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生物鹼
❶ 下列生物鹼中鹼性最強的生物鹼是( )。
【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了生物鹼的鹼性強弱。鹼性是生物鹼的重要性質。生物鹼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通常顯鹼性,能與酸結合成鹽。其鹼性的強弱與氮原子所處的化學環境有關,一般生物鹼的鹼性由強到弱有以下規律:pKa>11(季銨鹼、胍類,強鹼)、pKa8-11(脂胺類、脂氮雜環類,中強鹼)、pKa3-7(苯胺類、六元芳氮雜環類,弱鹼)、pKa<3(醯胺類、五元芳氮雜環類,近中性)。益母草鹼為胍類生物鹼,秋水仙鹼為醯胺類生物鹼,延胡索乙素和去甲烏葯鹼為脂胺類生物鹼,苦參鹼含兩個氮原子,一個為醯胺型,一個為脂胺型。故89題答案選A。
❷ 延胡索有哪些功效
延胡索
別名:玄胡素、元胡、延胡、玄胡索、元胡索
禁忌人群:血熱氣虛及孕婦忌服。
【延胡索的基本介紹】
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塊莖。5-6月間當莖葉枯萎時採挖。挖取後,搓掉外面浮皮,洗凈,分別大小,放入開水中燙煮,隨時翻動,至內部無白心呈黃色時,撈出曬干,置於乾燥通風處,防潮及蟲蛀。
延胡索一般經醋制後搗碎入葯。原因是延胡索所含的生物鹼難溶於水,而經醋制後,延胡索中的生物鹼與醋中的醋酸結合成鹽,使難溶於水的生物鹼變成了生物鹼鹽,大大提高了延胡索有效成分在煎液中的溶解度,從而增強療效。但據報道,酒炒延胡索能使其中部分生物鹼破壞損失。因此,延胡索「酒炒行血」的傳統說法,有待進一步研究。
【延胡索的功效與作用】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歸肝、胃、心、肺、脾經。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症瘕;崩中;產後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延胡索的營養價值】
含多種異喹啉類生物鹼,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庚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黃連鹼、去氫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鹼、去氫延胡索胺鹼及古倫胺鹼等。
【延胡索的存儲】
置於乾燥通風處,防潮及蟲蛀。
❸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延胡索中生物鹼的含量,以延胡索乙素為標准品,要怎麼做標准曲線,標准液怎麼配
該怎麼做就怎麼配么,是乙醇相的還是其它什麼相的;不要做曲線,既麻煩誤差又大不說,還浪費標准樣品和時間.配兩個標准樣品溶液就可以了,並估計能把樣品涵蓋其中.比如說樣品含量約在0.05%,則標准樣品可以選擇在0.01%-0.1%.
❹ 延胡索主要成分化學結構
化學研究
含多種異喹啉類生物鹼,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庚素、辛素、壬素、葵素、子素、丑素、寅素、黃連鹼、去氫延胡索甲素、延胡索胺鹼、去氫延胡索胺鹼及古倫胺鹼等。
鑒別
(1) 本品粉末綠黃色。糊化澱粉粒團塊淡黃色或近無色。下皮厚壁細胞綠黃色,細胞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條形,壁稍彎曲,木化,有的成連珠狀增厚,紋孔細密。石細胞淡黃色,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約至60μm,壁較厚,紋孔細密。螺紋導管直徑16~32μm。
(2) 取本品粉末2g,加0.25mol/L 硫酸溶液20ml,振搖片刻,濾過。取濾液2ml,加1%鐵氰化鉀溶液0.4ml 與1%三氯化鐵溶液0.3ml 的混合液,即顯深綠色,漸變深藍色,放置後底部有較多深藍色沉澱。另取濾液2ml,加重鉻酸鉀試液1 滴,即生成黃色沉澱。
(3)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3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溶解,加濃氨試液調至鹼性,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0ml,合並乙醚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索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3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1) 為展開劑,置以展開劑預飽和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以碘蒸氣熏至斑點顯色清晰。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空氣中揮盡板上吸附的碘後,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❺ 延胡索的功效是什麼
延胡索的功效是活血、行氣,止痛,可用於胸肋、腹部疼痛、胸痛、心前區疼痛,痛經等。
❻ 酸鹼滴定測定延胡索總生物鹼 為什麼要調ph
酸鹼滴定測定延胡索總生物鹼 為什麼要調ph
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中和滴定的裝置見右圖示.
