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電化學通訊

電化學通訊

發布時間: 2021-08-12 13:39:25

『壹』 電化學和電催化是同一個概念嗎有啥區別

電化學與電催化不是一個概念
電催化是電化學的一種比如甲醇的電催化氧化就是研究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必須做的工作,是電化學的一部分

『貳』 有哪些重要的電化學專業期刊,各有什麼特點(8種以上)

1、electrochimica acta 3.777
偏重的研究方向 電化學(2) 電容器(1) 電化學感測器(1) 納米電鍍(1) 電極材料(1) 電分析(1) 鋰電池(1) 納米材料(1) 電沉積(1)
審稿速度 平均1.44個月的審稿周期
投稿平均命中率為 :60.71%

2、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2.279
發表時間過長,算起來從投稿到網上先行發表,大約用了半年時間。 要有創新性,如果已經在較高檔次文章的通訊上(如前面的Chem. Commun.)發表了,再將詳細的研究論文發在該刊上應該是比較容易了。

3、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5.437
偏重的研究方向 感測器(1) 電化學分析(1) Electrochemestry(1) Biosensor(1)
審稿速度 平均1.6個月的審稿周期
投稿命中率 投稿平均命中率為 :31%
【投稿方式】Online Submission
【投稿費用】免費。彩色圖片是否需要花錢不清楚。
【投稿感受】簡稱為BB,是elsevier旗下的一本月刊雜志,主要刊登生物感測器相關領域的工作,尤以電化學感測器居多,檢測對象最喜歡的則是葡萄糖(glucose biosensors),中國人投的比較多。近兩年影響因子直線上升,05年3.463,06年4.132,07年已升到5.061。讀研以來,我共投過此期刊三次,第一次被拒,後兩次均小改後接受。審稿時間一般為兩個月左右,投稿後狀態變化一般為「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with editor-->under review--required review completed-->Decision」,審稿人一般為兩到三個。該期刊對創新性要求不是很高,但最近由於IF升的高估計會提高標准了。文章類型有全文(full paper)和通訊(short communication)兩類。文章接受後一般2周內即online,4個月左右後能出卷/頁碼號。

4、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4.425
偏重的研究方向 鋰電池(2) 電化學(2) 多孔材料(1) 納米電極材料(1)
審稿速度 平均1個月的審稿周期
投稿命中率 投稿平均命中率為 :25%
ELECTROCHEM COMMUN是電化學領域的權威期刊。審稿速度快,編輯效率高,一般8-14天有初審意見,如果順利一個月左右就見刊了。期刊要求短小精悍,強調新穎。電化學期刊的影響因子總體不高,不過這些年有所抬頭,本刊的分數也隨之迅速增長。該刊作為國際電化學的旗艦期刊,其上的優秀文章領導著電化學領域的發展方向。

5、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1.836
電化學分類下的 3 區期刊,審稿速度非常慢,一般要超過3個月。

6、ionics 1.674
電化學分類下的 4 區期刊,平均2.8 個月的審稿周期,出版地在德國

7、Bioelectrochemistry 3.947
電化學分類下的 3 區期刊,電化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生理學等多學科交叉點上的邊緣學科——生物電化學,偏重感測器

8、electrochemistry 0.934
偏重的研究方向 化學科學(3) 物理化學(3) 電化學(3) 工程與材料(1) 金屬材料(1) 金屬材料的磨損與磨蝕(1) ,電化學分類下的 4 區期刊,平均1個月的審稿周期

『叄』 電化學通訊投稿求助

2015年已中兩篇

『肆』 簡述化學反應和電化學反應的區別

化學反應包括電化學反應,是大概念與小概念的關系,是包含關系。
電化學反應是是化學反應的子類
電化學反應又分為原電池反應和電解池反應
原電池,一定是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裝置設計,使之產生電流
電解池,通電使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可以不自發的進行
電化學反應需要電解質環境

『伍』 電化學工作站在掃描過程中掃描意外停止,提示通信自動斷開這是什麼問題怎麼解決。

電化學工作站在掃描過程中掃描意外停止是因為有的電化學工作站使用的是變壓器,輸入的電壓低於儀器的保護電壓,儀器和微機的通信就會自動斷開;比如我國的單相公共用電是220V,儀器的使用電壓是±20%,那麼輸入電壓高於264V,低於176V,儀器就會進入自動保護,工作站和微機的通訊就會自動斷而開掃描停止。如果沒有設置自動保護的,工作站和微機是通的,當電壓很低的時候掃描也不會停止,但邏輯數據已經紊亂了,做出來的圖也沒有意義。當電壓很高或者電流很大時會燒壞電極或者燒毀儀器,所以儀器沒有設置自動保護裝置是非常危險的。
如果進實驗室同一路電源線上有設備使用功率比較大,影響到其他儀器的運行,要考慮使用一個UPS智能高頻在線式交流不間斷電源系統,或者改進供電裝置。

