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故事廣播稿

歷史故事廣播稿

發布時間: 2021-08-01 11:26:50

㈠ 我們校園廣播站將在本周播出關於唐宋元明清的歷史,名人故事的播音稿,有誰知道有加分哦

唐玄宗寵幸貴妃楊玉環,終日游樂,將其哥哥楊國忠封為右相,其三個姐妹都封為夫人。但後來唐玄宗又寵幸其妹妹虢國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楊玉環不快,最終兩人和好,於七夕之夜在長生殿對著牛郎織女星密誓永不分離。為討楊玉環的歡欣,唐玄宗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從海南島為楊玉環採集新鮮荔枝,一路踏壞莊稼,踏死路人。

由於唐玄宗終日和楊玉環游樂,不理政事,寵信楊國忠和安祿山,導致安祿山造反,唐玄宗和隨行官員逃離長安,在四川馬嵬坡軍士嘩變,強烈要求處死罪魁楊國忠和楊玉環,唐玄宗不得已讓楊玉環上吊自盡。

楊玉環死後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諒,織女星說:「既悔前非,諸愆可釋」。

郭子儀帶兵擊潰安祿山,唐玄宗回到長安後,日夜思念楊玉環,聞鈴腸斷,見月傷心,對著楊玉環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尋找蓬萊仙山,最終感動了天孫織女,使兩人在月宮中最終團圓。

女人是人類的風景,美女是風景的花朵。楊玉環是一朵含露的牡丹,媚魂、高貴華麗、儀態萬方。

武惠妃因鬼祟勾魂暴死,唐明皇極度悲痛,他在寂寞中自嚼苦果,渴望著新的愛情燃燒。華清宮偶遇楊玉環,唐明皇的目光微妙地和她觸到了一起,明皇朝她微微一笑,玉環的臉便宛如初綻的牡丹一樣緋紅了。楊玉環的美麗與柔媚,使唐明皇寂寞的心靈震驚了:一絲幾乎看不見的笑隱隱地浮在他的臉上,她那麼天真,清新得像春天早晨的微風,又那麼慧潔,像月光下的花朵。自從見到楊玉環,唐明皇覺得自己心中似乎開朗了,猶如一縷陽光從雲層中透出。李隆基回到宮中,坐在明亮的蠟台前,沒有睡意。楊玉環的身影清晰地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像池塘蓮荷中的花影,那麼婀娜,那麼神秘,她似乎就站在他的身旁,紅唇皓齒,一笑一顰都那麼璨然。

唐明皇在妹妹玉真公主的幫助下,見到了楊玉環。他顧不得綱常倫理,技藝房中,瘋狂的抱住她……他不滿足肉體的佔有,還要征服美人的心靈,在高力士、玉真公主的策劃下,楊玉環離開了壽王李瑁,進了太真觀當了女道士。她與皇帝的偷情幾近公開,心裡也漸漸愛上了這位英俊、威武而又多情的老皇帝。

美麗的女人哪,確實是男人的生命之酒、歲月之鹽,因為有了她們,男人的生命才放出光采,男人那背負著沉重世界的歲月,才滋味萬千,輕松活潑,多姿多彩。你看李隆基,他身著便服,迎著微風,瀟灑地走著,腳步輕快健捷,花香與身旁楊玉環身上散發的芬芳刺激他正走向衰老的生命,似乎有一顆飽滿的種子正在他的身上萌發,他感到自己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開始膨脹起來,像腳下被春天的幼芽所拱起來的泥土。生命的沖動又一次回到他的心中,像春風中的蓿草,唐明皇感到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下重新萌發了綠意。玉環的存在使得明皇的生命大放異彩,他覺得他在為貴妃而活著。只要玉環在自己面前,哪怕是說說話,或者只要看著她那豐艷雍容的儀態。她那媚人的微笑,她那亮麗柔嫩的雪白肌膚,尤其是那對又大又黑又亮的眸子,總是閃爍出純潔而又聰穎的善解人意的光芒——只要有這一些就夠了。要知道,他需要的就是這樣一位紅粉知己啊!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真正明白了玉環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他愛玉環,這種愛有時甚至超越了慾望的成分,而漸漸升華為一種情的純凈。有了玉環,明皇的生活中才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光明。那棵武惠妃過甜過膩的情愛中老去的生命之樹,突然間又抽出了最嫩的青芽,綻開了最燦爛的花蕾。

名人故事: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懸梁刺骨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後為當世大儒。」

映雪囊螢
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事見《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晉書·車胤傳》。

目不窺園
《漢書·董仲書傳》:「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幃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嘆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念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巨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閱,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

斷齏畫粥
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

胸有成竹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裡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的竹子立刻浮現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