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並記下准確讀數;把待測濃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該溶液潤洗過的鹼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擠壓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並記下准確讀數.
在管下放一潔凈的錐形瓶,從鹼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加入 2滴酚酞試液,溶液立即呈粉紅色.然後,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調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同時右手順時針不斷搖動錐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隨著鹽酸逐滴加入,錐形瓶里OH-濃度逐漸減小.最後,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溶液褪成無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變回紅色說明反應恰好進行完全.停止滴定,准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並准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為保證測定的准確性,上述滴定操作應重復二至三次,並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然後根據有關計量關系,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具體計量關系為C(A)*V(A)=C(B)*V(B),其中A(Acid)為酸,B(Base)為鹼.
❼ 生物鹼有哪幾類,含量最多的是什麼
生物鹼一般按化合物結構類型或生物合成途徑進行分類。 一些常見的生物鹼結構類型:
1、異喹啉類生物鹼(小檗鹼、嗎.啡、粉防己鹼)——異喹啉類生物鹼是生物鹼中最大的一類,以異喹啉或四氫異喹啉為母核,根據連接基團的不同,又可分為9類:
①單異喹啉類生物鹼。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壓成分鹿尾草鹼;
②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異喹啉核的1位接有苄基,如阿片中的解痙成分罌.粟鹼;
③雙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兩個苄基異喹啉在酚羥基位置以醚鍵方式相連,如蓮子芯中的蓮心鹼;
④阿撲芬類生物鹼。苄基異喹啉類生物鹼的兩個苯環相連組成的四環化合物,如千金藤鹼;
⑤原小櫱鹼類生物鹼。為兩個異喹啉的稠合,如黃連中所含的抗菌成分黃連素;
⑥普魯托品類生物鹼。含羰基的小櫱鹼開環化合物,如延胡索中的普魯托品;
⑦吐根鹼類生物鹼。異喹啉環帶苯駢喹啉啶環,如吐根中治療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成分吐根鹼;
⑧α-萘菲啶類生物鹼。如搏落回中的血根鹼;
⑨嗎啡類生物鹼。
2、喹啉類生物鹼
喹啉類生物鹼的母核是喹啉環,其中最重要的一類是金雞納生物鹼。
3、吡咯烷類生物鹼(古豆鹼、千里光鹼、野百合鹼)
①簡單的吡咯烷生物鹼,如古柯葉中分離出的液體生物鹼古豆鹼、新疆黨參中的黨參鹼;
②雙稠吡咯烷類生物鹼,由叔氮稠合兩個吡咯烷而成,如闊葉千里光中分得的闊葉千里光鹼;
③吲哚里西定類生物鹼,以叔氮稠合吡咯烷與哌啶環而組成的吲哚里西定環,如白牽牛鹼;
④莨菪烷類生物鹼,由吡咯烷與哌啶駢合而成的雜環,常見的是與有機酸成酯的阿托品類生物鹼;
⑤百部生物鹼,百部根中分離得到的生物鹼大多含有吡咯環,因此也納入吡咯烷類生物鹼。
4、吲哚生物鹼(利血平、長春新鹼、麥角新鹼)
以吲哚環為母核的生物鹼,如治療白血病的高效葯物長春新鹼等。
