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車歷史
福特SUV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福特開發並開始生產福特F系列卡車,自此福特很快便雄踞於卡車製造的領導地位。
1966年,福特推出Bronco全尺寸SUV。這是福特為響應正在萌芽的四輪驅動休閑汽車市場的需要推出的第一輛真正意義的SUV。1984年,為了做為Bronco 的補充,福特又推出了Bronco II,它是福特第一款緊湊型SUV。完美的組合使得Bronco家族整整風靡了2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Bronco與福特野馬Mustang有著不解的淵源。Bronco的最初的概念來源於野馬的設計,這也解釋了Bronco譯為中文也是野馬的原因。可以說Bronco流淌著野馬的狂野的血型,對隨後的車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貳』 福特品牌有哪些歷史
品牌概述:福特(Ford)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它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FordMotorCompany)旗下的眾多品牌之一,其公司名稱及品牌名稱「福特」來源於其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Ford)的姓氏。
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該公司創立於20世紀初,它憑借創始人亨利°福特提出的「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的夢想和卓越的遠見,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終於成為世界四大汽車集團公司之一。截至2013年,它擁有的世界著名的汽車品牌包括福特(Ford)和林肯(Lincoln)。此外,它還擁有全球最大的信貸企業———福特信貸(FordFinancial)以及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Hertz和客戶服務品牌QualityCare。2008年經濟危機時,福特是唯一一家沒有經過國家救濟而自己走出經濟危機的汽車集團。
在中國,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合資成立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並於2003年初正式投產。
『叄』 福特汽車公司發展史
有83年歷史的福特Rouge制車中心,乃亨利·福特(HernryFord)理想中一處自給自足的車城,這個見證了美國工業興起的福特發源地,在面臨關閉之時,福特決心將它翻新重修,使它再次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景仰的標准。
亨利·福特年幼時經常在祖家不遠處的矮樹林玩耍,那片矮樹林位於美國密芝根州Dearborn市以南數公里的Rouge河旁邊。他對那片地方情有獨鍾,成年後,便逐片地買下來發展他的汽車事業。
這里就是後來被稱為「The Rouge」的汽車生產廠房,但它並非一般汽車生產線那麼簡單,而是亨利·福特理想中的一個能自給自足,一切原料以至汽車製成品都可在同一處地方實現的車城。現在,Rouge仍然是全球面積最大,並由單獨一間車廠擁有的制車中心,佔地約1.6平方公里,樓宇可用面積達158萬平方尺,多年來都是國家元首、工業家和學生必到的參觀勝地。
由1914年至今不斷生產福特汽車的Rouge,在新世紀講求高效率環保政策,以及大部分福特汽車的生產線已遷移到其他廠房進行之時,正面臨是否應該繼續存在的問題。福特打算將這間有接近90年歷史的車城改建重修,使其能繼續成為全球汽車生產業的典範。
決心靠自己
於1903年創立的福特汽車,創立人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車可以由工人階級擁有,但傳統的制車方法只會令車價高昂。雖然當時的制車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謂流動生產線,但福特覺得這個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車生產的成本大大減低,他說過:「如果供應商產品的價格,不能讓我們生產成本低廉的汽車的話,那麼我們只好靠自己生產配件。」
福特認為,惟有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綜合」(Vertical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變汽車的生產模式,Rouge的概念,就是將整部汽車的每一個部件,由鐵礦、橡膠、玻璃以至發動機等所有的汽車組件,均在一個屋檐下提煉、加工、製造和裝嵌。Rouge廠設立之前,福特汽車原本是在Highland Park(高地公園)廠房出產的,該廠多次因為供應商缺貨而停工,這更加強了亨利·福特要自給自足的決心。
