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期中考試
㈠ 七年級生物期中考試復習資料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回答正確得2分,共50分。)
1.下列各項,屬於生物的是 B
A.恐龍化石 B.蘑菇 C.珊瑚蟲的骨骼 D. 會彈琴的機器人
2.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
A.細胞 B.組織 C.系統 D.器官
3.動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B
A.葉綠體 B.線粒體 C.液泡 D.細胞核
4.人體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沒有D
A.細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壁
5. 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A)
A.草→鼠→蛇→鷹 B.鷹→蛇→鼠→草
C.草←鼠←蛇←鷹 D.鷹←蛇←鼠←草
6.哈密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哈密瓜細胞中含有大量糖分。這些糖分儲存在細胞的C
A.葉綠體中 B.細胞膜中 C.液泡中 D.細胞核中
7.在構成植物體的組織中,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的組織是B
A.輸導組織 B.分生組織 C.保護組織 D.營養組織
8.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中,具有收縮和舒張功能的是A
A.肌肉組織 B.神經組織 C.結締組織 D.上皮組織
9.在製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列屬於正確的操作是A
A.盡量將標本撕得薄 B.將蓋玻片垂直於載玻片後迅速放下
C.若有氣泡,用手輕壓趕出 D.蓋上蓋玻片後直接稀碘液滴在蓋玻片上
10.在製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C
A.漱口—塗片—刮取—染色—蓋片 B.塗片—漱口—刮取—蓋片—染色
C.漱口—刮取—塗片—蓋片—染色 D.塗片—刮取—漱口—染色—蓋片
11.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樣本進行調查,這種方法叫C
A.典型調查 B.普遍調查 C.抽樣調查 D.個別訪談
12.森林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雨量,這說明C
A.環境影響生物 B.生物適應環境
C.生物影響環境 D.生物和環境能合作
13.「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句話揭示了動物之間存在C
A.斗爭關系 B.競爭關系 C.捕食關系 D.互助關系
14.下列現象中,屬於與溫度變化相適應的是
A.大雁的遷徙 B.山頂的旗形樹冠
C.荒漠中駱駝刺有長長的根 D.北極熊像白雪一樣的體毛
15.下列各項中,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
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 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
C.竹林中全部的熊貓和它的食物 D.農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蟲
16. 如果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的像位於視野的右下方,怎樣移動載玻片,才可以使像位於視野的中央?(A )
A.向左上方移動載玻片 B.向右下方移動載玻片
C.向左下方移動載玻片 D.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
17. 2002年,遼寧省政府決定完成「退耕還林」70萬畝,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B)。
A.發展遼寧旅遊事業 C.發展畜牧業生產
C.改善生態環境 D.保護當地人們植樹造林的積極性
18. 不屬於保護組織的是 ( C)
A.洋蔥表皮 B.番茄果皮 C.葉表皮 D.葉脈
19.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是( D)
A.線粒體 B.葉綠體 C.細胞壁 D.液泡
20.人的耳朵、眼睛、心臟都屬於( B)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新細胞
21. 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了( B )
A.組織 B.器官 C.系統 D.個體
22. 養魚時在魚缸的底部種上水草主要是為了( A)
A.使魚缸好看 B.增加魚缸內的生物數量
C.增加魚缸內的氧 D.增加魚缸內的養料
23.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會重新變得硬挺,其原因是C
A.細胞吸水脹大 B.細胞失水緊靠 C.細胞壁變硬 D.細胞膜變硬
24.冰箱可以延長果蔬儲存的時間,主要原因是C
A.減少果蔬的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減少環境中氧氣含量,減緩呼吸作用
C.降低環境溫度,減緩呼吸作用
D.降低環境溫度,加快呼吸作用
25. 變色龍能隨著周圍環境而改變自己的體色,這說明( B)
A.生物能改變環境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依賴環境 D.生物能影響環境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50分)
26.(4分)地球上適合生物生活的地方稱為 生物圈 ,它的厚度約為20千米,它是地球上最大的 生態系統 。它的范圍包括 大氣圈 底部 、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7.(3分)神州七號飛船成功發射震撼世界。神七航天員在太空生活,從地球攜帶了維持生命所需的物質,這些物質至少必須包括 水、 氧氣、營養 等。
28.(2分)綠色植物通過吸收水分和蒸騰作用影響生物圈的 水 循環,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29.(3分)圖解法能比較直觀地表現概念之間的關系。下面的圖解是關於生物體結構層次的總結,請將其填寫完整:① 分化;② 器官 ;③ 動物體
30.(7分)圖4是某同學繪制的口腔上皮細胞細胞結構圖
(1)(2分)請你找出圖中錯誤: 多畫了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