『陸』 化學電池在通訊、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具體例子

化學電池是將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電池,在日常生活及通訊、交通廣泛應用;
手機用到的是:鎳氫電池、鋰電池;
汽車、電動單車用到的:鉛酸電池、鋰電池;
航天領域用到的:氫氧燃料電池。
平時家用手電筒、充電電燈等也用到:鹼性鋅錳電池、鎳氫電池。

『柒』 電化學和電催化是同一個概念嗎

電化學作為化學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兩類導體(電子導體,如金屬或半導體,以及離子導體,如電解質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發生的帶電及電子轉移變化的科學.傳統觀念認為電化學主要研究電能和化學能之間的相互轉換,如電解和原電池.但電化學並不局限於電能出現的化學反應,也包含其它物理化學過程,如金屬的電化學腐蝕,以及電解質溶液中的金屬置換反應.
電催化是使電極、電解質界面上的電荷轉移加速反應的一種催化作用.電極催化劑的范圍僅限於金屬和半導體等的電性材料.
一個是"科學"一個是"催化作用",就好比一個是體積一個是質量,怎麼可能會有共同點.

『捌』 電化學反應的過程和基本原理是什麼

電化學作為化學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兩類導體(電子導體,如金屬或半導體,以及專離子導體,如電解質溶屬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發生的帶電及電子轉移變化的科學。
傳統觀念認為電化學主要研究電能和化學能之間的相互轉換,如電解和原電池。但電化學並不局限於電能出現的化學反應,也包含其它物理化學過程,如金屬的電化學腐蝕,以及電解質溶液中的金屬置換反應。
電化學反應種類繁多,沒有統一的原理和過程、必要的條件。
如原電池反應,條件是有兩種金屬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金屬,另一種導電非金屬,如石墨。),及電解質溶液和閉合電路。
又如電解反應,需要電源、電解質溶液、待鍍物品(陽極)和鍍層金屬(陰極)。

『玖』 電化學是如何誕生的

電化學是電學與化學結合的產物,依賴於化學一定程度的發展和電流的發現。伽法尼在蛙腿實驗中發現電流後,人們開始了對電的研究。物理學家伏打發明了伏打電堆,提出了接觸電(金屬電)的概念,認為金屬都含「電流體」,但張力不同,電流體從張力高的金屬流向張力低的金屬,就產生了電流,電池裝置中的電解質只起導電作用。

《自然哲學、化學和工藝》雜志的主編英國人尼科爾遜(W.Nichoison)看到了伏打的來信,深受啟發,立即和卡利斯爾(A.Carlse)運用伏打電堆研究水的分解反應。1800年5月2日,他們用導線連接作為電池的兩極的媒介物,將導線浸在水中,不久在導線上析出了氧和氫。電解水產生氫和氧,與以化學方法分解水的產物相同,於是他們斷定電池中發生了化學反應。從此,科學家開始利用電流研究化學,一門新學科——電化學產生了。

英國的戴維用電解法分離出鉀、鈉等單質,並對電解過程進行定量研究,發現電池的電動勢與電解析出物質量成正比。法拉第發現了電解定律,提供了電量與化學反應量間的定量關系。他說「化學作用就是電,電就是化學作用」。盡管如此,當時人們對電與化學關系的本質並不了解,不明白是化學作用產生了電流。戴維、貝采里烏斯等仍沿用伏打的接觸說,認為是金屬產生了電流。

隨著弱、強電解質電離理論的產生和電子的發現,電與化學之間的關系日益明確,人們認識到電池陰極上的金屬失去電子變成正離子進入溶液,而陽極上的金屬得到電子,從而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對電學與化學關系的正確理解促進了電化學的進一步發展,也再次證明了能量守恆與轉化定律的正確性。

『拾』 電化學原理

1、原電池工作原理

原電池是將一個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在原電池的負極和正極上發生,從而在外電路中產生電流。

2、原電池的電極的判斷

負極:電子流出的一極;發生氧化反應的一極;活潑性較強金屬的一極。

正極:電子流入的一極;發生還原反應的一極;相對不活潑的金屬或其它導體的一極。

在原電池中,外電路為電子導電,電解質溶液中為離子導電。

(10)電化學通訊擴展閱讀:

一、組成原電池的基本條件

1、將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即一種是活潑金屬一種是不活潑金屬),或著一種金屬與石墨(Pt和石墨為惰性電極,即本身不會得失電子)等惰性電極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2、用導線連接後插入電解質溶液中,形成閉合迴路。

3、要發生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二、研究內容

電池由兩個電極和電極之間的電解質構成,因而電化學的研究內容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電解質的研究,即電解質學,其中包括電解質的導電性質、離子的傳輸性質、參與反應離子的平衡性質等,其中電解質溶液的物理化學研究常稱作電解質溶液理論。

另一方面是電極的研究,即電極學,其中包括電極的平衡性質和通電後的極化性質,也就是電極和電解質界面上的電化學行為。電解質學和電極學的研究都會涉及到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和物質結構。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