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什麼屬於生物

什麼屬於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8-02 15:36:40

⑴ 以下哪個屬於生物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生物的特徵,只有完全具備以下特徵的物體才能稱之為生物,注意是完全具備,不是有其中幾條: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從化學組成上說,生物體的基本組成物質中都有蛋白質和核酸,其中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核酸貯存著遺傳信息。從結構上說,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生物體時刻不停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即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3.生物體都有應激性。在新陳代謝的基礎上,生物體對外界刺激都能發生一定的反應,從而適應周圍的環境。

4.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5.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徵。生物在生殖過程中,能將自身的遺傳物質傳遞給後代,後代個體也會產生各種變異,因此,生物的各個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6.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生物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這是課本上的原話,可能比較生硬,但基本涵蓋了其內涵,所以,您可以看一下,基本上您列舉的都不能稱之為生物。
但請注意生物和有生命的生命物質不同。
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就像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權且這么說,便於理解),但原子不是物體;
受精卵,一個細胞,不是生物,但是生命體;
植物種子,它是植株的一個器官,是組成生命體的一部分;
病毒是生物的一個子類,是生物。(僅限高中以下,到大學您就知道有些科學家不認為病毒不是生物,僅認為其是生命大分子。現在還有爭議)
「人這個生物是由無數個生物組成的」,科學界一般不這樣認為,人類是生物的一個種群,是由細胞組成的(注意:這是生物學的說法,物理學還說人是由粒子組成的,宗教學還說人是由靈魂和肉體組成的)

請注意,這一切僅在生命科學內考慮,不涉及其它學科
我想說的是一個物體是不是生物,僅僅是符合定義而已,也就是說為科學界所承認。這一切只是理論和定義。也就是大家都這么認為而已。

我很欣賞您的發散思維和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能這么提問說明你能突破思維枷鎖。

簡單總結一下,我的回答基於科學界的認識,不是固定不變的,就像九大行星現在被定義成了8顆,但冥王星不會因為定義的改變而不再轉了!
再通俗一些,如果人類一開始就把人這種動物定義為狗,狗這種動物定義為人,那我們可能都不叫"人"這個名字了,而應該叫……(o(∩_∩)o...哈哈,開個玩笑,便於理解)
也就是說,大家都這么認為,你的認為本就無對錯,是一種標新立異的觀點而已,但大家可能都不這么說,(*^__^*)...嘻嘻。

什麼算是生物

通常,你可以不太費勁地區分出什麼東西是生物,而什麼東西不是生物,可是真正讓你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什麼是生物時,事情就不再那麼簡單了。事實上,要給生物下一個科學的定義是極其困難的,之前人類一直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的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那麼,反過來,有生命的物體是不是都是生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不僅生物具有生命,而且生物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生命。例如,一片綠葉、要移植的心臟、鮮血中的紅細胞和白細胞。但是,這些有生命的物體,人們不會認為它們屬於生物。所以說,有生命的物體不一定就是生物。
那麼,生物的概念該如何定義呢?我們發現,動物是由每一個具體的人、豬、老虎、麻雀和蚊子等組成,因此,動物本身就是一個物體的集合。同理,植物、微生物和生物都是物體的集合。因此,我們可以用集合的概念來定義生物。
該定義既不會將沒有繁殖能力的工蜂、犏牛和騾子等動物排除在生物的范疇之外,又不會將有生命,但不屬於生物的一片綠葉、要移植的心臟、鮮血中的紅細胞和白細胞、精子和卵子等物體納入生物的范疇。

⑶ 生物的定義是啥

通常,你可以不太費勁地區分出什麼物體是生物,而什麼物體不是生物,可是真正讓你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什麼是生物時,
事情就不再那麼簡單了。事實上,要給生物下一個科學的定義是極其困難的,之前人類一直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廣義上的生物: 生物是一切具有新陳代謝的物體。例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甚至細胞,一片綠葉,一段枝條,活的心臟,生殖細胞等等。
註:新陳代謝是指新陳代謝是生物體內全部有序化學反應的總稱。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1,凡遺傳物質相同的生物(忽略生物間的微小差異)視為同一類(種)。
例如人的細胞,心臟,受精卵,人視為同一類生物。 2,生殖細胞視為母本那一類(種)。例如,馬的精子與馬同類,驢的卵子與同類。馬的精子和驢的卵子結合生成的受精卵與騾子同類。
狹義上的生物:是指傳統意義的(獨立,自主)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
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它是農學、林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的基礎。
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對人類來說,生物太重要了!人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生物。

