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
Ⅱ 安岳石刻的歷史文化
中國佛教與道教混合的石刻造像--安岳石刻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境內,分布於全縣4個區32個鄉,保存較完好的有45處,主要有卧佛院、圓覺洞、毗盧洞、華嚴洞、茗山寺、玄妙觀等處。計有摩崖造像105處,造像約10萬身。根據現存題記, 造像盛期主要在盛唐至北宋末近400年間。
安岳縣位於四川省東部,為成渝古道要沖,始建制於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古稱普州。縣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尤以石刻著稱於世。具有一定規模的石刻點就有300餘處,石刻造像達10萬余尊,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絕大部分石刻雕造於我國石窟藝術由北向南發展的高峰時期,即唐、五代、北宋時期。石刻造像以佛教題材為主,也有少數道教造像和儒、釋、道三教合龕造像,且多數為摩崖造像。其藝術風格既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遺風,又有體態健美、面頤豐滿的唐代風韻,還有雕工精細、瓔珞滿身、裝飾華麗的宋代特色。
安岳縣位於四川盆地東部,東鄰重慶市,南接內江市,北連遂寧市。幅員面積2689.11平方公里,耕地133.6萬畝,轄69個鄉鎮,人口154萬。
安岳,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古為巴蜀分治地,梁設普茲郡,轄普州,北周建德四年置縣,因治所建在鐵峰山上,故取「安居於山嶽之上」之義而得縣名。至此,州縣治所同置一城,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隋、唐、宋時期,普州已是聞名遐邇的重鎮,其文化與眉山的「三蘇」齊名,得「東普(州)、西眉(山)」之美譽。唐代名將程咬金,著名苦吟詩人賈島,北宋大理學家陳摶,宋代大數字家秦九韶,廣州起義革命先烈袁紹柏、彭明晶烈士,新詩的開拓者康白情,農業科學家允奎,當代著名作家劉心武等一大批飽學之士及英豪人物或生於斯或葬於斯,為安岳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盛於唐宋的石刻,具有極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被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譽為「古、多、精、美」。境內現存摩崖石刻造像200餘處、10多萬尊、經文15窟、40餘萬字,列為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八廟卧佛院,石羊毗盧洞,鼎新華嚴洞、茗山寺,黃桷玄廟觀,城郊圓覺洞、千佛寨等。還有罕見的石仿木古建築—木門寺。石羊毗盧洞的紫竹觀音高3米,懸刻於長、寬約10米的石窟中,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側身坐在一張長3米的弧形荷葉上,飄逸自然而有豐韻,被前來觀賞的專家、學者譽之為東方「維納斯」。保存完好的侏羅紀馬門溪恐龍化石、大量的石刻題記,珍貴的館藏文物,尤令研究歷史、觀賞古跡的人們贊不絕口。
安岳農業發達,物產富饒。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產肉大縣、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水產品超萬噸縣、中國檸檬之鄉。檸檬、通賢柚、紅苕加工、蠶桑、畜牧已成為安岳的五大支柱產業。
安岳工業以絲綢、紡織、食品、竹編、醫葯、機械加工、建工建材為主的產業已初具規模。安岳工業園區建設2002年底將全面完成,安岳工業方興未艾。
安岳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縱橫貫通境內的772公里幹道公路出入十分快捷。已有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110千伏輸變電站5座、10000門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光纜傳輸使通訊聯絡更加方便。

Ⅲ 安岳有多少年歷史
你好,在四川盆地東部的淺丘地帶,鑲嵌著一顆既古老而又煥發著青春光澤的「川東明珠」──安岳縣始建於北周建德4年(公元575年),古稱「普州」,屬四川省所轄。至今有1436年歷史
Ⅳ 安岳過去的情況