(2)(5分)請繪制一幅正確的圖,標出其中主要結構的名稱。
要求1用鉛筆畫2細胞質打點(筆與紙面垂直打點)3細胞核打點更密些4結構名稱必須是水平直線條引出,寫在圖的右側5注名是動物細胞或口腔上皮細胞圖
31、圖2是表示染色體、DNA之間關系的示意圖。(4分)
(註:[ ]中填字母,橫線中填名稱。)
(1)圖中A表示染色體,它主要由[ B ] 蛋白質 和 [ C ] DNA 構成的;基因是 DNA 上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
(2)人體細胞中主要的遺傳物質是 DNA 。
32.閱讀下面這段文字,並回答兩個問題:
小珊生活在鄉村,催他晨起的公雞,夕照中牧歸的牛羊,守護他平安之夜的愛犬,都曾經是他童年的朋友。放眼遠眺,楊柳青青,麥浪滾滾,桃花含笑,杏花飄香,是他最熟悉的景色。春水澄碧,游魚嬉戲;樑上雙燕,春來秋去,曾引發他無限的遐想。蛙鳴聲聲,流螢點點,伴他進入仲夏夜之夢。
(1)(2分)請按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區分,分別列出文中描寫到的生物。生產者:楊柳、麥、桃、杏(植物)消費者:公雞、牛、羊、犬、魚、燕、蛙、螢(動物)
(2)(3分)結合學過的知識,歸納上述生物應該具有哪些共同特徵?(至少寫出三點)
生物需要營養;能呼吸;排出體內廢物;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生長與繁殖;除病毒外,生物由細胞構成
33.達爾文曾經這樣描述生物之間的關系,「牛喜歡吃三葉草,三葉草結子要靠土蜂傳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蟲,搗毀土蜂的巢;貓捕食田鼠。因此養牛的農民愛養貓。」
(1)(3分)請用圖解表示其中生物之間的關系。
農民 牛 三葉草
貓 田鼠 土蜂
(2)(1分)假如貓少了,三葉草的數量會怎樣變化?
(不要求寫推理過程,只需寫結論)減少了
36.(6分)正確操作顯微鏡是本學期學習目標之一。回顧實驗過程,回答以下五個問題。
(1)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下列目鏡、物鏡組合中,視野中細胞數量最多的是 A 。
A.5X、10X B.10X、40X C.15X、10X D.15X、40X
(2)除去顯微鏡鏡頭上的灰塵或污點的正確方法是擦鏡紙。
(3)用顯微鏡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才能看清物像。
(4)如果要將視野右上方一細胞物像移到視野中央,則裝片應向右上方移動。
(5)觀察物像,應先調節粗准 螺旋找到目標;再調節細准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7.(5分)小明完成了「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後,打算採用探究實驗的方法,進一步探究土壤乾燥或潮濕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制定實驗計劃之前,需要先認識以下問題,請你幫助他。
(1)小明想要探究的問題是土壤乾燥或潮濕會不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2)根據問題,作出的假設可以是土壤潮濕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
(3)這個實驗的變數是潮濕和乾燥。為了確保實驗結果只由此變數引起,實驗計劃應該保證除這個變數外,其他實驗條件(如光照、溫度等)相同,這種實驗叫做 對照 實驗。
㈡ 七年級下生物期中考試考到哪裡
考到第四章第二節,到血液,心臟不用
㈢ 七年級生物上冊期中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測試試卷
一、你會選(每空2分,共50分)下列各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造成這一差異的環境因素是
A、光B、水C、溫度D、濕度
2、魚必須生活在水中,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對此最恰當的解釋是
A、生物影響環境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改變環境D、生物依賴環境
3、我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給花澆水、施肥、鬆土、放在陽光下,天氣冷了,我們還要把花放在屋裡,而且一般一個花盆只栽一株植物,這體現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與上述順序相對應,分別是
①營養物質②空氣③陽光④適宜的溫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間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B、⑥①②③④⑤C、④⑤③⑥①②D、③⑥④⑤②①
4、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A、草蚱蜢食蟲鳥蛇鷹B、蚱蜢草食草子的鳥鷹狐C、狐鷹食蟲鳥蚱蜢草D、草蚱蜢食蟲鳥鷹蛇
5、下列不屬於生物的是
A、蘑菇B、珊瑚C、珊瑚蟲D、海帶
6、除下列哪項外,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A、棉花B、水稻C、玉米D、病毒
7、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是
A、溫度和空氣B、生物因素和水C、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D、光和水
8、下列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是
A、一塊草地B、生物圈C、一條河中的所有的魚D、一片農田
9、克隆羊多莉長得像
A、供無核卵的母羊B、代孕母羊C、供細胞核的母羊D、A、B、C三種羊的一部分
10、下列環境中動植物種類繁多的是
A、沙漠B、熱帶雨林C、農田D、河流
11、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是
A、司馬遷B、達爾文C、袁隆平D、李時珍
12、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固定的太陽能沿著食物鏈的單向傳遞叫做
A、能量輸出B、能量流動C、能量交換D、能量輸入
13、在綠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
A、綠色B、黃色C、褐色D、灰色
14、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大小兩個品種的草履蟲分開培養,它們都能正常生長,可是把兩者放在一起培養的時候,經過16天,其中的一種正常生長,另一種卻全部死亡,這個現象說明這兩種草履蟲之間存在著什麼關系
