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

發布時間: 2021-08-02 20:58:29

生物防治的優點

生物防治的優點是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所以這一題選擇B。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

(1)生物防控擴展閱讀: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

內容包括:

(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見的有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如應用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真菌),蘇雲金桿菌各種變種制劑防治多種林業害蟲(細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蟲、泡桐大袋蛾等(病毒);

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線菌)微孢子蟲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蟲(原生動物),泰山1號防治天牛(線蟲)。

(2)利用寄生性天敵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蠅,最常見有赤眼蜂、寄生蠅防治松毛蟲等多種害蟲,腫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

(3)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這類天敵很多,主要為食蟲、食鼠的脊椎動物和捕食性節肢動物兩大類。鳥類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鳥等捕食害蟲的不同蟲態。鼠類天敵如黃鼬、貓頭鷹、蛇等,節肢動物中捕食性天敵有瓢蟲、螳螂、螞蟻等昆蟲外,還有蜘蛛和蟎類。

⑵ 生物防治是指什麼

生物防治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方法所不能比的。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人類健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⑶ 什麼是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和微生物來防治病蟲害為生物防治,主要內容如下:

(1)利用昆蟲天敵 如利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菜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草蛉可捕食蚜蟲、粉虱、葉蟎以及多種鱗翅目害蟲卵和初孵幼蟲;小繭蜂可防治蚜蟲;麗蚜小蜂可防治蟎類;瓢蟲、食蚜蠅、獵蝽等也是捕食性昆蟲天敵,注意保護可利於防治。

(2)微生物防治 菜蛾特、蘇雲金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可防治小菜蛾、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昆蟲病毒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棉鈴蟲和煙青蟲,小菜蛾和菜青蟲顆粒病毒可分別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阿維菌毒、微孢子蟲等原生動物可防治多種害蟲。

(3)生物葯劑 農用抗生素如農抗120和多抗黴素可防治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黑斑病和疫病,井岡黴素可防治立枯病、白絹病、紋枯病等,慶大黴素、小諾黴素可防治軟腐病、潰瘍病、青枯病和細菌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慶豐黴素可防治軟腐病和細菌斑點病,慶豐黴素、武夷菌素、多抗黴素及新植黴素等農用抗菌素可防治多種病害,辣(甜)椒花葉病毒衛星疫苗S32和煙草花葉病毒弱毒疫苗N14可防治病毒病,植物源農葯如印楝素、藜蘆鹼醇溶液可減輕小菜蛾、甜菜夜蛾、煙粉虱為害;苦參鹼、苦楝、煙鹼等對多種辣(甜)椒害蟲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米蟎、卡死克、抑太保等昆蟲激素能防治多種辣(甜)椒害蟲;各種食心蟲的性誘激素能誘撲其雄性成蟲和預測預報成蟲羽化規律。

⑷ 生物防治的內容包括哪些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內容包括內①利用微生物防容治。常見的有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如應用真菌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細菌蘇雲金桿菌各種變種制劑防治多種林業害蟲;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蟲、泡桐大袋蛾等;放線菌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原生動物微孢子蟲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蟲;線蟲泰山1號防治天牛。②利用寄生性天敵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蠅,最常見的有赤眼蜂、寄生蠅防治松毛蟲等多種害蟲;腫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③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這類天敵很多,主要為食蟲、食鼠的脊椎動物和捕食性節肢動物兩大類。包括草蛉、瓢蟲、步行蟲、鈍綏蟎、蜘蛛、蛙、蟾蜍、食蚊魚、叉尾魚以及許多食蟲益鳥等。鳥類有山雀、灰喜鵲、啄木鳥等捕食害蟲的不同種類。鼠類天敵如黃鼬、貓頭鷹、蛇等。節肢動物中捕食性天敵除瓢蟲、螳螂、螞蟻等昆蟲外,還有蜘蛛和蟎類。在中國,利用大紅瓢蟲防治柑橘吹綿蚧,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和玉米螟,利用金小蜂防治越冬紅鈴蟲,利用赤小蜂防治蔗螟等都獲得成功。

⑸ 生物防治是什麼

在自然條件下,生態系中的每一種物質和生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意義,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了生態平衡,不存在有害物質和蟲害、病害的概念。農田生態系中病蟲暴發,造成對人類經濟的危害,形成了病蟲害概念。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和減少害蟲的危害,人們大量地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葯,由於病蟲空間分布的稀疏性和作物吸收肥料能力的限制,90%的化學農葯和50%的化學肥料殘留在農田生態系中,形成了公害,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研究表明,自然因素引起的農業公害僅佔5%,而人為因素達95%,因而防止農葯殘毒污染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並已採取了許多有力措施,概括起來有下列幾方面:限制和停止使用某些劇毒殘留期較長的農葯品種,制定和遵守防止農葯殘留污染的有關規定,改進施葯方法,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安全)的新農葯,大力發展「第三代農葯」,第三代農葯通常指能生物降解而無害於環境的新農葯。

