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戀愛歷史

戀愛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1 12:16:56

Ⅰ 張國榮的戀愛歷程

一段感情,究竟還能有多艱難,一步一步似乎都踏著血光瀲灧;一段感情,究竟還能有多執著,十八年來緊緊交握雙手;一段感情,究竟還能有多聖潔,能打破迂腐能傳成佳話。

美好的開始卻架不住現實的壓力,哥哥也曾選擇過分開。到了1985年哥哥人氣高漲,為了那段感情他們去了加拿大。那一段時間想必是兩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了。後來身為巨星的哥哥還是選擇了回香港。1997年,哥哥在自己的演唱會上第一次公開表白,一首歌曲,全是二人的不離不棄。唐生由此陷入到了狗仔的鏡頭,於是辭掉工作做起了哥哥的理財師。一段驚羨的感情里,有一輛「唐張長長久」的車子,廟里還掛著二人的名字,下大雨的時候哥哥會先把傘交給哥哥再去冒雨開車。他們也曾堅定的牽著手,留給媒體一雙堅定地背影。哥哥說,唐生是上帝給他的禮物,他卻在2003年親手放棄了他的愛人。餘生,只留唐生一個人靠著回憶支撐。餘生,你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愛情最美好最聖潔的樣子。

歷史上有什麼著名的愛情故事

1、《鳳求凰》

傳說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喪夫新寡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開始的。

臨邛縣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並把縣令也請來。

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

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鳳求凰》等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

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

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2、《梁祝化蝶》

東晉時期,會稽郡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會稽郡城(今紹興)訪師求學。英台開始了女扮男裝的求學生涯。

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會稽郡上虞縣的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

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去會稽郡城(紹興)求學。

途中,邂逅了赴會稽郡城(今紹興)求學的會稽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兄弟」。不一日,二人來到會稽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

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

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窮,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會稽郡下轄鄮縣(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

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3、《白蛇傳》

白素貞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傳說為黎山老母弟子,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

白素貞和許仙邂逅於西湖,而後一見鍾情,喜結連理。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4、《牛郎與織女》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計謀,要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

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天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

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瞬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

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天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相會一次,相傳,每逢農歷七月七日,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橋相會。

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5、《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朝時,秦始皇建長城時,勞役繁重,青年范喜良和女子孟姜女剛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為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穿寒衣,歷盡了千辛萬苦才終於來到了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長城就此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屍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後於絕望之中投海而亡。

Ⅲ 歷史上有名的愛情故事!

1、傳說中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喪夫新寡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開始的。

臨邛縣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孫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鄭家也有數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說:「縣令有貴客,我們備辦酒席,請請他。」一並把縣令也請來。

當縣令到了卓家後,卓家的客人已經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請司馬長卿,長卿卻推辭有病,不肯前來。臨邛令見相如沒來,不敢進食,還親自前去迎接相如。

相如不得已,勉強來到卓家,滿座的客人無不驚羨他的風采。酒興正濃時,臨邛縣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說:「我聽說長卿特別喜歡彈琴,希望聆聽一曲,以助歡樂。」

相如辭謝一番,便彈奏了《鳳求凰》等一兩支曲子。這時,卓王孫有個女兒叫卓文君,剛守寡不久,很喜歡音樂,所以相如佯裝與縣令相互敬重,而用琴聲暗自誘發她的愛慕之情。

相如來臨邛時,車馬跟隨其後,儀表堂堂,文靜典雅,甚為大方。待到卓王孫家喝酒、彈奏琴曲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偷看他,心中高興,特別喜歡他,又怕配不上他。

宴會完畢,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賞賜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轉達傾慕之情。於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門,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趕回成都。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成都之後,面對家徒四壁的境地(這對愛情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大大方方地回臨邛老家開酒肆,自己當壚賣酒,終於使得要面子的父親承認了他們的愛情。

2、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裡洗澡,盡情地享受人間的歡樂。

她們遊玩時,織女遇見了牛郎,二人互生情意,在老牛的幫助下,他們結成了夫妻。牛郎和織女婚配後,男耕女織,夫妻恩愛,一胎雙胞,有兒有女,一家四口,生活甜蜜。但是好景不長,這事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了,要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拆散了他們的美好姻緣。

老牛望著淚流滿面的牛郎和痛哭流涕的兩個孩子,它也情不自禁地掉下淚來,老牛對牛郎說:「你不要哭傷了身體,還要撫養兩個孩子。我有辦法為你解難,也是我應該報答你的時候了。待我死後,用我的皮做三雙鞋子,你和兩個孩子穿上它就可以上天,一家人就可以團聚。」

