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開歷史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肇慶市
❷ 廣東封開縣
肇慶的!
封開縣歷史悠久,歷史上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嶺南設交州,下轄兩廣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區,刺史治就設在封開,使封開成為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封開在漢初取名廣信,是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將廣信的以東劃為廣東,廣信以西劃為廣西,廣東廣西得名由此而來,廣州之名也都源於此。
❸ 肇慶封開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鄰廣西梧州市,是"西江走廊"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與大西南的交匯點,更是一塊誘人開發的寶地。總面積2723平方公里,人口46萬多。
廣東封開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位於粵西北邊陲,由原封川、開建兩縣合並而成。北回歸線在境內通過,境內有賀江水從西北境向南流,西江水從廣西梧州流經境內南部。西、賀兩江把縣地劃為東、西、南三大塊,地表崇山林立、溪流縱橫交錯,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縣城江口鎮座落於西江與賀江交匯處,依山傍水,環境優美。321國道穿城而過,是廣東通往廣西及西南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兩廣門戶"之稱。西江、賀江橫貫其中,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各類通訊設施齊全。
封開縣歷史悠久,歷史上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嶺南設交洲,下轄兩廣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區,刺史治就設在封開,使封開成為整個嶺南地區最早的首府。封開在漢初取名廣信,是謂"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將廣信的以東劃為廣東,廣信以西劃為廣西,廣東廣西得名由此而來,廣州之名也都源於此。
近年來經專家考證,"粵語"形成於封開一帶。這塊風景秀麗的地方,不但做過漢朝300年的嶺南首府,而且還是嶺南最早的人類生存和發展之地。境內發現的古人類牙化石距今148000年,比歷來認為是嶺南最早的古人類"馬壩人"還向前推進了2萬多年。
封開縣作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嶺南古文明重要發祥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山川秀麗、人傑地靈。199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封開縣龍山風景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目前正朝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目標邁進。龍山溶洞、斑石、千層峰、十里畫廊、賀江風光、金裝淘金等景點馳名中外。縣內集中了石灰岩、沙頁岩、花崗岩三種地質地貌,構成各具特點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林海等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歷史悠久、品類齊全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及古墓葬、古建築、古窯址遍布全縣。此外,在封開縣歷史上還有一批出類拔萃的人物,如王莽的老師---漢代開嶺南經學之先的陳欽、陳元父子,揚名中外的士燮和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嶺南第一個狀元莫宣卿,以及萬人武裝的締造者劉謙,南漢開國之君劉隱,天才軍事家蘇章和嘉慶皇帝的老師錢鴻施等歷史名人。
封開縣屬南亞熱帶地緣季風氣候,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全國農業綜合項目開發示範縣。縣內盛產竹木、黃煙、蜂蜜、杏花雞、麻竹筍、蓮都羊,冬菇、猴頭菇、白馬茶、麒麟李、長崗油栗等名優特產。
封開縣自然資源豐富,全縣林業面積20.5萬公頃,年產松脂2萬多噸,為全國縣級之冠,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松脂之鄉";全縣可開發的水力資源16萬千瓦,年發電量5億千瓦時,是全國第一批100個實現農村電氣化縣之一;縣內礦產資源有黃金、水晶、錫、銅、鎢、錳、雲母、鈦、鐵、花崗岩、大理石、石灰石、礦泉水等,其中花崗岩蘊藏量達30億立方米,大理石15億立方米,石灰石300億立方米。工業產品主要有松脂及其系列產品、中纖板、牛皮紙、礦泉水、木雕工藝傢具等。
到封開旅遊,除了飽覽到美好的封開風光,還可以品嘗到名聞遐邇的杏花雞、蓮都山羊、賀江河鮮,並可以吃到封開的特色山珍以及漁澇脈菜、香甜南瓜、山邊野菜等地道的綠色環保食品。
