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黑龍江地理

黑龍江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8-02 21:35:04

Ⅰ 黑龍江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黑龍江省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西起121°11′E,東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

2、地形地貌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是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

3、氣候特徵

黑龍江省屬於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從南向北,依溫度指標可分為中溫帶和寒溫帶。從東向西,依乾燥度指標可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

4、水文概況

黑龍江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2881條,總長度為9.21萬千米。

(1)黑龍江地理擴展閱讀:

植物資源

黑龍江省連綿起伏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張廣才嶺、老爺嶺構成了全省以山林為主的自然景觀,全省林地面積占整個土地面積的近一半。此外,還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這些復雜的地域中分布著2100餘種的植物,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有1000餘種。

這些植物資源按用途可分為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澱粉植物、油料植物、色素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飼料植物、木材植物、樹膠植物、樹脂植物、纖維植物、環保植物、觀賞植物、農葯植物、蹂料植物等17大類。

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國十分珍貴的紅松、黃菠蘿、核桃揪、水曲柳、東北紅豆杉等,黑龍江省林區每年都為國家生產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黑龍江省野生經濟植物中分布較多、貯量較大的一類,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產量為最大。

動物資源

黑龍江省野生動物共476種,其中獸類88種、鳥類361種、爬行類16種、兩棲類11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獸類有東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種,鳥類有丹頂鶴、大鴇、白獾、中華秋沙鴨等12種;

屬國家二級保護的獸類有馬鹿、黑熊、棕熊、雪兔等11種,鳥類有大天鵝、花尾榛雞、鴛鴦等56種。其中有許多都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十分珍貴的野生動物,如東北虎、紫貂、梅花鹿、馬鹿等。鳥類中久負盛名的「飛龍」即是分布在全省的花尾棒雞。

Ⅱ 黑龍江的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位於中國最東北部,中國國土的北端與東端均位於省境。因省境東北有黑龍江而得名。
黑龍江東部和北部以烏蘇里江、黑龍江為界河與俄羅斯為鄰,與俄羅斯的水陸邊界長約3045公里;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吉林省。介於北緯43°26′~53°33′,東經121°11′~135°05′,南北長約1120公里,東西寬約930公里,面積47.3萬平方公里。

Ⅲ 黑龍江的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

地處祖國東北隅,東、北依鄰俄羅斯,邊界長達三千千米.古為肅慎地,漢朝屬夫餘地,遼屬東京、上京道,金屬上京路,元屬嶺北和遼寧行省,明為女真地,清初為黑龍江將軍轄區,清末置黑龍江省.
現轄一地區、十二地級市,二十縣對外開放.
全省面積四六萬多平方千米.

黑龍江省簡稱黑

省會在哈爾濱市.

黑龍江省有10個世居少數民族,赫哲、鄂倫春、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風情濃郁;上京龍泉府和上京會寧府分別是唐代渤海國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當時黑龍江省經濟和文化繁盛的標志;哈爾濱、大慶等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北疆現代都市特色鮮明;與俄羅斯水陸相連的3000多公里邊境線,是中俄間開展各種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龍江省還有著別具一格的產業文化和外來文化,這些都是黑龍江省發展特色旅遊的重要基礎.

自然環境:

1.地形

黑龍江省的地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一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土地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帶約佔全省的35.8%;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佔全省總面積的37.0%,海拔高度為50---200米.

2.土地

全省土壤面積4437萬公頃(摺合6.7億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積居全國第1位,牧草地面積居第7位.待開發土地居第4位,可墾後備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萬公頃(1.49億畝),人均3.9畝.黑龍江土地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宜農土壤佔全省土壤總面積的40%,黑土、黑鈣土、草甸土面積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全省農業後備資源面積479.3萬公頃(7200萬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5%,土地待開發面積僅次於新疆、內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國第4位.

3.氣候

黑龍江屬中溫帶到寒溫帶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4~5攝氏度.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南北差近10攝氏度.夏季氣溫高,降水多,光照時間長,適宜農作物生長.太陽輻射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一般在2300-2800小時.春季大風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風能資源豐富.

黑龍江省屬寒溫帶——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沒有夏天.全年平均氣溫零下6—4攝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攝氏度,七月16—23攝氏度,西北部氣溫最低.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無霜期3—5個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無霜期多在90—120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間,以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迎風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澇、秋霜凍為主要自然災害.是中國最冷的省份.

自然資源:

山脈覆蓋全省60%的面積,山體坡度適中,雪質好,降雪量多,適於建中高級滑雪場的地方有100多處;林地面積二千多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3.6%,居全國之首,且大多為天然林;省內江河縱橫,水資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和綏芬河構成全省五大水系,興凱湖、鏡泊湖、連環湖等景色怡人,氣勢宏大;扎龍、三江以及興凱湖濕地面積遼闊,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好;五大連池火山地貌獨特,礦泉蘊藏豐富,是最有開發潛質的世界級資源.