A、捕食B、競爭C、合作D、寄生
15、指出下列哪項屬於生物
A、會踢球的機器人B、正在生長的鍾乳石C、美麗的珊瑚D、水池中的綠苔
16、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的細胞結構是
A、細胞壁B、細胞膜C、液泡D、葉綠體
17、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什麼含有大量的糖分
A、細胞膜B、細胞液C、細胞核D、細胞壁
18、當你發現顯微鏡鏡頭不清潔時,除去污物的正確方法是
A、用手擦B、用餐巾紙擦C、用擦鏡紙擦D、用紗布擦
19、染色體存在於
A、細胞膜B、細胞核C、液泡D、細胞質
20、下列結構不屬於組織的是
A、洋蔥表皮B、玉米種子C、黃瓜葉表皮D、番茄果肉
21、動物中的能量轉換器是
A、染色體B、線粒體C、葉綠體D、液泡
22、已知四台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的倍數如下,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少的顯微鏡可能是
A、20X、35XB、10X、40XC、5X、10XD、5X、5X
23、某生物體細胞中含有12對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後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
A、12對B、6對C、24對D、4對
24、要將顯微鏡視野中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應向什麼方向移動裝片或切片
A、右下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左下方
25、愛滋病是由什麼引起的
A、真菌B、黴菌C、病毒D、細菌
二、你會分析(共18分)
1、仔細辨認下面圖中的操作,指出錯誤的原因並說出正確的操作方法。(8分)
錯誤的原因:
正確的操作方法:
錯誤的原因:
正確的操作方法:
2、李潔如此製作並觀察洋蔥的表皮細胞:取一塊清潔的載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鹽水,用手從洋蔥鱗片葉內側撕下一小塊表皮,平展在生理鹽水中,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問:
⑴他的操作有不正確的地方嗎?請糾正:(6分)
⑵為了看清楚細胞的結構,可以用 給細胞染色。(2分)
⑶在高倍鏡下,李潔發現細胞核中有一些結構被鹼性染料染成了深色,這些結構的名稱是 。(2分)
三、你會連線(7分)請將左右兩列中相關聯的內容用線段連接在一起
1、A、動物的取食 a應激性 2、A、老虎吃野豬 a合作關系
B、向日葵向太陽 b生長 B、許多蜜蜂在釀蜜 b競爭關系
C、植物的開花結果 c營養 C、田裡的水稻與雜草 c捕食關系
D、蘑菇由小長大 d繁殖
四、你會製作(每空2分,共10分)
事先准備豆漿、煮熟的蛋黃、小塑料袋、線等物品,然後將豆漿倒入塑料袋,再放入煮熟的蛋黃,用線紮好袋口,這樣一個細胞膜型就做好了。
⑴你所做的模型中,塑料袋相當於 ,蛋黃相當於 ,豆漿相當於 ,此模型相當於 (動物或植物)細胞。
⑵細胞是平面還是立體的? 。
五、你會探究(15)
李想在家裡栽了一盆韭菜,放在陽台上綠油油的,可媽媽從市場買回的韭菜黃是黃色的,李想思考著,韭菜的綠色與黃色可能與
附答案:
一、你會選
1、C 2、D 3、B 4、A 5、B 6、D 7、C 8、C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D 16、B 17、B 18、C 19、B 20、B 21、B 22、A 23、A 24、C 25、C
二、你會分析
1、右眼注視目鏡 應左眼觀察,右眼睜開 用手拿蓋玻片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後緩緩地放下
2、(1)①滴清水 ②用鑷子撕下內表皮 ③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2)稀碘液 (3)染色體
三、你會連線
1、A —c B—a C—d D—b
2、A —c B—a C—b
四、你會製作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動物細胞 立體的
五、按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分步計分
㈣ 七年級 生物上期中試卷
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生物期中質量檢測
本試卷考試時間為60分鍾,滿分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得分
得 分
評卷人
一、請你選一選。(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的選項,請將它選出並填入表格內。)
1. 古人雲:「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就是說,淮南的橘子移種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產生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 空氣 C. 溫度 D. 陽光
2. 近年來,沙塵暴仍然頻繁在我國北方發生,嚴重干擾和危害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引起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是 破壞了生態平衡。
A. 人類盲目的開發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區降水量低,常年乾旱
C. 環境污染導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銳減
3. 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指
A. 農民 B. 農作物 C. 耕地 D. 耕牛
4. 在下列生態系統中,自動調節能力最大的是
A. 溫帶草原 B. 熱帶雨林 C. 北方針葉林 D. 南方闊葉林
5.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說明
A. 生物適應環境 B. 生物影響環境 C. 環境影響生物 D. 環境適應生物
6. 下列①草 ②煮熟的魚 ③珊瑚 ④鍾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龍化石 ⑦蘑菇 ⑧家鴿,其中屬於生物的是
A. ①⑤⑦⑧ B. ①③④⑧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⑥⑦
7. 一個池塘被農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個食物鏈:浮游植物→水蚤→魚→魚鷹,則體內農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 浮游生物 B. 水蚤 C. 魚 D. 魚鷹
