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歷史
⑴ 是亞洲的歷史久遠還是歐洲的歷史久遠
論理,亞洲和歐洲同屬於亞歐大陸,也是喜馬拉雅-阿爾卑斯山系。所以人類出現的時間應該差不多,文明建立的時間也不會相差太遠。差別就在於中國有明文記載的史記以及史記以前的很多史料,而歐洲沒有。歐洲崛起以後,極力鼓吹自己才是人類的祖先,也會給人一些錯覺。
⑵ 亞洲歷史典故(除中國)
浦島太郎:
很久很久以前,有這么個地方,住著一個漁夫,叫浦島太郎。
這個浦島太郎,每天劃船出海,以釣魚為生。
太郎的生活,本來是很貧苦的,可是,這個年輕小夥子,卻不僅喜歡幻想,而且心地也挺善良。
他站在海岸上,眺望著大海,心裡想:
「要是能變成一條魚,該多好啊!」
可見,與其說他喜歡釣魚,不如說他更喜歡這樣幻想。
如果夢想真的成了現實,那多美呀。
太郎時時刻刻地幻想著,一心一意地憧憬著。
有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太郎出海回來,走到海邊沙灘上,正趕上一群孩子在嗚嗷喊叫。低頭一看,原來,他們逮住了一隻小海龜,戲弄著呢。
「這幫淘小子!住手!是不是看它啞巴牲口好欺負啊?」
太郎救下了小海龜,把它放回了大海。
「祝你一路平安。以後可多加小心,別再讓人家逮住。」
好心的太郎,立在海邊,朝著小海龜游去的方向,凝視了好久,好久。
幾年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
一天,太郎還像往常一樣,悠閑自在地釣著魚。
「要是能變成一隻海鷗,該多好啊!」
太郎又在幻想著。
想著想著,太郎救下來的那隻海龜,從那兒鑽出來了。
「太郎,救命之恩,報答不盡。我願意帶你下海底,到那漂亮的水晶宮去。那水晶宮,就是所說的龍宮,美麗的海花環繞著它,確實是個好地方。唉,走吧,請你騎在我背上。」
海龜馱著太郎,「刺刺」地鑽進海里。
「喔呦!」
一看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太郎非常震驚。
這里,正如太郎所幻想的那樣,無限美好,無限廣闊。
這兒也是,那兒也是……到處都是海花。海花競相開放,美麗而又芬芳。
「怎麼樣?好極了吧?」
太郎已經陶醉了,海龜看了,露出得意的神色。
太郎確實感到身臨夢境一般。
不一會兒.太郎來到了光閃閃的珊瑚院。這里五光十色.讓人眼花繚亂。
『這……這是多漂亮的地方啊!」
環顧四周,太郎不由得喊了起來。
這時,珊瑚島輕輕地動了起來,露出來一節珍珠台階。
那最上面的一節,站著美麗的公主——龍宮城裡的神女。
太郎驚得目瞪口呆。
「歡迎你,太郎!你搭救海龜,我們深表謝意。別忙,請在這兒多玩些天。」
美麗的神女親口向他致謝,這使太郎可坐立不安了。
神女突然扇子一搖,花花綠綠的魚兒成群結隊地遊了過來,圍著太郎,搖頭擺尾地跳起舞來了。
就這樣,太郎在龍宮里,天天過著好日子。
吃著可口的海味,魚兒舞又那麼美,還有那溫柔的神女……
對太郎來說,這真是夢境般的生活。
但是好夢不長。
「我們村子,現在啥樣了?」
「媽媽身體健康吧?」
太郎不知不覺地想起家來了。於是,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索然無味。
「太郎,你要回去了!」
神女看太郎整天心事重重地,便戀戀不舍地說:
「你願意住到什麼時候,我都高興。可是,沒辦法。」
「好吧,這個百寶箱,作為禮物,送給你。無論遇到什麼為難事,你都不能把它打開。」
太郎到底決定騎著海龜,回到他所懷念的故鄉去。
「公主,再見!多謝,多謝!」
路上,太郎歸心似箭,他的心讓幾日不見的家鄉給占滿了。
「謝謝你,海龜朋友。」
歸來一看,太郎心裡無比歡暢:漫山遍野鮮花開放,家鄉處處換了新裝。
但是,並不是萬事如意。仔細一看,村子面目皆非。
家,找不到了;媽媽,沒在;還不僅如此,熟人,都不見了。
太郎心涼半截,不知如何是好。
這時,他想起了神女給的百寶箱。
「對了!打開它,也許就什麼都弄明白了。」
太郎想到這里,便提心吊膽地,打開了百寶箱。
突然……哎呀,奇怪?怎麼從百寶箱里,咕嘟咕嘟地,冒出了一大股白煙。
於是,轉眼之間,浦島太郎變成了一個白鬍子老頭兒。
就是這樣。太郎在龍宮里,快活地生活了幾天,而同時,地上卻度過了幾百年。
一個是美麗的海底世界,一個是現在的這個人間世界,哪個是夢境,太郎怎麼分辨也分辨不清了。
⑶ 了解亞洲的歷史,地理
地形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洲。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地圖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折疊水文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鹹水湖;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鄂畢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深1620米)、容量最大、最古老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亞洲歷史
亞洲的歷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中國、印度和古巴比倫都位於亞洲大陸。亞洲的經濟和文化水平曾經在世界上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中國的四大發明,印度人發現「0」、發明阿拉伯數字,等等,許多科學上的發明創造,都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遠古時代,歐洲、北非的許多民族都發源於中亞的草原地帶,在民族大遷徙時代,一部分向西進入歐洲,一部分向東遷入印度,形成范圍廣大的印歐語系各民族;另一部分向南遷徙到北非、西亞,進入埃及,和當地人融合成閃-含語系各民族。
在上古時代,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波斯帝國都發展成為強大的帝國,波斯一直在和歐洲的希臘爭雄,最終被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帝國擊敗,希臘軍隊一直入侵到印度次大陸,最終留下部分軍隊建立了亞美尼亞國家。中國也在走向統一擴張的道路,周圍民族開始了解秦帝國。