耕地資源:

黑龍江省土地條件居全國之首,總耕地面積和可開發的土地後備資源均佔全國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農民人均經營耕地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現有耕地990.5萬公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全國其它地區,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佔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黑龍江省盛產大豆、小麥、玉米、馬鈴薯、水稻等糧食作物以及甜菜、亞麻、烤煙等經濟作物.
全省草原面積約433萬公頃、草質優良、營養價值高,適於發展畜牧業.其中松嫩草場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礦產資源:

已發現的礦產達131種,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74種.石油、石墨、矽線石、鑄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顏料黃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鉀長石等.10種礦產的儲量居全國之首,煤炭儲量居東北三省第一位.黑龍江省現已開發利用的礦產達39種,各類礦產年產值居全國第二位.

森林資源:


全省林業經營總面積3175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3.有林地面積2007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3.6%,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森林樹種達100餘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餘種.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林業省份之一,林業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資源是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及完達山.

能源:

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工業基地.2004年全省生產原煤7116.9萬噸,是主煤炭調出省之一.除此之外,電力和燃氣也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前,黑龍江僅有一座鏡泊湖水電站.幾十年來,水火電站有了同時發展.至1999年省內大小電站電廠近200個,裝機總容量近千萬兆瓦.全省水電發電量達14億兆瓦小時.哈爾濱燃氣化工總公司所屬哈依煤氣工程,日產煤氣189萬立方米,建設總規模為"亞洲之最".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獸類6目20科、88種,佔全國種數的21.6%,其中一級重點保護種類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種.鳥類19目57科361種,佔全國種數的29%.屬一類重點保護的有丹頂鶴、中華秋沙鴨、白鸛、金雕等12種.野生植物2100餘種,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屬、17種,被子植物107科、636屬、1747種,種子植物111科、644屬、1764種.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資源蘊藏量約250萬噸,可食用的在25萬噸以上,野生條草造紙原料100多萬噸,各種葯材125萬噸.
全省已建自然保護區163個(其中國家級14個,省級40個).

水資源:

全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現有湖泊、水庫6000餘個,水面達80多萬公頃.黑龍江省是中國水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農作物生長期,雨熱同季,生物生長環境良好.

旅遊資源:

黑龍江省旅遊資源比較豐富且特色鮮明.

經濟發展:

黑龍江林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以石油、煤炭、木材、機械、食品為主體,原油、木材、發電設備、鐵路貨車、膠合板、纖維板和天然氣、汽油、柴油、軸承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一、二位.本省鐵路、公路分別居全國各省區第一、五位.

主要糧食作物為雜糧,以玉米、水稻、高粱較多.黑龍江為全國重要小麥產區,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龍江大豆在全國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緯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區,每年大量外運.經濟作物以甜菜、亞麻、向日葵為主,產量常居全國第一位.

大、小興安嶺森林茂密,為我國最重要林業基地,木材畜積量、採伐量均居全國首位,以紅松、落葉松為主要樹種,是全國最重要的木材供應基地.本省礦產以煤、石油、金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當豐富的石油,以大慶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廣,以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煤礦著名.

環境和問題:

2004年年末全省環境保護系統共有職工4090人,各級環境監測站106個.建成煙塵控制區288個,總面積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達標區301個,達標區面積898.9平方公里.工業廢水處理率、煙塵排放達標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分別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護區163個,比上年增加12個.

Ⅳ 黑龍江省地理

黑龍江省位於東經121°11′-135°05′,北緯43°25′-53°33′,是我國最東北部。北部、東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面積為46萬多平方公里。地形復雜,西北部有大興安嶺山地,北部有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有張廣才嶺、老爺嶺、太平嶺和完達山等山地,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斜貫穿本省,形成東北部三江平原、西南部松嫩平原。東南還有興凱湖。丘陵山地海拔在300-1780米左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70%,平原海拔在50-250米左右,約佔全省面積的30%。山地和平原的分布,構成了本省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的地勢。
黑龍江省現轄13個地級行政單位,市下轄19個縣級市、47個縣、64個區、464個鎮、480個鄉、9157個村。

Ⅳ 黑龍江省地理位置有那些特點

黑龍江省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

西起121°11′E,東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

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含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遠東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西部與南部分別與內蒙古和吉林省相鄰,東部近日本海。

(5)黑龍江地理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黑龍江省地貌特徵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勢大致是西北、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

興安山地與東部山地的山前為台地,東北部為三江平原(包括興凱湖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黑龍江省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300—100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58%。

台地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米之間,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8%。

二、氣候特徵

黑龍江省屬於寒溫帶與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從南向北,依溫度指標可分為中溫帶和寒溫帶。從東向西,依乾燥度指標可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

全省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春季低溫乾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易澇早霜,冬季寒冷漫長,無霜期短,氣候地域性差異大。黑龍江省的降水表現出明顯的季風性特徵。夏季受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充沛,冬季在乾冷西北風控制下,乾燥少雨。