❹ 廣東封開黑石頂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歷史沿革
廣東封開黑石頂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79年8月批准建立,1995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❺ 封開杏花雞的歷史起源
封開杏花雞 原產於廣東省封開縣杏花公社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杏花雞已有1000多年的養殖歷史,早在清朝年間,杏花雞一直是用來向朝廷進貢的貢品。杏花雞主要分布在封開縣境內,上世紀八十年代,年飼養量達100萬只以上。它具有早熟、易肥、皮下和肌間分布均勻、骨細皮薄、肌纖維細的特點,屬小型肉用優質雞種。杏花雞是經國家品種志編審委員會審定,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的三十個雞品種之一,名列廣東三大名雞之首。
❻ 封開在哪裡的
封開是南粵文化的發源地,屬粵西地區,和廣西梧州相連。
❼ 梧州與封開那個才是兩廣文化的發源地關於秦漢時期對嶺的統一的詳情
漢高後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王朝設蒼梧王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蒼梧專郡(因梧州多刺屬桐樹,又稱蒼梧花,故以花名定郡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名梧州。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憲宗在梧州創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總督府,轄廣西、廣東,梧州成為兩廣政治、軍事中心。民國10年(1921年)始稱梧州市。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梧州為廣西最早的省轄市。漢武帝初年,曾於梧州及今廣東封開縣一帶設廣信縣(屬交州蒼梧郡)。後來,廣信以西稱廣西,廣信以東稱廣東,兩廣因此而得名。
可以說,梧州才是兩廣文化的發源地
❽ 廣東封開縣大玉口鎮有什麼古代歷史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南越滅,遂定南越地位蒼梧郡及廣信、封陽專等縣屬。封川屬廣信縣,開建屬封陽縣。 晉元熙二年(420年),分廣信縣地置封興縣。 宋元嘉三年(426年),分封陽縣地置開建縣。 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分廣信縣地置梁信郡及梁信縣;普通四年(523年),兼置成州,梁信縣未郡治。 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梁信郡,改成州未封州。 1949年11月6日,開建縣解放。同年11月23日,封川縣全境解放。
❾ 封開有哪些名人
封開名人:嶺南最早的著名經學家陳欽、陳元父子 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 士燮 劉幽求 曹覲 劉隱 劉謙 錢鴻施 李炳輝 這些都是古代很有名的人。
❿ 廣東肇慶市封開縣
封開縣
封開縣位於廣東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鄰廣西梧市,是「西江走廊」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珠三角」與大西南的結合部,更是一塊誘人開發的寶地。全縣轄18個鎮,總面積2723平方公里,人口43萬多人。
縣城江口鎮坐落於西江與賀江交匯處,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國家一級水泥路321國道穿城而過,是廣東通往廣西及西南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兩廣門戶」之稱。省道二級水泥路和西江、賀江橫貫其中,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有口岸碼頭,設有肇慶海關封開辦事處。全縣開通程式控制電話2.3萬門,建有BB機和行動電話基地站,通訊實現數字化,十分便利。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封開縣轄16個鎮(江口、南豐、長安、金裝、白垢、蓮都、漁澇、杏花、羅董、長崗、平鳳、大洲、都平、江川、大玉口、河兒口)。
歷史沿革
2000年,封開縣轄18個鎮。總人口385692人,各鎮人口: 江口鎮 55965 江川鎮 9446 白垢鎮 11557 大洲鎮 13701 漁澇鎮 16711 七星鎮 4443 連都鎮 22498 杏花鎮 23896 羅董鎮 18836 長崗鎮 20794 平鳳鎮 15146 南豐鎮 58603 渡頭鎮 16091 大玉口鎮 11845 都平鎮 10027 金裝鎮 32310 長安鎮 28702 河兒口鎮 15121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封開縣轄18個鎮(江口 南豐 長安 金裝 白垢 蓮都 漁澇 七星 杏花 羅董 長崗 平鳳 大洲 都平 渡頭 江川 大玉口 河兒口),193個村委會、21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