所以福特在Rouge廠房之外,會依靠集團在密芝根、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州所擁有的,多達280,000公畝的樹林、鐵礦和礦場提供製車所需的原材料。要將這些物料帶到Rouge,福特更要擁有自己的鐵路運輸網路。在20、30年代的全盛時期,你可以見到大型火車不停地將各地出產的原料運到Rouge,然後原料就在這里變成不同的零件,再裝嵌成一部、一部汽車駛離車廠。
大時代的來臨
Rouge有自己的船塢、煉鐵和玻璃的熔爐,還有滾碾機、輪胎廠、壓制廠、發動機鑄造廠、底盤、變速箱和水箱的生產廠、漂染廠,甚至連生產制車所需工具的廠房也有。在Rouge之內,每日最高可熔化6,ooO噸鋼鐵,500噸玻璃,每49秒便有一部新車製成出廠,亨利·福特曾形容Rouge是一個「由原料直至完成品工序均無停頓的地方」。於1919年落成,佔地12公畝的煉鐵廠,能提供造車所需的鋼、鐵和銅等材料,當時更是全球最大的同類設施。
20年代早期,曾有德國的工程師前往Rouge考察,事後稱贊福特這一片廠房在物料分配的設計,以及高生產效率方面,將會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效法的對象,但他們當時預計不到的,是Rouge這概念其實可說是現代制車方法中所採用的「即時到步」(Just-in-time)配件供應程序的前身。
佔地廣大的Rouge,在生產高峰期曾有10萬人同時工作,可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城市。要令這城市運作正常,廠內自設16台火車、長達160公里的軌道、定時的公車服務,以及24公里長的柏油路,使員工可快捷地四處走動。另外,基本設施方面,還有多個消防局、警察局、雇有全職醫護人員的醫院,以及5,000個負責廠房維修的工人。1920年,廠內更加建了一座巨型發電機供ROUGE及Highland park兩廠同時使用,其發電量之高,福特甚至每日要將數千萬瓦剩餘的電力供應底特律市使用。
亨利·福特雖然對Rouge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其實在車廠經營的日子中,卻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徹底的自給自足,福特亦從沒有依賴過少於6,000個供應商,但這已離他的最終理想不遠。
濃煙代表生產力
其實,由Rouge出廠的第一部汽車,並非亨利·福特希望能大大減低成本的T型車,在T型車的生產線還未完全由HighLand Park轉到Rouge之前,亨利·福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將廉價汽車惠及農民;於是一部大量生產的拖拉機Fordson就成為由Rouge出產的第一部交通工具。實際上,由於亨利·福特在很長的日子中不斷地將新的改進、新的意念改用到工序上,無人能清楚地指出Rouge的T型車流動生產線是何時正式成立的。
有員工憶述,Rouge可說是一連串亨利·福特的「新嘗試」,Rouge的演化,並非一個大計劃下的完成品,而是亨利.福特在捲起衣袖「想到就做」之下的一系列試驗品。
1927年,舉世期待作為取替T型車的全新福特汽車——A型車,正式在Rouge出廠。A型車是第一部被亨利·福特喻為「由原料至完成」都在Rouge進行的大量生產汽車。1928年,整個Rouge可算終於完成興建工作,但廠房卻從未因此而停止發展。只要有新的而又有更高效能的機器出現,亨利·福特就會不惜工本地買下來,然後將整個部門重建以遷就這些新設施。
經Rouge出產的汽車,繼A型車之後,30年代有V8、B型車,以及期後數不清的Deluxe、Mainline、Cresline、Fairlane、Thunderbird、Mercury的Cougar及林肯Lincoln)等,還有現時仍正投產的Mustang、這也是目前唯一由ROUGE出產的福特汽車。
自亨利·福特於1947年與世長辭後,福特汽車已逐漸演變為一個環球化的車廠,在全球23個國家共有35條福特的生產線,而Rouge仍然扮演著福特「中心」的角色。
不過,自60年代開始,福特的高層已經開始察覺到社會在轉型,在美國工業發展的早期,由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才是生產力高漲的象徵,但當世界工業發展成熟後,政府以至世人就開始認識到黑煙的真正意義——污染,Rouge的存在便開始受到挑戰。
前途不明
政府訂立了空氣及水質管制條例,如一處廠房內的設施愈多,其整體排污量便愈高,這亦間接令福特要相繼關閉或出售部分廠房,繼而倚賴外界的供應商。到80年代,原先由福特擁有的船塢和制鐵廠已先後被賣掉,Rouge的佔地亦減少了45%,工作量和雇員人數同時大幅下跌,在經濟壓力下,更多廠房面臨關閉的命運。
直至1992年,Rouge只剩下生產Mustmg(野馬)跑車的責任,這時車廠亦有人打算將這款美國經典跑車停產,成事的話,就表示Rouge廠房也可能全面倒閉。在工會組織和當時的北美福特總裁AlexTrotman的號召下,車廠決定要保持Mustang的生產,「救救Mustang」亦同時代表了「救救Rouge」。