⑷ 什麼是生物

屬於生物的基本特來征
1.有共同的物自質基礎和結構基礎(都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細胞結構(除病毒))
2.可新陳代謝
3.有應激性
4.能生長、發育、繁殖
5.可遺傳、變異
6.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具有以上特徵的就是生物,但總有特例,病毒就是。我們把病毒歸為生物的原因只是:它能增殖。

⑸ 什麼是生物

生物是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1、生物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這是互相相反的兩個過程,並且可以繁殖下去, 這是生命現象的基礎。

2、生物由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非細胞生物組成,包括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病毒等,其特徵是可以進行新陳代謝。

3、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的,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5)什麼屬於生物擴展閱讀:

1、生物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它是農學、林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的基礎。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

2、生物體的共同物質基礎是:在基本組成物質中都含有蛋白質和核酸。 生物體的結構基礎是:除病毒等少數種類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有絲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

4、生物多樣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基因和生存環境。它包含三個層次: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⑹ 什麼是生物呢

「生物是輕氣液體原子核旋速降低一定程度後原子負電性高到一定程度後在現壓力溫差微變環境下的產物」時,所有網友非常驚奇和憤怒,我對網友的這種態度不覺的過分,因他們沒有受過官方科學這方面的知識教育,官方科學也不懂這方面的知識。
我為什麼說「生物是由輕氣液體原子核旋速降低一定程度後原子負電性高到一定程度後在現壓力溫差微變環境下的產物」。這與原子質量有關,與原子核旋速有關,與原子電性有關,與壓力溫差微變環境有關。下面就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告訴大家。
1.原子質量對生物的作用:較大質量原子在波振環境中運動慣性較大,在宇宙雜波環境中極易相互依附或依附在地表面,且運動慣力大於相鄰原子旋轉產生的電磁扭力矩,結合體不能響應天地陰陽方向,不能響應波源方向成為不會動的岩石。大質量原子相互緊密結合過程如混凝土振動澆鑄,可質量小的氣液體原子在這種環境下是不會緊密相靠的,它們整體極軸依舊應合著天地方向,應合著波源電場陰陽方向。
2.原子核旋速對生物的作用:氣液體內原子核旋速過高之間不能結合,集合體始終處於氣液體狀態。這種道理同離心機工作同理,每個原子都是一台離心機,如果它們都是高速旋轉則之間離心作用大於宇宙波壓就不能結合,只有旋速降止一定程度後在原壓力溫差環境中才能結合。
3.原子電性與生物的關系:首先要認可原子是由兩種粒子組成,一是大質量正電性中子,二是微質量負電性電子,中子在波振環境中組成原子核,電子在中子核正電性引力下構成電子層,電子層電子數量與環境壓力有關,與核旋速有關,環境壓力越高核旋速越高原子正電性越強。這個道理同含水的棉球,含水棉球受外壓時水滲出,壓力越大水滲出能力越大,棉球旋速越高內部水在離心作用下遠離棉球程度越高。這里水好比電子,棉球好比中子核。原子核旋速越高原子正電性越強,如果在這種狀態下原子之間結合由於相互約束對方電子能力較強則形成緊密程度較高的物體,核之間距離沒有伸縮性整體沒有應合波場能力就是固體,否則就是生物體。
4.生物與環境壓力微變溫差之間的關系:環境壓力是原子間結合的動力,壓力是大於原子直徑的波,只有波長大於原子直徑的原子間才有相互靠近能力(萬有引力的實質),否則原子間在中子核正電性斥力作用下在旋轉離心力作用下相互遠離,氫氣層以下所有原子都呈正電性。微變溫差是分離氣液體生物有用原子或生物有用原子在生物體中結合和分離的動力。當然分離結合不是生物有意識的行為,它是旋轉原子固有特性,生物為什麼會發熱,為什麼會有蠕動就是生物是由旋轉原子組成,當然生物體中各原子極方向相互矛盾或與天地陰陽方向矛盾時就會產生熱(高頻雜波)。
生物大部分蠕動現象不是有意識的,它是較輕的陀螺鏈(旋轉原子鏈)的本性,生物體內原子植換、蠕動都是活性(核旋轉)原子組成的鏈特有的,它同推骨牌行為,只不過這里的骨牌有能力應合電場,有能力應合波源,而且是環形鏈,當有外界波激發時就形成了蠕動源,為了應合天地方向就有了循環蠕動現象。生物所有現象是在外干擾下應合電場波源的恢復行為,所有是為了平衡。

