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二地理講解

初二地理講解

發布時間: 2021-08-02 10:33:16

⑴ 初二地理知識點

初二地理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一、位置優越
1、位置:
(1)半球位置:從東西半球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位於(北半球)。
(2)緯度位置:位於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區,(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少數)地區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3)海陸位置: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東臨太平洋』,海陸兼備。
2、位置的優越性:
(1)緯度跨度廣,氣候差異大,有利於發展多種農業經濟,動物多樣性
(2)從海陸位置看,
A..我國東部大部分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豐沛,為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B.海洋資源豐富;
C.我國沿海地區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海洋事業,便於與海外各國往來;
D我國西部伸入亞歐大陸的內部『鄰國多』,可以與西亞,中亞及歐洲各國直接往來。
3、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可通過與俄羅斯、加拿大【兩國緯度位置較高】巴西【緯度位置較低】等國對比得出: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無熱帶產物,且非常冷。巴西等國大部分地處熱帶,過於炎熱。
海陸位置的優越性,可通過與日本【島國】、蒙古【內陸國】比較得出:一個無陸地鄰國,一個無海運。
二、國土遼闊
1、我國疆域四至:
(1)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附近】
(2)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附近】
(3)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度附近】
(4)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附近】
2、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小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海洋大國之一。
3、我國陸上疆界長20000多千米,相鄰國家有(14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寮國、越南。
4、我國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來、汶萊、印度尼西來。
5、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6、較大的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台灣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為台灣海峽,歸屬於東海;海南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為瓊州海峽,歸屬於南海。
7、我國的領水面積為37萬平方千米。
8、渤海近岸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三、行政區劃
1、三級行政區劃: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州、自治縣、市)、鄉(鎮、街道、民族鄉)
2、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緯度最高:黑龍江;緯度最低:南海;跨經度最廣: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鄰國最多,面積最大,邊境線最長。華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3、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四、關於人民幣上的景觀的所屬省份
1、三潭映月:浙江省
2、桂林山水:廣西壯族自治區
3、泰山:山東省
P6
東西距離導致時差;南北距離導致季節,氣溫差異
第二節 眾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至2000年,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2.目前,我國每年新增人口1200萬左右,主要原因不是人口自然增長率高,而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迅速,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3、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會計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人)/該地區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4,人口增長
1949年 高峰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學技術進步,人口政策失誤,傳統觀念
1982年 減緩:人口國策「計劃生育」

二、人口東多西少
1、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39人)的3倍還多。
2、我國人口分布特點: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從黑龍江的(漠河)至雲南的(騰沖)一線,其東人口(稠密),其西人口(稀疏)。
3、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澳門。最小的是西藏自治區。
第三節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56個民族
1.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二。另外的55個民族人口數只佔了全國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八,被稱為少數民族。
2、在少數民族中,人口數(最多)的是(壯族),有160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少)的是(珞巴族)。
3、人口在5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還有:
(1)滿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2)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
(3)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雲南等省
(4)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彔自治區
(5)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雲南等省
(6)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省
(7)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8)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
4、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我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才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少數民族特色(連線題):
傣族:潑水節、孔雀舞;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壯族:三月三;侗族:欄桿式住房;苗族:蘆笙節;彝族:火把節;藏族:集體舞;朝鮮族:長鼓舞
5、人民幣上的四種少數民族文字是:蒙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
二、民族的分布
1.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2.我國民族分布的特徵:(大雜居,小聚居)。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少數民族最多;回族:分布最廣泛的少數民族
3、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傳統的體育活動,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很多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壯文)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設立自治機關,各少數民族在自治區內行使自治權。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節 地勢(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我國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3、我國地形的特徵: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4、我國各類地形所佔的比例:丘陵 百分之十
山地 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 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 百分之十九
平原 百分之十二
5、第一階梯主要地形區有: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第二階梯主要地形區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階梯主要地形區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我國山區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難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
山區有利於發展旅遊業、采礦業及農業多種經營等,部分水熱條件好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發展種植業。
7、山區常發生的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8、地勢對我國的影響:
①對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於海上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了較為豐富的降水;
②對河流: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了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入海洋。古詩雲「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皆為此理;
③對交通:一方面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另一方面,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資源:水能資源豐富,可建立各種水能發電站

