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圖片及地理位置
㈠ 湄公河在中國地圖的哪個位置
湄公河在中國地圖的西南方
㈡ 湄公河具體的經緯度位置
湄公河三角洲具體的經緯度位置
8-10N
105-108E
㈢ 湄公河的自然地理
湄公河流域面積大於81.06萬平方千米,從西藏高原一直延伸到南海。在亞洲江河中,僅長江與恆河的最低流量大於湄公河。由於湄公河在其流程的頭1955千米中河床狹窄,而在其流出雲南高原那一河段的上下游佔主導地位的自然狀況又形成對比,因而據以將其分為兩個主要部分。
湄公河上游為一狹長谷地,約占流域總面積的1/4,切穿中國的山脈和高原。湄公河下游在其開始形成緬甸、寮國邊界的那一點以下,長2390千米,有泰國的呵叻高原(Khorat Plateau)、在寮國和越南的安南山脈的西坡以及柬埔寨的多數地區為其流域,然後經在越南的三角洲汊河到達海中。
湄公河在其上游系薩爾溫江與長江之間的高原上發源的一叢大河之一;河床深切入其流經的崎嶇地區。在緬甸與寮國之間,約20720㎞²緬甸領土為湄公河流域,全系坎坷不平的地區。湄公河較為平緩的下遊河段,構成寮國與泰國之間的一段相當長的邊界,成為柬埔寨、寮國、泰國與越南四國之間摩擦與合作的一個主因。 湄公河地形可分為5個區:北部高原、安南山脈(長山山脈)、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河平原。北部高原包括寮國北部,泰國的黎府和清萊省山區,到處是崇山峻嶺,高程達1500-2800米,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沖積台地。安南山脈從西北向東南延伸800餘千米,北部和中部的山坡較陡,南部為丘陵地區。南坡和西坡受西南季風的影響,雨量較大,而中部河谷較乾旱。南部高地包括柬埔寨的豆寇山脈,東面為綿延山地,西南為丘陵地。呵叻高原包括泰國東北部和寮國的一部分,為長寬各約500千米的蝶狀山間盆地,支流蒙河和錫河流經這里。湄公河平原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區。
在當地被稱為昂曲和札曲的上源,發源於青海省南界唐古拉山中海拔4900米余的高地。它們向東南流經西藏昌都地區。被稱為瀾滄江的主河朝南面下瀉,穿越被侵蝕切割成丘陵和谷地的雲南高原,到達景洪南面一點,成為中緬界河。河水接著朝西南方向奔流;長201千米余的河段形成緬甸、寮國之間的邊界。緬甸以下流域可分為6個主要部分——北部高地、呵叻高原、東部高地、南部低地、南部高地與三角洲。下游流域植被的多數屬熱帶闊葉樹種,不過隨著緯度與地形的不同,也出現不同的個別樹種。
北部高地有高褶皺山嶺,高約海拔2743米,許多山嶺山坡陡峭。永珍下游東-西向河道的南面為呵叻高原,幾乎囊括了湄公河流域在泰國的所有部分,以及在寮國的湄公河支流的下游。這是一片起伏和緩的丘陵,與平坦的沖積平原縱橫交錯。東部高地是安南山脈的組成部分,山中河流從西面注入湄公河。在越南的奇山(Ky Son,孟仙〔Muong Sen〕)與柬埔寨的桔井(Kracheh)之間的大部地段,分水嶺構成東面的越南與西面的寮國和柬埔寨之間的邊界。
南部低地與寮國巴塞(Pakxe)下游湄公河兩邊均毗連。湄公河在孔南瀑布(Khone Falls)猝然一跌流入柬埔寨。在孔南瀑布與桔井之間,激流險灘與沖積平原交錯。在磅湛(Kampong Cham)以下,河床坡度變緩,河水流經其泛濫平原上的廣闊沖積帶。在金邊附近,湄公河與洞里薩河(Tonle Sap)匯合,並通過後者與洞里薩湖連接起來。洞里薩河的流向因季節而異。在汛期高峰,當湄公河水位高時,水經洞里薩河流入湖中,湖面在此時從2590㎞²余增加到約10360㎞²的最大面積。在旱季,當洪水退去時,洞里薩河逆向朝東南瀉入湄公河中。洞里薩湖是一個高產漁場。
柬埔寨西南部的象山山脈與豆蔻(Kravanh)山脈組成南部高地。洞里薩河的幾條支流發源於這些高地。湄公河在金邊以下分為兩條支流:湄公河自身與巴塞河。三角洲自此一直伸展到海邊,三角洲總面積約為64750㎞²,分為3大段。
從中、緬、老邊界到寮國的萬象為上游,長1053千米。流經地區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較大,沿途受山脈阻擋,河道幾經彎曲,河谷寬窄反復交替,河床坡降較陡,多急流和淺灘。萬象到巴色為中游段,長724千米。流經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脈的山腳丘陵,大部分地區海拔100-200米,地形起伏不大。其中上段河谷寬廣,水流平靜。沙灣拿吉至巴色,河床坡降較陡,多岩礁、淺灘和急流。巴色到柬埔寨的金邊為下游,長559公里。流經地區為平坦而略為起伏的準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床寬闊,多汊流,但部分河段有小丘緊束或橫亘河中,構成險灘、急流,全河最大的險水孔瀑布就在此段。金邊以下到河口為三角洲河段,長332千米。湄公河在金邊附近接納洞里薩河後分成前江與後江,前後江進入越南,再分成6支,經9個河口入海,故其入海河段又名九龍江。三角洲平均海拔不足2米,面積4.4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水網密集,土壤肥沃。為東南亞重要的的稻米產區之一。 湄公河流域位於亞洲熱帶季風區的中心,5-9月底受來自海上的西南季風影響,潮濕多雨,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中旬受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影響,乾燥少雨,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