8. 在下列各項中,與動物捕食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排除體內的廢物 C. 給汽車加油 D. 樹苗長大
9. 下列現象中,不是主要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是
A. 酸雨 B. 竹子開花 C. 溫室效應 D. 水土流失
10. 下列不屬於一個生態系統的是
A. 一片森林 B. 海洋生態系統 C. 森林裡所有的動物 D. 一塊草地
11. 在一個草原生態系統中,最多的生物是
A. 狼 B. 禾本科植物 C. 羊 D. 老鼠12. 對生物的生存來說,不是它生長的基本條件的是
A. 空間 B. 溫度 C. 營養 D. 時間
13. 在生態系統中,如果沒有分解者,那麼
A. 動物和植物將會越長越繁盛 B. 動物和植物的遺體殘骸就會堆積如山
C. 生態系統就會越來越大 D. 生態系統依舊能夠維持
14. 蛇為變溫動物,也就是體溫隨著外界的溫度而變化,故推測其較不合適生活於何種生活環境
A. 熱帶雨林 B. 亞熱帶森林 C. 溫帶草原 D. 寒帶凍原
15. 用下列四台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視野中的細胞數目最多的一台顯微鏡是
A. 目鏡5×,物鏡10× B. 目鏡10×,物鏡10×
C. 目鏡10×,物鏡40× D. 目鏡15×,物鏡40×
16. 某同學習慣用右手寫字,他使用顯微鏡時眼睛和鏡筒的相對位置應該是
17. 右圖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由視野(1)到視野(2)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是 ①轉動轉化器 ②移動載玻片 ③轉動粗准焦螺旋 ④轉動細准焦螺旋 ⑤調節光圈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⑤④ C. ①④②⑤ D. ②①⑤③
18. 醫院的化驗員用患者的血液製成玻片標本,這種標本屬於
A. 推片 B. 塗片 C. 切片 D. 裝片
19.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與黃瓜表層果肉細胞的區別是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沒有
A. 細胞壁 B. 細胞膜 C. 細胞質 D. 葉綠體
20.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從細胞知識來看,引起楓葉顏色變化的物質存在於
A. 葉綠體 B. 細胞核 C. 液泡 D. 細胞壁
21. 構成人體的細胞有1014個,這些細胞的哪方面是一樣的
A. 大小 B. 形狀 C. 基本結構 D. 基本功能
22. 某同學製作的臨時裝片在視野中有少量氣泡,應選下列哪種方法消除
A. 將蓋玻片揭下來重新蓋上 B. 用鉛筆的橡皮一端垂直輕輕敲打蓋玻片
C. 從蓋玻片的一側滴水 D. 把已製成的裝片丟棄,重新再來
23. 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燒,燒掉的物質和剩下的物質分別是
A. 無機物、有機物 B. 有機物、無機物 C. 無機物、無機物 D. 有機物、有機物
24. 一個受精卵能夠發育成我們現在的身體,是因為受精卵內具有指導自身發育的全部信息,它是
A. 生命信息 B. 遺傳信息 C. 染色體 D. 細胞膜
25. 中國等六國科學家實施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對人類全部的染色體的基因進行測序,你認為該計劃要測定的人類染色體數目應是
A. 46條 B. 23條 C. 24條 D. 22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總分
得 分
評卷人
二、 填空和簡答題:(每空1分,共18分)
26. 在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 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27. 地球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條件有 、 、 、 、 和 。
28. 在用低倍物鏡觀察蠶豆葉下表皮實驗時,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在視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圖所示。你認為
同學的觀察效果最好。請你指導另一位同學操作以獲得最好的觀察效果。你指導的是 同學,採取的措施是 。
29. 下圖是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
(2)圖E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 。
(3)圖D和圖G所滴的液體分別是 和 。
(4)圖C撕取的是洋蔥鱗片葉的 表皮。
(5)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時,顏色最深的是細胞內的 部分,看不清楚的是細胞內的 部分。
得 分
評卷人
三、 識圖分析題:(每空1分,共22分)
30. 右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 圖中生產者是 ,屬於生態系統的 部分。該食物網中共有 條食物鏈,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 。
(2)該食物網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數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_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動。
(3)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量維持在 的狀態,說明生態系統有一定___________。如果由於人類大量圍捕獵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數量會_______,最後會導致_______的破壞。
(4)、圖中所有動物可統稱為 。其中,兔與草、鷹與鼠的關系是_______。
(5)、若要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圖中還缺少的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31. 請根據「小羊多莉的身世」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小羊多莉有幾位媽媽?