Ⅵ 黑龍江省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及飲食習慣

黑龍江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黑龍江省西起 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含加格達奇區和松嶺區)。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遠東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西部與南部分別與內蒙古和吉林省相鄰,東部近日本海。[9]

Ⅶ 黑龍江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背陸面海,海陸兼備。中國幅員遼闊,北起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北緯55o多),南至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0o附近),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o多),西至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o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

國土面積中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亞洲陸地面積的1/4,約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國地形多樣,類型齊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無不典型壯觀。地形分布的規律是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自西而東,逐級下降。中國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約占總面積的66%,平地約佔34%。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僅佔全國面積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達65%。全球高於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國就有7座。中國和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國陸地正負比差超過9000米,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國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地勢的最高台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許多高山峻嶺,號稱「世界屋脊」。最高台階邊緣是昆侖山-祁連山-龍門山-大涼山。越過邊緣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級台階,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組成。越過中級台階的東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級台階,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閩粵丘陵組成。低級台階的東南邊緣多屬水深小於200米的淺海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國地形格局多以山脈為基線,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脈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全國可分為三大自然區:①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濕潤地貌區;②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混營的西北乾旱地貌區;③以冰凍、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區。

疆界與四鄰中國陸地邊界長約2.28萬公里,中國陸上疆界長2萬多公里,東有朝鮮,東北有俄羅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羅斯、哈薩克,西有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南有緬甸、寮國、越南。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環繞大陸邊緣的海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島嶼與海峽中國遼闊的海域上分布著50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次之,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這兩個島各為中國的一個省。崇明島位居第三,面積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長山列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釣魚島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都是中國的重要島嶼。這些島嶼及其所屬各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的海峽自北起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瓊州海峽。

沿海海域中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等5大海區。其中,渤海是中國內海。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先島群島,南至巴士海峽。這片海區劃分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從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單元完整齊備。

中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領海基線採用直線基線法劃定,由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組成;領海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12海里的線。

中國的毗連海域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為12海里。毗連海域的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24海里的線。

中國各省市自治區地理概況黑龍江黑龍江省地處祖國東北隅,北、東與俄羅斯接壤,邊界長約3000千米。本省以邊境大河黑龍江而得省名,簡稱黑。全省轄3地區,11地級市、18縣級市、49縣、1自治縣。面積46萬平方千米。人口3640萬,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鄂倫春、赫哲、柯爾克孜、鄂溫克等民族。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東北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冰雪資源堪稱全國之最。全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分別位於西部和北部。林地面積19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1.9%,絕大多數為天然林,是開展森林旅遊的好地方。全省江河縱橫,水資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鏡泊湖、五大連池等江河湖泊氣勢宏大。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別具一格,民俗、民情濃郁,少數民族歷史源遠流長。黑龍江省是北魏和遼、金、清朝的發祥地。作為自古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現已發現4.2萬年前的先民遺址——嘎仙洞,拓拔鮮卑祖先最初居住的舊墟石室。在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中,有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有以狩獵為業的鄂倫春族和以牧業為主的達斡爾族等。特殊的人文地理地貌和氣候條件構成了黑龍江省古樸、原始、神奇的旅遊資源。哈爾濱、大慶、伊春等一批城市都具有濃郁的北疆都市特色,秀美山川、森林草原、濕地、江河湖泊可提供生態旅遊。此外還有東北虎園、丹頂鶴棲息地、北極光、火山口森林以及大廠礦、大農業、大油田等工、農業以及黑龍江、烏蘇里江兩大界河開展的對俄邊境和跨國旅遊。以上旅遊資源形成了冰燈雪雕觀賞、滑雪游樂、狩獵探險、漂流觀光、療養休閑、避暑保健、環境生態、歷史遺跡、民族風情、邊境跨國等一批特色旅遊。

從高空鳥瞰,黑龍江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分別位於西部和北部,東南部山地屬長白山系的一部分,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及完達山。松嫩平原位於西南部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沖積而成,三江平原則位於東部,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而成。兩片平原均為省內主要的農產區。黑龍江省偏處北緯四十三點五度以北,最北端的漢河更在北緯五十三度的位置,故此冬季漫長而寒冷,長達七個月之久從十一月至翌次三月為嚴冬期,平均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其實,緯度猶如地球的一把量溫尺,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氣溫的高低還取決於太陽照射地面的角度。在南方地區,中午時分太陽直射地面,故氣溫急升,漢河的日照角度卻只有大約十六度,因而晝短夜長,冬夜可長達十八小時。從九月上旬開始,西伯利亞的寒流便到達漢河,氣溫顯著下降。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千里冰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也萬里雪飄,氣溫低於攝氏零下十度的地方更會出現滴水成冰珠的現象。

黑龍江省偏處中國東北角,是中國氣溫最低的省份。在4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公認的兩大旅遊資源:森林和冰雪。省會哈爾濱的冰雪節晶瑩生輝,盡顯冰雕藝術的魅力。桃山原始森林狩獵之旅,遊客可享受雪獵的樂趣。黑龍江省夏季氣候溫和,太陽島、五大連池、鏡泊湖等,都是各具特色的避暑勝地。

