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有一個歷史

有一個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32:20

⑴ 有一個歷史故事,原文我忘記了。

周襄王二十五年,春二月,秦軍經過王都洛邑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表現輕佻無禮。秦軍行抵滑國(在今河南偃師縣之緱氏鎮),遇鄭國到周做生意的商人弦高。弦高見狀,一面以鄭君名義先送四張牛皮,然後送牛十二頭,犒勞秦軍,說:「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厚)敝邑,為從者之淹(久),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一面派人乘傳車急回國內報告。鄭穆公獲得弦高報告,立即派人去探察秦將所居的館舍,見秦兵已「束載、厲兵、秣馬」,准備作戰了。於是,鄭穆公派大夫皇武子辭謝秦將說:君等久留在敝國,敝國已無法供應糧秣、牛羊。現在聽說君等要離開,鄭國有原圃,就像秦國有具囿一樣,請你們自己去獵取麋鹿,讓我們閑暇一下如何?秦將見機密已泄,杞子逃亡到齊,逢孫、揚孫逃亡到宋。
秦帥孟明見內應已逃遁,鄭國有了准備,認為「攻之不克,圍之不繼」,不如退兵,就襲滅滑國,滿載戰利品而還。

⑵ 有一個歷史故事,請問主人公是誰

曹操殺人手段多
曹操年輕時就登上政治舞台,從政、治軍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殺了許多人。只要他認為於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格殺勿論,這是有史可查的。當然,為了鞏固他的統治,有些是非殺不可的,但他也錯殺了不少無辜者,特別是他統一了北方之後,連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倖免。
《三國演義》對曹操殺人的種種行徑,有許多具體的描寫。曹操殺人手段之多樣,場面之殘忍,為歷史上所罕見。這對人們認識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本質,提供了具體的證據。
親自出馬,消滅異己。董承等人策劃的「衣帶詔」事發,曹操以閃電般的行動,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餘人,全部殺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繼而梟首棄屍,慘不忍睹。他又親自入宮,捕殺董妃。獻帝求情說:「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憐。」曹操不準。伏皇後要求待董妃分娩後才殺,也不行。他當場把董妃勒死。後來,伏皇後也被亂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棄市。這種株連家族、禍及胎兒的殺法,為封建社會所特有。
縱兵濫殺,報仇泄怨。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謙的部屬所殺。他為報父仇,發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於是,「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掘墳墓」,弄得屍橫遍野,泗水為之不流。
借刀殺人,掩人耳目。名士禰衡,赤身露體,當眾罵了曹操。曹操惱羞成怒,本想立即殺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於是就假惺惺地把禰衡薦給劉表。劉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禰衡送給黃祖,結果禰衡為黃祖所殺。曹操既達到殺人目的,又讓別人代擔罪名。這真是狡猾之至!
「夢中」殺人,故作驚訝。一個近侍在曹操午睡時,將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復蓋上,他就「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這完全是騙人的把戲。在埋葬這個冤死的近侍時,主簿楊修指著屍體感嘆地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一語道破曹操「夢中」殺人的騙局。
先縱後殺,嫁禍於人。軍中缺糧,一時無法解決。曹操先是叫管糧官王厘逐日剋扣軍糧,以救燃眉之急。及至軍隊生怨,曹操知道軍糧快要運到,於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腦袋割下,向全軍宣布王厘剋扣軍糧的「罪狀」,以穩定軍心。
巧立罪名,然後殺之。他的主簿楊修很忠於他,只是因為時時賣弄聰明,揭穿曹操所設的一些騙局,使他惱火。就給楊修一個「惑亂軍心」的罪名,把他處死。孔融倚老賣老,自以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殺他時,連他的兩個剛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倖免。許攸、荀、華佗等許多人,也都被安上種種的罪名後,加以殺害。

⑶ 有一個歷史小問題

1是因為古印度時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民族,在古印度文明緩慢發展過程中,外來民族入侵阻礙了印度統一民族的形成,而外來民族沒有實現對印度的完全征服,這導致印度統一民族意識形成較晚,阻礙印度統一進程。
2外來民族入侵多次使統一印度大部分的帝國滅亡,延緩了統一進程。
3古印度大部分帝國的中央集權措施力度不夠,對地方缺乏強有力的控制。
4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共存,但是各自教徒不能做到和平相處,影響印度的統一。
而中國則早在中古夏商時代就已經有了統一民族的雛形,而後歷經春秋戰國百多年分裂攻伐,至秦奠定了大統一的基礎。

⑷ 我有一個歷史問題!

1.當然是二十五個嘞_
2.鐵穆耳

⑸ 一個有關歷史的

(1)稱霸世界。(2分)
(2)遏制霸權主義;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提高多種政治力量的綜合實力;加強國際合作。(4分)
(3)有利於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發展。(3分)(06河北)

⑹ 有一個歷史問題!

是南水北調的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關繫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經過50年的勘測、規劃和研究,在分析比較50多種規劃方案的基礎上,分別在長江下游、中游、上游規劃了三個調水區,形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形成中國的大水網。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輸水主幹線全長1156公里;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全長701公里。規劃分三期實施。

⑺ 我有一個歷史的問題

科技,是科學技術的簡稱。
科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科學始於西方,這個東東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沒有。但是實踐科學中國不比洋鬼子差,朱元璋上台前我們的科學水平都是世界領先的。
技術方面就更沒法比了。我們戰國時期就學會煉鋼,漆、瓷、絲織各種手工業門類齊全,分工細致,只是技術再好,也沒變成機械。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械革命,也不算快。第二次工業革命才是真正的科技革命,科學引領技術。日本1880年左右開始變革,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所以才有今天。

⑻ 有一個關於歷史的問題

二世就是二代的意思,跟秦二世一個道理,至於為什麼是穆罕默德二世而不是奧斯曼二世,算是歐洲跟中國古代的叫法差異,就好像法國的路易十三,英國的伊麗莎白一樣,你有聽過叫法蘭西二世跟英吉利二世的么

⑼ 講一個"歷史"上一個名人故事,,600字

歷史名人的故事——負荊請罪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藺相如,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准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熱點內容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