首先,他們計劃推出全新設計的Mustang,要達成目標,就需要增強Rouge的效率和品質,這亦表示有投資增設最先進設備的必要。在1997年,福特董事局達成協議,允許將這座最大而又最舊的福特車廠重建為一個先進的汽車生產場地。在去年11月,福特正式宣布除了改建原有的設施外,更會在Rouge興建一個全新的汽車製造廠,成為美國工業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
最大型翻新項目
計劃將會分20年進行,最終除了會使Rouge再次晉升世界級廠房之列外,更會試驗先進的環保概念,繼而引伸到福特其他設於世界各地的廠房。福特的建築師打算將「彈性生產」的概念推至一個新水平,全新的Rouge生產線具備靈活性,可同時生產3個底盤和9個不同型號的車輛,據福特環球生產事務幅總裁James Padilla所說:「在同一生產線上製造汽車及卡車,令我們能充分靈活地面對市場的轉變。」
在更精密的「同步物流處理」底下,廠房內外只需要比以往少50%的空間作為存放配件和完成後的汽車。新廠的配件儲存時間,生產線旁急用的,只會有2小時的供應量,次要的零件亦只會有10小時的存貨(以往車廠的平均存貨量均為1至2日)。完成後的車輛,有90%會即日運走,配合這么大的吞吐量,Rouge每日將會有多達500班卸貨的貨櫃車抵達,以及200班出貨的貨車離開。
新Rouge廠的天花會有35個大型天窗,讓天然光線滲入,室內空氣會全時間調節。為提高生產線的安全,樓閣層會遍布行人通道,減少工人在地面走動的機會。在精簡工序方面,Rouge的生產線大約可比傳統制車所需的工作站(workstations) 少40%,每個工作隊伍更會有自己的電腦直接與供應商接洽。
廠房外將會試驗多項新的環保設施,Rouge的屋頂會種滿植物,這片福特稱為「有機屋頂」的454,000平方尺頂層,除能美化建築物外觀外,更有助調節室內溫度、減低紫外光照入、吸收雨水和製造氧氣。廠房旁的溝渠會種植吸水植物,減少風暴時積水的機會。另外,福特與密芝根州立大學還合作研究一種能吸收泥土中有毒物質的植物,效果理想的話,可大大減少車廠的排污量。
採用另類能源
在另類能源方面,廠內的電腦系統會由太陽能及電池燃料供電,福特亦會考慮風力和地熱發電的可行性。廠房四周會種植1,500棵樹木和多個品種的植物,以吸引雀鳥飛來定居。重修Rouge的行動其實現已逐步展開,福特預計需要投資近20億美元。現有的煤發電廠正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會是一所燃燒天然氣的發電廠。
『肆』 福特翼虎的福特歷史
福特有著悠久的SUV研發和生產歷史,並以其領先的創新性和獨特的設計風格贏得了數代消費者的認可。
1965年,福特推出Bronco全尺寸SUV。這是福特為響應正在萌芽的四輪驅動休閑汽車市場的需要推出的第一輛真正意義的SUV。
1983年,為了做為Bronco的補充,福特又推出了Bronco II,它是福特第一款緊湊型SUV。完美的組合使得Bronco家族整整風靡了20多年。
Bronco的最初的概念來源於野馬的設計,這也解釋了Bronco譯為中文也是野馬的原因。可以說Bronco流淌著野馬的狂野的血型,對隨後的車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1991年福特推出了Explorer探險者,作為一款新型的、更為「宜家」的運動型多功能車,標志著SUV進入了舒適、便利、寬敞、多功能和動力設計的新時代。同時引領SUV成為一款流行車型。更值得一提的是Explorer的首席設計師是Jim Holland,同時他也是路虎的首席設計師。
2001年福特SUV明星車型福特翼虎(北美版命名Escape)正式上市。它是一款純正SUV,集各項優勢於一身:時尚新穎的造型與內飾、裝配齊全、高性價比和始終如一的卓越品質。
2004年福特Escape Hybrid,世界第一款混合動力SUV,既可使用汽油燃料,也可以使用電能。
2006年底第一代福特銳界在北美上市。上市的第一年就成為了同級別市場上最暢銷車型。2010年,全新福特銳界以一個嶄新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向世人展示了福特最新的設計風格及全面提升的技術性能。
2009年大型跨界SUV福特Flex上市。這是一款專門針對家庭設計的具有大膽的外觀、吸引人的內飾和七個乘員坐椅的全尺寸Crossover。
2012北京國際車展上,全新福特翼搏、全新福特翼虎、福特銳界和福特探險者亮相,展示了福特強大的SUV陣容。參展車型中涵蓋了從適於城市駕駛的小型SUV及能輕松應對各種復雜路況的全尺寸七座大型SUV的全系SUV產品。
半個世紀以來,福特汽車一直致力於對SUV車型進行孜孜不倦地設計研發和製造,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為其贏得了數代消費者的心,福特SUV在銷量和品牌忠誠度方面也一直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伍』 福特汽車的發展史
福特汽車的創業史