強度很大、歷時較短、影響范圍較小的雷雨在整個雨季都很頻繁;歷時較長,范圍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頻繁,能引起嚴重的洪水泛濫,但其影響大多隻局限於三角洲地區和流域西部,偶爾穿越大陸使更大范圍遭受長時間大雨襲擊。由於降雨的季節分布不均勻,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經歷一次強度和歷時不同的乾旱。湄公河流域正常年降雨量從泰國東北部的1000毫米以下遞增到寮國南部、柬埔寨和越南的山區邊緣的4000毫米以上,在柬埔寨平均為2000毫米,平均年降雨量的年內分布很不均勻,年降雨量的88%左右集中於5-10月份。
湄公河流域氣溫變化較小,最高平均氣溫越南為30℃,泰國為33.5℃;最低平均氣溫寮國為15℃,柬埔寨為22.7 ℃;相對濕度為50%-98%。
湄公河流域的徑流來自降雨,由於每年不變的季風影響,上一水文年至下一水文年的主要水位過程線幾乎不變,豐水與枯水間的差距不大。假若規定豐水年流量為多年平均流量的110%以上,枯水年流量為多年平均流量的90%以下,那麼豐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出現機率在萬象站約為25%、50%、25%,在桔井站約為20%、60%、20%。
湄公河水量主要來自其下游流域的降雨並隨季風造成的季節降雨的差異而相應變化。4月水量通常在最低點。在5月或6月隨著帶雨季風從南部移入,水量開始增加,東部和北部高地變化最快。在上游,可以早在8月或9月即可達到最高水位,在南部河段,遲至10月才達到最高水位。南部地區通常在11月開始的東北季風帶來乾燥的天氣,一直持續到翌年5月。
湄公河下游流域氣溫全年和暖。金邊日平均最高溫度為32℃,平均最低溫度為23℃。上游流域氣溫多少受海拔調節,一般比南部低些,且表現出較多的季節變化。
湄公河在柬埔寨桔井的年平均流量約為14000立方米/秒,約北美的哥倫比亞河流量的2倍。在桔井記錄到的最低流量約為平均流量的1/12,而年最大流量約為平均流量的4倍。
據記載,年沉積物數量以巴塞為最大,約1.87億噸;緬甸邊界只有這一數量的一半左右,金邊約為這一數量的2/3。
㈣ 湄公河在什麼地方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是東南亞主要的國際河流,上源稱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稱湄公河,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河長2600多千米,其下游段從巴色到金邊,長559千米,流經平坦而略為起伏的準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身寬闊,但在寮國與柬埔寨交界處有一道巨大的瀑布,即孔瀑布,是全河最大的險水。
㈤ 湄公河的具體位置在哪
湄公河-概況
瀾滄江流經泰國、寮國,流域面積62萬km2,占湄公河—瀾滄江總流面積的77.8%,幾乎包括整個寮國、柬埔寨和泰國的大部分地區、越南的三角洲地區和部分中部高原。河道平均比降約0.16‰。湄公河幹流河谷較寬,多彎道,經寮國境內的孔(Khone)瀑布進入低地,到柬埔寨金邊與洞里薩(Tonle Sap)河交匯後,進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積4.95萬km2,土地肥沃。河流過金邊後分成兩條汊河,一條叫湄公河,一條叫巴塞(Bassac)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條汊河入海。
瀾滄江—湄公河集內河、界河、國際河多條河流為一體,據最新資料統計,中國境內的瀾滄江長2130.1千米,境外的湄公河長2750.2千米,二者相加,這條大江共長4880.3千米,在世界大江大河中,長度為第六位,流域面積為第十四位,年徑流量居第四。從國際河流的角度看,瀾滄江—湄公河,在東南亞大河中穩坐頭把交椅,除了歐洲的多瑙河和非洲的尼羅河,再找不出比她更長的國際江河了,所以人們稱她為「東方多瑙河」。