採用綜合,發展化學防治以外的其他方法,並採用綜合防治,是防止農葯污染的一條重要途徑。

大力提倡使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運用有益生物及其產品來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方法。它的優點是對環境污染少、對人、畜、植物無毒。生物防治有著廣泛的發展前途,是今後病蟲害防治的發展方向。

1.以蟲治蟲 我國是開展「以蟲治蟲」最早的國家。公元304年晉《南方草木狀》中即有用黃猝蟻防治橘園害蟲的記載。自然界中有許多益蟲捕食農林害蟲,又有許多益蟲寄生在農林害蟲身體內部或外部。這些益蟲通常叫做害蟲的天敵。捕食害蟲的就叫做捕食性天敵,寄生在害蟲體內或體外的就叫做寄生性天敵。利用天敵昆蟲來消滅害蟲是生物防治的一種重要方法。以蟲治蟲的方法除了對人畜安全、花錢少、使用簡便、效果好外還有很多優點。例如以蟲治蟲,把天敵昆蟲釋放出去,天敵昆蟲有尋找害蟲加以消滅的能力;天敵昆蟲釋放後,不但消滅了一部分害蟲,還能夠繁殖增多,進一步消滅更多的害蟲,因此以蟲治蟲的效果常可維持較長的時間;如果從外地引進一種或幾種天敵昆蟲而獲得成功,這是有較長遠防治意義的。因此以蟲治蟲與其他防治方法綜合應用,優點很多,我們應該十分重視這項工作。

我國有許多能消滅害蟲的有益昆蟲。在果樹生產上也已廣泛應用取得顯著效果。現列舉以下以蟲治蟲的一些著名的事例。

(1)以蟻治蟲我國最早開始 早在公元304年,晉朝嵇康所著《南方草木狀》中就詳細記載有南方橘農曾利用黃猝蟻防治柑橘害蟲的事跡。所以在距今1600多年以前,我國最早開始以蟲治蟲的工作。而在國外,直到19世紀才有以蟲治蟲的詳細記載。目前廣東省四會縣仍然沿用這種黃猝蟻來防治柑橘大綠蝽、潛葉斧、粉綠象蟲和銅綠金龜子等害蟲。

(2)以瓢蟲治蟲 瓢蟲常用以防治蚜蟲和蚧蟲。

利用瓢蟲防治介殼蟲。我國南方利用大紅瓢蟲防治吹綿蚧早已取得成功,從國外引進澳洲瓢蟲防治吹綿蚧也已取得成功。福建省從廣東省引進孟氏隱唇瓢蟲防治果樹粉蚧也取得成功。其外,日本方頭甲、整胸寡節瓢蟲捕食矢尖蚧,草蛉和小黑瓢蟲,捕食蟎可以捕食柑橘、草莓紅蜘蛛,七星瓢蟲和食蟎蠅可捕食蚜蟲等。在河北省,黑緣紅瓢蟲是控制杏、桃樹害蟲朝鮮球蚧的重要天敵。

(3)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 平腹小蜂成蟲能把自己的卵產在荔枝椿象、蓖麻蠶、樟蠶、柞蠶、馬尾松毛蟲和柑橘大緣椿象等蟲的卵里,其幼蟲孵化後就以寄主卵內的營養物質為食,最後寄主卵不能孵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的效果很顯著,卵寄生率一般都達90%。

(4)利用植綏蟎防治柑橘紅蜘蛛 世界上已知植綏蟎約800餘種。我國已研究利用的是其中一種,叫做畸鰲蟎,用以防治柑橘紅蜘蛛,效果很好,現已在柑橘生產上示範推廣。

2.以菌治蟲 在自然界中,能使昆蟲感病的病原微生物很多,它們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及原生動物等。利用昆蟲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來防治害蟲,稱為微生物防治,也叫做以菌治蟲。以菌治蟲對人、畜比較安全;以菌治蟲有選擇性,有利於保護昆蟲的天敵;以菌治蟲經濟有效,可以工業化生產,便於在農村推廣。近十多年來微生物殺蟲劑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發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知可利用的病原體就有1000種以上。

