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區段
網段:用來區分網路上的主機是否在同一網路區段內,在區域網中,每台電腦
只能和自己同一網段的電腦互相通訊.Gateway的出廠IP地址是
192.168.123.250,說明它處於192.168.123.X的網段(X代表1-255之間的任意
值).若您的路由器的IP地址是192.168.1.X或是其他位址,說明二者不處於同
一網段,則它們之間無法相互連接,
1. A類地址
⑴ A類地址第1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3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最高位固定為0。
⑵ A類地址范圍:1.0.0.1到126.155.255.254。
⑶ A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10.0.0.0到10.255.255.255是私有地址(所謂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聯網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區域網絡中的地址)。
② 127.0.0.0到127.255.255.255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環測試用的。
2. B類地址
⑴ B類地址第1位元組和第2位元組為網路地址,其它2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前兩位固定為10。
⑵ B類地址范圍:128.0.0.1到191.255.255.254。
⑶ B類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到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169.254.0.0到169.254.255.255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動獲取IP地址,而你在網路上又沒有找到可用的DHCP伺服器,這時你將會從169.254.0.0到169.254.255.255中臨得獲得一個IP地址。
3. C類地址
⑴C類地址第1位元組、第2位元組和第3個位元組為網路地址,第4個個位元組為主機地址。另外第1個位元組的前三位固定為110。
⑵ C類地址范圍:192.0.0.1到223.255.255.254。
⑶ C類地址中的私有地址:192.168.0.0到192.168.255.255是私有地址。
4. D類地址
⑴ D類地址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四位固定為1110。
⑵ D類地址范圍:224.0.0.1到239.255.255.254
5. E類地址
⑴ E類地址也不分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它的第1個位元組的前五位固定為11110。
⑵ E類地址范圍:240.0.0.1到255.255.255.254
A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0
B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
C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了解了上面這些內容就可以解釋同一網段這一概念了
將IP地址和子網掩碼都轉換為二進制,進行按位的and運算,如果多個IP地址與同一子網掩碼運算後得到的結果是相同的,則稱為在同一網段
網關(Gateway)(不,並非是比爾·蓋茨(Bill Gates)的道路(way)),又叫協議轉換器,是一種復雜的網路連接設備,可以支持不同協議之間的轉換,實現不同協議網路之間的互連。網關具有對不兼容的高層協議進行轉換的能力,為了實現異構設備之間的通信,網關需要對不同的鏈路層、專用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協議進行翻譯和轉換。
所以說,網關是一個智能超群的路由器,一個智能超群的網橋,一個智能超群的中繼器。注意到這里的句型了嗎?