老牛當天就死了,牛郎按老牛說的話做了,他們穿上老牛皮做的鞋,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找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心一狠,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織女就被隔在天河兩岸,他們只能相對哭泣。

牛郎織女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了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他們夫妻的恩愛所感動,就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3、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發生在湖南澧州孟姜山周邊地區(今津市、澧縣分管的嘉山一帶),相傳秦始皇時,逃役回鄉的青年范喜郎與孟姜女新婚當晚,正要入洞房之時,范喜郎又被抓住發往北方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最終哭倒長城,瀝血找到了丈夫的遺骨,立誓要把丈夫的遺骨帶回家鄉安葬。她背負遺骨的歸鄉路上歷盡坎坷,在陝西西安府潼關縣飢渴而死。

當地老百姓為孟姜女的真情感動,收埋他們的遺骸立祠紀念,至今香火不斷。孟姜女的故鄉嘉山有很多關於孟姜女的文化遺存,實物景點琳琅滿目,故事戲曲膾炙人口。

反映了人民對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它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流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是海外華人對故國的眷念。

4、在峨嵋山經過千年修煉的兩位蛇仙,來到人間的西湖,化作美麗的少女白娘子和青兒。她們在雨中遇到青年許仙,白娘子與許仙萌生愛情,結為夫婦。

和尚法海認為此乃妖孽為害,遂蠱惑許仙於端陽節以雄黃酒灌醉妻子,白娘子醉後顯露蛇形,嚇死許仙。白娘子醒後驚痛不止,捨生忘死去仙山盜回仙草,救活許仙。

不料許仙病後初愈,又被法海誘上金山寺。白娘子和青兒趕到,法海卻不準許仙出見,白娘子無奈,與青兒調動水族,水漫金山,法海請來神將護法助戰,不想中了法海禪師的計謀,被裝進了一個很小的缽盂里,壓在了雷峰塔下面,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天倫之樂。

5、梁山伯與祝英台講的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

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飛。

民間另有傳說兩人實際上相差了八百多年,梁山伯是明代人,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祝英台是俠女,劫富濟貧,三去太守家盜銀,後中埋伏被亂刀砍死,百姓將其厚葬。

梁山伯是寧波府銀縣縣官,死後入葬挖墓時,恰巧刨出祝英台的墓碑,風水看好,另擇地而葬又不妥,故合葬,立碑,黑為梁,紅為祝,有文人心生奇想,敷衍出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

Ⅳ 王力宏戀愛歷史

補充樓上的,力宏在白小姐之前還有一個女朋友,在康熙裡面還有她和力宏一起咬珠子的照片.白小姐是力宏大學後的女朋友,也是力宏最愛的女人,她是力宏同個大學里大他一屆念商科的學姐,在力宏第一張專集<情敵貝多芬>擔任女主角,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哦.和Forever Love裡面的女主很像,混血的,在力宏大學畢業一年後,大概是永遠第一天的時期分手的.力宏的好多歌都是因為她寫的,比如永遠的第一天,流淚手心等.
力宏的緋聞很少,最早的是ROSEMARY,但是這是個真正的緋聞,最後男的沒反應,女的自己說沒有.
然後是有阿妹,這個就比較曖昧啦...力宏的反應曖昧.阿妹也曖昧.媒體更曖昧..而且我看到了之前在一個力宏的慶功宴上,由於太高興喝多了點,到最後沒喝完,看到阿妹,直接把酒杯給她讓她幫喝,把旁邊的小S都嚇了一跳,阿妹自己還說:為什麼要我幫你喝?...也是呀,有不是你女朋友,憑什麼幫你喝,而力宏的態度是理所當然的...你說曖昧不??
最後個是舒淇,這個是從第一天的清晨的MV之後發生的,主要是香港媒體的推波助瀾,更恐怖的是,香港的周刊居然刊登了力宏夜宿舒淇香閨的照片和視頻...但是我看了視頻N遍都沒有看出那個男的是力宏....雖然走路蝦米的好象是有點像,但是沒看到臉,誰知道是誰...香港的ABC很多,力宏走路就是那個樣子的...張冠李戴也是有可能的喲...

知道的就這么多啦...我也是鐵桿FANS哦....超愛他...力宏加油...

