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兒歌歷史

兒歌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20:54:49

『壹』 歷史朝代順序表歌謠

第一種: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香港版本]第一首: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三種[香港版]第二首: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種[香港版本]第三首:夏、商、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公元界線平帝分,東漢、三國、西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民國壽命短,社會主義氣象新。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五種[香港版本]第四首: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第六種:盤古開天神話傳,三皇五帝數千年。炎帝黃帝華夏祖,堯舜禹王位讓賢。夏商西周奴隸制,東周列國變封建。秦漢統一開疆域,三國紛爭起戰亂。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擴展。五代十國鬧割據,宋遼夏金歸大元。明朝船隊下西洋,清朝鎖國被破關。 民國內戰加外戰,人民共和開新篇。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可記作:?
梁唐晉漢周,? 前邊都有後。? 十國——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又稱南平)、前蜀、後蜀、北漢,可記作:?
前後蜀,南北漢,?南唐、南平曾為伴,? 吳越、吳、閩、楚十國,? 割據混戰中原亂。
用口訣法記憶南北朝國名
南朝:宋齊梁陳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東西(東魏、西魏),北周滅北齊。
補充五胡十六國口訣:前後南三燕,西秦南涼鮮卑建;前西二涼和北燕,政權仍為漢族建;前趙北涼夏匈奴;前秦後涼漢(成漢)氐建;羯後趙,羌後秦,十六小國長混戰。

『貳』 歷史兒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叄』 上下五千年歷史童謠

兒歌名稱:孝心到永遠
歌詞:
演唱:Q熊妹妹

作詞:劉波018、紫竹鶯子

作曲:紫竹鶯子

母愛似針,父愛似線

一針針一線線,把親情相連

在父母懷抱,幸福溫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樂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華夏兒女

百善孝為先,薪火永相傳

不管長多大,無論走多遠

父母養育恩,永遠記心間

孝順似針,孝心似線

一針針一線線,把親情相連

為母縫床被,替父添件衫

孝心常相伴,幸福的晚年

母愛似針,父愛似線

一針針一線線,把親情相連

在父母懷抱,幸福溫暖

一天天一年年,快樂的童年

上下五千年,華夏兒女

百善孝為先,薪火永相傳

不管長多大,無論走多遠

父母養育恩,永遠記心間

母愛如海,比海水更深

父愛如天,比天更高遠。

不管多少代,無論多少年。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變。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變。

生生世世一代代,孝心永不變

『肆』 簡述兒歌的歷史演變

中華立根基,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百家聚。秦王掃六和,大漢雄風起,三國鼎立兩晉南北朝。隋唐又統一,唐威通天下,宋韻建海隅,遼金元明清興衰交替,辛亥風雲起。血肉築長城,古國迎晨曦。東方醒獅,仰首騰飛,自強永不息。

『伍』 童謠的歷史

童謠歷史悠久,最早始於《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列子》中記載的《康衢童謠》,據說是我國傳說中的聖人堯時的童謠。《古今事物考》說:「《列子》曰:『堯乃微服游於康衢,聞兒童謠……』謠之起,自堯時然也。」有人認為《列子》這本書不一定可靠,只承認《國語·鄭語》中記載的《周宣王時童謠》才是真正最早的童謠。即使如此,童謠也有了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我國文學史上,能夠與它比「老資格」的,就只有《詩經》中的某些篇章了。
綜觀中國古代童謠的歷史,可以發現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在明代以前,所有的童謠幾乎都是政治童謠,不同程度地都是政治斗爭的工具,它們與兒童的生活簡直不相干;從明代開始,在繼續發展政治性童謠的同時,產生了一批真正反映兒童生活的童謠,或者說。這時才有人有意識地開始創作和收集真正意義上的童謠。我想,明以前大概也有非政治性的童謠,只是由於無人搜集記錄下來,所以就湮滅了;即使記下來一點,也往往被附會到政治中去了。明代是我國資本主義因素大量產生的時期,當時有一批人,沖破宋元理學的束縛,思想比較解放。他們的視野擴大到了前所未及的許多領域,加上當時印刷業的興盛,童謠的創作或收集也就有了較好的成績。現存我國最早的兒歌專集是明代呂坤於 1593年編成的《演小兒語》,此後,這方面的專集才逐漸多了起來。
從現有材料看,我國古代童謠大體上呈現出「兩多兩少」的狀況:亂世多,盛世少;王朝末期多,王朝早期少。像魏晉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元代,政治上黑暗,內外戰爭頻繁,國家分裂,生靈塗炭,反映這一時期政治斗爭的童謠也就比較多。在每一個王朝中,一般又是末期比早中期多,像秦末、漢末、元末.明末等時期,都是童謠大量流傳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亂世和末世,政治斗爭尖銳復雜,各種政治力量都努力表現自己,其中就包括用童謠為自己造輿論。所以,有著產生童謠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這時統治者的鉗制力則相對削弱,使那些生產出來的童謠不至於全部被扼殺。新上台的統治者對那些替自己造輿論的童謠,固然會樂於保留,就是對那些詛咒被推翻的統治者的童謠,也往往持一種容忍的態度,甚至也樂於記錄下來,以作為自己「順乎天心,合乎民意」的證明。反過來,在每一個王朝的初中期,統治階級的統治相對穩定,除了歌頌昇平的東西之外,真正有戰鬥力的童謠就不容易創作和保存下來了。