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於1914年買下了Rouge廠那片地,沿Rouge河總共買了2000英畝(約1200畝)地。這塊地距他童年時的家不遠,位於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是一片沼澤地,小時候福特曾到過那裡觀看鳥群買這塊地的時候,福特已經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已於1903年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319佃年推出了舉世聞名的世紀車—T型車;1910年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產流水線當時Rouge河這塊地的用場並沒有確定的設想。福特甚至想過把它辟為一個大型鳥類保護區。然而一項合同改變了這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海軍事物國務秘書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與亨利·福特簽了一項合同,要利用他的創造天才生產獵潛艇和魚雷艇等艦艇。
1917年,在Rouge廠址處建了一座三層式廠房,稱為B樓,來生產艦艇。B樓是Rouge第一座大型建築,今天成了迪爾伯恩裝配廠的一部分。到戰爭結束時,福特獵潛艇也沒有生產出來,但通過這個項目對Rouge河的河道進行了大幅度拓寬,使礦石運輸船能夠溯流而上。這場戰爭還暴露了福特汽車公司對配套商供應斷檔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由於配套件供不上,福特汽車曾多次停工待料。這促使福特下決心實行自給自足。Rouge船塢很快就成了裝載著礦石、煤炭、木材的巨型運輸船的抵達港,供給Rouge工廠。隨後在1919年建成煉焦窯和沖天爐。鑄造廠可生產鐵、鋼、黃銅和青銅鑄件。光鑄造廠本身佔地就達30英畝。剛投產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鑄造廠。
1920年,Rouge廠開始大量生產世界上第一部量產型拖拉機,Fordson拖拉機。1920年福特建成了巨大的發電廠,從建成的第一天起該廠就同時為Rouge和海蘭工廠(福特汽車公司的第一座裝配廠,位於底特律)供電。由於電力有很大富裕,每天還向底特律市供應100萬千瓦剩餘電力。1923年建成玻璃廠。福特在A型車上首先採用了夾層安全玻璃做風窗,需要有一個廠能進行相應的生產。新廠每天生產13.4英里長的玻璃。1927年推出期待已久的A型車時,Rouge工廠實現了「從礦石到成品」的目標,此後,B樓成了裝配廠的大本營。這些建築,連同福特帝國的幾百座其他建築,均由當時最有名的建築師albert Kahn設計。Kahn設計的重點自然是放在建築物的生產功能方面,但同時也設法盡量改善建築物的採光和通風條件。比如,在Rouse玻璃廠落成時,由於採用了大面積玻璃幕牆和天花板,因而被謄為是「在工業建築藝術方面大為超前的一座工廠。」
到此,整個聯合企業完成了建設,但局部改造從未停止過,只要發現有效率更高的機器和工藝,便將老設備撤下來,換上新設備。正如Rouge廠的一位工程師所講:「設備的成本是多少,或者用了多長時間並不重要,有時為了進行一項或兩項改造,不惜撤除整個部門。」
參觀過Rouge工廠的人無不對整個廠區出奇的整潔留下深刻的印象,地板擦得蹭亮,每一道牆都是新刷的,每一窗戶都閃著亮光,火車機車如同展示品一樣熠熠生輝。亨利·福特要求做到絕對整潔,每當接到有人要來參觀的通知後,工廠的經理們會下令停工一天進行大掃除。
在福特的眼裡,世上一大邪惡之—,就是造成廢物。對所有廢品福特都進行回收利用。煉焦廢氣用來生產焦油、點燈用的煤氣以及其他化學副產品,每天生成的30噸礦石粉塵都進行了再加工,予以利用,高爐廢碴用來做混凝土的一項配料,用在福特的建築工地上。家庭烤肉用的木炭公認是福特發明的,福特這項發明的起因是要為越積越多的廢木料尋找一個用場。在二戰期間,這座巨型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吉普、坦克、卡車、指揮車和牽引車等,另一個主要產品是航空發動機。
1947年,正當Rouge的成功如日中天時,亨利·福特與世長辭了。此後,福特汽車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摒棄了過於集中化的做法,限制了Rouse工廠的規模。在60年代後期,世界已經和亨利·福特在世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其中之一是,環境意識日漸提高,在美國工業化的初期,煙囪冒煙被看成是充分就業的象徵,隨著工業的成熟,政府和廠家都認識到了黑煙的另一層含義。政府當局制定了空氣和水的質量標推,工廠離社區越近,累積排放越多,所受的管理越嚴格,從而導致了一些老廠關門。Rouge工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聯合企業恐怕今後也是僅此一家了。福特開始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業務:轎車和卡車生產的核心業務,越來越倚重不斷壯大的配套商和幹部隊伍,有條不紊地從采礦、木材和玻璃製造業務等非核心領域脫身。