怎麼看待戀人的戀愛史

想到他愛過別人,我會嫉妒;想到他受過傷,我會心疼;想到他經歷過的快樂,我也會遺憾。可正是因為這些過去,我們摸不到聽不到也看不到的一切,只轉化成了一種形態,湊成了一個完整的個體。那就是這一刻,坐在我面前的他。

我一直的觀點都是兩個人之間沒有什麼是不能說的,別說戀愛史了做愛史我都知道得差不多了。如果對戀人的戀愛史還有介懷,說明你對自己沒有自信,你沒有'不管怎樣對方現在肯定是最愛你'的這份自信,或者說對方沒有給你這份自信,那麼只能說二位感情還沒到位,和對方戀愛史本身其實沒什麼關系。

Ⅵ 自由戀愛的歷史故事

相傳希臘女神雅典娜愛上了一個青年,向周彼得天帝要求賜他不死,天帝慷慨答應。可是問題並不簡單,他固然不死,十年二十年,甚至七十年八十年地活下去,他卻老啦,滿面皺紋,眼睛看也看不清,鼻子嗅也嗅不靈,嘴巴也把不住滑,牙齒也脫落,發也蒼蒼,行動也遲緩不堪,坐到沙發上,一天一動都不想動,把雅典娜女士氣得發瘋,只好再向周彼得天帝求情,還是讓他死掉為宜。
周彼得天帝是不是准如所請,教那人死掉,書上沒有記載,我不知道。但由此可了解一點,那就是「老」乃可悲之境,教人傷心落淚之境也。即以柏楊先生而論,無論年輕的女孩子也好,年長的婦人也好,都喜歡與我交往,非因為我是正人君子也,乃因我七十有四,已到了所謂的安全年齡也。嗚呼,一個男子一旦到了被女人們認為安全的年齡,活著就沒啥意思。
詩曰:「自古美人如名將,人間不許見白頭。」誠血淚之言。男人之老,尚且如此之慘,女人一旦老啦,就更一慘到底。道貌岸然一再強調重德不重色,恐怕是對女人的一種心戰,蓋德可恃而色不可恃,我既重德,你可大大地放心了吧。歷史上最著名美女之一的李夫人,那位絕頂聰明的女士臨死時,皇帝劉徹前往探望,她用被子把頭蒙住,硬是不肯露面,怎麼懇求都不行。劉徹去後,別人警告她恐怕得罪了劉老人,她曰:「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弛。」真是揭穿了底牌,一句話就把臭男人的劣根性抖了出來。
我想對抗「老」的問題,僅只提倡重德不重色是不夠的,不但是不夠的,有時候還教人笑掉假牙。從前盛行多妻之制,聖崽們德色雙收(我想建議大歷史家,真應考證一下孔丘先生是不是也有小老婆。春秋時也,貴族政治和農業經濟結合,正是典型的多妻社會,他老人家恐怕不能例外),而現在流行一夫一妻,前已言之,要想不出花樣,對「老」的反應,不能不靠另一套,只宣傳「色」不重要,不但不能使人心服,而且容易造成家庭悲劇。
主要的問題是,「老」對「美」固有影響,但並不等於葬送。中國人因為上述的那些宣傳,往往有一個誤解,認為「十八歲姑娘一朵花」,流行歌曲中不就有這一首乎?實際上一個十八歲的黃毛丫頭,除了她的對象也是一個尚不懂事的小夥子,否則她的那一套僅只不過表面上漂浮的那一點,而真正的魅力則產生在年齡較大的女人身上。君不見歷史上的美人兒乎?把殷紂帝子受辛先生逼得自焚而死的蘇妲己女士,把西周王朝四百年天下斷送了的褒姒女士,把唐王朝江山搞得亂七八糟的楊玉環女士,她們當時的年齡在四十歲,就是最年輕的西施女士,范蠡先生發現她在河邊洗衣的時候,即令那一年她十八歲,十五年之後,到了吳王夫差自殺之日,她已三十三歲,也進入中年了矣。
「老」對女人的威脅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那樣嚴重,因為一般人想像得太過了火,以致連談都不敢談,甚至希望最好在觀念中一筆抹殺,結果因為違反人性故,既行不通,還矛盾百出,不能自圓其蠊。一個年輕妻子如果為了避免三十年後「老」時不漂亮,便現在也不講究,那真是自掘墳墓的怪事。蓋人的年齡像一種旅行,到甲地有甲地的良辰美景,到乙地有乙地的良辰美景。柏楊先生十歲時,常為二十歲的人悲,他們對「撒尿和泥」都沒有興趣,有啥意思;到了二十歲時,又為三十歲的人悲,認為他們不知道向女學生吹口哨,又有啥意思;以此類推,到了六十歲時,更覺得七十歲簡直無聊,並常發表言論曰:「我到七十歲就自殺!」蓋萬不料能活到那一天也。想不到而今不但活到七十,而且還活過了頭,不但沒有自殺,簡直還快樂無窮。前天和老妻爭吵,我又發誓曰:「我要到八十歲不死,就買包巴拉松。」今天氣平,看情形屆時仍不肯善自罷休。
一個女人的外表美麗可能因時間而消逝——好比她的皮膚不再細嫩欲滴,不再白里透紅;她的頭發不再烏黑發亮,不再光鑒照人——但她的吸引力卻與年齡而俱增,二十歲的女孩子像一朵沒有香味的花,年齡漸長,其香才漸濃,才能捆男人綁男人。十八歲女孩子能顛倒眾生乎?使英王愛德華先生放棄王位的辛普森夫人,那一年已三十七歲矣,難道愛德華先生是一個白痴哉?還是剛才那一句話,一個女人必須不斷培養自己,訓練自己,感情意境,才能成熟,身上才有磁性,中年婦人的愛深入骨髓,而少女的愛則如浮光掠影,因她們美的地方不同也。

