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雨
❶ 化學酸雨
可信,最近的確會有酸雨,不過不會有那麼嚴重。其實雨都是呈酸性的,只不過酸雨是pH值小於5.6的,酸雨對大理石建築和泥土都有影響,但是對人不會有很大影響。
❷ 什麼是化學雨武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
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載,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等組成。
❸ 化學雨武器是什麼
你聽說過化學雨這種武器嗎?這種武器就是伴隨降雨,將大量強腐蝕性特質灑落下來,使敵方人員淋雨後發生傷亡,敵方的軍事裝備淋雨後在短時間內報廢的一種特殊武器?這種武器和雨同時降臨,不易被察覺,因此很難防範?
化學雨武器種類很多,有頃刻間致敵人於死地的速殺性化學雨武器;有長期潛伏於人體內部導致人體器官病變的病毒性化學雨武器;有使金屬裝備加快銹蝕的金屬病變性化學雨武器;有使非金屬裝備加速老化的非金屬病變性化學武器;還有使自然界動物?植物無法生長的化學雨武器等等?
那麼,化學雨武器是如何使用的呢?舉例來說,當作戰情報部門獲知敵方在某地有部隊集結,便立即通知施放部隊將裝有化學雨的可制導氣球升空?氣球在制導裝置的引導下,悄悄地飛向預定攻擊目標上空,自動選定高度?方位後,就在敵人的頭頂下起化學雨?
化學雨
❹ 高一化學酸雨
題目中的SO應該是「SO2「。
漂白效果將會失去,不會變成原來的兩倍。因為:
發生反應: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得到的硫酸和鹽酸都沒有漂白性。所以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後,漂白性質完全失去了。
❺ 關於化學酸雨
空氣中有CO2存在 CO2 + H2O === H2CO3 H2CO3←→H+ + HCO3-
所以正常雨水PH就是飽和碳酸水的PH 約為5.6
如果還有疑問 網路HI找我 詳談
❻ 氣象武器有哪些類型
溫壓炸彈
溫壓炸彈是美國國防部降低防務威脅局在2002年10月組織海軍、空軍、能源部和工業界專家,利用兩個月時間突擊研製的,並成功應用於阿富汗戰場。
溫壓炸彈爆炸時能產生持續的高溫、高壓,並大量消耗目標周圍空氣中的氧,打擊洞穴和坑道目標效果顯著。除去用溫壓炸彈打擊洞穴、坑道和掩體等狹窄空間目標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計劃利用攜帶型溫壓炸彈打擊城市設施,包括建築物和溝道等。
制寒武器
美軍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試驗引爆一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等制寒武器,爆炸後的炮彈碎片遮蔽太陽,天氣驟然變得異常寒冷,這足以將熱帶叢林中的敵人活活凍死。
高溫武器
通過發射激光炮彈,使沙漠升溫,空氣上升,產生人造旋風,使敵人坦克在沙暴中無法行駛,最終不戰自敗;其鋼制彈殼內裝有易燃易爆的化學燃料,採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狀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壓、高溫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
這種炮彈既可用殲擊機、直升機、火箭炮、大口徑身管炮、近程導彈等投射,打擊戰役戰術目標,又可用中遠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遠程作戰飛機投射,打擊戰略目標。
熱壓氣霧武器
2009年底,英軍正研製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精確打擊武器。這種武器運用的是先進的油氣炸葯原理。
這種武器在撞擊後彈體燃料會馬上被點燃,從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並且能夠在很大范圍內殺傷敵人,在目標區域內的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雲霧炮彈
這種炮彈又叫燃料空氣炸葯炮彈,通常使用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等液體炸葯,將其裝填在炮彈內,通過火箭炮或迫擊炮發射到目標上空。
第一代雲霧炮彈屬於子母型,即在母炮彈內裝3枚子炮彈。每枚子炮彈裝填數十千克燃料空氣炸葯,並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針感測器等。
當母炮彈發射擊到目標上空後,經過1~10秒鍾的時間,引信引爆母炮彈,釋放出掛有阻力傘的子炮彈,並緩緩地接近目標,在探針感測器的作用下,子炮彈在目標上空預定的高度進行第一次起爆,將液體炸葯混合,形成直徑約15米、高約2.4米的雲霧,將附近的地面覆蓋住,經過0.1秒的時間,子炮彈進行第二次引爆,使雲霧發生大爆炸。目前,雲霧炮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其性能又有較大的提高,使用的范圍也更加廣泛。
人工消雲、消霧武器
人工消雲、消霧是指採用加熱、加冷開播撒催化劑等方法,消除作戰空域中的濃霧,以提高和改善空氣中的能見度,保證已方目視觀察、飛機起飛、著陸和艦艇航行等作戰行動的安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曾使用一種名為「斐多」的加熱消霧裝置,成功地保障了2500架次飛機在大霧中安全著陸。1968年,美軍為保障空軍飛機安全著陸,曾使用過人工消霧武器。
人工控制雷電