(1)以細菌治蟲 細菌刺劑大多是隨著昆蟲取食,經過口腔,進入蟲體,在蟲體中產生芽孢和一種蛋白質毒素,叫做伴孢晶體。這種毒素能破壞昆蟲腸道,引起昆蟲癱瘓,很快停止取食。經過細菌在體腔進一步大量繁殖,引起敗血症,昆蟲很快死亡。昆蟲死後,開始腹部發黑,以後全體發黑,軟化腐爛。

病原細菌主要是蘇芸金桿菌,它是一種寄生於昆蟲體內引起昆蟲發病死亡的細菌。我國近年來分離出不少蘇芸金桿菌菌種,並發現了一些新變種。目前,國內各地生產和使用的松毛蟲桿菌、殺螟桿菌、青蟲菌、Bt8010等都屬於蘇芸金桿菌類,已用它防治20餘種農、林害蟲,如柑橘鳳蝶、蘋果巢蛾,柑橘紅蜘蛛、卷葉蛾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於蘇芸金桿菌制劑必須被害蟲食入,才起毒殺作用,所以適時施葯非常重要。

目前,我國生產和使用的蘇芸桿菌類的菌劑如Bt8010生物農葯等都存在殺蟲譜窄,僅對鱗翅目害蟲有效,殺蟲速率慢,長期使用易使害蟲產生抗葯性問題。最近,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中心研製的生物農葯天霸是利用多位點殺蟲毒素(mu ltiple-toxin)理論,將生物殺蟲劑Bt的伴胞晶體與放線菌Abarnecctin毒素進行藕合生產出的雙毒素生物殺蟲劑,就克服了以往研製的蘇芸金桿菌類葯劑的不足。表現為殺蟲譜廣,可用於防治鱗翅目、同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和蟎類等主要害蟲,在果樹上鱗翅目害蟲如果蒂蟲、枇杷黃毛蟲、柑橘鳳蝶、桃梨食心蟲等,雙翅目害蟲如葉甲等,同翅目害蟲如荔枝椿象、龍眼木虱、橄欖木虱等,以及果樹上的蟎類等應用推廣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殺蟲速率快,對主要害蟲的殺蟲經達24小時大於85%。降低害蟲抗葯性,雙毒素生物殺蟲劑的抗性周期是單毒素的乘數倍,假設單毒素生物殺蟲劑的抗性周期為5年,雙毒素的則為25年。使用成本低,天霸的使用成本平均為52.5~82.5元/公頃·次。

(2)以真菌治蟲 真菌是通過體壁進入害蟲的體內,大量繁殖後,又以菌絲穿出體壁,產生孢子。死蟲身體往往僵硬,呈現白色、黃色、綠色和紅色。在害蟲病原微生物中,以真菌致病的最多,已知約有530餘種,佔60%以上。而昆蟲的真菌病中,由白僵菌引起的佔21%。目前國內外成功使用的,主要是半知菌綱的白僵菌。此外,綠僵菌Metarrhizium anisopliae M.S.、蟲黴菌屬Entomophthora和多毛菌屬Hi-rsutella等研究較多,也頗有應用前途。白僵菌,又稱球孢白僵病,是一種廣譜性寄生真菌,它可以寄生在5個目、24科的190多種昆蟲與蟎類。1835年在美國首次分離出來,近二三十年才較廣泛應用。在果樹生產上,我國較大面積應用白僵菌防治蘋果食心蟲,杏葉蜂,蟎類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在福建利用荔蝽菌防治荔枝蝽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病毒治蟲 昆蟲病毒病在自然界的昆蟲群體中是經常存在的,有時還能引起昆蟲的流行病,起著抑制害蟲大發生的作用。因此,昆蟲病毒大可以作為防治害蟲的一種重要手段。國內外已發現能被病毒感染的昆蟲與蟎類已達七百餘種。

目前用來防治害蟲的病毒主要是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病毒對昆蟲的致病力一般都很強,感病死亡率常達80%以上。幼蟲如果感病,即使有少數和能化蛹,許多病蛹也不能成活。少數能羽化為成蟲,其體內也都帶病毒,產卵時,卵面常附著有病毒,可使病毒傳給下一代。

上述核型多角體病毒、顆粒體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等幾類有包涵體的昆蟲病毒,在自然界能保存活力四五年,甚至更久,因此病毒能夠在自然界長期保存下來,起著調劑害蟲群體數量消長的作用。

