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監測
『壹』 求一份《水生生物監測手冊》pdf
『貳』 水污染的監測生物有哪些
浮游生物,水生微生物,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硅藻、小球藻等。利用指示生物可以對水體污染程度作出綜合判斷並進行定性分析,但應注意,生物種類和數量分布也和其他條件如地理、氣候以及水體的底質、流速、水深等因素有關。
『叄』 水污染現在用的生物監測方法有哪些
指示生物在水體中的數量以及出現和消失,例如鍾蟲
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
生物測試
『肆』 水污染的生物監測方法的區別和聯系
首先三者隸屬三個一級學科,環境學、生物學、生態學; 1、監測對象不同:例如【環境監測】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污染組分 2、監測目的不同: 3、監測手段不同: 聯系:環境監測通常包括了: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
生態監測中許
『伍』 利用水生生物監測和評價水體污染的兩種方法!!!急,在線等!
水生生復物的評價是通過對浮游制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魚類種類和數量變化的測定和分析,判定水體的污染和富營養化狀況。結合環境水體的水化學參數如TN、TP和COD等指標,從水生生物學的角度對環境水體的污染程度進行監測和評價,可以較客觀地、綜合地反映出水體的環境質量。本文綜述了幾種評價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的水生生物方法及如何選定合理的評價指標,旨在為能直接、快捷、准確地應用水生生物判斷水質污染和富營養化程度提供參考。
『陸』 在生物監測方面什麼的技術快速發展顯著提升了水生生物群落的監測能力
在商務車檢測方面,什麼樣的技術快速發展?宣誓提升了水生物的損耗,是檢測你的單體面積的水,生物密嘟
『柒』 水質污染的生物監測員如何檢測
在自然界,幾乎所有的魚類和水中軟體動物,對水體環境的變化,都能做出相應的行為反應。如今,它們的這種「特異功能」,逐漸為環保科學家所利用,成為監測水質生物監測員。
說魚也會「咳嗽」,許多人一定十分驚奇。其實,生活在水中的絕大多數魚兒與人類一樣,在受到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時也會「咳嗽」起來。不過,魚兒「咳嗽」一般來說並不是由於傷風感冒,而是它們正常換氣周期的停頓。通過「咳嗽」,魚兒可以清洗掉積聚在自己腮耙表面的污泥雜質,以保持面部清潔衛生,就像人們每天都要洗臉一樣。因此,魚類學家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凈腮」動作。
科學家們近來發現,魚類的「咳嗽」次數與水體的污染程度有關。當水中的污染物,如金屬、農葯、工業廢油和廢水等超過一定的含量時,魚兒就會「咳嗽」,而且,隨著污染物濃度的增加,魚兒的「咳嗽」次數也成正比例上升。例如,大西洋幼鮭在清潔的水域里,顯得優哉游哉,可是,一旦它游入含有較高濃度的金屬銅或鋅等污染的水體中,便會立即「咳嗽」不止。因此,魚類的「咳嗽反應」已成為生物監測水體污染的又一新的標志。科學家們現已利用魚口一張一閉的肌肉活動所產生的微弱電場,通過高靈敏度的電極與計算機相連的放大器,成功地繪制出上百種魚兒「咳嗽」頻率與水體污染程度的關系曲線。根據魚的「咳嗽」狀態和查閱分析「關系曲線」,便可隨時掌握水質污染的情況。英國泰晤士河上的「水監站」,就是選用鮭魚來「擔任」水質監測員工作的。十幾年來,科學家一直是根據這些忠實可靠的「水監員」報告的水質情況資料,來防治河水污染的。
牡蠣牡蠣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有左右兩片貝殼,一面大而隆起,另一面小而平整,以附貼於岩礁或其他物體上生活。牡蠣肉味鮮美,富含糖原及維生素,是人們喜愛的海鮮食品。每隻牡蠣每天都利用自己的身體組織過濾大量的海水,從而吸收海水裡的藻類食物。當它感到水質污染達到危險程度時,便會自動關上兩片體殼。舒爾頓和他的助手就利用牡蠣的這種自然反應,設計了一套水質污染監測裝置。他們在牡蠣的兩片殼上裝上監測器,用導線把監測器連到電腦上去,電腦預設了程序,每當牡蠣殼自動合上,就會發出警報,顯示水質有問題。接著,他們提取牡蠣樣品,分析其組織里積聚的化學物質,從而進一步監測水質污染的程度。
現在,這套「牡蠣污水監測器」已開始批量生產,每套售價為1.25萬美元。盡管價格不菲,但荷蘭、英國和美國的環保機構紛紛引進,將其應用於自來水公司和養魚場水質的早期預報,以及用來對於排出工業廢料的企業在意外污染了海水時,能快些作出反應,以便及時採取有效的對策。
幾年來,法國的一些自來水公司大膽啟用鱒魚充當水質「監測員」。據了解,其預報水質污染的准確性並不亞於超微量化學分析儀。
鱒魚鱒魚和大多數硬骨魚類一樣,有發達的嗅囊,其內表面的上皮細胞具有嗅覺功能。嗅細胞的神經纖維到達嗅球,與嗅球中的神經細胞的樹狀突相聯系。當嗅覺組織受到某些化學污染物刺激時,嗅球的電子活性就會發生變化,人們根據這種電信號,便可直接探測飲用水中某些化學污染物。