若要使兩個完全不同的網路(異構網)連接在一起,一般使用網關,在Internet中兩個網路也要通過一台稱為網關的計算機實現互聯。這台計算機能根據用戶通信目標計算機的IP地址,決定是否將用戶發出的信息送出本地網路,同時,它還將外界發送給屬於本地網路計算機的信息接收過來,它是一個網路與另一個網路相聯的通道。為了使TCP/IP協議能夠定址,該通道被賦予一個IP地址,這個IP地址稱為網關地址。
網關主要用於不同體系結構的網路或者區域網與主機系統的連接。在互連設備中,它最為復雜,一般只能進行一對一的轉換,或是少數幾種特定應用協議的轉換。網關一般是一種軟體產品。目前,網關已成為網路上每個用戶都能訪問大型主機的通用工具。
⑵ 有句話不理解,PSP區和程序區雖然物理地址連續,但是段地址不同。為什麼呢,擁有不同的段地址怎麼能物理
program segment prefix ,簡稱PSP(程序段的前綴) 當輸入一個外部命令或通過EXEC子功能(系統功能調用INF 21h的子功能號為4BH)載入一子程序時,COMMAND確定當時內存可用空間的最低端作為程序段起點。在程序所佔內存空間的前256個位元組中,系統會為程序創建程序的前綴(PSP)的數據區,DOS要利用PSP來和被載入程序進行通信;PSP內有程序返回、程序文件名等信息,可以通過研究psp定位文件名信息,進而獲取文件名。 從這段內存區的256位元組處開始(在PSP的後面),將程序裝入,程序的地址被設為SA+10H:0 (其中SA為系統為程序分配內存的起始位置的段地址即當前寄存器DS的內容); (注意:PSP區和程序區雖然物理地址連續,卻有不同的段地址。) 該PSP中包含以下三部分信息: (1)供被載入程序使用的DOS入口,如PSP+0、+2、+5和+2CH欄位; (2)供DOS本身使用的DOS入口,如PSP+0AH、+0EH、+12H和+2CH欄位; (3)供被載入程序使用傳遞參數,如PSP+5CH,+6CH和80H欄位。 保護返回DOS地址是說你在編寫程序時,在程序結束後需要你來返回到DOS系統中,這是因為DOS是單任務操作系統,一次只能執行一個程序,具體操作就是使用4ch功能調用,如mov ah,4chint 21h至於DOS功能調用比如上邊的int 21h 就是一個系統功能調用,意思是說有人提前編號的一些功能如int 21h 的9號功能調用能夠輸出字元串,具體:buff db "this is hello world!" mov dx,offset buff mov ah,9h int 21h程序就可以輸出「this is hello world!」就相當於WINDOWS的API 和c語言中的Printf函數,就是調用系統函數的意思
-------------------------------------------------------------------------
一個物理地址由段地址與偏址組成,
PSP區的段寄存是DS,程序段的段寄存器是CS,系統設置的這兩個段值並不同,
但最終都指向這片區域。 段值其實就是相對起始位置,段值不同,就是相對起
始位置不同而已,這不奇怪。
⑶ 同源區段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誰能仔細幫我解釋下嗎
舉個例子吧,子女的眼皮層數是來自父母的兩個基因組合的,父親的此基因如果在某個染色體的某個確定位置(假如是13號常染色體的下部1納米處,那母親的控制眼皮基因也必在13號下1nm處)那麼母親這個這個染色體所在區段就是父親染色體那個區段的同源區段
⑷ 連接區段是什麼意思
你問的是鋼筋的搭接接頭 連接區段
——————————
————————————
比如上面是2根搭接的鋼筋
2根鋼筋重疊的部分叫做搭接長度(2根搭接的鋼筋在受力上只算一根鋼筋)
然後這個長度乘以1.3就是鋼筋綁扎搭接接頭 連接區段
還有一個跟這個綁定在一起概念
凡搭接接頭中點(就是2根重疊部分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意思就是 搭接長度乘以1.3後所得的連接區段 然後以這根搭接的鋼筋為基準所有並排排列的鋼筋中 只要他們的搭接接頭在這根為基準的鋼筋連接區段內的所有接頭 都是同一個連接區段
⑸ 什麼是光碟的軌道、區段。(形象的說明一下,謝謝!)
軌道就好像逗號一樣一段一段的 一段你想要它多大就可以多大就是不可以超出它主軌道的大小
⑹ 如何理解同源區段
①所謂同源區段,就是針對一對同源染色體,兩條同源染色體上的相同位置的一個區段就是同源區段,對不對? 對
②然後同源區段和等位基因有什麼區別聯系? 同源區段可以當做同源染色體來理解,那麼上面就有等位基因.