(2)發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細胞的細胞核來自於
媽媽。細胞的其他部分來自於 媽媽 ,卵細胞在 媽媽的子宮中發育。生出來的小羊多莉幾乎跟 媽媽一模一樣。
(3) 小羊多莉為什麼會像這位羊媽媽?
(4)由此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得 分
評卷人
四、 實驗探究題:(本題滿分10分)
32. 修正液是同學們常用的一種文具,打開蓋後,有刺激性的氣味。我們不禁要問:修正液對人體有傷害嗎?
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實驗材料:修正液、小白鼠6隻、老鼠的食物——米飯、水以及關小白鼠的籠子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設計方案:
你覺得可能會出現的現象: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檢測七年級生物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B
B
B
A
D
A
B
C
B
D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總分
D
A
B
B
B
D
C
C
B
B
B
C
二、 填空題:
26. 能量
27. 營養物質 陽光 空氣 水 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生存空間
28. 丙 甲/乙/丁 略(2分)
29. (1) BDCAEGF (2)產生氣泡 (3)清水 稀碘液(或染液)
(4)內 (5)細胞核 細胞膜
三、 識圖分析題
30. (1)草 生物 5 草→鼠→蛇→鷹
(2)草 鷹 物質 (3)相對穩定 自動調節能力 增加 生態系統
(4)消費者 捕食(關系) (5)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31. (1) 3 (2)B A C B
(3)細胞核中含有指導身體發育的全部信息
(4)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細胞核是細胞的遺傳信息庫)
四、 實驗探究題:
32. 修正液對動物體有傷害嗎?
修正液對動物體(沒)有傷害。
①將食物和水平均分成兩份,一份拌上修正液,另一份不作任何處理。分別置於甲、乙兩個籠中; ②把6隻小白鼠平均分成兩組,置於籠中; ③觀察小白鼠的進食情況。若小白鼠不進食,可強行餵食; ④ 再觀察一段時間。
(1):甲組小白鼠出現異常,而乙組小白鼠正常; (2):甲、乙兩組小白鼠都正常生活。
若出現第(1)種情況,說明修正液對動物體有傷害; 若出現第(2)種情況,則說明修正液對動物體沒有傷害。
㈤ 七年級生物期中試卷附答案
2006~2007學年七年級生物(下)期中試題
陝西省寶雞市新建路中學 白金梅
一、選擇題(2分X25,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人體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於食物中的(A. 糖類 )
A. 糖類 B. 脂肪 C. 維生素 D. 蛋白質
2.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C. 森林古猿)
A. 長臂猿 B. 北京猿人 C. 森林古猿 D.類人猿
3.蛋白質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B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4.心臟瓣膜向一個方向開放,保證血液流動的方向是( B )
A.心房→心室→靜脈 B.心房→心室→動脈
C.心室→心房→靜脈 D.心室→心房→動脈
5.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氣時都經過的器官是( )
A. 咽 B. 鼻腔 C. 口腔 D. 喉
6.肌肉注射青黴素後,要想到達頭部,應幾次經過心臟(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7.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新生命誕生的起點是 ( )
A.嬰兒出生 B.精子成熟 C.卵細胞成熟 D.受精卵形成
8.下列營養物質中,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對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卻很重要的一組是( )
A.蛋白質、無機鹽、水 B.脂肪、維生素、糖類
C.維生素、無機鹽、水 D.脂肪、蛋白質、糖類
9.我們每天要呼吸兩萬多次,呼吸時吸入的氧的最終去向是( )
A.構成細胞 B.到組織細胞處交換二氧化碳
C.到血液處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
D.到組織細胞處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10.血液流經肺循環後,發生的變化是( )
A. 血液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B. 養料增多,顏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
C. 血液由靜脈血變成動脈血 D. 廢物增多,顏色由鮮紅變成暗紅色
11.某同學在平靜狀態下的胸圍79 cm,盡力吸氣時的胸圍是83 cm, 盡力呼氣時胸圍是76 cm,他的胸圍差是 ( )
A.3 cm B.4 cm C.7 cm D.5 cm
12. 人吸氣時,膈頂部( )
A . 上升 B. 下降 C. 不動 D . 不能確定
13. 吃飯時隨意談笑,食物能誤入氣管,原因是( )
A. 聲門裂開未來得及關閉 B. 會厭軟骨蓋住了食道入口
C. 懸雍垂未阻住鼻腔的內口 D. 會厭軟骨未蓋住喉的入口
14.下列關於平靜狀態下呼吸過程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 )
A.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B.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上升,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C.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
D.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氣壓上升,外界空氣經呼吸道進入肺
15. 人患急性炎症時,驗血時往往會發現血液中增多的是( )
A. 紅細胞 B. 血小板 C. 白細胞 D. 血紅蛋白
16.廣告中說「補鈣關鍵在吸收」,除了補鈣外,還應補充( )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B1 C. 維生素C D. 維生素D
17. 蛋白質在小腸內最終被分解成下列哪種物質才能被吸收( )
A. 麥芽糖 B. 葡萄糖 C . 氨基酸 D. 甘油和脂肪酸
18. 下列管腔中含靜脈血的一組是( )
A.左心室 主動脈 下腔靜脈 B.右心房 肺動脈 下腔靜脈
C.右心房 主動脈 上腔靜脈 D.左心房 肺動脈 上腔靜脈