近年來,依託資源優勢,相繼開發了冰雪風光、避暑休閑、邊境跨國、狩獵、觀鳥、蒸汽機車觀賞、民俗風情、界江風光、生態環保、漂流垂釣和森林漫步等30多種特種專項旅遊項目。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有的旅遊資源,使黑龍江省成為初具規模的特種專項旅遊基地。

本省周圍有大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黑龍江、烏蘇里江、興凱湖等山水環境。境內松花江、嫩江沖擊平原為東北大平原一部分,有肥沃的黑土。以小興安嶺(平頂山海拔1429米,本省最高峰)為界,平原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三江平原,也叫三江低地,一般海拔不過50米,多沼澤濕地。西部稱松嫩平原,呈波狀起伏,海拔150-200米,北端有永久凍凍土分布。「鶴鄉」扎龍設有自然保護區。小興安嶺西麓的德都縣境內有因近代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多種火山地貌,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和葯泉山,分別為著名的旅遊和療養勝地。張廣采嶺深處的寧安縣境內有「地下森林」奇觀,古代火山爆發形成的山洞連綿曲折,內有雜草林木和野獸。

神州「北極」的氣候本省屬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但白晝較長,日照充分。一月平均氣溫-30oC--18oC,七月18oC-22oC。西北端漠河被稱為我國「北極村」,最低氣溫記錄-52.3oC(1969年),常年無夏,夏至前後間或可見神奇的北極光。省內無霜期3-5個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60%以上降水集中在六、七、八月。時有春早、夏澇和秋季霜凍危險。

糧倉林海,農牧發達本省森理草原和宜農荒地廣大、松花江、嫩江流域有大片沃土荒原,是有名的「北大荒」,解放後,建立起100多個國營農場。現全省有耕地1.3億畝,人均6畝,居全國之冠。農業機械化程度和糧食商品率(50%)也最高,是全國最著名的餘量省,「北大荒」成了「北大倉」。糧食作物有春小麥、玉米、水稻、高粱、大豆、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甜菜、亞麻和向日葵產量居全國第一:經營尚志煙、阿城蒜很有名本省也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紅松、落葉松為主要樹種。木材蓄積量16.4億立方米,約全國的四分之一而居首位。伊春有祖國林都之稱。山區有貂、水瀨等珍貴的毛皮獸,還有人參、鹿茸虎骨、麝香等名貴葯材以及木耳、蘑菇、松子等林副產品。本省還是全國主要牧業省之一,牲畜主要是牛、馬。嫩江下游為全國著名的奶牛飼養基地。哈爾濱的優良豬種白豬也很有名。河湖中盛產鮮魚,本省境內松花江產魚量約佔全省一半。黑龍江、烏蘇里江特產大馬哈魚,鏡泊湖特產大白魚。

「動力之鄉」的工業交通本省解放後建成為我國機械、石油、煤炭、森林工業基地之一。哈爾濱號稱動力之鄉,以生產大型發電機、汽輪機、鍋爐等動力設備和工具儀表著稱。齊齊哈爾是我國機車工業中心之一。本省重工業還有大慶的石油和雞西、鶴崗、雙鴨山的煤炭,伊春的森林工業等。輕紡工業主要產化纖、亞麻布、冰鞋、皮革、乳製品、塘、酒、紙等。本省鐵路長7400千米,居全國首位。公路以中南部最密集。松花江等通航河段冰期可通行馬車。哈爾濱有航空通北京、沈陽和本省佳木斯等地。

重要的工業城市哈爾濱市為本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249萬多。本市是東北解放較早的城市,市內有東北烈士紀念館,市北松花江上的太陽島為避暑勝地。冬天兆鱗公園的冰燈展覽及其附近尚志滑雪場也很誘人。齊齊哈爾市為嫩江中游工商交通中心,人口109萬多。伊春市為小興安嶺林區中心城市,人口79萬,附近有鐵力森林旅遊區。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人口分別為58萬、50萬,為東南部新興工業城市,附近有唐代滿族地方政權渤海國古跡和壯觀的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大慶市為新興石油工業城市,人口71萬多。還有煤城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市。

Ⅷ 黑龍江自然地理特徵

黑龍江是中國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 西起121°11′E,東至135°05′E,南起43°26′N,北至53°33′N,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 面積47.3萬平方千米。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遠東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西部與南部分別與內蒙古和吉林省相鄰,東部近日本海。

