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歷史
㈠ 荊軻刺秦王這個歷史事件的過程
秦王政重用尉繚,一心想統一中原,不斷向各國進攻。他拆散了燕國和趙國的聯盟,使燕國丟了好幾座城。 燕國的太子丹原來留在秦國當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並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國。他恨透了秦國,一心要替燕國報仇。但他既不操練兵馬,也不打算聯絡諸侯共同抗秦,卻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身上。他把家產全拿出來,找尋能刺秦王政的人。 後來,太子丹物色到了一個很有本領的勇士,名叫荊軻。 公元前230年,秦國滅了韓國;過了兩年,秦國大將王翦(音jiǎn)佔領了趙國都城邯鄲,一直向北進軍,逼近了燕國。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荊軻。要他去刺殺秦王。荊軻說:「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邊,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們是向他求和去的。聽說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還有秦國將軍樊於期,現在流亡在燕國,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他。我要是能拿著樊將軍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去獻給秦王,他一定會接見我。這樣,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裡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jī),跟樊於期說:「我有一個主意,能幫助燕國解除禍患,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說不出口。」 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啊!」 荊軻說:「我決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見不到秦王的面。現在秦王正在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頭顱去獻給他,他准能接見我。」 樊於期說:「好,你就拿去吧!」說著,就拔出寶劍,抹脖子自殺了。 太子丹事前准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葯煮煉過。誰只要被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會立刻氣絕身死。他把這把匕首送給荊軻,作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個十三歲時便殺過人的勇士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咸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荊軻到了咸陽。秦王政一聽燕國派使者把樊於期的頭顱和督亢的地圖都送來了,十分高興,就命令在咸陽宮接見荊軻。 朝見的儀式開始了。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舞陽捧著督亢的地圖,一步步走上秦國朝堂的台階。 秦舞陽一見秦國朝堂那副威嚴樣子,不由得害怕得發起抖來。 秦王政左右的侍衛一見,吆喝了一聲,說:「使者幹麼變了臉色?」 荊軻回頭一瞧,果然見秦舞陽的臉又青又白,就賠笑對秦王說:「粗野的人,從來沒見過大王的威嚴,免不了有點害怕,請大王原諒。」 秦王政畢竟有點懷疑,對荊軻說:「叫秦舞陽把地圖給你,你一個人上來吧。」 荊軻從秦舞陽手裡接過地圖,捧著木匣上去,獻給秦王政。秦王政打開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頭顱。秦王政又叫荊軻拿地圖來。荊軻把一卷地圖慢慢打開,到地圖全都打開時,荊軻預先卷在地圖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來了。 秦王政一見,驚得跳了起來。 荊軻連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過去。 秦王政使勁地向後一轉身,把那隻袖子掙斷了。他跳過旁邊的屏風,剛要往外跑。荊軻拿著匕首追了上來,秦王政一見跑不了,就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 兩個人像走馬燈似地直轉悠。 