當西方羅馬帝國崛起時,東方的中國漢朝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羅馬帝國的領土擴張到中東古巴比倫河谷地,東方和西方開始有經濟和文化的交流,絲綢之路由中國長安經過西域和中東,遠達羅馬。在漢朝北方的匈奴人被漢朝擊敗後,漸向西方遷徙,這些在西羅馬帝國眼中被視為「野蠻人」的部族,在遷入歐洲後,加速西羅馬帝國滅亡。
中古時代,在亞洲西南部興起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席捲南歐、西亞中亞和北非。東方強大的唐朝中國疆域也擴張到了中亞,朝鮮、日本都在逐漸成為統一的民族。
蒙古民族的興起在世界造成不小的影響,征服了歐亞廣大的地域,但也促使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溝通,絲綢之路更為暢通。
自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回教民族滅亡後,回教國家奧斯曼帝國雄據了中東、小亞細亞及北非地區四百多年,某程度上,奧斯曼帝國阻隔了東西方文化和經濟上的交流。東亞地區自從中國明朝開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固步自封,令到文化和科學發展落後,國家禁止國民與外國人交流情況常見。例如日本實施鎖國政策,清朝初期的海禁。
18世紀以後,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興起,殖民主義者透過航海路線,發掘亞洲大陸的資源,而亞洲地區的積弱,成為列強爭奪的領域,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亞洲北方西伯利亞的荒蕪地區,隨著蒙古帝國的勢力瓦解,歐洲俄羅斯民族建立的沙皇俄國逐漸循陸路開發。雄據亞洲北方大片土地。
19世紀末期,日本隨著明治維新的改革成功,使其國勢日盛,成為當時唯一以「列強」身份在國際社會舞台具有地位的亞洲國家。自多次對周邊國家如清朝、沙俄發動的戰爭勝利,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日本以戰勝國身份託管戰敗國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令日本的勢力范圍遍達西太平洋。亦令其進一步征服中國和全亞洲的野心漸大,日本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軍國主義的薰染下,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亦自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始,在亞洲地區揭開戰幔。日本終在1945年被美國於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後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亞洲民族主義抬頭,各個民族國家才開始紛紛爭取獨立。與此同時,西方的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峙蔓廷至亞洲大陸,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擊敗中國國民黨,拿到了中華民國在大陸地區的政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北。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在亞洲推動共產主義。東亞地區先後建立多個社會主義政權,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寮國等。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韓戰和越戰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在亞洲地區爆發的主要戰爭。
西亞和中東地區亦各民族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紛紛爭取獨立。最著名的是以「聖雄」甘地帶領的印度獨立革命運動,最終印巴分治,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和以回教徒為主的巴基斯坦均在1948年獨立。而中東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帶來牽涉到宗教和民族上的嚴重沖突。以色列雖然在1947年獲許在猶太人地區建國,但由於包括「聖城」耶路撒冷被劃入以色列,令周邊回教國家不滿,猶太人和回教徒不和,導致以色列與周邊的回教國家沖突日增,在以色列和敘利亞、約旦和埃及等對抗的三次以阿戰爭中,以色列佔領大片巴勒坦地區,並在該區設立殖民地。另外,一向被視為「世界火葯庫」的中東地區,地區戰爭不斷,包括在八十年代伊拉克和伊朗對火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和2003年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和針對美國聲稱的頭號恐怖份子領袖拉登而在2002年發動推翻塔利班政治集團的「攻擊阿富汗戰爭」。
⑷ 亞洲其他國家的歷史
建議看一本張乃和主編的《東亞史》。起自上古人類起源,傳說時代、石器時代,下訖20世紀80年代經濟發展,是比較全面的東亞各國歷史概覽。
⑸ 世界上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是什麼
古代四大文明: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這4個中確實還是中國有據可查的歷史最晚
古印度的文明史大約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比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文明要早500年左右。而現在的印度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分離後的國家,在1947年獨立,歷史也就60年左右
⑹ 亞洲的歷史名人