5、有機胺類(麻黃鹼、益母草鹼、秋水仙鹼)、
6、吡啶類(菸鹼、檳榔鹼、半邊蓮鹼)、
7、莨菪烷類(阿托品、東莨菪鹼)、
8、咪唑類(毛果芸香鹼)、
9、喹唑酮類(常山鹼)、
10、嘌呤類(咖啡鹼、茶鹼)、
11、甾體類(茄鹼、浙貝母鹼、澳洲茄鹼)、
12、二萜類(烏頭鹼、飛燕草鹼)、
13、其它類(加蘭他敏、雷公藤鹼)
分布:
(1)絕大多數生物鹼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雙子葉植物中,如毛茛科、罌粟科、防己科、茄科、夾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
(2)極少數生物鹼分布在低等植物中。
(3)同科同屬植物可能含相同結構類型的生物鹼。
(4)一種植物體內多有數種或數十種生物鹼共存,且它們的化學結構有相似之處。存在形式:有機酸鹽、無機酸鹽、游離狀態、酯、苷等。
根據 http://ke.so.com/doc/2586768.html#2586768-2731566-3
❽ 延胡索有哪些特徵
(金銀章、呂桂蘭)
延胡索(Corydalis turtschaninoviiBess,f.yanhusuoY.H.Chou et C.C.Hsu)別名元胡、延胡、玄胡索。為罌粟科多年生草本。延胡索是常用中葯,是浙江八大葯材之一,栽培歷史悠久。主產浙江省的東陽、盤安、縉雲、永康等縣,此外,上海、江蘇、四川、湖北、山東、河南、遼寧、北京等省市都有種植。以塊莖入葯。塊莖中含有d-紫堇鹼、dl-四氫巴馬亭、黃連鹼、l-四氫黃連鹼、dl-四氫黃連鹼、l-四氫非洲防已鹼、紫堇鱗莖鹼、α-別隱品鹼、β-高白屈菜鹼、去氫紫堇鹼、延胡索胺鹼、去氫延胡索胺鹼、非洲防己鹼、d-海罌粟鹼以及延胡索辛素、壬素、癸素、子素、丑素等。近年來研究延胡索地上部分也具有多種生物鹼,待進一步研究。d-紫堇鹼、dl-四氫巴馬亭、dl-四氫黃連鹼均有鎮痛作用,其中以dl-四氫巴馬亭鎮痛最明顯,對人體無明顯成癮,dl-四氫巴馬亭有催眠作用,較大劑量的dl-四氫巴馬亭對鼠、兔、貓、狗、猴能引起啫睡現象,如給狗皮下注射乙素20mg/kg,30分鍾後出現瞌睡,持續時間80分鍾;給小鼠dl-四氫巴馬亭40mg/kg對環己巴比妥鈉有明顯的協同作用,使睡眠時間延長2—3倍;能對抗苯丙胺的興奮及降低苯丙胺的毒性,將含有去氫d-紫堇鹼及小量dl-四氫巴馬亭、原阿片鹼的提取物試用於臨床上,每日100mg(用葯7—120天),對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良好。dl-四氫巴馬亭有降壓作用,對高血壓病的第Ⅰ期和第Ⅱ期療效顯著。味辛、苦,性溫。有行氣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於心腹腰膝諸痛、跌打損傷、瘀血作痛、月經不調、冠心病等症。中醫為元胡治一身上下諸痛,對婦女病有良效。
一、形態特徵
株高10—20cm,全株無毛。地下塊莖扁球形或不規則的球形或橢圓形,直徑0.5—2.5cm,內部黃白色。地下莖肉質纖細,具分枝。莖基部生一鱗葉,其上生3—4葉;葉有長柄;葉片輪廓三角形,長達7.5cm,二回三出羽狀分裂。總狀花序,頂生,長3—8.5cm;苞片卵形、狹卵形或狹倒卵形,長8mm,通常全緣或少數有牙齒;萼片2,極小,早落;花瓣4,2輪,紫紅色,外輪花瓣長1.5—2cm,頂端微凹,尾部延長成長距,距圓筒狀,內輪花瓣較小,基部具淺囊狀突起;雄蕊6,花絲聯合成2束,每束具3花葯;子房扁柱形,花柱細短,柱頭2裂。蒴果莢狀,長約2—3cm;種子腎形,紫紅色或紫黑色(圖14—93)。
圖14—93 延胡索形態圖
1.植株全形 2.花 3.去花冠後示雌雄蕊
二、生物學特性
(一)地下莖生長
塊莖一般有2個芽,多則3—4個。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從芽眼上萌發出芽,同時也長出新根。萌芽最適地溫(5cm)在18—20℃。在11月上旬芽突破鱗狀苞片,沿著表土水平向上方向生長,開始進入地下莖生長階段。12月上旬芽又穿破鱗葉,形成地下莖第一個莖節(後節膨大成塊莖)。此後,地下莖生長加快,相繼形成第二個節和第三個節,並在莖節上長出分枝,直至2月上旬基本形成整個地下莖。地下莖的長度視栽種深度、土壤質地、塊莖大小而有異。一般每個地下莖長5—12cm。整個地下莖生長期約100天左右。