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準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無主,也沒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員中有個伺候秦王政的醫生,叫夏無且,急中生智,拿起手裡的葯袋對准荊軻扔了過去。荊軻用手一揚,那隻葯袋就飛到一邊去了。 就在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寶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過去。秦王政往右邊只一閃,那把匕首就從他耳邊飛過去,打在銅柱子上,「嘣」的一聲,直迸火星兒。 秦王政見荊軻手裡沒有武器,又上前向荊軻砍了幾劍。荊軻身上受了八處劍傷,自己知道已經失敗,苦笑著說:「我沒有早下手,本來是想先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候,侍從的武士已經一起趕上殿來,結果了荊軻的性命。台階下的那個秦舞陽,也早就給武士們殺了。
滿意請採納
㈡ 你知道荊軻刺秦王的歷史經過是怎麼樣的嗎
起源-公元前277年
公元前227年的某一天,在秦朝都城咸陽的王宮里,即將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這一天,秦王嬴政用當時最隆重的「九賓禮(由九位迎賓贊禮的官員延引上殿)」,這一天在整個咸陽王宮裡面,可以說是喜氣洋洋,整個宮廷中間彌漫著一種喜氣;但是,這一場秦王嬴政用最盛大禮節迎接的場面,最後盡演變成為一場悲劇、鬧劇。
秦始皇畫像
緣由
原來,這一天,是在舉行一個國家的受降儀式,因為這個時候,秦王嬴政繼位以後,他已經滅掉了戰國七雄中的韓國、趙國,而且他的大軍已經逼近了燕國國界,而這個時候派來的使者恰恰是燕國的兩個使者(荊軻、秦舞陽),這兩個使者帶來了兩件讓秦王嬴政非常高興的東西,一件是人頭,一件是地圖,這兩樣東西並非一般,這個人頭是秦王嬴政最恨的一個叛將樊於期(秦國叛將)的人頭,而地圖是當時燕國最富庶的一個地區督亢(督亢地區,位於現今的河北固安、涿州一帶,督亢地區土地肥沃,在當時是燕國最富庶的地區)的地圖;有了這兩種貴重品,秦王嬴政既能解恨,又能一覽燕國督亢的地理形勢的狀況,而且,在古代,地圖有著戰略意義,在戰爭中的地圖作用意義重大,不僅如此,獻上督亢地圖,這意味著燕國的舉國投降;綜上,有如此重大的事件,所以秦王接見荊軻設置了九賓之禮。
荊軻刺秦王
事件
儀式正式開始,九賓禮導引著燕國的兩位使者出場,此時荊軻端著一個裝有樊於期人頭的盒子,秦舞陽(據說此人很牛叉,13歲開始殺人!)拿著地圖慢慢進入了秦廷;此時秦舞陽看見戒備森嚴的秦廷後,頓時面如土色;當時也被秦朝的群臣覺得有所不妥,因為如果是來投降的,沒必要這么如此;當然,荊軻也發現了,荊軻就回頭看了看秦舞陽,然後就笑著給秦王做了一個解釋,大意是:「秦舞陽沒見過世面,初次見天子,略為緊張,希望秦王理解,讓秦舞陽一共上大殿」,此時秦王嬴政看了一下鎮定自若的荊軻跟渾身顫抖的秦舞陽,最後還是決定讓荊軻拿著地圖上殿,秦舞陽被拒之殿外;隨後荊軻從秦舞陽手裡取過地圖,登上大殿;荊軻拿著地圖到秦王面前,慢慢展開,到地圖末端時,突然出現了一個匕首(歷史名言叫「圖窮而匕首見」),這把匕首是當時最著名的匕首,叫做徐夫人匕首,並且還泡了毒液,可謂是「見血封喉」,只要被這把匕首劃破了皮,立馬就死;秦王發現是匕首之後,立馬陡然一驚,荊軻立馬用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就攥著匕首,直接刺向秦王的胸膛;此時秦王瘋狂的掙扎,斷袖而跑;此時秦王的御醫夏無且用著自己的葯箱向荊軻砸了過去,為秦王爭取了逃跑的時間,隨後秦王馬上用空餘的時間拔出了自己長達7尺(1.62米)的長劍,一劍砍下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下後,向秦王扔出了手中的匕首,呵呵,沒打中。。。隨後被秦王連刺8劍,這時候殿外的武士沖進來,亂劍齊刺,荊軻就此斃命。
結語
荊軻刺秦王是一個悲壯動人、傳誦千古的歷史故事;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的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劉伯承將軍挽葉挺詩「勒馬黃河悲壯士,揮戈易水哭將軍」,未嘗不含褒荊軻之意。
㈢ 電影荊軻刺秦王哪部最接近歷史
應該是這一部!比較經典的啊!
以下是評價!
《荊軻刺秦王》擁有宏達豪華的布景和大場面,但它並不浮誇,它不是華麗的空架子,它尊重歷史並嘗試去理解歷史,也絕不缺少藝術創作上應該追求的個人情懷。(第十放映室解說龍斌評)
陳凱歌的這部《荊軻刺秦王》可算得上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部特殊的作品了,
它的特殊之處是:前期籌備時間長; 大牌明星加盟多;耗資巨大;首映後遭到的批評最猛烈,且又重新修改,這無疑使影片形成了眾多的賣點。
《荊軻刺秦王》所表現的那個歷史時期是中國文化的發展時期,是最為積極向上的一個 時期,把那個時代的歷史任務活靈活現地、藝術地、有一定深度地重現在銀幕之上,對於整個民族精神是一種激勵
《荊軻刺秦王》中使用的是一種非常暴力的美學。他的人物設計、動機 編排、歷史解釋、敘事方法全是他自己的。
而且因為好像只有這一部電影!
望採納!