安岳,「中國檸檬之鄉」、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石刻藝術)」、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安岳成為川東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安岳古屬普州,因治所成建於鐵峰山上,取「安居於山嶽之上」之義而得名。位於四川盆地東部,東鄰重慶,南接內江,西臨資陽,北接遂寧,是成都至重慶、南充至宜賓的捷徑交點。國道319和省道206線呈十字交叉貫穿全境。安岳屬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4℃,冬暖春早,夏熱多雨,雨量充沛,生態良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5%。
安岳石刻石窟身處美麗的自然山、水、森林植被之中,景區內溪谷縱橫、湖泊眾多、森林幽靜、田園優美。安岳石刻上承敦煌、下啟大足,史溯源於東漢,興於唐,盛於宋,題材融合佛、儒、道,時間縱貫千餘載。石刻內容豐富、規模宏大、藝術精湛,以「古、多、精、美」著稱於世,被譽為 「我國古代雕刻又一偉大寶庫」。現有歷代摩崖造像10餘萬尊,盛唐石窟佛經40餘萬字,毗盧洞、卧佛院、圓覺洞、千佛寨、華嚴洞、玄妙觀、茗山寺、孔雀洞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木門寺國家級古建築1處,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是石刻旅遊的理想目的地。
安岳人傑地靈,唐代開國名將程咬金、著名詩人賈島、北宋理學家陳摶、南宋數學泰斗秦九韶、韓國金首露王王妃普州太後許黃玉、中國新詩開拓者康白情、諧劇創始人王永梭、現代著名作家劉心武等一大批名人精英,在安岳留下了眾多珍貴的詩歌、繪畫作品、歷史典故和傳世佳作。現有文廟、奎星閣、明進士壇、書帶橋、賈島墓、陳摶墓、秦九韶紀念館等眾多的名人遺跡、墓碑游覽點。
安岳古樸的農村風情,祥和的農民生產、生活場景,優美的田園風光、林業生態風光,百餘座中小型水庫和數十條大小河流形成的獨特水上風光,60里通賢柚長廊,30萬畝檸檬海洋,構成了我縣上佳的生態觀光旅遊特色。烽火村、水觀村、四方村、桂荷半島、桂荷頤園、觀景台等鄉村旅遊景點,如田園牧歌的美麗風景,似小家碧玉的悠悠風情,是綠色生態游的良好去處。
全縣已形成了以石刻藝術為主題的東部、中部、北部三大珠環相連的石刻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景區內旅遊基礎設施、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獨特的自然生態風光、良好的氣候條件與文化旅遊資源的完美結合,使安岳成為游覽、觀光、會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文物旅遊景點和綜合型旅遊度假區。
Ⅳ 四川安岳歷史名人
!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字道古,安岳人。秦九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其父秦季棲,進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書少監。 秦九韶聰敏勤學。宋紹定四年(1231),秦九韶考中進士,先後擔任縣尉、通判、參議官、州守、同農、寺丞等職。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在政務之餘,對數學進行虔心鑽研,並廣泛搜集歷學、數學、星象、音律、營造等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為母親守孝時,把長期積累的數學知識和研究所得加以編輯,寫成了聞名的巨著《數學九章》,並創造了「大衍求一術」。這 不僅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近代數學和現代電子計算設計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稱為「中國剩餘定理」。他所論的「正負開方術」,被稱為「秦九韶程序」。現在,世界各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數學課程,幾乎都接觸到他的定理、定律和解題原則。秦九韶在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英國數學家取得的成果要早800多年。
秦九韶安岳修建的秦九韶紀念館,恢宏壯觀,雄偉氣派。
2 陳摶「普州崇龕(在今潼南縣境)人」(871~989年)為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字圖南,自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他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等。
我自己在安岳也就看見了這2個!以後慢慢發掘吧!希望對你有用!!你也是安岳的??
Ⅵ 安岳縣有什麼發展史
安岳縣位於四川省東部
Ⅶ 安岳的歷史名人
陳摶 最出名的就是他了
其他的 應該不多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