人工控制雷電,是指通過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雲中電荷中和、轉移或提前釋放,控制雷電的產生,以確保空中和地面軍事行動的安全。
人工控制雷電的方法有:利用對帶電雲團播撒凍結核,改變雲體的動力學和微物理學過程,以影響雷電放電;採用播撒金屬箔以增加雲中電導率,使雲中電場維持在雷電所需臨界強度以下抑制雷電;人為觸發雷電放電,使雲體一小部分區域在限定的時間內放電。
太陽武器
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消滅敵方的武器。實際上利用太陽光作為武器,早被使用過。1994年,俄羅斯衛星曾在軌道上安放了一面鏡片,鏡片的反射光在夜間擦過地球,這說明目前的技術已經能夠在4萬米高空集中鏡面反射光。據計算,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度,可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切。這種武器也很有可能出現在新世紀的戰爭中。
化學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
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載,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等組成。
海嘯風暴
提起海嘯,人們無不為之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自然界中,海嘯是由風暴和地震所引起的。據有關材料記載,1965年夏天,美國在比基尼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激發了軍事科學家們研製海嘯武器的濃厚興趣。
那次核爆炸中,在距爆炸中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60米高的海浪,海浪在離開爆炸中心1500米之後,高度仍在15米以上。這一試驗表明,未來的海嘯武器如運用於海戰,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巨浪
對於軍艦和海洋設施以及登陸作戰來說,風浪是一種不可小視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風浪常常導致艦毀人亡,軍事設施毀壞。因此,利用風浪和海洋內部聚合能使大洋表層和深層產生海洋潛潮,從而造成敵海軍艦艇、水下潛艇以及其他軍事設施的傾顛和人員死亡。
軍事科學家認為,巨浪武器還可用於封鎖海岸,達到遏制敵軍艦出海進攻之目的。不過,到目前為止,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未問世,只是引發了一些小浪級的浪濤,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運用成功的前兆。
❼ 什麼是化學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體內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於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裁,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組成等。
❽ 氣象武器真的有嗎
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隨著科學和氣象科學的飛速發展,利用人造自然災害的「地球物理環境」武器技術已經得到很大提高,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變天氣為武器,讓「雷公」、「電母」下凡參戰,已不是異想天開。
溫壓炸彈
溫壓炸彈是美國國防部降低防務威脅局在2002年10月組織海軍、空軍、能源部和工業界專家,利用兩個月時間突擊研製的,並成功應用於阿富汗戰場。溫壓炸彈爆炸時能產生持續的高溫、高壓,並大量消耗目標周圍空氣中的氧,打擊洞穴和坑道目標效果顯著。除去用溫壓炸彈打擊洞穴、坑道和掩體等狹窄空間目標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計劃利用攜帶型溫壓炸彈打擊城市設施,包括建築物和溝道等。
制寒武器
美軍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試驗引爆一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等制寒武器,爆炸後的炮彈碎片遮蔽太陽,天氣驟然變得異常寒冷,這足以將熱帶叢林中的敵人活活凍死。
高溫武器
通過發射激光炮彈,使沙漠升溫,空氣上升,產生人造旋風,使敵人坦克在沙暴中無法行駛,最終不戰自敗;其鋼制彈殼內裝有易燃易爆的化學燃料,採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狀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壓、高溫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這種炮彈既可用殲擊機、直升機、火箭炮、大口徑身管炮、近程導彈等投射,打擊戰役戰術目標,又可用中遠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遠程作戰飛機投射,打擊戰略目標。
熱壓氣霧武器