19. 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給小明和媽媽輸血,小明也可以給媽媽輸血,但媽媽既不能給爸爸輸血又不能給小明輸血,爸爸、媽媽、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 )
A. 爸爸O型、媽媽AB型、小明B型 B. 爸爸O型、媽媽A型、小明B型
C. 爸爸AB型、媽媽O型、小明B型 D.爸爸AB型、媽媽O型、小明A型
20. 人的消化系統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 B.胃 C.大腸 D.小腸
21. 能分泌膽汁的器官是( )
A. 唾液腺 B. 膽囊 C. 肝臟 D. 胰腺
22. 血漿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 水 B 蛋白質 C 葡萄糖 D 氨基酸
23. 當我們的手不小心被擦破時會流血,可是過一會兒,傷口就結疤止血了,與上述現象有直接關系的是( )
A 白細胞 B 紅細胞 C 血小板 D 血漿
24.我們手臂上的一條條「青筋」是( )
A. 動脈 B. 靜脈 C. 動脈或靜脈 D. 毛細血管
25. 觀察豬的心臟時,可用手捏的方法來判斷心房壁、心室壁的厚薄,其中最厚的心壁是()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二、填空題(20分)
1.我國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是晚婚、________、少生、__________。
2.血液呈現紅色,是因為紅細胞富含__________ .其特徵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與氧__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與氧________.。
3.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__________ 和_________兩部分組成的,其中____________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__________是氣體交換的場所。
4.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是_________。人體的體循環從心臟的 出發,最後流回心臟的 ;肺循環從心臟的 出發,最後流回心臟的 ,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5.輸血時應以輸入__________為原則。
6.青春期最顯著的特徵是___________ 。
7.胎兒生活在___________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___________由母體排除體外。
三、實驗技能題(7分)
1. 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三種處理:①將饅頭碎屑與唾液放入1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②將饅頭碎屑與物質A放入2號試管中充分攪拌;③將物質B與唾液放入3號試管中不攪拌。如圖所示,試問:(1)在這個實驗中,探究兩組變數,要使①和②以「唾液」為變數形成對照實驗,2號試管放入的物質A為______________;要使①和③以「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為變數形成對照實驗,3號試管放入的物質B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將3支試管都放入37 ℃左右溫水中,5~10 min後取出,滴加碘液,________號試管中的物質遇碘後不變藍,原因是 。
2.在比較梨和桔維生素C含量的探究活動中,分別滴加這兩種汁液到同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使其褪色,滴入的梨汁為20滴,滴入的桔汁為12滴,說明梨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桔中的要__________。
四、識圖填空題(8分)
右圖為人體某結構內的血管和血液流動方向及氣體進出血液的示意圖。若b為肺泡外毛細血管,則a內流動的是_______血,c內流
動的是______________血,e為________氣體,f為______氣體。若b為組織內毛細血管,則a內流動的是________血,c內流動的是______________血,e為________氣體,f為______氣體。
五、材料分析題(15分)
1.小華最近發現自己早晨和晚上刷牙時,總是牙齦出血,請你幫他找出原因,並且給他在飲食方面提出好的建議。(5分)
2.小明感冒了,扁桃體發炎。醫生給他左手靜脈點滴青黴素。葯物經過怎樣的途徑到達扁桃體?(請將葯物到達扁桃體的下列途徑完成)(10分)
左手靜脈→ →右心房→右心室→ →肺部毛細血管網→
→左心房→左心室→ →扁桃體動脈→ 。
㈥ 初一期中生物試卷答案
禪城區七年級生物考查試題(答案)
2006學年第一學期 ( 張槎中學 賴玉萍)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共50分)
1.我們常吃的西瓜和西瓜仔分別屬於植物體的:( A )
A果實和種子 B莖和種子 C莖和果實 D 種子和果實
2.豆角兩側堅韌的「筋」,橘子辮子上的「絲絡」,老絲瓜的「絲瓜瓢」。實際上是:( D )
A胞間連皮 B細胞厚壁 C果皮上的 D果實里的導管和篩管
3.如果一株番茄植物比其它的矮小瘦弱,而且葉片發黃,那麼可判定該棵番茄缺少:( B )
A鉀肥 B 氮肥 C磷肥 D 硼
4.病毒必須在什麼環境中才能有生命活動(C)
A空氣 B土壤 C生物的活動胞 D 水
5.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由低倍鏡換高倍鏡視野的變化是:( D )
A視野變亮,細胞數目增多 B視野變亮,細胞數目減少
C視野變暗,細胞數目增多 D視野變暗,細胞數目減少
6.切西瓜和番茄時,流出的汁液是 (B)
A水分 B細胞液 C細胞質 D液泡
7.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幾分鍾,水便是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湯,說明菠菜細胞被水燙死,細胞內的物質流到水中了。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冷水卻不會變成菜湯,這是活細胞中的哪中結構阻止了物質的外流:(C )
A 細胞核 B細胞壁 C細胞膜 D 細胞質
8.引起小兒麻痹症的病原生物是:(B )
A細菌 B病毒 C真菌 D疫苗
9.與生物體正常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的生理過程是:( D )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 以上都是
10.「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對這一自然現象的正確解釋是:( C )
A桃樹的品種不同 B光照影響了桃花的盛開
C溫度影響了桃花的盛開 D山寺空氣稀薄,影響了桃樹的盛開
11..在一個草原,鹿和狼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把狼殺絕,鹿群的數量將會( D )
A 迅速上升 B 緩慢上升 C 保持相對穩定 D上升後又下降
12.在根尖的結構中,表皮細胞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這部分內部還出現了導管,這是( D )
