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幼年與歷史

幼年與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29:05

歷史上幼年聰明早慧,長大後卻碌碌無為的人

方仲永(約1020—1087)北宋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世代耕田為生,幼年天資過人,因父親無知,成人後為普通人。王安石作品《傷仲永》主人公。

煩請採納,感激不盡。

相關:


公元1025年(北宋天聖三年),方仲永無師自通,提筆寫詩,震動鄉里。聲名鵲起,其拿手好戲是「指物作詩」。城裡人為了一睹「神童作家」的風采,紛紛邀請方仲永的父親進城作客,有人甚至願意為此支付好幾吊銅板的價錢。

公元1033年(北宋明道二年),與方仲永同齡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遇見了方仲永。王安石也是「神童」級的人物,書上說他「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宋史》卷327)。方仲永的大名對他來說早已如雷貫耳。他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因為「神童作家」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厲害。

公元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

公元1043年(北宋慶歷三年),王安石從揚州回到臨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寫下《傷仲永》一文。

② 陶行知的幼年的故事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歙縣人,但他的幼年時代卻基本上是在休寧萬安鎮度過的。萬安老街至今還存留著他少年時代讀過書的蒙童館,萬安百姓至今也還念念不忘他小時在萬安的故事。

陶行知的外公、外婆住在萬安漲山鋪。他7歲時,就被送到萬安街跟從當地名師吳爾寬讀書。吳爾寬學識淵博,教書認真,對弟子嚴格。聰明過人、活潑可愛的小行知,從7歲到14歲一直拜在吳爾寬門下「寒窗苦讀」,讀完「四書」、「五經」,又學了不少中國歷史與哲學,打下了厚實的古典文學基礎。尤其是寫作方面,行知才思特別敏捷,詩文也格外出眾,很受吳爾寬的賞識。因此,行知從小就是遠近聞名、時常受到師長嘉獎的才子。

14歲那年,陶行知離開萬安到頗具規模的歙縣崇一學堂讀書,知識面擴大了,求知慾望更強了,對萬安的感情也與日俱增,只要一有時間,他就來休寧探望外公外婆和吳爾寬老師。1908年,從崇一學堂畢業行知剛17歲,他准備從萬安啟程到杭州學醫,父親得知消息,特從歙縣趕來送行。他乘坐的木船,停靠在古城岩下、水南橋邊。他背上行囊,跨上帆船,向送行的親人揮手道別。父親站在水南橋畔的水埠上,懷著無窮的希望,含著眼淚,一直遙望著他的帆影消失在遠方,這才慢慢地轉回家去。

時隔23年後,正值不惑之年的陶行知已是譽滿天下的知名人士,但昔日這一幕離別的情景卻仍然歷歷在目,無盡的情思終於借一首《獻詩》傾瀉而出:「古城岩下,水南橋邊,三竿白日,一個懷著無窮希望的傷心人,眼裡放出悲壯的光芒,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兒子面上。望到山、水、天合成一張大嘴,隱隱約約地把個帆影兒都吞沒了,才慢慢地轉回家去。我要問芳草上的露水,何處能得到當年的淚珠?」

現在,詩人已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但詩中表達的父子之情,以及詩人對自己童年時代生活學習過的地方的懷念之情,卻深深感動著每位讀者。

③ 高爾基《童年》的全文概括是什麼

內容摘要:本書講述的是高爾基3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僱工,放高利貸,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家門,從此還是一個孩子的他,只得在社會上自謀生路……
感想與感受:童年,是每個人自己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暫而又美好時光。對於我來說,童年是我最珍貴的收藏,然而大師高爾基的童年呢,真可謂「窒息的天地,苦難的童年」,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據我了解,《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一部。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斗歷程。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裡,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步入初中的我回憶起童年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後,才知道什麼是童年,什麼是幸福童年,什麼叫做珍惜童年。也許你正在為媽媽沒有帶你去買你想要的東西而抱怨著,可如果你想像一下高爾基的童年,那麼你將會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動幫助媽媽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竟然還能成為一位如此傑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發表過的文章數也數不清。高爾基從來不放棄可貴的光陰,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克里母.薩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臨終都沒有完成。這部小說作品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反映了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變化。高爾基於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爾克病逝。讀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那種腐敗,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多麼美好!我認為,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好環境中浪費時間實在是天大的錯誤。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是成功的秘訣」。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環境,是多麼難得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努力嗎?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把握未來!
每個人的心充斥著暴力,麻木不仁,他們放縱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窮困,病痛的折磨,那種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難熬過,大家記得書中那句話嗎?漫漫日月,憂傷是它的節日,火災是它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我想這就是對《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詮釋!
段落選抄:此時此刻,我就會產生一些特別純潔的、飄忽不定的思緒,但這種思緒是細膩的,像蛛網一樣透明,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它們往往是突然爆發,馬上就像隕星似的迅速消逝了,在你心中留下莫名的憂傷。這有時會使你得到安慰,又令你惶恐不安。這時你的生靈在沸騰,在融化,漸漸形成一種終生不變的形狀,於是你的心靈的面孔就這樣產生了。