目前,英軍正研製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精確打擊武器。這種武器運用的是先進的油氣炸葯原理。這種武器在撞擊後彈體燃料會馬上被點燃,從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並且能夠在很大范圍內殺傷敵人,在目標區域內的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雲霧炮彈
這種炮彈又叫燃料空氣炸葯炮彈,通常使用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等液體炸葯,將其裝填在炮彈內,通過火箭炮或迫擊炮發射到目標上空。第一代雲霧炮彈屬於子母型,即在母炮彈內裝3枚子炮彈。每枚子炮彈裝填數十千克燃料空氣炸葯,並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針感測器等。當母炮彈發射擊到目標上空後,經過1~10秒鍾的時間,引信引爆母炮彈,釋放出掛有阻力傘的子炮彈,並緩緩地接近目標,在探針感測器的作用下,子炮彈在目標上空預定的高度進行第一次起爆,將液體炸葯混合,形成直徑約15米、高約2.4米的雲霧,將附近的地面覆蓋住,經過0.1秒的時間,子炮彈進行第二次引爆,使雲霧發生大爆炸。目前,雲霧炮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其性能又有較大的提高,使用的范圍也更加廣泛。
人工消雲、消霧武器
人工消雲、消霧是指採用加熱、加冷開播撒催化劑等方法,消除作戰空域中的濃霧,以提高和改善空氣中的能見度,保證已方目視觀察、飛機起飛、著陸和艦艇航行等作戰行動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曾使用一種名為「斐多」的加熱消霧裝置,成功地保障了2500架次飛機在大霧中安全著陸。1968年,美軍為保障空軍飛機安全著陸,曾使用過人工消霧武器。
人工控制雷電
人工控制雷電,是指通過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雲中電荷中和、轉移或提前釋放,控制雷電的產生,以確保空中和地面軍事行動的安全。人工控制雷電的方法有:利用對帶電雲團播撒凍結核,改變雲體的動力學和微物理學過程,以影響雷電放電;採用播撒金屬箔以增加雲中電導率,使雲中電場維持在雷電所需臨界強度以下抑制雷電;人為觸發雷電放電,使雲體一小部分區域在限定的時間內放電。
太陽武器
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消滅敵方的武器。實際上利用太陽光作為武器,早被使用過。1994年,俄羅斯衛星曾在軌道上安放了一面鏡片,鏡片的反射光在夜間擦過地球,這說明目前的技術已經能夠在4萬米高空集中鏡面反射光。據計算,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度,可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切。這種武器也很有可能出現在新世紀的戰爭中。
化學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載,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等組成。
海嘯風暴
提起海嘯,人們無不為之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自然界中,海嘯是由風暴和地震所引起的。據有關材料記載,1965年夏天,美國在比基尼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激發了軍事科學家們研製海嘯武器的濃厚興趣。那次核爆炸中,在距爆炸中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60米高的海浪,海浪在離開爆炸中心1500米之後,高度仍在15米以上。這一試驗表明,未來的海嘯武器如運用於海戰,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巨浪
對於軍艦和海洋設施以及登陸作戰來說,風浪是一種不可小視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風浪常常導致艦毀人亡,軍事設施毀壞。因此,利用風浪和海洋內部聚合能使大洋表層和深層產生海洋潛潮,從而造成敵海軍艦艇、水下潛艇以及其他軍事設施的傾顛和人員死亡。軍事科學家認為,巨浪武器還可用於封鎖海岸,達到遏制敵軍艦出海進攻之目的。不過,到目前為止,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未問世,只是引發了一些小浪級的浪濤,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運用成功的前兆。
謝謝
❾ 化學雨武器有哪些類型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
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載,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等組成?
❿ 今年下大雪是美國人的生化武器
現在網路有傳言是氣象武器,但只是傳言而已(製造這樣的大災害,可是要冒天下之大不諱的,而且量老美和小日本目前也沒那麼大的本事)。自然災害可能性佔99.9%,遭到氣象武器攻擊可能行佔0.1%。
解釋一下什麼叫氣象武器:
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溫、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隨著科學和氣象科學的飛速發展,利用人造自然災害的「地球物理環境」武器技術已經得到很大提高,必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變天氣為武器,讓「雷公」、「電母」下凡參戰,已不是異想天開。