A根冠 B分生部 C生長區 D成熟區
13.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的能量轉化器是(B )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線粒體 D細胞質
14.關於調查的不正確敘述是( C )
A人口普查也是調查 B森林資源的清查是調查
C要對調查的對象逐個進行 D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
15.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時,滿足所有環境條件後,一些種子仍不能萌發,其原因是( A )
A種子自身條件不具備 B沒有適宜的溫度 C沒有一定的水分 D沒有充足的空氣
16.大面積植樹造林不僅美化環境,還能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這是因為( A )
A提高大氣的溫度,增加降雨量B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 C多吸收二氧化碳 D提高空氣溫度
17.俗話說「水往低處流」,可植物體內水分卻是至下而上的,其運輸的動力是( D )
A太陽光能 B滲透作用 C植物體內產生的能量 D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
18.人們在河岸、山坡、沙地上種樹種草的主要目的是( B )
A美化環境 B保持水土 C放牧畜生 D獲取柴草或樹木
19.玉米開花季節,遇到下列哪種天氣時,最容易造成減產?( A )
A連綿陰雨,氣溫較低 B氣溫較低,雨水較少 C晴空萬里,微風吹 D秋季多風
20.冬季河水中看不到水綿,而春暖後就可以見到水綿團漂浮在水面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 )
A水綿光合作用旺盛 B河水溫度的升高
C水綿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 D春季呼吸作用加強,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21.一粒種子能夠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從種子結構分析,主要是由於種子內有( C )
A種皮保護著種子 B子葉或胚乳中儲存著營養物質
C發育成熟而完整的胚 D胚根發育後深入土中
22.移栽植物應盡量在幼苗期,而且要帶土移栽,原因是( C )
A減少水分的散失 B防止營養流失 C減少幼根根毛的損失 D防止植物不適應環境
23.把蒲公英等植物的莖掐斷,從莖的斷面上回滲出白色的液汁,這些液汁是從( A )流出來的。
A導管 B篩管 C形成層 D表皮
24.鹽鹼地種植作物,生長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壤缺肥 B土壤溶液濃度小
C鹽鹼地中缺氧 D土壤溶液濃度大
25.如果在開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做處理。將甲、乙、丙三朵花分別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緊袋口結果是( D )
A甲不能結果,乙不能結果,丙能結果 B 甲不能結果,乙能結果,丙不能結果
C甲不能結果,乙能結果,丙能結果 D甲不能結果,乙不能結果,丙不能結果
一. 填空題 (每空1分 共10分)
26.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是以 細胞 的各種生命活動為基礎的,細胞是生物體的 結構
和 功能 的基礎單位。
27.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 體積 增大,而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 數目 增多。細胞的分化又是伴隨著 細胞的生長 而進行的。
28.蒸騰的作用是指植物體的 水分 以 氣體 狀態,從 葉中 散發到 大氣中 的過程。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 共5分)
29. 所有植物細胞的形狀、大小、結構都是相同的。(Ⅹ)
30.觀察臨時裝片時,不能將載物台傾斜的原因是便於對光。( Ⅹ )
31.草履蟲的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所以草履蟲不能完成消化、排泄等復雜的功能。( Ⅹ )
32.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時期需水量也不同。( √ )
33.烘烤種子實驗中,出現在試管壁上的小水珠來自於乾燥的種子。( √ )
五.探究實驗:本題共15分
34、下面是一組同學在做「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
以下是他們的操作過程。
先在盒子里鋪上一層紙,紙是一邊干一邊濕的。把10隻鼠婦放到了盒子的左邊。然後蓋上玻璃板,再在玻璃板的一邊蓋上書來遮光。靜置兩分鍾後開始統計。每分鍾統計一次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目,統計10次。
⑴、 請找出他們實驗操作中的錯誤,說明原因 :(2分)
答:干濕條件控制與「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無關,干濕條件的附加會影響本實驗的科學性。
⑵、 為什麼要用10隻鼠婦,只用一隻鼠婦行嗎?(2分)
答:用10隻鼠婦做實驗可增加實驗的可靠性,排除偶然性,增強實驗的准確性。
⑶、 為什麼要設置一邊光一邊暗的環境?(2分)
答:因為「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變數是光照強度,光與暗是亮度差異的對照組,
35、如圖是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實驗的裝置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每空1分)
(1)圖中1號種子不能夠萌發的原因是 缺水 ;
圖中3號不能夠萌發的原因是 缺空氣 ;圖中5號種子不能夠
萌發的原因是 溫度不適 。
(2)圖中2號種子萌發的原因是 滿足了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
(3)以上實驗說明種子要萌發,除了滿足種子自身條件
胚有活力,營養豐富 之外,還要滿足 水份 、 空氣 、 適宜的溫度 等外界條件。
(4)如果2號種子也沒有萌發,請推測可能有哪些原因? 可能胚不是活的 。(2分)
六.簡答分析題:(20分)
36、下面這段文位元組選自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閱讀後回答問題。
不必說碧綠的菜 ,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洛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在百草園中,影響蟋蟀生存的因素有 生物 因素和 非生物 因素。前者包括 動物和植物 ,後者包括 陽光、空氣、水、土壤、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等等 。(每空2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離開草叢和土地,說明生物必須 依賴適合的環境 而生存。(2分)
