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食鹽的化學名

食鹽的化學名

發布時間: 2021-08-02 20:03:40

① 食鹽的化學名稱是什麼

氯化鈉(NaCL)。

② 食用鹽的化學名叫甚麼名字

食鹽就是氯化鈉,但是食用鹽是混合物,除了氯化鈉是主要物質之外還有一些磷

碘這些元素

③ 食鹽的化學名稱

氯化鈉氯化鈉,無色立方結晶或白色結晶。溶於水、甘油,微溶於乙醇、液氨。不溶於鹽酸。在版空氣中微權有潮解性。用於製造純鹼和燒鹼及其他化工產品,礦石冶煉。食品工業和漁業用於鹽腌,還可用作調味料的原料和精製食鹽。
氯化鈉化學品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稱:氯化鈉
中文拼音:lǜ
huà

英文名:sodium
chloride,salt
化學品化學式:nacl
化學品俗名或商品名:食鹽
所屬類別:鹽
相對分子質量:58.5
物理性質:密度2.165g/cm3(25℃)。熔點800.7℃。沸點1465℃。由海水(平均含2.4%氯化鈉)引入鹽田,經日曬乾燥,濃縮結晶,製得粗品,粗鹽中因含有雜質,在空氣中較易潮解。亦可將海水,經蒸汽加溫,砂濾器過濾,用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進行濃縮,得到鹽水(含氯化鈉160~180g/l)經蒸發析出鹽鹵石膏,離心分離,製得的氯化鈉95%以上(水分2%)再經乾燥可製得食鹽(table
salt)。還可用岩鹽、鹽湖鹽水為原料,經日曬乾燥,製得原鹽。用地下鹽水和井鹽為原料時,通過三效或四效蒸發濃縮,析出結晶,離心分離製得。

④ 食鹽的化學分子式

首先糾正你的一個錯誤,實食鹽為混合物!而它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氯化鈉是一種離子結構的化合物,它的化學式為Nacl

⑤ 鹽的化學分子式是什麼

鹽的化學分子式是:NaCl。

純凈的氯化鈉晶體是無色透明的立方晶體,由於雜質的存在使一般情況下的氯化鈉為白色立方晶體或細小的晶體粉末,比重為2.165(25/4℃),熔點801℃,沸點1442℃,相對密度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雜質時易潮解;

溶於水或甘油,難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水溶液中性並且導電。固態的氯化鈉不導電,但熔融態的氯化鈉導電。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當溫度低於0.15 ℃時可獲得二水合物。

(5)食鹽的化學名擴展閱讀

鹽的化學性質:

1.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沉澱;

2.固體食鹽可以與濃硫酸共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電解氯化鈉溶液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電解熔融氯化鈉可得到單質鈉和氯氣。

⑥ 食鹽化學式

食鹽化學式NaCl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

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我們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

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6)食鹽的化學名擴展閱讀:

一、物理性質

定義

NaCl, 食鹽的主要成分,離子型化合物。純凈的氯化鈉晶體是無色透明的立方晶體,由於雜質的存在使一般情況下的氯化鈉為白色立方晶體或細小的晶體粉末。

比重為2.165(25/4℃),熔點801℃,沸點1442℃,相對密度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雜質時易潮解;溶於水或甘油,難溶於乙醇,不溶於鹽酸,水溶液中性並且導電。

固態的氯化鈉不導電,但熔融態的氯化鈉導電。在水中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略有增大。當溫度低於0.15 ℃時可獲得二水合物NaCl·2H2O。

氯化鈉大量存在於海水和天然鹽湖中,可用來製取氯氣、氫氣、鹽酸、氫氧化鈉、氯酸鹽、次氯酸鹽、漂白粉及金屬鈉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可用於食品調味和腌魚肉蔬菜,以及供鹽析肥皂和鞣製皮革等;經高度精製的氯化鈉可用來制生理食鹽水,用於臨床治療和生理實驗,如失鈉、失水、失血等情況。可通過濃縮結晶海水或天然的鹽湖或鹽井水來製取氯化鈉。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結構,每個晶胞含有4個鈉離子和4個氯離子。