溫壓炸彈
溫壓炸彈是美國國防部降低防務威脅局在2002年10月組織海軍、空軍、能源部和工業界專家,利用兩個月時間突擊研製的,並成功應用於阿富汗戰場。溫壓炸彈爆炸時能產生持續的高溫、高壓,並大量消耗目標周圍空氣中的氧,打擊洞穴和坑道目標效果顯著。除去用溫壓炸彈打擊洞穴、坑道和掩體等狹窄空間目標外,美國海軍陸戰隊還計劃利用攜帶型溫壓炸彈打擊城市設施,包括建築物和溝道等。
制寒武器
美軍曾在距地面17千米的高空試驗引爆一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彈等制寒武器,爆炸後的炮彈碎片遮蔽太陽,天氣驟然變得異常寒冷,這足以將熱帶叢林中的敵人活活凍死。
高溫武器
通過發射激光炮彈,使沙漠升溫,空氣上升,產生人造旋風,使敵人坦克在沙暴中無法行駛,最終不戰自敗;其鋼制彈殼內裝有易燃易爆的化學燃料,採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狀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發生時會產生超壓、高溫等綜合殺傷和破壞效應。這種炮彈既可用殲擊機、直升機、火箭炮、大口徑身管炮、近程導彈等投射,打擊戰役戰術目標,又可用中遠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遠程作戰飛機投射,打擊戰略目標。
熱壓氣霧武器
目前,英軍正研製一種利用熱浪、壓力和氣霧打擊目標的精確打擊武器。這種武器運用的是先進的油氣炸葯原理。這種武器在撞擊後彈體燃料會馬上被點燃,從而產生大量的濃霧爆炸雲團,通過熱霧和壓力摧毀建築物內的目標,並且能夠在很大范圍內殺傷敵人,在目標區域內的敵人很快會被壓力壓死、氣霧憋死。
雲霧炮彈
這種炮彈又叫燃料空氣炸葯炮彈,通常使用環氧乙烷、氧化丙烯等液體炸葯,將其裝填在炮彈內,通過火箭炮或迫擊炮發射到目標上空。第一代雲霧炮彈屬於子母型,即在母炮彈內裝3枚子炮彈。每枚子炮彈裝填數十千克燃料空氣炸葯,並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針感測器等。當母炮彈發射擊到目標上空後,經過1~10秒鍾的時間,引信引爆母炮彈,釋放出掛有阻力傘的子炮彈,並緩緩地接近目標,在探針感測器的作用下,子炮彈在目標上空預定的高度進行第一次起爆,將液體炸葯混合,形成直徑約15米、高約2.4米的雲霧,將附近的地面覆蓋住,經過0.1秒的時間,子炮彈進行第二次引爆,使雲霧發生大爆炸。目前,雲霧炮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其性能又有較大的提高,使用的范圍也更加廣泛。
人工消雲、消霧武器
人工消雲、消霧是指採用加熱、加冷開播撒催化劑等方法,消除作戰空域中的濃霧,以提高和改善空氣中的能見度,保證已方目視觀察、飛機起飛、著陸和艦艇航行等作戰行動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軍曾使用一種名為「斐多」的加熱消霧裝置,成功地保障了2500架次飛機在大霧中安全著陸。1968年,美軍為保障空軍飛機安全著陸,曾使用過人工消霧武器。
人工控制雷電
人工控制雷電,是指通過人工引雷、消雷的方法,使雲中電荷中和、轉移或提前釋放,控制雷電的產生,以確保空中和地面軍事行動的安全。人工控制雷電的方法有:利用對帶電雲團播撒凍結核,改變雲體的動力學和微物理學過程,以影響雷電放電;採用播撒金屬箔以增加雲中電導率,使雲中電場維持在雷電所需臨界強度以下抑制雷電;人為觸發雷電放電,使雲體一小部分區域在限定的時間內放電。
太陽武器
這是一種利用太陽光來消滅敵方的武器。實際上利用太陽光作為武器,早被使用過。1994年,俄羅斯衛星曾在軌道上安放了一面鏡片,鏡片的反射光在夜間擦過地球,這說明目前的技術已經能夠在4萬米高空集中鏡面反射光。據計算,聚集的熱源中心溫度可達數千度,可以毀滅地球上的一切。這種武器也很有可能出現在新世紀的戰爭中。
化學雨
化學雨武器是從早先的氣象武器演變過來的一種新型武器,在海戰中的作戰效能尤為明顯。它主要由碘化銀、乾冰、食鹽等能使雲層形成水滴,造成連續降雨的化學物質和能夠造成人員傷亡或使武器裝備加速老化的化學物質組成。該武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永久性的,一類是暫時性的。永久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用隱形飛機或其他無人飛行器運載,偷偷飛臨敵國上空撒布,使敵軍武器加速腐蝕,進而喪失作戰能力;而暫時性的化學雨武器主要是使敵部隊瞬間喪失抗擊能力,它由高腐蝕性、高毒性、高酸性物質等組成。
海嘯風暴
提起海嘯,人們無不為之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自然界中,海嘯是由風暴和地震所引起的。據有關材料記載,1965年夏天,美國在比基尼島上進行的核試驗激發了軍事科學家們研製海嘯武器的濃厚興趣。那次核爆炸中,在距爆炸中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60米高的海浪,海浪在離開爆炸中心1500米之後,高度仍在15米以上。這一試驗表明,未來的海嘯武器如運用於海戰,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巨浪
對於軍艦和海洋設施以及登陸作戰來說,風浪是一種不可小視的重要因素,巨大的風浪常常導致艦毀人亡,軍事設施毀壞。因此,利用風浪和海洋內部聚合能使大洋表層和深層產生海洋潛潮,從而造成敵海軍艦艇、水下潛艇以及其他軍事設施的傾顛和人員死亡。軍事科學家認為,巨浪武器還可用於封鎖海岸,達到遏制敵軍艦出海進攻之目的。不過,到目前為止,真正引起巨浪的方法未問世,只是引發了一些小浪級的浪濤,這也算得上是巨浪武器運用成功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