當人們誇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㈡ 以歷史為題的廣播稿,最好是一些歷史謎團的,150字左右

像這種有很多的題材啊!就拿近代來說都有很多,比如說蔣介石的王牌大獎張靈甫他是怎麼死的!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什麼沒有殺張學良!太多了希望老兄多上網搜一下這方面的資料!就是說各三天三夜都考驗的呀?就憋說150字了!加油。。。

㈢ 名人故事廣播稿60字

西漢時有一個名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一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牆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

㈣ 關於歷史上的孝雅故事的廣播稿

樓主,你好!這個我只能給你材料畢竟你要的東西還是自己寫出來的最好。。。
提供個參考資料吧:http://..com/link?url=rxvAXP8RPqip3m6VoAvayWxE-_DHdqf7Rw-p3P7AlR0ETMRq
01 孝感動天 02 親嘗湯葯 03 嚙指痛心 04 百里負米 05 蘆衣順母 06鹿乳奉親

07 戲綵娛親 。。。。。。。。。。。

太多了樓主自己慢看吧,我就不復制了
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

㈤ 關於歷史的廣播稿怎麽寫 急!!!!!!!!!!!

金秋十月,國旗招展,舉國同慶。今天全國各族人民滿懷喜悅,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54歲生日;大江南北的中華兒女都在盡情高歌,為古老而年輕的祖國深深祝福!

今年國慶,萬象更新,非同尋常。回首春夏之交,正當全國人民意氣風發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奮斗的時刻,我國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病災害。面對這場嚴峻考驗,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共克時艱,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堅持一手抓防治非典這件大事不放鬆,一手抓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奪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階段性重大勝利,保持了經濟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經歷風雨,又見彩虹。抗擊非典的斗爭,極大提高了我國人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偉大祖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展現新氣象,昭示好前景。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全國人民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和根本利益。落後就要挨打,財大才能氣粗。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我國形成發達的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物質基礎,是我們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集中精力,心無旁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奮力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為了人民、代表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人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實踐,也是對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檢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能不能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是衡量有沒有真正學懂、是不是真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志。我們決不能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庸俗化、隨意化、標簽化、招牌化,一定要始終牢牢把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真正為民謀利,為民造福。

近一年來,以愛貓撲,愛生活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千方百計擴大再就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出台許多便民利民的措施,做了大量親民愛民的工作。人民為有這樣的黨風政風而歡欣,祖國為有這樣的黨風政風而自豪。新中國成立54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越是在形勢好的情況下,我們越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一定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大力轉變作風,狠抓求真務實。

中國的進步和發展奔騰向前,浩浩盪盪,勢不可擋。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程。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卓越創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堅信,勤勞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中,一定能夠萬眾一心,奮發圖強,勇往直前地朝著宏偉目標闊步邁進,光榮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把我國早日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㈥ 關於歷史典故的廣播稿

1A: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B: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 A: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要牢固樹立「浪費也是腐敗」的節約意識,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不良心態,形成「鋪張浪費可恥,勤儉節約光榮」的良好氛圍,使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一種精神。B: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A:就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B: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裡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後,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他疏於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後,他倆將「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後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2A:在啊 B:嗯,有什麼事嗎? A:你借我的書什麼時候還那?你當初借的時候不是說昨天就還的嗎? B:嘻嘻。明天再還你好了。 A:你這個人真是食言而肥。 B:食言而肥?什麼東東啊?吃鹽會變肥嗎? A:你不知道啊? B:嗯,你給我講講吧。 A:哦!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說話不算數。有一天魯哀公舉行宴會招待群臣,孟武伯參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歡另一位大臣鄭重,便故意問他:「鄭先生怎麼越來越胖了?」哀公聽見了,說:「一個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諾言,當然會胖起來呀!」這個故事我想是告訴我們人不能不守信用。 B:對不起,我明天一定還你。我可不想成為一個食言而肥的人那。 3A: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 B:白雲在天空中飄盪,繪畫著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A: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B: 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即使是在重男輕女的古代,這個詞也以其不滅的光芒吸引著文人的筆墨。有這樣一個故事:,A:中國古代有一位皇帝叫劉恆,為薄太後所生。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有一次,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重德治,興禮儀,將仁孝,是當時天下人都敬仰的皇帝。 4A:在考試時,相信很多人都會為作文而煩惱吧 B:嗯。很容易拉分的。那要怎樣才能提高呢? A:我來給你講一個故事吧,它叫「王安石的指點」 。相傳北宋時,有位讀書人很喜愛杜甫的詩,自己專門模仿杜詩寫了不少習作,但都感到不能令人滿意。他向當時的著名文學家王安石請教說:杜甫的詩為什麼那樣精深神妙呢?使後世之人難以超越他。王安石就說了:杜甫寫詩的決竅不是已經在他的詩中說出來了嗎?那人問:是什麼呢?我怎麼不知道? B:是什麼呢? A:王安石說:杜詩中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兩句,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那人恍然大悟。此後他刻苦讀書,在寫詩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B:哦。原來如此。 A:對呀,要想作文提高,就得看你平常了。元代有個叫程端禮說過,勞於讀書,逸於作文。我們要多看書呀!