Ⅸ 黑龍江的地理概況有哪些

黑龍江省地處祖國東北隅,北、東與俄羅斯接壤,邊界長約3000千米。本省以邊境大河黑龍江而得省名,簡稱黑。全省轄3地區,11地級市、18縣級市、49縣、1自治縣。面積46萬平方千米。人口3640萬,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達斡爾、鄂倫春、赫哲、柯爾克孜、鄂溫克等民族。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東北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冰雪資源堪稱全國之最。全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分別位於西部和北部。林地面積19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1.9%,絕大多數為天然林,是開展森林旅遊的好地方。全省江河縱橫,水資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鏡泊湖、五大連池等江河湖泊氣勢宏大。豐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別具一格,民俗、民情濃郁,少數民族歷史源遠流長。黑龍江省是北魏和遼、金、清朝的發祥地。作為自古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現已發現4.2萬年前的先民遺址——嘎仙洞,拓拔鮮卑祖先最初居住的舊墟石室。在極具特色的少數民族中,有以捕魚為生的赫哲族,有以狩獵為業的鄂倫春族和以牧業為主的達斡爾族等。特殊的人文地理地貌和氣候條件構成了黑龍江省古樸、原始、神奇的旅遊資源。哈爾濱、大慶、伊春等一批城市都具有濃郁的北疆都市特色,秀美山川、森林草原、濕地、江河湖泊可提供生態旅遊。此外還有東北虎園、丹頂鶴棲息地、北極光、火山口森林以及大廠礦、大農業、大油田等工、農業以及黑龍江、烏蘇里江兩大界河開展的對俄邊境和跨國旅遊。以上旅遊資源形成了冰燈雪雕觀賞、滑雪游樂、狩獵探險、漂流觀光、療養休閑、避暑保健、環境生態、歷史遺跡、民族風情、邊境跨國等一批特色旅遊。

從高空鳥瞰,黑龍江省的地形大致以山地和平原為主。大興安嶺與小興安嶺分別位於西部和北部,東南部山地屬長白山系的一部分,包括張廣才嶺、老爺嶺及完達山。松嫩平原位於西南部由松花江及其支流嫩江沖積而成,三江平原則位於東部,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而成。兩片平原均為省內主要的農產區。黑龍江省偏處北緯四十三點五度以北,最北端的漢河更在北緯五十三度的位置,故此冬季漫長而寒冷,長達七個月之久從十一月至翌次三月為嚴冬期,平均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其實,緯度猶如地球的一把量溫尺,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氣溫的高低還取決於太陽照射地面的角度。在南方地區,中午時分太陽直射地面,故氣溫急升,漢河的日照角度卻只有大約十六度,因而晝短夜長,冬夜可長達十八小時。從九月上旬開始,西伯利亞的寒流便到達漢河,氣溫顯著下降。黑龍江、松花江、嫩江千里冰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也萬里雪飄,氣溫低於攝氏零下十度的地方更會出現滴水成冰珠的現象。

黑龍江省偏處中國東北角,是中國氣溫最低的省份。在4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世界公認的兩大旅遊資源:森林和冰雪。省會哈爾濱的冰雪節晶瑩生輝,盡顯冰雕藝術的魅力。桃山原始森林狩獵之旅,遊客可享受雪獵的樂趣。黑龍江省夏季氣候溫和,太陽島、五大連池、鏡泊湖等,都是各具特色的避暑勝地。近年來,依託資源優勢,相繼開發了冰雪風光、避暑休閑、邊境跨國、狩獵、觀鳥、蒸汽機車觀賞、民俗風情、界江風光、生態環保、漂流垂釣和森林漫步等30多種特種專項旅遊項目。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有的旅遊資源,使黑龍江省成為初具規模的特種專項旅遊基地。

本省周圍有大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黑龍江、烏蘇里江、興凱湖等山水環境。境內松花江、嫩江沖擊平原為東北大平原一部分,有肥沃的黑土。以小興安嶺(平頂山海拔1429米,本省最高峰)為界,平原可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三江平原,也叫三江低地,一般海拔不過50米,多沼澤濕地。西部稱松嫩平原,呈波狀起伏,海拔150-200米,北端有永久凍凍土分布。「鶴鄉」扎龍設有自然保護區。小興安嶺西麓的德都縣境內有因近代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多種火山地貌,火山堰塞湖五大連池和葯泉山,分別為著名的旅遊和療養勝地。張廣采嶺深處的寧安縣境內有「地下森林」奇觀,古代火山爆發形成的山洞連綿曲折,內有雜草林木和野獸。

神州「北極」的氣候本省屬溫帶、寒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但白晝較長,日照充分。一月平均氣溫-30℃~-18℃,七月18℃-22℃。西北端漠河被稱為我國「北極村」,最低氣溫記錄-52.3℃(1969年),常年無夏,夏至前後間或可見神奇的北極光。省內無霜期3~5個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60%以上降水集中在六、七、八月。時有春早、夏澇和秋季霜凍危險。