『陸』 有一首關於記憶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的兒歌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東西晉, 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 宋元明清帝王休。

『柒』 兒歌起源:古代(歷史悠久)

一、兒童歌謠理論的界定

「兒童歌謠」取一、三字就是「兒歌」;取二、四字就是「童謠」,在古代,人們多採用「童謠」的詞,在現代,大部分的人都採用「兒歌」。有些學者認為兒歌和童謠雖名稱不同,但實質相同,就像「西紅柿」和「番茄」,名稱不同但卻是同一物。但根據大多數學者的看法,我們仍可將童謠和兒歌做出區別:兒歌是有固定的旋律,每次唱法相同,著重的是音調和旋律;而童謠重視其歌詞之內容、文字的優美,其重點並非在音樂上。

二、古代童謠兒歌

(一)童謠兒歌的起源
《列子》中記載的《康衢童謠》,據說是我國傳說中的聖人堯時的童謠。在我國文學史上,能夠與它比「老資格」的,就只有《詩經》中的某些篇章了。
(二)古代童謠的特點
中國古代的童謠多稱為「孺子歌」或「小兒語」,內容包羅萬象,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有些是教導孩童習字,有些是編列一些訓誨,讓童子在傳唱之餘,也能不知不覺中記得待人處世應有的禮儀規范。
童謠的前身是民謠,其創作目的並非為了兒童,經學者考察結果發現「童謠」有以下五個特徵:
1.重政治,很少關涉兒童生活,如:《晉獻公時童謠》。
2.表現為老百姓的議論、諷刺、評斷,如:《始皇時童謠》
3.沒有一定的結構形式。
4.時間性的限制。一旦時過境遷,謠就不再流傳,不像一般的民歌流傳那麼久遠。
5.宗教色彩濃烈。例如:《清真觀童子歌》。

三、 現代童謠兒歌

(一)現代童謠兒歌的格式 (本部分主要以四川當地童謠兒歌為例)
現代童謠的種類很多,它們簡短有趣琅琅上口,小朋友都喜歡讀。總體來說,有以下九種:
1.數數歌:它是數字與文字的巧妙結合,能幫助幼兒掌握一些數的概念。《拍手歌》是其中流傳甚廣的代表: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梳小辮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干;……
2.游戲歌:兒童二人(有時是一個大人跟一個幼兒或一個幼童)或三人以上在做各種游戲時,常伴唱者或誦述者的童謠,就是游戲歌。
如:小皮球,學校里,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一二,二三七,……
3.問答歌:童謠中的這些問題可以啟發兒童分析及 思考能力。如:什麼船兒上月球/宇宙飛船上月球/什麼船兒海底游/潛水艇兒海底游…
4.繞口令:由讀音相近又易混淆的字組成兒歌,可以訓練兒童發音能力。如:媽媽摘瓜瓜/花花捧瓜瓜/花花追瓜瓜…
5.猜謎歌:此外還有大量啟智的謎語童謠。能使幼兒開動腦筋,增加記憶,提高識別真偽能力,並在其中學到大量自然知識。這個問題大家耳熟能詳。
如:什麼兩條腿兒?什麼四條腿兒?什麼六條腿兒?什麼八條腿兒?什麼沒有腿兒?什麼肚子下全是腿兒?
雞鴨兩條腿兒,貓狗四條腿兒,蜻蜓六條腿兒,螃蟹八條腿兒,蜈蚣肚子下全是。
6.首尾蟬聯的連鎖歌:運用「頂真「的手法結構全歌,逐句相連,易念易記。如:山喳尾巴長,嫁給李三娘。李三娘腳拐,嫁給盤海,盤海腳多,嫁給白鶴,白鶴嘴尖,嫁給犁轅。…..(盤海――螃蟹,耗子――老鼠)
7.具有時代特徵的自由式童謠:有錢的人,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燈草�q,手一撈(音:「老」意:抬)。金手錶,腳一提,華達尼,眼睛一眯收音機。
8.風俗歌:這是描寫長期形成的民間風尚歌。這種風俗,約定俗成,留下了歷史的某種真實影子。
9.搖籃曲:這是一種舊日婦女(主要是母親或別的親人)用手輕拍著在搖籃或懷抱中的嬰兒或幼兒催眠時,徐徐哼出的歌。

熱點內容
大老師惡心 發布:2025-07-08 08:52:35 瀏覽:959
日本歷史學 發布:2025-07-08 08:37:05 瀏覽:487
有什麼好歌 發布:2025-07-08 07:06:26 瀏覽:686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08 07:06:19 瀏覽:841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