從中、緬、老邊界到寮國的萬象為上游,長1053千米。流經地區大部分海拔200~1500米,地形起伏較大,沿途受山脈阻擋,河道幾經彎曲,河谷寬窄反復交替,河床坡降較陡,多急流和淺灘。萬象到巴色為中游段,長724千米。流經呵叻高原和富良山脈的山腳丘陵,大部分地區海拔100~200米,地形起伏不大。其中上段河谷寬廣,水流平靜。沙灣拿吉至巴色,河床坡降較陡,多岩礁、淺灘和急流。巴色到柬埔寨的金邊為下游,長559千米。流經地區為平坦而略為起伏的準平原,海拔不到100米,河床寬闊,多汊流,但部分河段有小丘緊束或橫亘河中,構成險灘、急流,全河最大的險水孔瀑布就在此段。金邊以下到河口為三角洲河段,長332千米。湄公河在金邊附近接納洞里薩河後分成前江與後江,前後江進入越南,再分成6支,經9個河口入海,故其入海河段又名九龍江。三角洲平均海拔不足2米,面積4.4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水網密集,土壤肥沃。為東南亞重要的的稻米產區之一。
㈥ 湄公河沿岸國家地形圖
希望能幫到你:
㈦ 湄公河在什麼地方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流經西藏自治區與雲南省,此後成為緬甸與寮國之間,以及寮國與泰國之間的部分國際邊界,還流經寮國、柬埔寨與越南,然後在胡志明市(即原稱西貢)南面注入南海。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稱為湄公河。
湄公河幹流全長4909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為扎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
湄公河上游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
其中南阿河河口至南臘河河口31千米為中國與緬甸界河;寮國,湄公河寮國境內幹流為777.4千米;寮國與緬甸界河為234千米;寮國和泰國界河為976.3千米;柬埔寨境內為501.7千米;越南境內的湄公河三角洲為229.8千米。
由於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極大變化,以及主幹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運能力差。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千米可通航。
(7)湄公河圖片及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寮國首都萬象與柬埔寨首都金邊均在岸邊。湄公河約3/4的流域面積在其下游流經的5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與越南。
瀾滄江流出中國國境以後的河段稱湄公河,占湄公河一瀾滄江總流面積的77.8%,幾乎包括整個老 撾、柬埔寨和泰國的大部分地區、越南的三角洲地區和部分中部高厲河道平均比降約0.16‰。
第二大國際河流,注入太平洋的南海。
主要支流有南塔河、南烏江、南康河、南俄河、南屯河、邦非河、色邦亨河、蒙河、桑河、洞里薩河等,其中蒙河為最大支流。
流域面積
湄公河(瀾滄江)流域面積大於5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22條。中國,瀾滄江流域面積16.48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 140m³,平均年出境水量765億立方米.
㈧ 湄公河在哪裡
湄公河在我國雲南省以及地處中半島的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5國,
拓展資料: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的東北坡,湄公河幹流全長4880公里,流經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是世界第七大河流,湄公河的主要水源補給形式為降雨及高山融雪,水能資源豐富,流經區域內礦產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具有通航能力,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㈨ 湄公河平原的位置與范圍和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1雨熱同期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為水稻生長提供水熱條件。湄公河流經,為水稻生長提供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位置:湄公河平原又稱下高棉,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一個地形區,在湄公河附近和注入海洋的地區9條支流形成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