你好。先說中國:唐寅(1470—1523),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畫家、文學家。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初字伯虎,更字子畏,號桃花庵主等。
沈萬三,名富;字件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元末明初人。
韓國:李舜臣(1545-1598):民族英雄。
朝鮮:李舜臣是朝鮮歷史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人物。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海戰奇才。
就說這么多。樓主在網上一搜一大堆啊。
⑺ 西方歐洲歷史為什麼沒東方亞洲歷史長
東西方文明如果從國家的誕生的角度來說是古埃及最早是公元前3500年前,古巴比倫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印度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代中國是公元前2070年,而愛琴文明(古希臘和雅典)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除了中華文明以外,其它文明都被外來民族消滅過斷代過,而我們中華文明一直延續不斷。所以,從長短角度來說,應該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長。
回答第二個問題的話,那要從人類的起源來講。目前科學界有一種說法,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老祖宗都來自於東非大裂谷,最早的類人猿是從樹上下來後,就沿尼羅河岸邊向北。由於這里比較乾旱而且土地面積少,這能留下很少一部分人生活,絕大部分人過現在的西奈半島向東,這時分兩路,一路向北進入歐洲(這部分人絕大部分被凍死暫且不說),一路繼續向東到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而這里也只有一小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中的大部分人又繼續向東到達今天的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印度),而一部分人感到,還可以繼續向東找適合居住和生活,因為他們大致沿同緯度向東氣候宜人,降水豐沛。所以有一部分再向東進入到我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這部分人就是後來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不過也有一部分繼續向東北到達今天的白令海峽,由於過不去,又返回到我國的黃河流域。至於地中海中的克里特文明。可能是在尼羅河一帶生活的人藉助後來的獨木舟渡到那裡的。
綜上所述人類起源的時間前後應該差得不是太大。
⑻ 歷史上亞洲的著名戰爭有哪些
BC587-BC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將其中居民俘往巴比倫,史稱「巴比倫之囚「
624年,尼哈溫戰役,大食消滅波斯。
隋朝三征高麗,失敗。
蒙古三征日本,遭風暴,失敗。
……
⑼ 簡要的介紹一下亞洲封建社會的歷史
在亞洲,七至八世紀是中國的隋唐盛世,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文化燦爛科技先進,中國的制度和文化對東亞地區有著持久深遠的影響。宋朝的中國仍是世界上文化昌明,經濟富庶的國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疆域遼闊,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宋元時期中國的科學技術達到頂峰,四大發明大致在這一時期走向世界。明朝前期,中國強盛,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中國與亞非各國建立了友好關系。至16世紀,中國始終是居於世界文明的先進行列。明朝中期,國力開始衰落,明晚期,社會動盪戰亂災害頻繁,中國社會發展陷入停滯。清代前期,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最後的康乾盛世,之後中國便日暮西山,無情的被從先進的陣營中拋棄。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專制不斷強化,一方面強大的封建帝國空前強大,另一方面,帝國危機四伏。在17世紀西方趕上並且迅速超越中國。日本、朝鮮的古代歷史受到中華文明的影響,同時形成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古時代前期日本,善於學習中國,改革內政,建立起天皇制國家,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後期,天皇權力衰弱,武士集團統治日本,日本進入幕府時代,15-16世紀日本進入群雄逐鹿,戰亂不斷的戰國時代。蒙古在12世紀崛起,13世紀征戰亞歐大陸,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蒙古的軍事征服是血腥野蠻的,但遼闊的蒙古帝國也打破了各個文明的界限,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在阿拉伯半島,7世紀伊斯蘭教成為阿拉伯統一的旗幟,阿拉伯國家形成並且迅速擴張,到8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成為地跨三大洲強大的封建帝國。帝國經濟貿易繁榮,與中國隋唐並稱「中古世界文明的雙塔」。阿拉伯文化輝煌燦爛,翻譯了許多西方古典文化的經典作品,在學術領域廣有建樹,中國的四大發明也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古時期的阿拉伯地區成為中古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此外南亞的印度半島和中亞也有創立過輝煌文明的封建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