⑺ 什麼的屬於生物

生物是什麼?通常,你可以不太費勁地區分出什麼東西是生物,而什麼東西不是生物,可是真正讓你用語言或文字來表達什麼是生物時,事情就不再那麼簡單了。事實上,要給生物下一個科學的定義是極其困難的,之前人類一直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認為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體。的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命的,那麼,反過來,有生命的物體是不是都是生物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不僅生物具有生命,而且生物的一部分也可以具有生命。例如,一片綠葉、要移植的心臟、鮮血中的紅細胞和白細胞。但是,這些有生命的物體,人們不會認為它們屬於生物。所以說,有生命的物體不一定就是生物。

那麼,生物的概念該如何定義呢?我們發現,動物是由每一個具體的人、豬、老虎、麻雀和蚊子等組成,因此,動物本身就是一個物體的集合。同理,植物、微生物和生物都是物體的集合。因此,我們可以用集合的概念來定義生物。

生物是一個物體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

該定義既不會將沒有繁殖能力的工蜂、犏牛和騾子等動物排除在生物的范疇之外,又不會將有生命,但不屬於生物的一片綠葉、要移植的心臟、鮮血中的紅細胞和白細胞、精子和卵子等物體納入生物的范疇。

生物的特徵:
1、有共同的物質和結構基礎
2、有新陳代謝現象
3、有應激性
4、有生長,發育,生殖的現象
5、有遺傳變異的特徵
6、能夠適應一定環境和改變環境
7、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8、生物能進行呼吸
9、能夠排除體內廢氣物質
10、對外界刺激有所反應

生物的分類:

★★★生物是由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組成,也就是動物、植物、微生物,其特徵是可以進行新陳代謝。

哪些屬於生物

題目不完全?
有生命現象的都屬於生物。
生命現象:
生命現象最本質的就是自我復制和組織,生命有復制、遺傳和進化的特徵。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完全相同的細胞,按照自己的模樣,復制出相同的「產品」,把自己的特性遺傳給下一代,這是生命的特點。個體的形態發育是精確的,嚴密的,外界因素或條件能夠阻礙生物結構的發育,但不能支配它或指導它,也不能預先給出這個生命的組織圖式。這叫作形態發育的自主性和自發性,並且生命還具有把自身結構的大量信息原封不動地傳遞給下一代的能力,這叫作遺傳不變性。當然,這種不變性並非絕對,從世代交替的長期歷史來看,生命是進化的,從簡單的原始生命發展到現代地球上幾百萬種不同形式的生命。所以,發育、遺傳和進化是生命的特徵。
生物體所表現出的基礎特徵,可以簡單地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除病毒等少數種類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②生物體都有新陳代謝作用;
③生物體都有生長現象;
④生物體都有刺激性;
⑤牲體都能生殖發育;
⑥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⑦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周圍環境;
⑧生物體的生命是有開始和結束的,能與其他生物相處。

⑼ 生物是什麼

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 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體以及由它(或它們)通過繁殖產生的有生命的後代,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反應,能與外界的環境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並且,能夠排出體內無用的物質,具有遺傳與變異的特性。

(9)什麼屬於生物擴展閱讀

屬於生物的基本特徵

1.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都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細胞結構(除病毒))

2.可新陳代謝

3.有應激性

4.能生長、發育、繁殖

5.可遺傳、變異

6.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具有以上特徵的就是生物,但總有特例,病毒就是。我們把病毒歸為生物的原因只是:它能增殖。

熱點內容
陽西教育 發布:2025-07-08 18:31:56 瀏覽:479
王瑞娜老師 發布:2025-07-08 18:31:53 瀏覽:456
莘縣教師考試 發布:2025-07-08 17:50:59 瀏覽:944
赤峰教師資格證報名 發布:2025-07-08 17:50:19 瀏覽:969
老師在講課擴句 發布:2025-07-08 17:30:09 瀏覽:125
辦公傢具有哪些 發布:2025-07-08 17:23:21 瀏覽:765
教師節彩鉛 發布:2025-07-08 16:20:39 瀏覽:975
老師的始祖 發布:2025-07-08 16:07:30 瀏覽:585
幼兒園老師安全責任書 發布:2025-07-08 15:51:12 瀏覽:85
班主任推薦語 發布:2025-07-08 15:40:04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