我國已發現昆蟲病毒將近30種,大都作過接種試驗。最近各地陸續發現的重要害蟲的病毒有:斜紋夜蛾、桑毛蟲、木橑尺蠖、馬尾松毛蟲和茶毛蟲的核型多角體病毒;棉鈴蟲、黃地老虎和馬尾松毛蟲的質型多角體病毒以及菜白蝶和黃地老虎的顆粒病毒。其中已經在林間或田間作過防治試驗,有初步效果的有: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斜紋夜蛾幼蟲、用核型多角體病毒和質型多角體病毒防治馬尾松毛蟲、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桑毛蟲、用核型多角體病毒防治赤松毛蟲以及用核型多角體防治棉鈴蟲。這些都是我國以病毒治蟲的良好開端。

⑹ 什麼是生物防治

大氣污染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綠色植物來凈化空氣。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植物能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例如,1公頃柳杉林每年可以吸收720千克二氧化硫,美人蕉、向日葵、泡桐、加拿大白楊等對氟化氫有很強的吸收能力。2.植物可以阻滯氣流,使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污染物沉降而被植物吸附。例如,1公頃山毛櫸林一年中阻滯和吸附的粉塵達68噸。在城市、工礦區和其周邊環境之間,由於氣溫的差別,常有小環流產生,因此可種植凈化防護林帶,使城市、工礦區的空氣得到稀釋、凈化。凈化防護林帶與污染源的距離、林帶的疏密及林帶的寬度要配置合理,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凈化效果。林帶寬度一般以30~40米為宜。3.許多綠色植物如懸鈴木、橙、圓柏等,能夠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園空氣中病原菌的數量比鬧市區明顯減少。

構建生活綠色屏障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大氣的作用,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因此城市綠化對於凈化城市空氣、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聯合國生物圈生態與環境保護組織規定,城市居民每人約需要60平方米的綠地,住宅區每人要保持28平方米的綠地。在城市綠化工作中應注意因地制宜,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速生樹與慢生樹相結合,骨幹樹種與其他樹種相結合,喬、灌、草、藤相結合,立體綠化,提高凈化效率,保證凈化效果。

另外,當大氣受到污染時,生物會不同程度地作出反應,如某些動物的生病、死亡或成群遷移;植物葉片的變色、脫落或枯死等;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等。因此,可以利用生物對大氣污染的這些異常反應監測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成分和含量,了解大氣質量狀況,這就是大氣污染的生物監測。大氣中污染物多種多樣,有SO2、HF、O3、NOx、粉塵、重金屬等。不同的生物對它們的敏感性不同,反應也不一樣,因此不同的大氣污染物有不同的監測生物。

利用動物來監測大氣環境質量,存在很多困難,雖然已經有用鳥類和昆蟲監測大氣質量的報道,但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監測方法。而利用植物來指示和監測大氣質量,卻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開展監測植物的選擇和利用,積累了較多經驗,有的已經應用於生產實踐中。有些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反應極為敏感,在污染物達到人和動物的受害濃度之前,它們就顯示出可覺察的受害症狀,例如紫花苜蓿在二氧化硫濃度達0.3毫克/升時就有明顯反應;貼梗海棠在0.5毫克/升的臭氧下暴露半小時就會受到傷害;香石竹、番茄在0.1~0.5毫克/升濃度的乙烯影響下幾小時,花萼就會發生異常變異;唐菖蒲的敏感品種「白雪公主」經0.1毫克/升的氟化氫作用五周後,會出現慢性受害症狀。這些敏感生物的生存狀況可以反映出其生存介質的環境質量,用來監測環境。植物還能夠將污染物或其代謝產物富集在體內,分析植物體的化學成分可確定其含量。另外,環境污染除了對生物個體產生影響外,還在種群、群落層次上影響生物的組成和分布。因此,生物的種類區系變化也可以用於監測環境。

⑺ 什麼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種生物對付另外一種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為以版蟲治蟲權、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三大類。它是降低雜草和害蟲等有害生物種群密度的一種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是農葯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⑻ 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內容

生物防治是抄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來抑制或消滅有害生物的一種防治方法。內容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見的有應用真菌、細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質的抗生菌。如應用白僵菌防治馬尾松毛蟲(真菌);(2)利用寄生性天敵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蠅,最常見有赤眼蜂、寄生蠅防治松毛蟲等多種害蟲,腫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3)利用捕食性天敵防治。這類天敵很多,主要為食蟲、食鼠的脊椎動物和捕食性節肢動物兩大類。鳥類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鳥等捕食害蟲的不同蟲態。鼠類天敵如黃鼬、貓頭鷹、蛇等,節肢動物中捕食性天敵有瓢蟲、螳螂、螞蟻等昆蟲外,還有蜘蛛和蟎類。

熱點內容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