㈣ 歷史故事 ——荊軻刺秦王 300字 不要多了
秦王穿了上朝的禮服黑色龍袍,安排下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台階下。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七寸的匕首就露了出來,所謂圖窮而匕首現。
於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刺秦王。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趁此逃脫。最終,秦王負劍刺中荊軻的左大腿,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被砍傷了八劍。荊軻最後被秦王侍衛斬殺。
(4)荊軻刺秦王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當時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大部分佔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侵佔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秦國即將掃清六國,准備一統天下,而六國的人也欲對秦王開展刺殺。
由於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首級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
㈤ 分析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意義 500字
強敵壓境,燕國危在旦夕,燕太子丹訪得荊軻,即尊為上卿,然後派他到秦國行刺,其目的是要荊軻「劫秦王,使悉返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殺之」。荊軻具有義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測之秦是極其危險的事,還是毅然前往,當事敗後,荊軻身被八創卻「倚柱而笑,箕踞以罵」壯烈而死。本文記的就是這件史事。通過「私見樊於期」,「易水送別」,秦廷行刺等情節,塑造了荊軻這位敢於扶危濟困、助弱御強、有勇有謀、視死如歸的古代俠士形象。荊軻刺秦王並不能真正挽救燕國的危亡。荊軻千百年來,被受壓迫的人們敬仰的原因,在於他站在了斗爭的最前列,去反對秦國對山東六國的進攻和挽救燕國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國和強大秦國之間的尖銳矛盾和激烈斗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戰國時期秦燕之間的兼並與反兼並的斗爭。
㈥ 歷史上真的有荊軻刺秦嗎
有。
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6130.htm
㈦ 關於荊軻刺秦王這一歷史事件
我不贊成: 因為 不管是個人或國家 都得與時俱進。我不贊成的原因有四: 一:當時是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互相爭斗,戰爭的烏雲籠罩了整個中原,許多百姓葬身於水火,流離失所,百姓哀聲載道,和平和統一的心願沖徹了人們的心。而這時秦國的實力雄厚,嚴明法紀,依法治國,這就比其它六國有著明顯的優勢,成為七國之首。「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國統一六國已成勢之所趨,民之所向,僅憑荊軻一人匹夫之力殺死秦王難以阻擋歷史潮流。 二:一個國家要生存,它必須要有實力,燕國正慢慢走向衰落,「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它何以生存?荊軻沒有從國家自身尋找原因,而把一切責任都推給秦王,天真地認為只要殺了秦王,燕國就可得救。其實不然,即使荊軻殺了秦王,秦國還可以有別的君主掌權,吞並六國勢不可擋。荊軻應該知道,無論成敗,都將加速燕國的滅亡。如此看來,荊軻刺秦王是多麼不明智。三:荊軻為了能接近秦王,不惜讓燕國損失一大將樊於期。他用言語打動樊於期,樊於期在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選擇了前者,最終以自殺成全荊軻,燕子丹也為之痛心。這是不義。四:荊軻只考慮到燕國將亡,而不想百姓的處境,退一萬步講,即使秦國因荊軻而衰亡,天下又將陷入戰國的混亂年代而使百姓又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此乃不仁。 如此看來,行刺秦王乃不智、不義、不仁之舉。其結果不過是逞匹夫之勇、忤逆歷史、以卵擊石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㈧ 求荊軻刺秦王的真實歷史!
荊軻刺秦的真實歷史,已經是不可考了,只能按照《史記》和《戰國策》來看了。
但是,你細品,你細細地品。你就會覺出不對勁來,也就是說「司馬遷」在這個故事是,他沒編好。
問:荊軻想刺秦嗎?
答:不想,而且有點難為情,想了半天才答復燕丹「此國之大事也」。一開始荊軻已經謝絕過一次燕丹的請求了,荊軻自以為不能。燕丹叩首求他,荊軻才勉強答應。
問:秦國滅了趙國,版圖已達到了易水。隨時可橫渡易水破燕。這時候,荊軻真的想刺秦嗎?
答:不好說,起碼是「不幹脆」。燕丹是真怕了,所以來催促荊軻,希望他盡快行動。已經很長時間吃、喝、玩、樂的荊軻,說自己正打算去向燕丹請求行動呢。荊軻請求燕丹殺了樊於期,獻上其首級,同獻督亢(燕國土地最肥沃的地區)地圖,以取信於秦王。獻上秦國叛徒的首級,以表稱臣之意。獻圖的意思就是說,讓燕國割地,荊軻本就不是「燕國人」,所以崽兒賣爺田他不心疼啊!那沒辦法啊,秦軍已至易水,燕丹已無計可施了。荊軻這時候才開始想辦法,要「信物」,用咱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臨時抱佛腳」。
問:既已決定行刺,那麼荊軻作為一個刺客,他的功夫怎麼樣?
答:不怎麼樣唄。荊軻只是「喜好耍劍」,以至於他都不算一個「合格的劍客」。荊軻在榆次與蓋聶論劍,實在是不對等,蓋聶僅僅是瞪了瞪眼,這荊軻就被蓋聶的眼神兒嚇跑了,甚至直接逃離了榆次。倘若荊軻虛心向蓋聶求教呢?當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荊軻對自己的功夫沒有自信,怎麼可能行刺成功呢?沒有功夫,腰桿子就不硬。反觀蓋聶與曹沫,高下立判!更何況,荊軻在燕國,天天「酒池肉林」的,能好好靜修嗎?