③是不是如果一個染色體沒有某個同源區段的話,那就是說他沒有該性狀等位基因? 是的
⑺ 學習鐵路方面的請進,請問什麼是區段出清和區段佔用,它們有什麼區別。謝謝了~
區段出清:即某一軌道電路區段中的列車駛離本區段,使這一區段的軌道電路空閑。
區段佔用:即某一軌道電路區段中的列車佔用本區段,使這一區段的軌道電路處於佔用狀態。
區別:區段出清是有車佔用到區段空閑的過程,表現為軌道電路由佔用狀態轉換為空閑狀態。
區段佔用是有車佔用,表現為軌道電路一直處於佔用狀態。
⑻ 什麼是單元型區段
=countif(e4:id4,"■")+countif(e4:id4,"▲")/2
子易空間站 - 高效辦公指導網站
⑼ 重要區段地球物理特徵
依據皖東南地區重力場、磁場展布特徵,宏觀上可將研究區劃分為下揚子地塊、江南地塊、浙西地塊3個一級重磁異常區。實際上,一級重磁異常區和部分二級異常區正對應著4個成礦預測區(由於Ⅲ區較小,歸並到Ⅱ2區。有關成礦預測區的劃分見第二章)。需要說明的是,物探異常是深部復雜地質現象的綜合反映,重、磁場之間存在差異,重、磁異常區界線與地質上劃分的構造界線不完全一致,這與成礦區劃分與構造分區不完全吻合一樣。例如,依據區域重、磁場展布特徵,研究區北部邊緣雲嶺-晏公堂一帶為區域性重力梯度帶和皖東南正磁異常區邊界,故將其作為下揚子地塊與江南地塊的界線,這與地質上以北東走向的江南深斷裂為界有別。
另外,下揚子地塊(Ⅰ)中的下揚子地塊異常區不是本次研究對象,本文將不作詳細分析。
(一)江南地塊重磁異常區(Ⅱ)
占據研究區絕大部分地域,北部邊緣大致以雲嶺-晏公堂一帶為界,東南邊緣則以仙霞-井潭-長陔-璜茅一帶為界,總體特徵為北東向重低磷高區。根據重磁異常性質等特徵,大致以仙寓山-湯口-績溪一帶的重磁變異帶為界,可分為黃山區-寧國(太平褶斷帶)重低強磁、祁門-屯溪(江南造山帶)重高弱磁兩個二級異常區,現分述如下。
1.太平褶斷帶(黃山區-寧國)異常區(Ⅱ1)
該異常區位於仙寓山-湯口-績溪一帶以北,主要分布有古生代地層,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構造發育,中酸性侵入岩大面積出露。
重力場以北東-北北東向圈閉負異常為主要特徵,寧國部分地區為北西向異常展布。場值北高南低,包村—寧國一帶為-10×10-5~-20×10-5ms-2,黃山—伏嶺一帶為-30×10-5~-40×10-5ms-2,黃山重力低中心值為-44×10-5ms-2,為研究區最低值。該異常規模較大,一般為數十至數百km2。主要有北東向厚岸(重力異常編號G1,下同)、萌坑(G2)、黃山(G5)、榔橋(G6)、旌德(G8)、伏嶺(G13),北西向港口灣(G10)、西嶺腳(G11)等重力低異常。根據皖東南地區物性資料分析,認為上述幅度較大的重力低均由岩體引起,而圈閉負異常間的相對重力高則反映高密度沉積岩的賦存狀況。
航磁化極異常在寧國-績溪以西地區,以區域正磁背景場上疊加的北北東-北東向條帶狀異常展布為主要特徵,異常密集、梯度明顯、規模較大,具多個中心,場值一般在200~400n T以上。此異常區主要有北北東向雲嶺-包村(航磁異常編號C2)、萌坑(C4)、茂林(C5)、銅山(C6)、太平(C7)、榔橋(C9)、東泥坑(C1l)、旌德(Cl3)、蘭花嶺(C15)、橋頭鋪(C17),北東向汀溪(C10),北北西向潘村(C16)異常等。寧國-績溪以東地區,以低背景中分布的規模較小、形態各異的異常為主,場值一般為0~50n T。主要有北北東·北東向浪盪塢(C18)、荊州-麻葉嶺(C22)、銀峰(C48),北西向油坑口(C20),東西向中村(C47)、似等軸狀中半坑(C19)、逍遙(C21)異常及大理-汪村(C46)弧形異常等,局部磁異常反映了已知及隱伏侵入岩的發育。