㈦ 求廣播稿開頭語結束語 一定要優美關於歷史的

風卷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朋友們,xxxx欄目又准時和您見面了。——開頭語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朋友們,又到了和您說再見的時候了...——結束語

㈧ 校園廣播稿 名人故事

◆中文名(Chinese Name):魏晨
◆英文名(English Name):Vision
◆性別(Gender):男
◆出生日期(Birthday):1986年 2月22日 (農歷:1986年正月十四)
◆星座:雙魚座
◆昵稱:小乖、小老虎、小騙騙、香草冰淇凌
◆祖籍:中國湖南省漣源市
◆籍貫:中國甘肅省蘭州市
◆民族:漢族
◆身高(Height):183cm
◆體重(Weight):70kg
◆星座(Horoscope):雙魚座
◆學歷(Qualification):大四學生(現就讀於四川音樂學院川音通俗音樂學院)
◆特長(Specialty):聲樂
◆樂器:鋼琴、葫蘆絲
◆家庭成員(Family):父親、母親 、奶奶
◆嗜好(Hobby):音樂、電影
◆對自己的評價(Appraise):認真細心
◆粉絲名稱:樂橙(諧音 love chen;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快樂;大家是因為音樂結緣的)
◆座右銘(Motto):用努力證明自己
◆最欣賞自己的地方(Appreciate):性格
◆ 曾參與演藝工作(RESUME):
·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賽(組合形式參賽) 河南省二等獎/全國團體決賽優秀獎
·2006年上海亞洲音樂節亞洲新人歌手大賽中國大陸賽區金獎/亞洲賽區優秀新人獎
·2007年快樂男聲季軍
·2007年東南勁爆勁爆票選人氣王
·2007年湖南衛視《名聲大震》第二季亞軍
·2008年1月「雪碧榜」新人獎
·電視劇《惶惑》《如果雲知道》
·電影《十七》
·單曲《少年游》《半夏》
·首張EP《樂天派》:《一個人睡》《樂天派》《小小快樂》《boys》
·2008年4月30日北京展覽館劇場「未曾那麼愛你」魏晨個人演唱會
·2008年出版個人首本寫真集《LOMO森林》
◆魏晨和樂橙參加的愛心慈善活動:
·同一首歌賑災義演(演唱《愛你一萬年》)
·湖南抗冰雪義演(個人捐款2萬元,魏晨全國歌迷會捐款5萬元)
·2007年8月愛心巡演
·捐助四川水災
·「母親水窖」
·「根與芽」
·「救助大病兒童」
◆ 喜愛(FAVOURITES):
食物(Food) :海鮮、梅菜扣肉、蘭州拉麵
電影(Movies):《TITANIC》
書籍(Book):《水滸傳》
音樂(Music):R&B、Hip-Hop
歌手(Singer):陶喆 、周傑倫
男演員(Actor):陳道明、劉德華
女演員(Actress):徐帆
顏色(Color):黑、白 、橙(因為有特殊的意義)
希望到的地方(Places Like To Visit):馬爾地夫
最難忘的事(Unforgettable Events):考大學

㈨ 銘記歷史的廣播稿400字

今年是"盧溝橋事變"70 周年,而我們卻少有人提到,隱約有一絲的失望,這也許不能說明我們不愛國,但是也許可以說明的是我們做的不夠好!做的不夠多!

70年過去拉,時間沒有停止,歷史已成為過去,許多的事早已成為過眼雲煙,許多的人早已被我們遺忘,許多的事和人早已讓我們銘記。。。。。。70年前,烈士們用他們的鮮血與身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70年後我們這些華夏兒女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愛國二字。歷史不容我們忘卻,因為我們要居安思危,歷史不容我們忘卻,因為我們需要和平,歷史不容我們忘卻,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美好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身軀換來的
,歷史不容我們忘卻,因為只有記住歷史,不忘歷史,展望未來才能使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今天河南的里用一版的頁面來講述保存抗戰記憶的民間力量這個話題,民間力量,默默行動,無私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愛國,但我也知道愛國並不一定非要用那種形式,我只是想贊揚,想誇獎,想發揚!歷史的煙塵早已淹沒了我們,現在我們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任重道遠啊!

真誠的希望我們都不要再沉默,用自己的行動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歷史總會過去,總會被人遺忘,但只要我們不要忘卻。

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熱點內容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