④ 求一些名人幼年的故事

史家之絕唱——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前87),陝西韓城人.他是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
學家和思想家.他寫的《史記》,計130篇,約50萬字,記述了從黃帝到漢
武帝太初元年約三千年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傑出的歷史人物,是中國古代歷
史的總結,也是光耀千古的文學著作.
司馬遷幼年是在韓城龍門度過的.龍門在黃河邊上,山嶽起伏,河流奔
騰,風景十分壯麗.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滋養了幼年的司馬遷.他常常
幫助家裡耕種莊稼,放牧牛羊,從小就積累了一定的農牧知識,養成了勤勞
艱苦的習慣.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司馬遷10歲就閱讀古代的史書.他一邊
讀一邊做摘記,不懂的地方就請教父親.由於他格外的勤奮和絕頂的聰穎,
有影響的史書都讀過了,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歷史在頭腦中有了大致輪廓.後
來,他又拜大學者孔安國和董仲舒等人為師.他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
題,總要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在父親的熏陶下,他從小立志做一名
歷史學家.
一天,快吃晚飯了,父親把司馬遷叫到跟前,指著一本書說:"孩子,
近幾個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沒工夫學習.我也公務纏身,抽不出空來教
你.現在趁飯還不熟,我教你讀書吧."司馬遷看了看那本書,又感激地望
瞭望父親,說:"爸爸,這本書我讀過了,請你檢查一下,看我讀得對不對 "
說完把書從頭至尾背誦了一遍.
聽完司馬遷的背誦,父親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
相信無師自通,也不相信傳說中的神人點化.可是,司馬遷是怎麼會背誦的
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馬遷趕著羊群在前面走,父親在後邊偷偷地跟著.羊群翻過
村東的小山,過了山下的溪水,來到一片窪地.窪地上水草豐美,綠油油的
惹人喜愛.司馬遷把羊群趕到草地中央,等羊開始吃草後,他就從懷中掏出
一本書來讀,那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地在草地上縈繞回盪.看著這一切,父親
全明白了.他高興地點點頭,說:"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從20歲起,司馬遷開始到各地游歷,考察歷史和風土人情,為他日後編
寫史書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後,他常有機會隨從皇帝在全國巡遊,
又搜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了解到統治集團的許多內幕.他還如飢似渴地
閱讀宮廷收藏的大量書籍,收集了各種重要的史料.就在他寫《史記》的時
候,為李陵說情觸犯了漢武帝,被關入監獄,判處了重刑.
司馬遷出獄後繼續寫作,經過前後10年艱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史
記》.這部巨著,對後世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博學多能——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他
的出生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南陽縣的石橋鎮.他的祖父張堪做過太守,為官清
廉.父親早逝,因此張衡家裡很貧窮.張衡從小就勤奮好學,加上天資聰穎,
很早就聞名鄉里.
據史書記載,他10歲時就"能五經貫六藝",過目成誦.他興趣很廣泛,
常常涉獵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而且寫得一手好辭賦.
一天,張衡從一本詩集里讀到四句詩,描述了北斗星在各個季節傍晚時
的變化:"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
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覺得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閃爍,有的
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們的運行又各有怎樣的規律呢
這簡直是太美妙了.於是張衡根據詩的內容又參考別的書籍畫成了天象圖,
每夜只要是沒有雲彩,他就默默地對著天象圖仔細觀察著夜空.廣漠的星空
多少難解之謎呀,他觀察著,記錄著,思考著,他的腦袋裡裝滿了各式各
樣的問題,充滿了五顏六色的幻想.後來,他終於確認那四句詩里描述得不
夠准確,事實上早春斗柄指東北,暮春卻指東南.
少年時代對日月星辰的觀察,激發了張衡努力探索天文奧秘的決心.後
來他兩度出任中央政府專管天文的太史令,在這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據
《辭海》所記:他首次正確解釋月食是由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觀測和記錄
詩聖——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常常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
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詩人,他的詩作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
有"詩聖"之稱.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晉代著名學者,軍事家,祖父
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
育,早在咿呀學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到《楚辭》再
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
篇詩文.
7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
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於是抬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
么樣的 "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為鳳,雌為凰.它
頭像雞,頸如蛇,領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他凡鳥為群,是
高潔的象徵."杜甫聽了深深地印在腦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
的人也應該像鳳凰,對不對."父親高興地撫摸著他的頭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杜甫說.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
我聽聽."於是杜甫吟誦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
後抒發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
後就更加用心培養他了.
到了9歲,杜甫已經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
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地詩人聚會的時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
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
那就是歧王的家裡,詩人,學者,藝術家常常是濟濟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
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裡結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
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20歲離家漫遊,他游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
33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40多歲時
國家發生動亂,自己也離鄉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著,卻用血淚寫出千古
傳誦的詩篇.
飛行先驅——馮如
馮如(1883~1912),我國早期傑出的飛機設計師和愛國飛行家,為我
國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馮如出生於廣東恩平縣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裡窮,4個哥哥先後夭折
了.小時候,馮如做過無數個夢:他夢見自己像有錢人家的孩子一樣走進學
堂讀書,夢見自己像鳥兒一樣在藍天飛翔…….那時候,家裡買不起玩具,
小小年紀的他總是自己動手做玩具.用火柴盒做個輪船啦,用硬紙片做個小
飛機啦,用幾塊鐵皮做個工具箱啦.日久天長,他練得心靈手巧,每當有新
的"傑作",他總會拿給村裡的小朋友們觀看,那可是他最為得意之時.1895
年只有12歲的馮如告別雙親,隨表兄赴美國舊金山謀生.在那裡,他邊做工
邊參加教會學校的學習.以後,他又轉赴紐約學習機械.這期間,馮如深感
中國科技的落後,以致處處受別國的欺凌.他發誓要為中國人爭口氣,要用
自己學到的知識報效祖國,實現自己童年的夢想.
在很短的時間里,馮如先後掌握了30多種機器的操作,維修等本領.他
利用在華僑中募集到的捐款,在舊金山租了一間廠房,並請了3位華僑青年
作為助手,開始了艱難的飛機設計和研製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沒有
氣餒.為了試飛,他先後8次從飛機上墜地,也沒有畏縮,他堅信自己會成
功.
終於,經過1000多個日夜的苦幹,這一天,馮如就要駕駛自己設計製造
的飛機進行飛行試驗了.許多記者都懷疑:這架飛機能順利地飛上藍天嗎
能比美國萊特兄弟的飛機飛得更遠嗎 然而,令西方世界震驚的是:馮如駕
駛的飛機不僅順利地飛行了,而且試飛的航程是萊特兄弟首次試飛航程的3
倍多.在當時的航空史上,開創了一個奇跡.26歲的馮如用自己的雙手揭開
了中國航空史的第一頁.