(二)地上部生長
延胡索以第一葉或第二葉先出苗。當日平均氣溫達4—5℃,持續3—5天即可出苗,7—9℃為出苗適溫。一般以1月下旬—2月上為出苗期。出苗時,葉呈「拳形」,隨後逐漸伸展成掌狀,初時葉色呈淡紫紅色,後變成綠色或深綠色。葉片的生長,以3月下旬至4月初最快,到4月中旬停止生長。3月上旬出現初花,3月下旬開花盛期,4月上旬基本結束。地上部4月下旬至5月初完全枯死。整個地上部生長約90天左右。
(三)塊莖生長
延胡索塊莖形成有二個部位。一是種塊莖內重新形成的塊莖,俗稱「母元胡」;二是地下莖莖節處膨大形成的塊莖,俗稱「子元胡」。由於形成塊莖的部位不同,形成的時期也不同。「母元胡」於2月底前已全部形成,然後「子元胡」才開始逐節形成,其全部形成約50天左右。3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塊莖膨大期,而4月上、中旬為塊莖增長最快時期,整個塊莖生長期70—80天。
北京引種的延胡索物候期比浙江晚,塊莖增重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為最快,5月下旬逐漸停止增長(圖14—94)。
圖14—94 延胡索塊莖干物質積累動態
(呂桂蘭北京)
(四)生物鹼積累
延胡索中生物鹼含量隨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有差別,如4月中旬測定花含總鹼為1.1%,母元胡0.64%,子元胡0.51%,地上莖葉0.02%,表明花的含量最高,塊莖次之,地上莖葉最少。從元胡乙素含量來看,塊莖含量(0.11—0.13%)為地上莖葉的10倍,故塊莖為最好入葯部位(表14—81)。
表14—81 延胡索不同部位生物鹼含量動態
(五)對環境要求
延胡索生長宜濕潤環境,怕積水、怕乾旱。產區年降雨量在1350—1500mm,而1—4月降雨量在300—400mm,有利其生長,高於或小於此則對生長不利。特別在3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量大,下雨日多,多霧地濕,則易發病,若遇乾旱影響塊莖的膨大,都容易造成減產。所以,在多雨季節要做好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在乾旱嚴重時,灌「跑馬水」抗旱。
延胡索根系生長較淺,又集中分布在表土5—20cm內,故要求表土層土壤質地疏鬆,最利於根系和塊莖的生長。過粘過砂的土壤均生長不良。土壤以pH中性或微酸、微鹼性為好,pH5.5亦可種植。
三、培栽技術
(一)種及變種
目前大面積生產都採用延胡索這一種,生產上又可分為大葉延胡索和小葉延胡索兩種,其中以大葉延胡索利於密植,提高產量,而小葉延胡索塊莖大,產量雖不及大葉延胡索種,但利於採收。此外,同屬植物中有多種野生種,它們有齒瓣延胡索(C.remota Fisch.ex Maxim.)、東北延胡索(C.ambigua Cham,ex Schlecht.var.amurensis Maxim.)、全葉延胡索〔C.repens Mandl.et Muchldorf)、灰葉延胡索(C.glauceseens Rgl.)、長花灰葉延胡索〔C.schanginii(Pall.)B.Fedtsch.〕、對葉延胡索〔C.bracteata(Eleph)Pess.〕等。有的野生種正在開發利用。
(二)選地整地
產區多在丘陵、山谷的水田和坡地上種植。宜選陽光充足,地勢高燥且排水好,表土層疏鬆而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和沖積土為好。粘性重或砂質重的土地不宜栽培。忌連作,一般隔3—4年再種。
延胡索的根系和塊莖集中分布在2—20cm的表土層中。土質疏鬆,根系生長發達,根毛多,利於吸收營養,故對整地十分重視。前作以玉米、雜交水稻、芋頭、豆類等作物為好。前作收獲後,及時翻耕整地,深翻20—25cm,做到三耕三耙,精耕細作,使表土充分疏鬆細碎,達到上松下緊,利於採收。作畦分窄畦和寬畦。窄畦寬50—60cm,溝寬40—50cm,窄雖有利於排水,對土地利用率不高,影響產量的提高;寬畦,畦寬100—110cm,溝寬40cm,只要挖好排水系統,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所以,改窄畦為寬畦是提高畝產的重要措施。