9、不同的地形特徵對人們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
意義: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遊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我國山區面積廣大,森林、礦產、水力、旅遊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應大力發展林業,采礦業及旅遊業。)
②不利影響: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於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後,並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展耕作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乾旱、半乾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展畜牧業;乾旱、半乾旱區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平原區才可發展種植業。
10、我國的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我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一望無際;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世界上面積最廣的黃土分布區;雲貴高原:地面崎嶇不平,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鍾乳石);
我國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盆地,內有我國面積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准噶爾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又被稱為「聚寶盆」;四川盆地:又被稱為「紫色盆地」「天府之國」;
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黑土廣闊,地面坦盪;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地面平坦,一望無際;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有「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
第二節 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我國冬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高北低,南北溫差大
原因:(1)受緯度因素影響,一方面太陽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陽高度較小,另一方面北方晝長較南方短
(2)冬季風南下,對北方影響比南方大,加劇了北方的寒冷(寒流來自:西伯利亞,蒙古)
2、我國一月的零度等溫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相重合
3、我國夏季的氣溫分布特點:南高北低,南北溫差不大,全國普遍高溫
原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雖然北方太陽高度比南方低,但北方晝長較南方長,所以北方得到太陽光熱跟南方差不多
4、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龍江的漠河鎮;夏季最熱的地方:新疆吐魯番盆地
5、通常把大於或等於十攝氏度持續期內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氣溫總和,叫做活動積溫。活動積溫反映一個地方氣候對農作物所能提供的熱量條件,是我國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
6、根據活動積溫,把我國劃分為五個溫度帶: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7、由於南北氣溫的差異,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著不同的果樹;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寒溫帶:一年一熟;中溫帶:一年一熟;暖溫帶:兩年三熟or一年一熟;亞熱帶:一年兩熟;熱帶:一年三熟
南北氣溫的差異在建築上也有一定反映:例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數坐北朝南,密閉程度較高,牆體較厚,尤其是東北地區的房屋多有兩層窗戶,房內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爐、火牆,利於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則高大寬敞,比較注重通風透氣。
二、東西干濕的差異
1、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影響因素:海陸因素
2、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遜。
3、一個地方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降水量大於蒸發量,氣候濕潤;反之,降水量小於蒸發量,氣候乾燥。依據氣候的干濕程度,我國可以劃分為濕潤地區(植被:森林)、半濕潤地區(植被:森林草原)、半乾旱地區(植被:草原)、乾旱地區(植被:荒漠)。我國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面積廣大,主要位於西北地區。
4、半濕潤地區和半乾旱地區的分界線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走向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一線
5、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與我國一月的零度等溫線,也就是秦嶺——淮河一線相重合
氣候濕潤程度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植被生長:濕潤地區林木繁茂,乾旱地區主要適合於草本植物的生長。
農業類型:東部地區以耕作業為主,西北乾旱地區以畜牧業為主。南方濕潤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在北方地區,以旱地農業為主。
飲食習慣: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喜食麵。
民俗習慣:南方有潑水節,賽龍舟。北方游牧
三、季風氣候顯著
1、一年內盛行風向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被稱作季風。受季風影響的氣候類型,是季風氣候。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
2、我們把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作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作非季風區。
3、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我國的降水集中在受夏季風影響的季節。
5、我國的氣候類型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發源地 風向 特點 范圍
冬季風 西伯利亞,蒙古 從陸地吹響海洋,偏北風 寒冷,乾燥 全國大部分
夏季風 印度洋,大西洋 從海洋吹響陸地,偏南風 溫暖,濕潤 東部地區
6.夏季風活動規律
5月——南部沿海
6月——長江中下游
7,8月——華北平原
9月——南撤
10月——消失
現在學到這里

⑵ 初二地理的學習

背圖,記重點。
你可以多填填地理填充圖冊

⑶ 初二地理知識

個人覺得應該是以下答案
東部;西部;南方;北方;氣候;水源;地形;土壤

⑷ 名師解讀:如何學好初二地理

如何學好初二地理困擾了很多初二學生,地理學不像政治、歷史一樣純屬於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要求學生必須理解地理原理,能夠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反過來說,地理也有其文科的特性,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地理綜合了文科和理科的特性,讓很多學生學起來很難。那麼該如何學好初二地理呢?
在地理學習中,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如果能夠學會使用地圖,將會讓你的地理學習更輕松。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在這之前我們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比如說世界地圖,我們就要先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除了在地理學習中多藉助地圖的幫忙,我們還需要學習課本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後多做題,善於總結同類型的題目,形成體系,在不斷學習中逐漸的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在文章的結尾,小編送大家一段順口溜,可以幫助初二的學生記憶中國的各大省份。兩湖兩廣兩山河;四市四江福吉安;雲貴川蒙青藏新:雲南,貴州,四川,內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陝甘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歸之日盼團圓。

⑸ 求講解初二地理題

1 90°E 23.5°S(南回歸線和90°E)
2 正午12點 冬至12月23日,
3 D
4 CD
老師講的

⑹ 初二地理學習

地理的學習,興趣固然重要,但擁有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二的地理與高中的地理相比主要區別在於研究、學習的深度不同,但就廣度而言,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自然地理是初二學習的重要內容,圖題也是這一相關知識板塊愛出的題目形式,針對「圖」題,本人覺得首先要對地球、大洲、國家、江河湖泊等幾個板塊有具體概況意識。買個世界、國家地圖等都是不錯的想法,沒事時看你下,記下了增加才乾和談資。看出事物之間的具體聯系與原因,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一番深入的探究之後就不太容易忘記了。當然多做一些題目也是十分必要。我們有對事物的知情權,所以圖題就是為我們權利而來。一切事物的答案都是自身。所以 主要在於自己用心 這樣了 ,要去上課了

⑺ 初二地理怎麼

地理學習要先學會分區域,了解區域自然特徵,環境,文化大體內容,然後了解在了解劃分的國家,把這些國家分清楚位置和熱點話題,學中國地理也一樣,好好下功夫,你會喜歡地理得。

⑻ 簡單介紹一下初二上學期地理整本講了什,重點是什麼概括講一下。謝謝。

中國的行政區以及簡稱(重點)、人口與民族、中國地形(重點)、中國氣候(重點)中國河流、資源、中國經濟。你重點復習括弧里的吧 那分比較多。

⑼ 初二地理考試技巧

考試沒什麼技巧可言,把改記的記牢記熟,不要想著投機取巧,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要讓自己有遺憾。

熱點內容
新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01:27:47 瀏覽:276
物理實驗教師 發布:2025-07-09 00:46:01 瀏覽:21
怎麼刪除朋友圈 發布:2025-07-09 00:19:21 瀏覽:154
包鋼股份歷史 發布:2025-07-08 22:01:23 瀏覽:878
囚禁教師電影 發布:2025-07-08 20:48:26 瀏覽:962
化學鍵復習 發布:2025-07-08 20:42:29 瀏覽:831
北京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8 19:38:24 瀏覽:58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老師 發布:2025-07-08 19:00:24 瀏覽:284
七年級上冊英語期末 發布:2025-07-08 18:59:48 瀏覽:141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