另外,1:20萬祁門幅北部邊緣鋪嶺地區的北東東向重、磁局部異常(G15、C25)等,是由中酸性侵入岩引起。
2.江南造山帶(祁門-屯溪)異常區(Ⅱ2)
異常區位於仙寓山-湯口-績溪一帶以南,井潭-長陔一帶以西,呈北東東向楔狀。主要出露元古代淺變質岩系,藍田、績溪地區分布早古生代地層,發育中新生代盆地——休寧斷陷,近東西向、北東向斷裂構造發育,不同時代的酸性-超基性岩漿岩沿祁門-三陽斷裂和寧國墩-五城斷裂等發育。總體呈現為重高弱磁異常區,按地質構造可劃分3個三級異常區。
(1)歷口構造帶異常區(Ⅱ2-1):位於祁門-三陽斷裂以北的歷口-黟縣-潛口-績溪一帶,呈北東東向波浪形。重力場西高東低,場值為-20×10-5~-30×10-5ms-2左右。磁異常主要分布在東部。
黟縣以西分布經公橋-歷口重力高(G18)和大皮堰重力低(G17)等,異常幅度不大。重力場變化舒緩特徵反映該區岩層比較穩定;沿木塔口-閃里一帶,兩側重力異常性質不同,認為可能存在隱伏斷裂構造。磁場處於平緩區。
黟縣以東的藍田-大谷運異常區,呈北東東向朝南略凸的似塊狀展布,主要出露元古代岩層,而藍田等地分布有古生代地層,岩漿岩較發育。重力場展布以南高北低的漸變梯度帶為主要特徵,場值變化為-20×10-5~-30×10-5ms-2。根據這一過渡異常特徵,以及其南側為一完整的重力高異常綜合分析,初步認為該地區可能為一較大的推覆構造,由其南部推覆至此。在梯度帶背景上疊加著局部重力高、低異常,有北東向黟縣(G16)、近南北向大谷運(G9)、近東西向依坑(G24)重力低,以及北西向藍田異常(G20)等,其中重力低由相對低密度的岩體引起。
黟縣以東航磁以低緩背景上疊加的局部異常為特徵。黟縣、大谷運、依坑3個重力低位置均有磁異常分布,依次為C26、C14、C31異常。另有似等軸狀潛口(C32)、富碣(C33)局部磁異常等。場值一般為50~100n T,黟縣異常達500n T以上,為研究區最高值。經分析,這些局部磁異常均由中酸性侵入岩引起。
(2)障公山隆起帶異常區(Ⅱ2-2):位於渚口-祁門-溪口-五城一帶以南,西南延入江西省。省內異常總體近東西走向,以重低緩磁為主要特徵。該區出露為中元古代地層,北東向斷層發育,皖贛交界帶(主要在江西一側)岩漿岩較發育。
重力異常主體位於皖贛交界帶,東西走向,其中心位於江西側,場值-40×10-5ms-2。舍會山-板橋一帶出露的板橋組、漳前組岩石平均密度>2.7,顯然重力異常不是地表岩層引起。經分析認為該「畸變」的重力低由沿障公山背斜核部發育的東西向隱伏構造岩漿岩帶引起,出露鵝湖等岩體。平里一帶重力等值線呈北東東向平緩展布,反映岩層分布比較穩定。
航磁為區域低背景場,分布有北東向里東坑(C28)、郭坑(C29)等局部異常。局部異常規模小、為數平方千米,場值約-50~+50n T。經分析,磁異常均由中酸性侵入岩引起。