糧倉林海,農牧發達本省森理草原和宜農荒地廣大、松花江、嫩江流域有大片沃土荒原,是有名的「北大荒」,解放後,建立起100多個國營農場。現全省有耕地1.3億畝,人均6畝,居全國之冠。農業機械化程度和糧食商品率(50%)也最高,是全國最著名的餘量省,「北大荒」成了「北大倉」。糧食作物有春小麥、玉米、水稻、高粱、大豆、馬鈴薯等。經濟作物甜菜、亞麻和向日葵產量居全國第一:經營尚志煙、阿城蒜很有名本省也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紅松、落葉松為主要樹種。木材蓄積量16.4億立方米,約全國的四分之一而居首位。伊春有祖國林都之稱。山區有貂、水瀨等珍貴的毛皮獸,還有人參、鹿茸虎骨、麝香等名貴葯材以及木耳、蘑菇、松子等林副產品。本省還是全國主要牧業省之一,牲畜主要是牛、馬。嫩江下游為全國著名的奶牛飼養基地。哈爾濱的優良豬種白豬也很有名。河湖中盛產鮮魚,本省境內松花江產魚量約佔全省一半。黑龍江、烏蘇里江特產大馬哈魚,鏡泊湖特產大白魚。

「動力之鄉」的工業交通本省解放後建成為我國機械、石油、煤炭、森林工業基地之一。哈爾濱號稱動力之鄉,以生產大型發電機、汽輪機、鍋爐等動力設備和工具儀表著稱。齊齊哈爾是我國機車工業中心之一。本省重工業還有大慶的石油和雞西、鶴崗、雙鴨山的煤炭,伊春的森林工業等。輕紡工業主要產化纖、亞麻布、冰鞋、皮革、乳製品、塘、酒、紙等。本省鐵路長7400千米,居全國首位。公路以中南部最密集。松花江等通航河段冰期可通行馬車。哈爾濱有航空通北京、沈陽和本省佳木斯等地。

重要的工業城市哈爾濱市為本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249萬多。本市是東北解放較早的城市,市內有東北烈士紀念館,市北松花江上的太陽島為避暑勝地。冬天兆鱗公園的冰燈展覽及其附近尚志滑雪場也很誘人。齊齊哈爾市為嫩江中游工商交通中心,人口109萬多。伊春市為小興安嶺林區中心城市,人口79萬,附近有鐵力森林旅遊區。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人口分別為58萬、50萬,為東南部新興工業城市,附近有唐代滿族地方政權渤海國古跡和壯觀的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大慶市為新興石油工業城市,人口71萬多。還有煤城雞西、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市。

Ⅹ 黑龍江鄉土地理知識

黑龍江省

面積46萬平方公里,省會哈爾濱,是最冷的省,是我國最東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萬年的舊石器時期,此地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期,這里分布著肅慎、澮貊和東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肅慎向帝舜獻楉矢石砮。肅慎在漢代稱挹婁,魏晉稱勿吉,隋唐稱靺鞨,金代稱女真,清代始稱滿洲。黑龍江地區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權是戰國後期的夫余國。唐代設室韋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契丹滅渤海後,一度建東丹國。金代建都於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市白城)。遷都燕京(含北京)後,在黑龍江地區元代為遼陽行省所屬開元路、水達達路。明代在東北設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轄384衛、24所。清初設寧古塔昂邦章京,後移吉林,改稱吉林將軍,並增設黑龍江將軍,分別管轄黑龍江流域的廣大地區。17世紀80年代,清政府取得雅克薩戰役的勝利,打擊了沙俄侵略氣焰,簽訂《尼布楚條約》,確定了中俄東段國界。19世紀中葉,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割去我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黑龍江省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設有黑龍江、嫩江、松江、合江、牡丹江五省,不久合為黑龍江、松江兩省。1954年合並為黑龍江省,省會設在哈爾濱市。

黑龍江省有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錫伯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鄂溫克族、柯爾克孜族10個世居民族,在歷史上對促進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發展、對保衛祖國作出過特殊的貢獻。早在南北朝時期,走出大興安嶺的鮮卑人在中原建立北魏政權,留下了雲岡、龍門等藝術瑰寶。金代摧毀了腐朽的北宋政權,促進了中原和黑龍江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明末清初,沙俄南侵,是達斡爾人首先打響了抗俄的第一槍。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是黑龍江人首先進行了江橋抗戰。東北抗日聯軍共有11個軍,除一、二軍在南滿外,有9個軍在黑龍江活動,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抗日戰爭勝利後,黑龍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完整的省份,哈爾濱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座大城市。黑龍江各族人民消滅了近7萬土匪,鞏固了革命根據地,又送出自己的子弟近70萬人,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將大批糧食、被服和軍用物資送往前線,支援解放全東北、解放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黑龍江省已逐步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煤炭、石油、林業和機械工業基地。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沿邊已形成開放帶,邊境貿易有很大發展,全省經濟也有較快增長。