(三)種植
1.繁殖方法
目前生產上採用塊莖繁殖。此外,種子亦可繁殖,須培育三年後才能提供種用塊莖。種用塊莖以選直徑1.2—1.6cm為好。過大成本高,過小生長差。
2.栽種時間
一般9月中旬至10月均可栽種,但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栽種適期。若推遲至11月中旬下種,將明顯影響產量。早種早發根,利於地下莖生長。葯農經驗「早種勝施一次肥」,充分說明延胡索栽種宜早不宜遲。隨著農業生產復種指數的提高,浙江普遍實行三熟制,給延胡索早栽種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合理安排前作,使延胡索適時栽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前作搭配有下列幾種:綠肥—早稻—雜交水稻—延胡索;大麥—早稻—雜交玉米—延胡索;小麥—豆類—玉米—延胡索。
3.種植方法
目前均採用條插,便於操作和管理。條插即按行距18—22cm,用開溝器開成播種溝,深6—7cm,在播種溝內每畝施入過磷酸鈣40—50kg,然後按粒距8—10cm在播溝內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做到邊種邊覆土。種完後,每畝蓋焦泥灰或垃圾泥2500—3000kg、菜餅肥50—100kg或混合肥100kg,再蓋欄肥1500—2000kg,最後提溝泥培於畦面,覆土深度為6—8cm。
(四)田間管理
1.施肥
延胡索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合理施肥十分重要。單施氮肥,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長、嫩弱、茂密、抗逆性弱,易遭病害;單施磷鉀肥,抗性增強,由於缺氮肥,植株矮小,葉色發黃,同樣提不高產量;氮、磷、鉀混合施肥,能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增加單株塊莖數,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重臘肥,輕施苗肥。臘肥(即冬肥)在12月上、中旬施入,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入人糞肥1500—2000kg,氯化鉀20—40kg或草木灰100—150kg,有條件地區可在畦面再蓋欄草肥1000kg。蓋欄肥既能保持土壤疏鬆,又能抑制雜草的生長。苗肥以基肥和臘肥的施肥量來決定。若基肥足,臘肥重,苗肥一般不施;若基、臘肥不足,應在2月上旬適當追施苗肥,催苗生長。每畝施人糞肥1000kg或1%硫酸銨液2000kg。此外,可在3月下旬起在葉面噴2%磷酸二氫鉀2—3次。
2.鬆土除草
一般3—4次。在12月上、中旬施肥時,用刮子在畦表輕輕鬆土;立春後出苗,不宜鬆土,要勤拔草,見草就拔,畦溝雜草用刮子除去,保持田間無雜草。近年來,延胡索種後採用除草劑除草,花工少,成本低,效果好。其方法,待延胡索種植完畢後,每畝可用可濕性綠麥隆粉劑250g,加水75kg或拌細土25kg,將葯劑噴灑或撒於畦面,然後再撒上一層細土即可。
3.排水灌水
栽種後,是發根季節,遇天氣乾旱,要及時灌水,促進早發根。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濕度大,要做好排水降濕工作,做到溝平不留水,減少發病。北方冬季凍前要灌一次防凍水。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霜霉病
〔PeronosporacorydalisdeBary〕
3月上旬始發,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褐色小點或不規則的褐色病斑,稍帶黃色,病斑邊緣不明顯,隨後病斑加多,不斷擴大,布滿全葉。在濕度較大時,病葉背面有一層白色的霜霉狀物,最後葉片腐爛或乾枯。防治方法:春寒多雨季節,疏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為害;延胡索出苗後,常查田塊,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移出田間深埋處理,並在穴中撒施生石灰粉消毒;實行3—5年的輪作;發病初期噴40%霜疫靈200—300倍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防治。