而非洲奈及利亞的狗魚,不但有著靈敏的嗅覺,能辨別出混雜在飲用水中的極微量的有害物質,而且,它那條敏感的長尾巴,能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來盪去,並具有放射電脈沖的功能。當人們通過相同間歇時間放進新鮮活水去檢驗水質時,狗魚就會根據嗅到的水質污染的程度不同,而發出不同頻率的電脈沖,通過專用放大器的作用,會產生一種聽得見的噼啪響聲。當聲音的頻率為400~800赫茲時,表明水質清潔,符合飲用衛生標准;當頻率下降到200赫茲甚至更低時,表明水中污染物含量過高,不宜飲用,這時供水站信號盤上發出預防性警報,提醒工作人員採取緊急措施。
在德國,擔此重任的卻是會發電的象鼻魚。環保科學家根據象鼻魚在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中發出的電脈沖大小不同的特點來監測水質,十分靈驗。最近,他們又開始在下水道的污水裡放養鱂魚,不僅能吃掉下水道、陰溝里的蚊子幼蟲和其他微生物,還能起到「凈化器」的作用,消除地下污水那難聞的氣味。
『捌』 水環境生物監測中,常用的種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有哪些分別簡述之。
生物多樣性測定主要有三個空間尺度:α多樣性,β多樣性,γ多樣性。α多樣性主要關注局域均勻生境下的物種數目,因此也被稱為生境內的多樣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β多樣性指沿環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間物種組成的的相異性或物種沿環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稱為生境間的多樣性(between-habitat diversity),控制β多樣性的主要生態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擾等。γ多樣性描述區域或大陸尺度的多樣性,是指區域或大陸尺度的物種數量,也被稱為區域多樣性(regional diversity)。控制γ多樣性的生態過程主要為水熱動態,氣候和物種形成及演化的歷史。
生物方法是根據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原理,通過測定水生生物的變化,間接判斷水質。比較常用的方法有:1、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環境中生活、當水環境質量發生變化時便敏感地呈現出受害症狀甚至消亡的生物。觀察和測定指示生物個體和種群的變化,可以比較准確地判斷出環境質量狀況。2、群落結構法。群落結構指存在於自然界一定范圍(或地域)內互相依存的一定種類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組成。監測水生生物的這種群落結構的變化可判斷水質狀況。3、生物測試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後,產生生理機能變化的症狀來判斷水體污染狀況。早在1987年,珠江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就開展了水利部水利開發基金項目《珠江三角洲水質生物監測方法研究》工作,並獲得珠江水利委員會科技進步獎。該課題歷時兩年,進行了5航次,共41個測點的監測,較為系統地進行了底棲動物監測、菌類監測、浮游植物監測等方法研究,該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確提出珠江三角洲水域可指示水質的10種底棲動物,根據與底棲動物存亡最密切的氧為參數,參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等指標的限制值,利用生物多樣性指數等,嘗試用指示生物結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的五個水質類別判定各水域的水環境質量。同時也選用50種藻類,根據藻類出現的種類及密度和相應的水質類別,找出相關關系,推斷水域的水質。
『玖』 水環境生物監測中,常用的種的生物多樣性指數有哪些
生物多樣性測定主要有三個空間尺度:α多樣性,β多樣性,γ多樣性。α多樣性主要關注局內域均勻容生境下的物種數目,因此也被稱為生境內的多樣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β多樣性指沿環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間物種組成的的相異性或物種沿環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稱為生境間的多樣性(between-habitat
diversity),控制β多樣性的主要生態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擾等。γ多樣性描述區域或大陸尺度的多樣性,是指區域或大陸尺度的物種數量,也被稱為區域多樣性(regional
diversity)。控制γ多樣性的生態過程主要為水熱動態,氣候和物種形成及演化的歷史。
生物方法是根據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原理,通過測定水生生物的變化,間接判斷水質。比較常用的方法有:1、指示生物法。2、群落結構法。3、生物測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