(3)白際嶺島弧帶(屯溪)異常區(Ⅱ2-3):位於祁門-三陽斷裂以南、祁門-溪口-五城重力梯度帶以東,為呈「V」形重高緩磁異常區。該區主要出露元古代岩層,休寧-屯溪一帶發育中新生代盆地——休寧斷陷。
重力場為一完整的「V」形重力高異常,其北側、西南側、東南側均為密集的重力梯度帶所圍。以蘭渡-溪口為界,西部異常為北西向,場值變化不大,為-20×10-5~-16×10-5m·s-2;東部異常為北東向,場值變化約-20×10-5~-10×10-5m·s-2。從重力場量值、幅度分析,西部觀音橋-善福嶺一帶的岩層可能與歷口-祁門一帶的岩性更為接近;東部月潭-深渡地區為屯溪重力高的主體,表明該區岩石密度較高、岩層相對穩定、賦存厚度較大;屯溪一帶為重力高中心,反證低密度的中新生代沉積厚度不大。
磁場處於平緩區,航磁局部異常大多分布在邊界重磁變異帶附近。北側有漁亭(C27)、伏川(C34)、北岸(C35)異常,東南側有黃備(C39)、黃毛尖(C45)異常等,西南側有水路塘(C30)局部異常。除漁亭異常為北西西向外,其餘均為北東向。磁異常主要由中酸性隱伏侵入岩引起,北岸、伏川異常分別由中基性、超基性侵入岩引起。
(二)浙西地塊重磁異常區(Ⅲ)
該異常在研究區內僅為皖浙褶斷帶二級異常區(Ⅲ1)的一部分。它位於研究區東南邊緣,主要處在皖浙交界帶,大致以仙霞-井潭-長陔-璜茅一帶為界,三陽坑以北與江南地塊的太平褶斷帶(黃山區-寧國)異常區(Ⅱ1)連接,三陽坑以南與江南隆起帶(祁門-屯溪)異常區(Ⅱ2)連接,以北東-北北東向長條狀重低磁高異常帶展布為主要特徵,局部異常主要分布在三陽坑以南地段。重力分布為黃石潭-街口-長陔(G27)、嶺南-浯田嶺-白際(G28)重力低帶,中心場值為-32×10-5~-40×10-5ms-2。航磁分布有長春塢(C36)、周家村(C37)、璜源(C44)及長陔(C40)、石門(C41)、結竹營(C42)、五里亭(C43)等局部異常,場值一般為50~100 n T。另外,北段安徽省內主要分布為北東向仙霞重低磁高異常(G30、C49)。經分析,重磁局部異常均由中酸性侵入岩(帶)引起。
重磁場包含了大量來自不同深度的地質信息,如何由重磁場特徵推斷出它們的空間分布位置、范圍以及主要性質是重磁異常區域解釋推斷的重要任務,也是礦產資源評價中充分應用地球物理場綜合信息的基本目標。特別是應研究深部斷裂構造及隱伏岩體等基礎地質問題,彌補區域地質調查之不足。
(三)斷裂構造解譯
在應用地球物理進行地質礦產勘查、勘探中,反映斷裂構造的地球物理場綜合信息標志為:不同性質和不同方向展布的區域性重磁異常區帶的接合部、平直陡變的區域重力梯度帶、具明顯走向的狹長帶狀或串珠狀磁異常,以上這些現象往往為深大斷裂帶的反映。重力高、低突變(常為梯度帶),帶狀重、磁異常的轉折、錯動,(一組)等值線的扭曲、收斂或發散等,多數是不同規模斷裂構造所致。水平一階導數相當於垂直求導方向的濾波器,應用其正、負極值帶分析研究某一方向的線性構造特徵。
依據研究區重磁異常上述特徵,綜合釐定主要(隱伏)斷裂13條(表3-3-3)。所推測的斷裂構造以北東-北北東向為主,其次是近東西向及北西向,現就主要斷裂簡述如下。
表3-3-3 皖東南地區物探推測斷裂一覽表
1.青陽-寧國深大斷裂(周王斷裂)(F5)
位於研究區北緣天井園-雲嶺-晏公堂一帶,近東西走向。北側為下揚子區域性重高磁高異常區,南側為江南區域性重低磁高異常區,重力梯度帶十分明顯,上延後仍存在,反映為隱伏深斷裂。該斷裂可能為周王深大斷裂帶的一段。