1981年,Rouge工廠的鋼鐵生產業務成為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的組成部分。當1989年這些業務賣給Rouge鋼廠時,福特已經放棄了廠區中的Rouge河與船碼頭的全部所有權,原有1100英畝土地的所有權也放棄了45%。但是Rouge已經發展到不僅是鋼鐵和水泥的集合體,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很強自我意識的社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工作過。不管是固定工還是臨時工,誰也不願意從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離開。
1992年,在Rouge廠生產的唯一一個轎車型號福特·野馬(Mustang)將停產的時候,工會與當時福特北美業務部總裁阿歷克斯·喬德曼合作,力求維持野馬的生產,同時維持福特Rouge工廠的生產。拯救野馬成為拯救Rouge的同義語。公司和工會協手制訂了一個現代的經營協議,採取了很多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新措施。公司方面將對野馬進行重新設計和推介,並增加現代設備的投資。Rouge工廠在1997年重新振作。福特董事會同意對公司這家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一期工作集中於對迪爾伯恩發動機和油箱廠及Rouge的其他工廠進行廣泛的革新改造,並在迪爾伯恩裝配廠上一個環保先進的噴漆項目。還計劃請CMS能源公司在2000年前建一個全新的發電廠。
Rouge工廠現在叫作福特Rouge中心,這座佔地600英畝的工廠仍是福特汽車公司最大的—個聯合企業。「為福特Rouge中心開辟一個光輝的前途對於我們有極大的意義。」福特集團副總裁吉姆·帕迪拉說道。「我們計劃對美國的這一工業中心進行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的更新改造,使它昂首闊步邁入21世紀。」
『陸』 汽車的歷史
世界汽車百年歷史 (1766-1899)
1766年 英國發明家瓦特(1736--1819)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1769年 法國陸軍工程師古諾(1725--1804)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1794年 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
1838年 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內燃機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場革命」。
1858年 法國工程師洛納因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用陶瓷絕緣製成的電點火火花塞。
1859年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發明了鉛酸蓄電池,為汽車的用電創造了條件,被稱之為「意義深遠的發明」。
1893年 ①德國人狄塞爾在其論文《轉動式熱機原理和結構》中,首次論述了柴油發動機原理。②法國巴黎開始實行車輛登記、使用車牌並發放駕駛證。③杜里埃研製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輛汽油發動機汽車。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柒』 福特汽車什麼年代誕生
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福特汽車公司的歷史始於1903年,憑著創始人亨利·福
福特標識
特「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的夢想和卓越遠見,福特汽車公司歷經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已經成長為第二大汽車公司。目前,它擁有許多世界著名汽車品牌: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馬自達Mazda)、沃爾沃(Volvo)(已被中國吉利公司於2010年3月28日晚9時收購)轎車.此外,還擁有全球最大的信貸企業—福特信貸(Ford
Financial),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Hertz,和客戶服務品牌Quality
Care。
在中國,福特汽車公司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合資成立了長安福特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並於2003年初正式投產。
