2、盆地
特徵:四周高,中間低。
3、平原
特徵:海拔在200米以下;表面寬廣,地平;分布在大河兩岸和瀕臨海洋的地區。
4、丘陵
特徵:海拔在200米—500米之間;坡度較緩;主要由低矮的山地組成。
5、山地
特徵: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
(1)地理五大地形擴展閱讀
中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布有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包括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3、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B. 中國五大地貌
1、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蝕力的水對可溶性岩石(大多為石灰岩)進行溶蝕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態的總稱,又稱岩溶地貌。除溶蝕作用以外,還包括流水的沖蝕、潛蝕,以及坍陷等機械侵蝕過程。
2、嶂石岩地貌:嶂石岩地貌為地貌學按岩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類型,主要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岩和頁岩形成,多形成綿延數公里的岩牆峭壁,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岩外,多由紅色石英岩構成。
3、岱崮地貌: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國山東省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中國地理學會依據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全國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現象,將原稱「方山地貌」正式更名為「岱崮地貌」,成為中國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4、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5、張家界地貌:張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種獨特類型,它是由石英砂岩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蝕、重力崩塌、風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稜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為主的地貌景觀。
C. 五大地理類型
五大地理類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於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
盆地:顧名思義,就像一個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們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東非大陸中部,叫剛果盆地或扎伊爾盆地,面積約相當於加拿大的1/3。這是非洲重要的農業區,盆地邊緣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D. 地理:怎樣分清楚五種基本地形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山地:是地表五種基本形態的一種,是陸地表面具有較大高度和坡度的隆起的地形區,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上。它由山頂、山坡、山麓三個要素組成。它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於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丘陵。
山區:人們習慣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區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
海拔 相對高度 頂部形狀 坡度山地 較高>500米 較大 尖銳 陡
丘陵 較低 較小<100米 渾圓 緩
E. 地理上地形的五種基本類型是什麼區分標準是什麼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區分標準是海拔高度.當然,還要考慮具體的地形.比如高原上的盆地比平原的海拔要高
F. 在地圖上識別五種主要地形類型,並說出分布特點和規律
我來回答:
首先,五種基本地形是指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
地圖是一個平面,怎樣來表示高低不平的立體地形呢?有好幾種表示,常見的有分層設色地形圖(彩色地圖),渲暈圖(彩色),等高(深)線地形圖及地形剖面圖等。
分層設色地形圖: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並通過顏色的深淺來表示高低。
渲暈圖:相當於地形圖的照片,通過顏色渲暈體現,這個很好認識。
等高線地形圖:平原和高原都是等高線相對稀疏,通過高度值來分辨;山地等高線閉合,並呈脈狀;丘陵地形的等高線有許多閉合的小圓圈,等高值數據一般在1000米以內;盆地是四周等高線密集,中間等高線稀疏。
剖面圖:就是將地形縱切,體現高差的地形圖。
地形的分布特點和規律要結合區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來具體分析了。如中國的高原、盆地、山地分布在西部,平原分布在東部,丘陵分布在東南部等。
(附一簡單圖:)
等高線地形圖是地理科考試中常見的圖形,要重點掌握,並且這是地理學中的載體,通過等高線地形圖再結合氣候、農業種植、工程建設等聯系起來。
G. 地理的五種地形是什麼還有哪些地質構造
五大地形: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兩百米以下為平原;兩百米以上五百米以下為丘陵;五百米以上歧嶇不平的為山地,比較平坦的為高原;四周高中間低的為盆地;各種地形可以通過等高線來辨別;地址構造:向斜、背斜、斷層、褶皺,因字數限制不詳細寫了
H. 五種主要地形類型
五種主要地形類型:
1、高原
中國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由於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徵各異。特徵: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不大,但是邊緣陡峭;山巒起伏,凹凸不平。
2、盆地
中國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爾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由於所在位置不同,其特點也不相同。 此外,著名的吐魯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上,它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155米)。特徵:四周高,中間低。
3、平原
中國有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它們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由於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
4、丘陵
中國有三大丘陵:遼西丘陵,淮陽丘陵與江南丘陵。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中下遊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東,山東兩半島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廣。
4、山地
山嶺和高地的統稱。我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天山、阿爾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特徵: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
(8)地理五大地形擴展閱讀:
中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地勢的第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與東部邊緣分布有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是地勢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分布著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間,包括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其東面的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是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3、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分布著廣闊的平原,間有丘陵和低山,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其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I. 求地理五大地形圖
山地,屬地質學范疇,地表形態按高程和起伏特徵定義為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陸地的表面,有許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山由山頂、山坡和山麓三個部分組成 ,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們以較小的峰頂面積區別於高原,又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丘陵。這些群山層巒疊嶂,群居一起,形成一個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態奇特多樣,有的彼此平行,綿延數千公里;有的相互重疊,犬牙交錯,山裡套山,山外有山,連綿不斷。山地的規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稱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稱為中山,海拔低於1000米的稱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為褶皺山、斷層山、褶皺一斷層山、火山、侵蝕山等。褶皺山是地殼中的岩層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擠壓,向上彎曲拱起而形成的。斷層山是岩層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層發生斷裂,然後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皺山,江西的廬山是斷層山,天山山脈屬於褶皺一斷層山。
山地是大陸的基本地形,分布十分廣泛。尤其是亞歐大陸和南北美洲大陸分布最多。我國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馬拉雅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天山、阿爾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
由於山地地區海拔高,低溫,呈氣候的垂直分布,適宜多種植被與經濟林木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於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面積最大的高原為巴西高原。
廣闊的平坦高地,通常四面八方全是陡崖,但有時周圍是高山。高原最本質的特徵是∶地勢相對高差低而海拔相當高。高原分布甚廣,連同所包圍的盆地一起,大約共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5%。
J. 地形有哪幾種類型
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總稱地形。其中地表起伏大勢稱地勢,地表起伏形態也稱地貌。按其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種類型。
地形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它時刻在變化著。此外,還有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河流、三角洲、瀑布、湖泊、沙漠等。山地是眾多山體的統稱,由山嶺和山谷組合而成。山脈是沿一定方向有規律分布的若干相鄰山嶺的總稱。山系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在成因上有聯系、有規律分布的若干相鄰山脈的總稱。
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級別,上下級則包容。這些地形有一級類型(猶如大寫字母)與二級類型(猶如小寫字母)之別。它們在相鄰的同級形態上是彼此不同的(ABCDE關系),相鄰的含義本身就排斥包容,例如四川盆地相鄰的四周是高原和山脈,可是,一個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級地形組成(非相鄰的形態關繫上A與abcde),是包容關系,例如四川盆地裡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及一些丘陵等,松遼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等,青藏高原裡面又有五種二級地形如柴達木盆地、岡底斯山脈等,天山山脈是山地而東部有吐魯番盆地和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