問:既然騙到了樊將軍首級和地圖,為什麼還不行動?
答:為什麼我說是「騙」?因為荊軻與樊將軍的約定是「刺殺秦王」,而荊軻的心思是「劫秦王」。那好,兩樣兒信物都有了,總該行動了吧。不行,荊軻又拖沓了,說某有一好友,正趕來呢。燕丹是真急了,想讓荊軻的僚機秦舞陽先行,這秦舞陽狠啊,十二歲就捅過人。但這次,荊軻少見地也急了,罵燕丹是「豎子」,說燕丹只顧去,不顧回,只拿著一把淬毒小匕首就進入暴秦,不得謀劃謀劃嗎?我就想說,估計燕丹也想說,「荊軻你丫早幹嘛去了啊!?」燕丹一席話,他荊軻還不樂意了,憤然答復燕丹「今兒個就今兒個了,我這就走!」可知,急切的動身,對「刺殺大計」可沒什麼好處,刺客的最高境界,不是有來有回,而是不計生死!似荊軻這般猶豫不決,不適合做「刺客」,我只能說燕丹的「禮遇」給錯人了。
總結:秦人尚武精神濃厚,秦王嬴政未必是個尋常人。從秦廷上就能看出,嬴政反應極快,力氣很大,躲過刺殺,硬斷衣袖,並拔出寶劍,予以反擊。反而刺客應當是「一擊必中」,不行的話「二擊」也成啊。可這荊軻和秦王鬥了好幾個回合,秦王著禮服迎荊軻為上賓,寬袍大袖,不甚靈活,卻反而繞柱遛著荊軻走。最後,荊軻也自嘲,說什麼「他想生擒秦王歸還諸侯土地,實在不行再殺了他」。荊軻啊,咱就別找補了,失敗了就失敗了唄。
要我說,荊軻啊荊軻,你要是刺殺了秦王真的成功了,嬴政才是真的冤死了。
荊軻本來就是一個「待合格」的刺客兼劍客,如何能把他安置入英雄冢?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㈨ 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謎團……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 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 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 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 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 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陣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譯文】 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全部佔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侵佔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 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麼雖然我想長久地侍奉您,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荊軻說:「不用太子說,我也要來同您講 了。現在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取他的頭顱。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 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 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於是私下裡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 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賞格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樊將軍仰面朝天,長長地嘆息,流著眼淚說:「我每當想起這一點,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麼 計策啊!」荊軻說:「現在有一個建議,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深仇大恨,怎麼樣?」樊於期於是上前問道:「怎麼辦?」荊軻說:「希望得到樊將軍 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 個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隻衣袖露出一隻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為之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於是自己 抹了脖子。 太子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於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級,用盒子封好它。 於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得到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買到,叫工匠用毒葯水淬過它。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燕國有個勇士秦武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於是叫秦武陽做助手。 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因而停下等候他。 過了一陣還沒動身,太子嫌荊軻走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後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說:「太陽已經完全落下去了,您難道沒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遣發秦 武陽!」荊軻發怒,呵斥太子說:「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現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進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下來,是 因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現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請允許我告別吧!」於是出發了。 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 到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歌,發出變徵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上前作歌唱道:「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 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又發出悲壯激昂的羽聲。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發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於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 一眼。 到達秦國後,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說:「燕王確實非常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出兵來抗拒,願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里(意為:燕國願意同別的諸侯 一起尊秦王為天子)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廟。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地砍下樊於期的頭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 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憑大王吩咐。」 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於是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下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台階下,秦武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來 對秦武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蠻夷地區的粗鄙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 王對荊軻說:「起來,取來武陽所拿的地圖!」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於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刺秦王。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 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就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心裡又怕又急,劍插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 荊軻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秦國的君臣都驚呆了,事情突然發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臣子們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帶一點兵 器;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台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猝間驚惶失 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鬥。 這時,秦王的隨從醫官夏無且(jū)用他手裡捧著的葯袋投擊荊軻。秦王還正在繞著柱子跑,倉猝間驚惶失措,不知道怎麼辦。侍臣們就說:「大王把劍背到背 上!大王把劍背到背上!」秦王於是拔出劍用來攻擊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倒下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 軻,荊軻被砍傷了八處。 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撮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臣上前,斬殺荊軻。事後,秦王還頭昏眼花了好長一段時間。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