『捌』 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百年福特汽車發展史
福特汽車的創業史福特汽車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於1914年買下了Rouge廠那片地,沿Rouge河總共買了2000英畝(約1200畝)地。這塊地距他童年時的家不遠,位於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是一片沼澤地,小時候福特曾到過那裡觀看鳥群買這塊地的時候,福特已經取得了極高的成就。他已於1903年創立了福特汽車公司319佃年推出了舉世聞名的世紀車—T型車;1910年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產流水線當時Rouge河這塊地的用場並沒有確定的設想。福特甚至想過把它辟為一個大型鳥類保護區。然而一項合同改變了這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海軍事物國務秘書的富蘭克林D羅斯福與亨利·福特簽了一項合同,要利用他的創造天才生產獵潛艇和魚雷艇等艦艇。1917年,在Rouge廠址處建了一座三層式廠房,稱為B樓,來生產艦艇。B樓是Rouge第一座大型建築,今天成了迪爾伯恩裝配廠的一部分。到戰爭結束時,福特獵潛艇也沒有生產出來,但通過這個項目對Rouge河的河道進行了大幅度拓寬,使礦石運輸船能夠溯流而上。這場戰爭還暴露了福特汽車公司對配套商供應斷檔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由於配套件供不上,福特汽車曾多次停工待料。這促使福特下決心實行自給自足。Rouge船塢很快就成了裝載著礦石、煤炭、木材的巨型運輸船的抵達港,供給Rouge工廠。隨後在1919年建成煉焦窯和沖天爐。鑄造廠可生產鐵、鋼、黃銅和青銅鑄件。光鑄造廠本身佔地就達30英畝。剛投產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鑄造廠。1920年,Rouge廠開始大量生產世界上第一部量產型拖拉機,Fordson拖拉機。1920年福特建成了巨大的發電廠,從建成的第一天起該廠就同時為Rouge和海蘭工廠(福特汽車公司的第一座裝配廠,位於底特律)供電。由於電力有很大富裕,每天還向底特律市供應100萬千瓦剩餘電力。1923年建成玻璃廠。福特在A型車上首先採用了夾層安全玻璃做風窗,需要有一個廠能進行相應的生產。新廠每天生產13.4英里長的玻璃。1927年推出期待已久的A型車時,Rouge工廠實現了「從礦石到成品」的目標,此後,B樓成了裝配廠的大本營。這些建築,連同福特帝國的幾百座其他建築,均由當時最有名的建築師albertKahn設計。Kahn設計的重點自然是放在建築物的生產功能方面,但同時也設法盡量改善建築物的採光和通風條件。比如,在Rouse玻璃廠落成時,由於採用了大面積玻璃幕牆和天花板,因而被謄為是「在工業建築藝術方面大為超前的一座工廠。」到此,整個聯合企業完成了建設,但局部改造從未停止過,只要發現有效率更高的機器和工藝,便將老設備撤下來,換上新設備。正如Rouge廠的一位工程師所講:「設備的成本是多少,或者用了多長時間並不重要,有時為了進行一項或兩項改造,不惜撤除整個部門。」參觀過Rouge工廠的人無不對整個廠區出奇的整潔留下深刻的印象,地板擦得蹭亮,每一道牆都是新刷的,每一窗戶都閃著亮光,火車機車如同展示品一樣熠熠生輝。亨利·福特要求做到絕對整潔,每當接到有人要來參觀的通知後,工廠的經理們會下令停工一天進行大掃除。在福特的眼裡,世上一大邪惡之—,就是造成廢物。對所有廢品福特都進行回收利用。煉焦廢氣用來生產焦油、點燈用的煤氣以及其他化學副產品,每天生成的30噸礦石粉塵都進行了再加工,予以利用,高爐廢碴用來做混凝土的一項配料,用在福特的建築工地上。家庭烤肉用的木炭公認是福特發明的,福特這項發明的起因是要為越積越多的廢木料尋找一個用場。在二戰期間,這座巨型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吉普、坦克、卡車、指揮車和牽引車等,另一個主要產品是航空發動機。1947年,正當Rouge的成功如日中天時,亨利·福特與世長辭了。此後,福特汽車公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摒棄了過於集中化的做法,限制了Rouse工廠的規模。在60年代後期,世界已經和亨利·福特在世的時候大不一樣了。其中之一是,環境意識日漸提高,在美國工業化的初期,煙囪冒煙被看成是充分就業的象徵,隨著工業的成熟,政府和廠家都認識到了黑煙的另一層含義。政府當局制定了空氣和水的質量標推,工廠離社區越近,累積排放越多,所受的管理越嚴格,從而導致了一些老廠關門。Rouge工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聯合企業恐怕今後也是僅此一家了。福特開始專注於自己最擅長的業務:轎車和卡車生產的核心業務,越來越倚重不斷壯大的配套商和幹部隊伍,有條不紊地從采礦、木材和玻璃製造業務等非核心領域脫身。1981年,Rouge工廠的鋼鐵生產業務成為一家新的獨立公司的組成部分。