(3)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通過食物關系形成的一種關系,請寫出百草園這個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用箭頭表示能量的流動方向。(5分)
草→蟋蟀→蜈蚣 。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試從生物圈水循環的角度,對這兩句詩進行分析。(5分)
答:海洋蒸發、地表蒸發和植物的蒸騰作用能使天空形成積雨雲,從而產生降雨,一部分雨水滲入土中補充了地下水,而另一部分雨水則回歸江河湖泊和海洋,形成生物圈周而復始的水循環。唐朝大詩人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的著名詩句雖然對大自然的描寫很有氣勢,但尚有不足。我認為奔流到海的黃河之水會因海洋蒸發而復回到黃河。因此「不復回」一詞的描述欠科學,未能正確表達生物圈的水循環,確有修改餘地。
㈦ 七年級上冊生物期中考試要背那些
七年級生物(一)
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認識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徵
1、 生物:有生命的物體。
2、 生物的特徵:
(1) 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 生物能進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 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5) 生物能生長繁殖
(6) 除了病毒以外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二、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調查的一般方法:明確目的—確定對象—制訂合理方案—記錄—對結果分析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生物圈
1、生物圈的組成: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陽光、空氣、水、營養物質、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二、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實驗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溫度等
(2)生物因素: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普遍存在):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舉例)
四、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在一定區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2、生態系統的組成
(1)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溫度等
(2)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
3、食物鏈和食物網
(1)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形成的吃與被吃的關系。
(2)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很多食物鏈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2、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二、觀察植物細胞
1、玻片標本(臨時或永久):切片、塗片、裝片
2、臨時裝片的製作:擦—滴—取—展—蓋—染—吸
3、植物細胞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葉綠體、液泡
三、觀察動物細胞
1、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2、比較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中的物質
(1)無機物:水、無機鹽
(2)有機物: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
2、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細胞中有能量轉換器:葉綠體、線粒體
二、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1、遺傳信息在細胞核中(多利)
2、儲存遺傳信息的載體——DNA(主要的遺傳物質)
3、基因: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4、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
三、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細胞分裂過程:一個細胞——核分裂—質分裂—膜分裂——兩個新細胞
2、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
(1)過程:先復制加倍後再平均分配
3、細胞分裂的意義
4、生物體的生長
(1)細胞分裂:數目增多
(2)細胞生長:體積增大
㈧ 七年級生物期中試卷
16,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包括陽光、水分、空氣、土壤等各種非生物因素。而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等在內的所有生物。
17(1)用來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5遮光器和8反光鏡.
(2)轉動准焦螺旋,鏡筒可以升降,其中,轉動後升降幅度較小的是10細准焦螺旋。
(3)在目鏡和物鏡中,更接近玻片標本的是4物鏡。
(4)把寫有B的透明紙放在載玻片上,然後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觀察到的物像是(你把試卷倒過來看就知道這個空的答案了。因為無法打出倒過來的B)
18(1)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綠色植物叫做生產者。圖中所示編號為1;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製造的有機物為食物的人或動物叫做消費者,圖中所示編號為2.細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夠把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它們是分解者,圖中所示的編號為3.
(2)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沒有生產者,消費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的來源,沒有分解者,動植物的遺體和排出物就無法得到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