Ⅶ 歷史上的愛情故事有哪些

梁祝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凄美的愛情故事,因為它不是墓穴陰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帶
著凜冽之氣地結束,它化了蝶,象徵著高尚的愛情掙脫封建主義牢籠,以另外的方法獲得
自由,雙宿雙飛去。這個開放式的尾巴使整個故事變得抒情而唯美,無限開拓了想像空間
。整個梁祝的故事,其實是祝英台一人在獨撐,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
烘托作用。要麼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麼是梁山伯實在遲鈍。三年來,對於祝英台的性別
從不懷疑,十八里相送時,祝英台的種種借物喻人,都像是對牛彈琴,搞不好,梁山伯還
以為祝英台有斷袖之癖。其實馬文才也很委屈,他連面都沒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
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進了別人的墳墓,叫他怎麼不郁悶。
梁祝這樣的悲劇是肯定不會再有了,現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學的,工作的,
婚嫁的,想要嫁給男子,也沒有封建主義這座大山壓著,而父母的權威性也淪落為參考意
見。可我們這些祝英台真的如願以償嫁給了梁山伯,卻蒼涼地發現,其實梁兄不過如此。

Ⅷ 鄭源的戀愛歷史!

據我所知鄭源的戀愛歷史不怎麼樣,我這樣說並不是故意詆毀他,鄭源在我心鍾一直是我的偶像,在眾多歌星鍾本人就聽鄭源的歌,不知他創作歌的靈感來自何處,但一直讓我欽佩,話說人的才能往往和長相成反比,確實他很有才,但長相我不是太喜歡,如果那位千金能夠陪在鄭源身邊一輩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恩 我的回答完畢

Ⅸ 愛情史什麼

戀愛
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定義。現代定義為兩個人基於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對對方的最真摯的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最強烈、最穩定、最專一的感情。但在遠古的母系社會、古代的父系社會,愛情有另一種體驗,並不是單純的一夫一妻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愛情也在向文明的方向發展,現在已經有法律明文規定,必須一夫一妻制

愛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依戀、親近、嚮往,以及無私專一並且無所不盡其心的情感。在漢文化里,愛就是網住對方的心,具有親密、情慾和承諾的屬性,並且對這種關系的長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夠與對方分享私生活。愛情是人性的組成部分,狹義上指情侶之間的愛,廣義上還包括朋友之間的愛情和親人之間的愛情。在愛的情感基礎上,愛情在不同的文化也發展出不同的特徵。

熱點內容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
初中數學卷子 發布:2025-07-11 00:11:28 瀏覽:807
2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試卷 發布:2025-07-10 23:36:23 瀏覽:93
活性炭化學式 發布:2025-07-10 16:30:45 瀏覽:437
怎麼雙眼皮 發布:2025-07-10 14:11:37 瀏覽:591
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 發布:2025-07-10 13:52:59 瀏覽:701
英語培訓翻譯 發布:2025-07-10 10:05:31 瀏覽:823
2014暑期實踐 發布:2025-07-10 09:19:41 瀏覽:982
老師批改作業的圖片 發布:2025-07-10 07:56:40 瀏覽:819
蘭州市教育 發布:2025-07-10 04:28:12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