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的歷史
其實螺絲順時針擰緊在國際上是一個幾乎不成文的規定,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右撇子使用右手順時針擰螺絲時力量較大,而大多數人又是右撇子(比例大概在70%-90%)。因為右撇子的人多所以國際上對於螺絲的設計便這么流傳下來了。也許這一根本原因還得追溯到第一批發明螺絲的匠人們,當時的他們認為順時針擰緊可能相對的方便,所以便開始設計成這樣。其實理由很簡單,怎麼方便怎麼來。
❷ 螺絲是誰發明的
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就發明了螺紋,但是直到15世紀才出現了第一個螺釘,還不知道誰是它的發明者。1550年有了木螺釘,直到1774年才發明了螺絲刀。 1936年,亨利·M·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
❸ 螺絲產生的歷史
螺紋,是人們根據海螺,田螺而發明的。可以說是共同發明,因為螺類生物並不鮮見,但是早期的螺紋是燒制的,或鑄造的,燒制的諸如瓷器陶器,也可能有石頭雕刻的。而鑄造的則是青銅器或鐵器。後期又出現過旋床加工的或者用燒紅的鐵條扭制的。前者是使用車床的雛形,將木頭固定在旋轉軸上,用竹弓纏繞,來回推拉,用手以木刀沿軸向緩慢反復運動車削而成,而後者多見於歐洲鐵藝。以上工藝製作的螺紋,由於無法控制精度,所以配合性很差,很難找到一對配合的螺絲和螺母。所以當時工藝連接一般用鉚釘而不是螺栓。而真正的能夠實現配合的螺紋,是以百和絲錐發明為標志的 ,百牙實用錯在傾斜鋼板頭部開出斜槽,鉛鑄於環形內部,四個鋼板同時傾角削鐵,絲錐則反之。但是這種加工方式生產出來的螺紋,依舊很粗糙。真正的現代高精度螺紋是隨著車床誕生的。用齒輪控制實現旋轉速度與軸向進給速度的精確配合,最早的車床控制軸向進給速度用的是齒條而不是螺桿。用斜齒輪改變傳動方向90度。然後用齒輪減速控制齒條,齒條帶動刀架實現軸向進給。
而現代真正的螺絲產生於近代西方,中國連鐵釘都是洋貨何況螺絲!!!!!!!
❹ 誰知道螺絲是誰發明的
螺旋物在2000多年前就發明出來了,但用於固定東西還不到500年。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里的巨大螺旋狀物,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面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面,對田地進行灌溉。
它的真正發明者可能並非阿基米德本人。或許他只是描述了某個已經存在的東西。說不定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們設計了它,以用一坭羅河兩岸的灌溉。
阿基米德螺旋物在整個古代社會都用來提水,沒有一個人考慮過將它改為一種固定用件。
阿基米德螺旋物被廣泛地用於提水。例如,古羅馬人用它給礦井排水。
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16世紀時,制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18世紀末,螺絲釘作為固定用件已相當普及,因為那時已找到了一種廉價的生產方法。
螺絲起子(旋鑿)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
❺ 螺絲起子的歷史起源
從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 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 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
禁酒法案生效前一天,道路上的運酒車絡繹不絕,人們都趕著時間把酒運回家裡收藏。到了晚上,街道上空無一人,原來人們都聚在家裡或其他公眾場合舉行最後一次合法的的「借別酒會」。一位參議員在晚餐會上舉杯說:「今天晚上是美國人個人自由被剝奪的前夜。」這番話引來了陣陣熱烈掌聲。美國人向酒宣戰,實始自他們立國之初。許多早期移民是出於宗教原因而拋棄歐洲故土、奔赴這片蠻荒的。這些被稱為「清教徒」的美國創始者,把他們的一腔宗教熱情帶過了大西洋,使之成為美國民族形成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者之謂也。至19世紀中期,美國一些地方的居民開始訴之於法律手段約束貪杯之人,這個民間運動時起時伏,綿延不絕,終於在20世紀初掀起大潮。
從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稱「伏爾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凡是製造、售賣乃至於運輸酒精含量超過0.5%以上的飲料皆屬違法。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犯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美元及監禁半年。修正憲法以達禁酒目的,決心不可謂不大,聯邦政府執法也算積極有力,但從一開始,禁酒之事便遇到巨大阻力。因為貪杯者頗多,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平時只是淺嘗輒止,並非酗酒之徒,現在酒罐子一下完全打破,大家一滴也喝不成,他們覺得有過激之嫌。這些人始則悻悻然,後則人前身後作些小手腳,偷飲幾盅。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涓滴成河,美國的禁酒大業也就難以維持了。