⑤ 高爾基《童年》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童年經歷為素材的一部小說,它是一軸19世紀末俄國社會的歷史畫卷,從中又可看到作家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在暗無天日的社會里尋找光明的奮斗歷程。小說再現了19世紀沙俄統治時期俄國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小說所寫的是作者童年經歷的苦難,這也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5)幼年與歷史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於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裡。後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

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小學,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於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 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表於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傑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⑥ 魯迅小時候的故事 簡短的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每當他氣喘吁吁地准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後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朴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

⑦ 童年和少年區別

傳統文化的話,童年:6到12歲、少年:13到18歲。但是我們平時並不是這樣劃分的

哪些動物幼年和成年是不一樣的

有昆蟲綱與兩棲動物,還有一些特殊的哺乳動物,具體說明如下:

1、青蛙:絕大部分青蛙通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蝌蚪首先長出前腿,再長出後腿。最後腮退化用肺呼吸,尾巴逐漸消失變成了成熟的青蛙。

2、菜粉蝶:菜粉蝶的發育為完全變態發育(昆蟲在個體發育中,只經過卵、若蟲和成蟲等3個時期的,叫做不完全變態發育;而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叫完全變態發育。),其生長階段包括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生活習性差異明顯。

3、蝗蟲:蝗蟲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其發育到成熟經過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階段,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沒有明顯差別。

4、蠶:蠶屬於完全變態發育,其發育經過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五個階段不同的蟬發育所需要的時間不同,發育時間最久的為十七年蟬,這五個發育階段需要十七年。

5、蜜蜂:三型蜂(蜂王、雄蜂和工蜂)都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蜂四個階段,卵期三型蜂都為3天,幼蟲期蜂王為5天、雄蜂為7天、工蜂為6天,蛹期蜂王為8天、雄蜂為13天、工蜂為11。,另外三型蜂在幼蟲期的食物也有差異,其中蜂王終生可食用蜂王漿,而工蜂和雄蜂只在幼蟲期前3天能吃蜂王漿。

⑨ 歷史上有關於高漸離(幼時和青年時)的記載嗎如果有請發過來!(不是虛構的!)

高漸離作為一個流星般的人物,他最燦爛的時候當屬唱易水寒和刺殺秦王的時候,史書上沒有他幼年和青年的記載。

高漸離,戰國時燕國人,擅長擊築(古代的一種擊弦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弦)。

高漸離與荊軻友好,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

前227年,荊軻欲刺秦王,臨行時,高漸離為他餞別。高漸離擊築,荊軻放歌相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行刺失敗後。高漸離改名變姓,受雇於人做雜役,後來還是被人揭發。秦始皇知道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讓人弄瞎他的雙眼,放心讓他擊築。高漸離將築灌了鉛,趁秦王聽音樂入迷時向秦王擊去,惜未中,秦王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秦並天下,立號為皇帝。於是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

熱點內容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