在長時期的歷史發展中,黑龍江地區涌現出許多優秀人物。如:東明,北夷索離人,夫余政權的創始者;大祚榮,粟末人,渤海國創始者,713年,唐廷冊封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阿骨打,女真族完顏部人,率軍滅遼,於1115年建立大金國;薩布素,第一任黑龍江將軍,1685年和1686年,兩次率軍組織了雅克薩戰役,打敗沙俄侵略軍;壽山,1900年任黑龍江將軍,俄軍入侵時,曾派兵圍攻哈爾濱俄國駐軍,同時阻擊由璦琿入境之敵,兵敗自殺殉職;程德全,1907年,改黑龍江將軍轄區為行省後出任第一任巡撫;方拱乾,流人,曾著《寧古塔志》(又名《絕域紀略》);李金鏞,漠河金礦自俄方收回後,1887年首任主持開礦事宜,4年後漠河金礦年產達3.7萬兩;馬駿,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中共北方區委派往黑龍江,在哈爾濱組織「救國喚醒團」,從事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馬佔山,1931年,日軍大舉進犯黑龍江,馬佔山就任黑龍江省主席,組織了江橋抗戰;周保中,東北抗日聯軍五軍軍長;趙尚志,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李兆麟,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總指揮;趙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區委書記,同年被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英勇就義;蕭紅,女作家,著有《生死場》,出版時魯迅親為校對並作序,她的作品還有《紅的果園》、《牛車上》、《馬伯樂》、《呼蘭河傳》等;王進喜,石油工人,全國勞動模範,參加大慶石油會戰時,五天五夜堅守井場,被譽為「鐵人」,是會戰的第一標兵。

自然地理

黑龍江省位於東經121°11′-135°05′,北緯43°25′-53°33′,是我國最東北部。北部、東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面積為46萬多平方公里。地形復雜,西北部有大興安嶺山地,北部有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有張廣才嶺、老爺嶺、太平嶺和完達山等山地,西南有嫩江,松花江南北斜貫穿本省,形成東北部三江平原、西南部松嫩平原。東南還有興凱湖。丘陵山地海拔在300-1780米左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70%,平原海拔在50-250米左右,約佔全省面積的30%。山地和平原的分布,構成了本省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的地勢。

黑龍江省現轄13個地級行政單位,市下轄19個縣級市、47個縣、64個區、464個鎮、480個鄉、9157個村。

人口

至2001年底,全省總人口3811萬人,擁有少數民族51個,人口達199.9萬人,人口密度83.9人/平方公里。

經濟建設
2006年數據:
生產總值(GDP)6216.8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16268元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35.9億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7.7億元
進出口總值128.6億美元
實際利用外資17.5億美元
國內、外旅遊者5300.2萬人次
旅遊業總收入351億元
地方財政收入479.5億元
一般預算收入386.6億元
財政支出1064.8億元
一般預算支出968.5億元
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923.4億元

黑龍江高校

全國普通高校名單——黑龍江省
學校名稱 地址 電話 傳真 郵編 2000年秋招 2001年春招 2001年秋招 學校介紹 登陸高校 收費情況 往年錄取 備注
東北林業大學 哈爾濱市和興路26號 2117883 2117883 150040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文廟街41號 2531615 2533090 150001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 6414771 6221048 150001
哈爾濱投資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哈爾市南崗學府三道街20號 6664433 150030
哈爾濱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在直街133號
牡丹江師范學院 黑龍江牡丹江市文化街19號 6511203 6534206 157012
哈爾濱體育學院 黑龍江省南崗區大成街1號 2711745 150001
牡丹江大學 黑龍江省牡丹市西地明街 6595391 157011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市南崗區 6662941 150086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52號 6665424 6682604 150080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哈爾濱市和平路24號 2117797 2117797 150040
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哈爾市道外區前進鄉 5304281 150030
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佳木斯市四豐街48號 8789012 154007
民辦黑龍江東方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保建路123號 6673244 150086
克山師范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克山縣西街 4526374 161601
黑龍江商學院 哈爾濱市道里區通大街138號 4604274 4838674 150076
哈爾濱師范大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和興路50號 6303737 6305281 150080 外省分院、掛靠院校校本部
黑龍江農墾師范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阿城市 3764481 3745504 150301
黑龍江財政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哈市道外區前進鄉 4010293 150028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74號 6608522 150080
齊齊哈爾醫學院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 6713981 6718829 161042
齊齊哈爾大學 齊齊哈爾市文化大街30號 2712008 161006
黑龍江工程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十字街147號 2702323 150008
黑龍生物科技職業學院 哈爾濱市呼蘭利民開發區學院路時代大街2號 150025
牡丹江醫學院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通鄉路3號 656 157011
大慶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大慶市化明路 6353020 5595464 163712
大慶石油學院 黑龍江省 4653612 4653282 151400 1998-2000本科
雞西煤炭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黑龍江雞西市雞冠區文化路9號 2724392 272 158100 專科
雞西大學 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 2355864 158100
東北農業大學 哈爾濱市香坊區木材街59號 5390253 5303336 150030 各省分專業 look go look 2000
呼蘭師范專科學校 黑龍江省呼蘭縣呼蘭鎮 7328640 7333208 150500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黑龍江省大慶市 5070064 5070063 158308
黑龍江水利專科學校 哈爾濱市學府路209號 6679349 6670154 150086
黑龍江科技學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北區松浦鎮糖廠街1號 88036459
伊春職業學院 黑龍江省伊春市朝陽路28號 153000
綏化師范專科學校 黑龍江綏化市西直南路18號 8333413 8333413 152061