由於上述種種問題,至20年代末,即美國禁酒令頒布約10年之後,許多美國人開始呼籲弛禁。或許是因為那時正值美國經濟大危機,全國上下惶惶不可終日,禁酒之事更顯得多此一舉。1932年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競選總統,即把開放酒禁作為其政綱之一。1933年2月,美國國會通過第二十一條憲法修正案以取消禁酒之第八修正案。次年,隨著猶他州作為第三十六個州簽署此弛禁法案,美國的全國性禁酒便壽終正寢了。
雖然禁酒作為國策在美國早已成為昔日黃花,但地方性的禁酒及其它有關措施卻並未絕跡。直到1966年,美國的一些州仍然禁酒。即使時到今日,美國的一些小城小鎮仍是「滴酒不沾」。
螺絲起子的流行與《鐵漢柔情》這部偵探劇有著直接的關系。私家偵探菲利普·馬羅的一句台詞:「喝螺絲起子現在還太早了點兒。」讓螺絲起子一躍成為知名雞尾酒。從這時起,螺絲起子成了偵探劇的必要道具,偵探、紳士等關鍵詞的關系日益緊密。在《漫長的告別》中,愛酗酒的偵探與跟他一樣喜歡螺絲起子的醉漢可以發生一系列的故事,甚至包庇,甚至做一個警務人員不該有的善感。這些,像這種配料簡單的雞尾酒的流行一樣讓人費解的事,許都可以在《福爾摩斯全集》中得到答案。幽深的長巷子,古板的、一成不變的、帶有標志性的服裝和煙斗,縝密的辦案過程,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人,為了保持一點兒作為紳士的活力,恐怕只能來一杯螺絲起子了。
❻ 中國古代最早有螺絲是什麼時候
螺絲是工業時代的產物,中國古代用楔子等工具進行固定,或是採用鉚接或榫接等工藝方式。螺絲的傳入是和機器的傳入同時的,約在洋務運動前後。
鉚接指兩個厚度不大的板,通過在其部位上打洞,然後將鉚釘放進去,用鉚釘槍將鉚釘鉚死,而將兩個板或物體連接在一起的方法。
榫接是我國古典傢具與現代傢具的基本結合方式,也是現代框架式傢具的主要結合方式。榫接是兩塊材料一個做出榫頭,一個做出榫眼,兩個穿到一起,靠材料的摩擦力將兩塊材料固定在一起。榫接是我國傳統建築常用的技巧,是先民智慧的結晶。
(6)螺絲的歷史擴展閱讀:
螺絲歷史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里的巨大螺旋狀物,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面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面,對田地進行灌溉。真正發明者並非阿基米德本人。
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16世紀時,制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
公元1550年前後,歐洲最早出現作為扣件的金屬螺帽和螺栓,都是在簡陋的木製車床上用手工製成的。螺絲起子(旋鑿)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
❼ 螺絲發展的歷程有什麼不凡的故事嗎
螺絲是千百年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共同發明,按照應用領域來看,它是人類的第一大發明。
關於故事就大了,有句話說;螺絲連接世界你明白的。
❽ 螺絲面的歷史
螺絲面是由螺絲粉演變而來,柳州人酷愛吃螺絲粉,隨著改革開放有大批北方人到南方尋找發展機會,北方以中原一帶喜吃麵食,所以由此在柳州出現了麵食攤位,而柳州人不會做正宗的手擀麵,只會以螺絲湯的做法炮製牛肉湯,來製作山西刀削麵,並加入類似螺絲粉的配菜,一日一陝西漢子打算開一面館,問故人柳州的刀削麵如何,故人答道:馬馬乎乎,漢子曰:那哪裡是牛肉麵,叫螺絲面還差不多。螺絲面就由此而來。
❾ 螺栓是誰發明的
螺栓是莫茲利發明的。
莫茲利;英國人,發明家,現代車床的發明人,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父。
1771年8月22日生於肯特郡伍利奇,1831年2月14日卒於倫敦。莫茲利於1797年製成第一台螺紋切削車床,它帶有絲桿和光桿,採用滑動刀架——莫氏刀架和導軌,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此後,莫茲利又不斷地對車床加以改進。他在1800年製造的車床,用堅實的鑄鐵床身代替了三角鐵棒機架,用惰輪配合交換齒輪對,代替了更換不同螺距的絲杠來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這是現代車床的原型,對英國工業革命具有重要意義。他採用手工鏟點子的刮削法製成標准平板,用來檢驗平面的精度。曾製成精度達0.0001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千分尺。他還研究白布印花法、制幣法、炮身鏜削、青銅鑄造設備和水壓機等,改進了瓦特蒸汽機,採用十字頭直接驅動曲柄。莫茲利於1815年製成的第一台緊湊的台式發動機,為船用發動機製造業的肇端。
❿ 螺絲是哪個發明的
早在公元3世紀,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就發明了螺紋,但是直到15世紀才出現了第一個螺釘,還不知道誰是它的發明者。1550年有了木螺釘,直到1774年才發明了螺絲刀。
1936年,亨利·M·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這標志著螺絲釘根據地術有了重大進展。與傳統的一字槽釘頭螺釘不同,十字槽頭螺釘的十字槽釘頭螺釘頭的邊緣。這種設計使螺絲刀自動居中,不易滑脫,因此深受歡迎。
直到16世紀,由於螺絲釘復雜的製作工序,其價格十分昂貴,當時都是論個來賣。1760年,英國威亞特兄弟發明了給螺絲釘切削螺紋的新方法,使製作一枚螺絲釘的時間由原來的幾分鍾減少到六七秒,而且質量大大提高。之後,螺絲釘開始被大規模機器生產,價格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