當1989年這些業務賣給Rouge鋼廠時,福特已經放棄了廠區中的Rouge河與船碼頭的全部所有權,原有1100英畝土地的所有權也放棄了45%。但是Rouge已經發展到不僅是鋼鐵和水泥的集合體,它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很強自我意識的社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里工作過。不管是固定工還是臨時工,誰也不願意從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離開。1992年,在Rouge廠生產的唯一一個轎車型號福特·野馬(Mustang)將停產的時候,工會與當時福特北美業務部總裁阿歷克斯·喬德曼合作,力求維持野馬的生產,同時維持福特Rouge工廠的生產。拯救野馬成為拯救Rouge的同義語。公司和工會協手制訂了一個現代的經營協議,採取了很多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新措施。公司方面將對野馬進行重新設計和推介,並增加現代設備的投資。Rouge工廠在1997年重新振作。福特董事會同意對公司這家資格最老、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造。一期工作集中於對迪爾伯恩發動機和油箱廠及Rouge的其他工廠進行廣泛的革新改造,並在迪爾伯恩裝配廠上一個環保先進的噴漆項目。還計劃請CMS能源公司在2000年前建一個全新的發電廠。Rouge工廠現在叫作福特Rouge中心,這座佔地600英畝的工廠仍是福特汽車公司最大的—個聯合企業。「為福特Rouge中心開辟一個光輝的前途對於我們有極大的意義。」福特集團副總裁吉姆·帕迪拉說道。「我們計劃對美國的這一工業中心進行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的更新改造,使它昂首闊步邁入21世紀。」
『玖』 好萊塢電影講述福特汽車歷史,
我也看過,記得當時翻譯過來是叫凌雲壯志可現在怎麼也找不到,講主任公剛到美國時還是個文盲後經過和表兄挖礦認識了他的老婆,後她老婆是老師教他文化通過自己吃苦耐勞和努力後買了一輛車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同時還為二戰美國打敗日本立下了汗馬功勞
『拾』 福特汽車的歷史是
福特汽車發展史
有83年歷史的福特Rouge制車中心,乃亨利·福特(HernryFord)理想中一處自給自足的車城,這個見證了美國工業興起的福特發源地,在面臨關閉之時,福特決心將它翻新重修,使它再次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景仰的標准。
亨利·福特年幼時經常在祖家不遠處的矮樹林玩耍,那片矮樹林位於美國密芝根州Dearborn市以南數公里的Rouge河旁邊。他對那片地方情有獨鍾,成年後,便逐片地買下來發展他的汽車事業。
這里就是後來被稱為「The Rouge」的汽車生產廠房,但它並非一般汽車生產線那麼簡單,而是亨利·福特理想中的一個能自給自足,一切原料以至汽車製成品都可在同一處地方實現的車城。現在,Rouge仍然是全球面積最大,並由單獨一間車廠擁有的制車中心,佔地約1.6平方公里,樓宇可用面積達158萬平方尺,多年來都是國家元首、工業家和學生必到的參觀勝地。
由1914年至今不斷生產福特汽車的Rouge,在新世紀講求高效率環保政策,以及大部分福特汽車的生產線已遷移到其他廠房進行之時,正面臨是否應該繼續存在的問題。福特打算將這間有接近90年歷史的車城改建重修,使其能繼續成為全球汽車生產業的典範。
決心靠自己
於1903年創立的福特汽車,創立人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車可以由工人階級擁有,但傳統的制車方法只會令車價高昂。雖然當時的制車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謂流動生產線,但福特覺得這個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車生產的成本大大減低,他說過:「如果供應商產品的價格,不能讓我們生產成本低廉的汽車的話,那麼我們只好靠自己生產配件。」
福特認為,惟有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綜合」(Vertical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變汽車的生產模式,Rouge的概念,就是將整部汽車的每一個部件,由鐵礦、橡膠、玻璃以至發動機等所有的汽車組件,均在一個屋檐下提煉、加工、製造和裝嵌。Rouge廠設立之前,福特汽車原本是在Highland Park(高地公園)廠房出產的,該廠多次因為供應商缺貨而停工,這更加強了亨利·福特要自給自足的決心。所以福特在Rouge廠房之外,會依靠集團在密芝根、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州所擁有的,多達280,000公畝的樹林、鐵礦和礦場提供製車所需的原材料。要將這些物料帶到Rouge,福特更要擁有自己的鐵路運輸網路。在20、30年代的全盛時期,你可以見到大型火車不停地將各地出產的原料運到Rouge,然後原料就在這里變成不同的零件,再裝嵌成一部、一部汽車駛離車廠。