該斷裂發育於侏羅紀,地質上為侏羅紀花崗閃長岩帶的分界,南側有青陽、茂林、榔橋、汀潭、解帶山等侵入岩體呈東西向展布,北側未見此類侵入體。南側的重低磁高由具磁性低密度的花崗閃長岩體引起。
2.城安-鎮頭大斷裂(F4)
位於研究區中部,經花園里、鋪嶺、際聯、湯口至中半坑,呈北東東走向。重磁場特徵反映明顯,重力梯度帶反應了該斷裂的空間分布,在水平0°方向導數異常上反映更加明顯。江南地塊異常區中規模大、幅度大、梯度陡的局部重力低及磁異常均分布在其北側,南側重磁場變化平緩,局部異常規模較小(除黟縣異常外)。區域上控制了中元古代地層的分布北界,為太平褶斷帶與歷口斷裂帶的分界斷裂。
3.祁門-三陽深斷裂(Fl)
橫跨研究區南部,西由江西經公橋延入我省,經渚口、祁門、休寧、歙縣、三陽坑,向東進入浙江境內朝昌化(南)一帶繼續延伸,總體呈近東西向「~」形展布。重力為梯度帶顯示,磁場為正、負異常區交變帶,北側為區域性重低磁高異常區,南側為區域性重高磁低異常區。重磁異常上延後,上述特徵仍存在,反映中酸性-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之局部重磁異常沿F1線分布,如黃土嶺(G22)重力高和伏川(C34)、小岫村(C23)磁異常等。此斷裂的構造控製作用明顯,北部岩漿岩廣泛產出,南側岩漿活動明顯減弱。結合地質出露不同時代岩體,綜合認為該斷裂為深斷裂,多期活動,且受到後期構造的改造、錯動。
4.寧國墩-五城深斷裂(F2)
該斷裂北起寧國墩北,經西嶺腳、伏嶺、洪琴、五里亭、嶺南進入江西省,呈北東向展布。重力場以異常變異為主要特徵,榔橋-棉花嶺北西向梯度帶在棉花嶺發散,伏嶺異常收斂,岩寺至歙縣間梯度帶明顯扭曲等,反映侵入岩的大理、浪盪塢、中半坑、油坑口等局部磁異常沿線分布。該斷裂為區域性深大斷裂,導岩控岩作用明顯,除磁異常解釋的隱伏岩體外,重力異常反映的有劉村、西嶺腳、伏嶺侵入岩等。該斷裂相當於前人稱虎嶺關-月潭斷裂所在位置。
5.嶺南-小川 -銀峰深大斷裂(F3)
該斷裂由地質上嶺南-小川大斷裂和銀峰斷裂復合構成,它斜貫研究區東南邊緣,位於璜茅-井潭-仙霞一帶,東北方向朝浙江省長興一帶延伸,南西方向延入江西省,呈北東·北北東走向。重、磁場反映十分明顯,且二者指示的斷裂位置較吻合。重力場為陡變的線性梯度帶,其西北側為北東東向異常區分布,東南側為北北東向重力低帶分布;磁場為不同性質異常區帶的分界線,西北側為負磁背景區,東南側為同方向展布的正磁異常帶。上延後,上述重磁異常特徵仍存在,沿該斷裂各期次侵入岩及基性脈岩發育。該斷裂為區內又一條重要斷裂,是評價區東南部青白口紀井潭組火山岩由南西向北東斜向拼貼造成的構造邊界,亦為白際嶺-天目山西界斷裂。以三陽坑為界,斷裂的南西段控制青白口紀井潭組火山岩的形成及分布,北東段控制中生代清涼峰火山盆地的北西邊界,過火山盆地後,稱銀峰斷裂,具隱伏性質。
6.祁門-五城斷裂(F12)
位於仙洞沅-高嶺腳-木坑-小賀一帶,呈北西走向。重力梯度帶極為明顯,其東北側為屯溪重力高,西南側為障公山重力低。該斷裂控制皖贛接壤處構造岩漿岩帶、障公山隆起帶的邊界,同時控制中新生代休寧斷陷發育的西南邊界。
以上斷裂、尤其是深斷裂基本奠定了本區的構造格局。其餘物探推測斷裂見表3-3~3。
(四)岩漿岩解譯