二、用途

食鹽的作用很廣: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療,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三、化學性質

1.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沉澱;

2.固體食鹽可以與濃硫酸共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電解氯化鈉溶液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電解熔融氯化鈉可得到單質鈉和氯氣。

四、生理作用

食鹽是人們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體內所含鈉離子的總量約為60 g,其中 80%存在於細胞外液,即在血漿和細胞間液中。氯離子也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鈉離子和氯離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幾點: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佔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佔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這時Cl從血液中經壁細胞進入胃液,以保持電性平衡。

這樣強的鹽酸在胃裡為什麼能夠不侵蝕胃壁呢?因為胃體腺里有一種粘液細胞,分泌出來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層約l mm~1.5 mm厚的粘液層,這粘液層常被稱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襲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潰瘍。但飲酒會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潰瘍的可能性。

此外,食鹽在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上也有作用。 當細胞外液大量損失(如流血過多、出汗過多)或食物里缺乏食鹽時,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減少,鉀離子從細胞進入血液,會發生血液變濃、尿少、皮膚變黃等病症。

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一般為每人每天3 g~5 g。由於生活習慣和口味不同,實際食鹽的攝入量因人因地有較大差別,我國一般人每天約進食食鹽10 g~15 g。

⑦ 鹽的化學名

你所要問的應該是說生活中的食鹽吧,平常用的調味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專NaCl)。為了防止大屬脖子病目前大部分是有向鹽里加碘酸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包裝上面會寫著「碘鹽」或者是「加碘鹽」。本身來說氯化鈉是不易分解的所以炒菜時先放和後放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因碘酸鉀在熱、光、風、濕條件下都會分解揮發就影響了碘元素的攝入造成可能有大脖子病(學名甲狀腺腫)這樣就有了後加鹽有利於健康的說法。你可以去網路查下「大脖子病」
需要說明的是攝入量過多的碘元素和過少都不利於健康,很多蔬菜也含有碘元素,不能單純的說先放鹽就對身體不好,後放鹽就對身體好。
可能沒給您個明確答案,不過建議炒菜時熱油不應直接加鹽而是先放菜炒。

⑧ 食鹽的化學名稱叫什麼

鹽的種類很多的,不同的鹽有不同的化學名稱。比如食鹽的化學名稱叫氯化鈉;KNO3也屬於鹽,但它的化學名稱就硝酸鉀。

⑨ 食鹽的化學名稱是什麼

氯化鈉氯化鈉,無色立方結晶或白色結晶。溶於水、甘油,微溶於乙醇、液氨。不溶於鹽酸。在空氣中微有潮解性。用於製造純鹼和燒鹼及其他化工產品,礦石冶煉。食品工業和漁業用於鹽腌,還可用作調味料的原料和精製食鹽。 氯化鈉化學品標識
化學品中文名稱:氯化鈉
中文拼音:lǜ huà nà
英文名:Sodium Chloride,Salt
化學品化學式:NaCl
化學品俗名或商品名:食鹽
所屬類別:鹽
相對分子質量:58.5
物理性質:密度2.165g/cm3(25℃)。熔點800.7℃。沸點1465℃。由海水(平均含2.4%氯化鈉)引入鹽田,經日曬乾燥,濃縮結晶,製得粗品,粗鹽中因含有雜質,在空氣中較易潮解。亦可將海水,經蒸汽加溫,砂濾器過濾,用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進行濃縮,得到鹽水(含氯化鈉160~180g/L)經蒸發析出鹽鹵石膏,離心分離,製得的氯化鈉95%以上(水分2%)再經乾燥可製得食鹽(table salt)。還可用岩鹽、鹽湖鹽水為原料,經日曬乾燥,製得原鹽。用地下鹽水和井鹽為原料時,通過三效或四效蒸發濃縮,析出結晶,離心分離製得。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