大時代的來臨
Rouge有自己的船塢、煉鐵和玻璃的熔爐,還有滾碾機、輪胎廠、壓制廠、發動機鑄造廠、底盤、變速箱和水箱的生產廠、漂染廠,甚至連生產制車所需工具的廠房也有。在Rouge之內,每日最高可熔化6,ooO噸鋼鐵,500噸玻璃,每49秒便有一部新車製成出廠,亨利·福特曾形容Rouge是一個「由原料直至完成品工序均無停頓的地方」。於1919年落成,佔地12公畝的煉鐵廠,能提供造車所需的鋼、鐵和銅等材料,當時更是全球最大的同類設施。
20年代早期,曾有德國的工程師前往Rouge考察,事後稱贊福特這一片廠房在物料分配的設計,以及高生產效率方面,將會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效法的對象,但他們當時預計不到的,是Rouge這概念其實可說是現代制車方法中所採用的「即時到步」(Just-in-time)配件供應程序的前身。
佔地廣大的Rouge,在生產高峰期曾有10萬人同時工作,可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城市。要令這城市運作正常,廠內自設16台火車、長達160公里的軌道、定時的公車服務,以及24公里長的柏油路,使員工可快捷地四處走動。另外,基本設施方面,還有多個消防局、警察局、雇有全職醫護人員的醫院,以及5,000個負責廠房維修的工人。1920年,廠內更加建了一座巨型發電機供ROUGE及Highland park兩廠同時使用,其發電量之高,福特甚至每日要將數千萬瓦剩餘的電力供應底特律市使用。
亨利·福特雖然對Rouge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其實在車廠經營的日子中,卻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徹底的自給自足,福特亦從沒有依賴過少於6,000個供應商,但這已離他的最終理想不遠。
濃煙代表生產力
其實,由Rouge出廠的第一部汽車,並非亨利·福特希望能大大減低成本的T型車,在T型車的生產線還未完全由HighLand Park轉到Rouge之前,亨利·福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將廉價汽車惠及農民;於是一部大量生產的拖拉機Fordson就成為由Rouge出產的第一部交通工具。實際上,由於亨利·福特在很長的日子中不斷地將新的改進、新的意念改用到工序上,無人能清楚地指出Rouge的T型車流動生產線是何時正式成立的。
有員工憶述,Rouge可說是一連串亨利·福特的「新嘗試」,Rouge的演化,並非一個大計劃下的完成品,而是亨利.福特在捲起衣袖「想到就做」之下的一系列試驗品。
1927年,舉世期待作為取替T型車的全新福特汽車——A型車,正式在Rouge出廠。A型車是第一部被亨利·福特喻為「由原料至完成」都在Rouge進行的大量生產汽車。1928年,整個Rouge可算終於完成興建工作,但廠房卻從未因此而停止發展。只要有新的而又有更高效能的機器出現,亨利·福特就會不惜工本地買下來,然後將整個部門重建以遷就這些新設施。
經Rouge出產的汽車,繼A型車之後,30年代有V8、B型車,以及期後數不清的Deluxe、Mainline、Cresline、Fairlane、Thunderbird、Mercury的Cougar及林肯Lincoln)等,還有現時仍正投產的Mustang、這也是目前唯一由ROUGE出產的福特汽車。
自亨利·福特於1947年與世長辭後,福特汽車已逐漸演變為一個環球化的車廠,在全球23個國家共有35條福特的生產線,而Rouge仍然扮演著福特「中心」的角色。不過,自60年代開始,福特的高層已經開始察覺到社會在轉型,在美國工業發展的早期,由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才是生產力高漲的象徵,但當世界工業發展成熟後,政府以至世人就開始認識到黑煙的真正意義——污染,Rouge的存在便開始受到挑戰。
前途不明 政府訂立了空氣及水質管制條例,如一處廠房內的設施愈多,其整體排污量便愈高,這亦間接令福特要相繼關閉或出售部分廠房,繼而倚賴外界的供應商。到80年代,原先由福特擁有的船塢和制鐵廠已先後被賣掉,Rouge的佔地亦減少了45%,工作量和雇員人數同時大幅下跌,在經濟壓力下,更多廠房面臨關閉的命運。
直至1992年,Rouge只剩下生產Mustmg(野馬)跑車的責任,這時車廠亦有人打算將這款美國經典跑車停產,成事的話,就表示Rouge廠房也可能全面倒閉。在工會組織和當時的北美福特總裁AlexTrotman的號召下,車廠決定要保持Mustang的生產,「救救Mustang」亦同時代表了「救救Rouge」。
首先,他們計劃推出全新設計的Mustang,要達成目標,就需要增強Rouge的效率和品質,這亦表示有投資增設最先進設備的必要。在1997年,福特董事局達成協議,允許將這座最大而又最舊的福特車廠重建為一個先進的汽車生產場地。在去年11月,福特正式宣布除了改建原有的設施外,更會在Rouge興建一個全新的汽車製造廠,成為美國工業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