黑龍江社會力量辦校
哈爾濱匯通商務學校 哈爾濱市道外區景陽街47號 88377690 150010

最佳旅遊時間
黑龍江省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全省從南向北,依溫度指標可分為中溫帶和寒溫帶;從東向西,依乾燥度指標可分為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
其主要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春秋兩季氣候多變。年平均降水量589.6毫米。年平均氣溫1.3°C,年溫差高達38-48°C。
春季(3~5月)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C左右。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僅佔全年的15%左右。
夏季(6~8月)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20°C,最高氣溫達38°C。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佔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因此,夏季需防洪、防澇。
秋季(9~11月)降雨減少,平均50-100毫米。晝夜溫差變幅較大。平均氣溫9月份一般為10°C,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C,南部地區2-4°C。秋季易出現霜凍。
冬季(12~翌年2月)漫長而寒冷乾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氣溫零下15°C-零下30°C,最低氣溫曾達零下52.3°C。季降水量只有11-2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左右,冬季應防大風和雷暴。

特色餐飲
這個問題你一定是最感興趣的,當然你也一定不會失望。
沒有自己的菜系,但地方特色卻是突出。以下列出你務必品嘗的一些美味。
這是需要特別重點介紹的:三花五羅,是黑龍江省八種名產淡水魚的統稱,即:鰲花、鯿花、吉花和同羅、哲羅、法羅、胡羅、雅羅。
鰲花:
學名鱖魚,也稱桂花魚。其肉細嫩,味美上口,少刺,體重可達5公斤多,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
鯿花:
學名長春鯿。相傳宋朝有個叫張敬兒的人,製造一種"陸艫船"運載了1600條鯿花進貢給皇帝。可見此魚自古以來久負盛名,這種魚的特點是肉質肥嫩,脂肪含量極其豐富,約占體重的8%。
吉化:
學名花 ,又名吉花勾。雖在"三花"中不能與鰲花、鯿花相媲美,但用此魚燒湯或清蒸食用,卻是產婦奶水不足的催乳良葯。
哲羅:
是涼水性鮭鱒中的大型肉食魚,是世界稀有冷水魚種之一,被日本人稱為"神魚"。它體長一米多,喜歡活食。它肉質細密,可做餡包鉸子,氽丸子,燴片等。
法羅:
比哲羅小,但習性相似,肉鮮美宜做湯。
雅羅、同羅、胡羅都屬小型魚類,最大的一尺多長,這幾種魚物美價廉,是城鄉人民喜愛的佳餚。
大馬哈魚:
又作大麻哈魚,學名鮭魚,又名庄魚,亦稱鮭鱒魚。它以肉鮮美,營養豐富,籽有「紅珍珠」之稱而馳名中外。黑龍江省的撫遠縣以盛產大馬哈魚而揚名天下,全省90%的大馬哈魚都產自這里。大馬哈魚的吃法很多,主要的有煙熏鮭魚、軟煎魚鮭、烤鮭魚。
鰉魚:
肉厚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特別是卵可以制籽醬,是國際市場上久享盛名的佳餚。黑龍江年產鰉魚1.5~2萬千克,出口籽1500多千克。為了不使鰉魚資源枯竭,有關部門每年都將上百萬尾人工孵化的苗放入江中。
興凱湖大白魚:
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去興凱湖必嘗之美味。大白魚肉嫩味鮮,清香爽口。在興凱湖沿岸,有湖水燉白魚的吃法。
鏡泊湖的湖鯽:
鏡泊"湖鯽",一般都有二、三斤重,最大的達七八斤重,被稱為鯽魚之王。它身短背闊,嘴尖尾細,體肥肉嫩,味道極其鮮美。
其它的美味還有生活在邊境的赫哲族的傳統殺生魚、他拉哈,異國情調的哈爾濱的俄式大菜,農家口味的殺豬菜、家常燉菜,另外黑龍江的餃子可不要錯過。

特色活動
黑龍江省的地方節令性活動很多,由於這里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之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習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節令性活動。但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節令性活動是黑龍江省滑雪節和哈爾濱市冰雪節。
黑龍江省滑雪節,一年舉辦一次,時間定為12月5日至翌年的1月5日,為期一個月,遊客若在此時來到黑龍江,可以到滑雪場上去一試身手,盡享冰雪運動的樂趣。
哈爾濱冰雪節也在這時舉行,遊人可以到哈爾濱市一睹冰燈、雪雕的美景,欣賞冰雪文藝晚會,還可以參加很多冰雪娛樂項目。
參考:http://ke..com/view/5797.html?wtp=tt

熱點內容
數學老師推薦信 發布:2025-07-08 04:44:51 瀏覽:167
mc另類壓聲教學 發布:2025-07-08 04:35:41 瀏覽:891
古代地理學巨著 發布:2025-07-08 04:35:00 瀏覽:600
松鼠公開課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08 04:08:22 瀏覽:946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