岩石物性差異是引起地球物理場異常及其地質解釋的前提。根據皖東南地區岩(礦)石物性資料統計分析:①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平均密度為2.59~2.62,許村岩體為2.67,基性侵入岩為2.87,古生代-新元古代岩層密度約2.65,中元古代下部岩石平均密度為2.74。當相對地表而言存在剩餘密度時,酸性-中酸性岩體將形成重力低異常,基性岩可引起重力高異常。②沉積岩、淺變質岩系及花崗岩基本上無磁或為弱磁性,中酸性、基性岩類具中強磁性,不同岩性的侵入岩將產生不同梯度特徵的局部磁異常。
通過數據處理來突出異常信息是具體圈定岩體有效的方法手段。磁異常化極消除了斜磁化的不對稱等影響,有利於地質解釋。垂向導數相當於高通濾波器,既突出局部異常特徵又壓制區域低波數值成分。
區內各類岩漿岩廣泛出露,除個別岩體因與圍岩無物性差異或差異不大,或因岩體規模較小等未能引起明顯的物探異常外,大部分與重、磁異常對應較好,這就為從已知到未知類比推測隱伏岩體提供了依據。對同源重、磁異常,以磁異常解釋岩體產狀。岩性依據重力異常正負性質、正磁異常梯度幅度及其組合等綜合判斷,如重力低位置磁異常不明顯多為花崗岩(如伏嶺岩體等),局部磁異常位置伴生幅度不大的重力低或重力異常不明顯多為中酸性岩體(如大谷運岩體、里東坑岩體等)。異常解釋按與出露岩體岩性關系認識來處理:①長陔-白際一帶重力低伴生局部磁異常,反映該處的花崗岩中磁性暗色礦物含量較高,解釋結果為花崗岩類。②伏嶺重力低西側明顯繞曲形成次級異常,其位置與楊溪岩體偏離,同時存在局部緩磁異常(C19中半坑異常),故解譯為隱伏的中酸性岩體。
本次研究共圈定區內已知和隱伏岩體58處(個),部分多中心異常次峰所圈同源「小」岩體未編號(表3-3-4)。其中:①按岩體出露情況劃分:隱伏岩體22個,部分隱伏(指解釋產狀與出露范圍差別較大)岩體7個,已知(出露)岩體29個;②按岩石種類劃分:酸性花崗岩體3個,花崗岩類(黑雲母花崗岩等)9個,中酸性花崗閃長岩類岩體42個,中基性-超基性岩體4個;③按重磁異常特徵劃分:航磁異常解釋47處,重力異常解釋11處,且約一半具有較明顯的重磁伴生異常現象。
表3-3-4 皖東南地區物探推斷岩體簡表
續表
(五)基底構造探討
地球物理場的分區體現了涵蓋基底的區域地質構造特徵。局部磁異常大多由淺層磁性岩漿岩引起,區域磁異常主要反映深部磁性場源——深變質結晶基底的分布。現結合鄰區就研究區的基底構造輪廓進行探討。
石台-旌德一帶存在一規模很大的北東東向區域磁異常,呈西南側未封閉的橢圓形,延伸上百千米,寬數十千米,其中心位於石台七都一帶。根據磁場空間分布理論,經用不同延拓高度的異常極值估算,深部磁性場源為一產狀平緩、頂部埋探約10km的薄板狀體。對此地質體性質進行分析後認為:①岩漿岩磁性不均勻,如此規模區域異常通常非侵入岩所能引起。②在鄰區懷寧半月湖鑽孔中發現的古-中元古代基底董嶺岩群具較強磁性,在明光市嘉山集地區的鑽孔中發現新太古代基底,由此推測下揚子區普遍存在元古代、新太古代變質基底。③贛北星子地區存在與石台地區同處一北東向異常帶的高磁異常區,該地星子雜岩下限延入古元古代,另獲得2700Ma的捕獲鋯石年齡。因此認為石台-旌德背景磁異常可能由新元古代-新太古代深變質基底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