2.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俗稱「搭葉爛」。3月中旬開始發生,4月發病最重。首先為害土表的莖基部,產生黃褐色或深褐色的梭形病斑,濕度較大時莖基腐爛,植株倒伏。發病葉片,初呈現圓形水漬狀病斑,後變青褐色,嚴重時成片枯死,土表布滿白色棉絮狀菌絲以及大小不同的不規則的黑色鼠糞狀菌核。防治方法:與水稻輪作,淹死菌核;發現病株及時鏟除,並撒上石灰粉;用1∶3石灰或草木灰撒施,出苗後用5%氯硝銨粉劑,每畝2kg撒施。
3.銹病
〔Puccinia brandegei Peck〕
3月上旬始發,4月最嚴重。葉面初現圓形或不規則的綠色病斑,略有凹陷;葉背病斑稍隆起,生有桔黃色凸起的夏孢子堆,破裂後可散出大量銹黃色的粉末(夏孢子),進行再侵染。如病斑出現在葉尖或邊緣,葉邊發生局部卷縮,最後病斑變成褐色穿孔,致使全葉枯死。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病;發病初期用波美0.2度石硫合劑加0.2%的洗衣粉作粘著劑,或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1000倍液噴霧。
其它尚有臀脊齒爪金龜〔Holotrichia gebleri(Faldermann)]幼蟲及塊莖貯藏期發生白絹病(Scletotium rolfsii Sacc)等為害。
四、採收與加工
(一)收獲
植株一般4月底至5月初枯死。據浙江葯農經驗,在5月上、中旬收獲為好,折干率高。選晴天土壤稍干時進行,塊莖和土壤容易分離,操作方便,省工又易收凈。收時,先把畦面蓋草和雜草除去,然後用小鐵耙依次一邊挖,一邊揀塊莖,做到勤翻勤揀,第一次收後,再全面翻收一次,顆粒歸倉。一般畝產鮮貨在300—400kg,高的畝產鮮貨500kg。
(二)留種
植株枯死前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地塊作留種地。採收後,挑選當年新生的塊莖作種。以無破傷,直徑在1.2—1.6cm的中號塊莖為好。選好的塊莖,在室內攤放2—3天就可貯藏。
塊莖貯藏方法:選乾燥陰涼室內,任挑一角,用磚或木板圍成長方形,長度不限,寬1.2—1.5m,在地上鋪10—12cm的細砂或乾燥細泥,其上放塊莖20—25cm,再蓋12—15cm砂或泥。放過化肥或鹽鹼性物質的地,不宜貯藏。每半月檢查一次,發現塊莖暴露,要加蓋濕潤砂或泥,發現塊莖霉爛,要及時翻堆剔除。為防鼠害,可在堆上或四周放有刺植物,如十大功勞等。
(三)加工
留種用塊莖選好後,其餘的分級過篩,分成大中小三檔,分別裝入蘿內擦去表皮,洗凈泥土,漂去老皮和雜草,瀝干待煮。待鍋水燒至80—90℃時,將洗凈的塊莖倒入鍋中,煮時上下翻動,使其受熱均勻。用小刀把塊莖縱切開,如切面黃白兩色,表示塊莖還沒有煮過心,若塊莖切面色澤完全一致,呈黃色,即可撈出,送曬場堆曬。曬時要勤翻動,曬3—4天後,在室內堆放2—3天,使內部水分外滲,促進乾燥。如此反復堆曬2—3次,即可乾燥。一般折干率為3∶1。
❾ 延胡索有什麼葯用功效
在生活中,各種疼痛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朋友!最簡單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吃止疼片,只能治標而不治本!葯效過了還是很疼!
那麼中葯里有止疼葯么?答案是肯定有的,上一次說了張錫純老先生善用的名方「活絡效靈丹」裡面的乳香和沒葯。這一次咱們再來說一說中葯里的止疼葯——元胡。
延胡索,又名元胡。地方叫法有八里麻(有打得滿地爬,少不了八里麻一說)。
2、搭配小茴香,用於疝氣痛;
3、搭配當歸、川芎、白芍、香附等,用於經行腹痛;
4、搭配瓜蔞、桂枝、赤芍等,用於四肢或周身血滯疼痛;
5、搭配當歸、川芎、乳香、沒葯等,用於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