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度金針
❶ 金針度人是什麼意思
金針度人的意思是:比喻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金針:比喻秘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申為傳授。
1、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2、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3、近義詞:誨人不倦、耳提面命、諄諄教誨
4、反義詞:不教而誅、誤人子弟、教導無方
5、出處:金·元好問《論詩》:鴛鴦綉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白話文:可以將綉成的鴛鴦給人們觀賞,但不會把其中的訣竅告訴別人。
(1)地理度金針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諄諄教誨
1、拼音:zhūn zhūn jiào huì
2、釋義:指懇切、耐心地啟發和開導。
3、引證解釋:現代·鄧小平《慶祝劉伯承同志五十壽辰》:伯承同志熱愛自己的同志,對幹部總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以進步。
二、反義詞:不教而誅
1、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2、釋義: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3、出處:戰國·荀子《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白話文:不進行教育而光殺人,這樣雖然刑罰多但壓不下歪風邪氣;光教育而不實行刑罰,這樣做壞事的人就受不到懲戒。)
❷ 什麼是金針度穴
金針刺入穴位,一點點地將內勁融入到金針中,慢慢滲入到經脈中。這種針灸手段叫做「金針渡穴」,
❸ 暗度金針的用法
動賓式;作賓語、定語;指暗中做事
❹ 暗度金針打一動物
暗度金針指的動物是蛇
❺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哪些文章是「金針度人」
我認為不是一定能行,其實他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對手給了他機會,如果太平天國沒有內訌,那麼曾國藩就不會有機會,接下來的歷史,曾國藩依然是石達開的手下敗將而已。那麼我們就會對太平天國大書特書了。這位湖南人已經被塑造成了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成功大師,比陳安之牛N個位面。市面上關於曾國藩的書可以承包一面牆。這么多的曾國藩成功秘決,等你看完過來,什麼都懂了,就是沒時間去成功了。
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曾組織湘軍,與太平軍數次交鋒,雖有敗績但最終攻滅了太平天國。而曾國藩備受後世推崇的原因卻不是他的軍事指揮才能多麼出色,而是他的思想對後人非常受用。曾國藩官做得很大,沒有奢靡,在三妻四妾時代,他一生一妻一妾,妾還是因為有病需要照顧才娶的,這是他的節。他對同僚講義氣,有擔當,同僚誤會,他從來不與計較,很有胸襟。
❻ 能探風雅無窮意 巧把金針度與人 出自哪裡
1、前一句是鴛鴦綉出從教看;
2、出處 金代元好問的《論詩》;
3、全文
暈碧裁紅點綴勻,
一回拈出一回新。
鴛鴦綉出從教看,
莫把金針度與人。
4、典故
從前,有個少女叫采娘,人勤手巧,但她還不滿足,便在家中書房擺上香爐,燒香祈禱織女享靈,共七天七夜.就在第七天晚上,一輛雲霞托起的彩車來了,車上坐著織女,車停下後,織女問采娘:"你還祈禱什麼福呢?"采娘說:"我希望自己能夠更加心靈手巧。"織女就給她一根金針,只有一寸來長,扎在紙上,放在采娘衣裙中,並對她說:"三天不要講話,三天後你就會變得特別靈巧。"三天以後,采娘果然比以前更巧了,什麼都會做,遠近都知道她的名聲。
❼ 請問金針度世是何意義
金針就是針灸用的針,一般是銀的,比較硬;用金針的人就是高手,因為金的針很軟,木有氣功的中醫是玩不轉的。現在用「金針」來表示「醫術高明」;「度世」指的是為很多的人們救死扶傷。
❽ 「度金針而不落言詮是什麼意思」
用最精當的方法、或語言、行動的暗示,而沒有說理的痕跡
❾ 紅樓夢脂批中提到的「偷度金針」是什麼方法
樓主,正好最近我在復習中國古代文學,所以盡量給你全面的解釋一下吧,可能有點長。
偷度金針,意思是比喻作詩文者另有妙訣。
元好問《論詩》之三:「鴛鴦綉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於人。」陸游:「文章切忌參死句」;黃山谷雲:「文章切忌隨人後,皆金針度人語。」
說的都是寫作時不可言喻的訣竅,所以「偷度金針」本身不構成什麼文法,而是指暗中學得他人的文法。
好了,現在回到你的提問上來:
《紅樓夢》甲戌本第八回,寶玉回明賈母秦鍾要上家塾之事,鳳姐又在一傍幫著說話,側批:「止此便十成了,不必繁文再表,故妙,偷度金針法。」
按金聖嘆《水滸》第二十三回總批雲:「寫王婆定計,只是數語可了,看他偏能一波一磔,一吐一吞,隨心恣意排出『十分光』來;於『十分光』前,偏又能隨心恣意,先排出『五件事』來,真所謂其才如海,筆墨之氣,潮起潮落者也。」
張竹坡《金瓶梅》第三回夾批中,亦有「一分光」至「十分光」,層層推進,歷落有致。
而寶玉說賈母讓秦鍾伴讀,乃必允之事,根本不須繁文細表,「偷度金針」雲雲,就是說學得了《水滸傳》、《金瓶梅》寫王婆定計的訣竅,但脂批前頭並無「一成」、「二成」……的鋪墊,冒然說「止此便十成了」,就不通了,所以在這里,脂硯齋要用「偷度金針」這個說法。
不知樓主是否滿意?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就追加問題吧,我會及時回答的。呵呵
❿ 暗度金針拼音
成語名稱 暗度金針
漢語拼音 àn dù jīn zhēn
成語釋義 度:通「渡」,過渡,引申為傳授。後用於比喻秘訣。又借指幕後交易。
成語出處 見唐·馮翊子休《桂苑叢談·史遺》。傳說有名叫鄭採珠的姑娘,七夕祭織女,織女送她一根金針,從此她刺綉的技能更為精巧。
使用例句 日本政府,向來主張暗度金針,我國雖尚守中立,未曾加入協約團體,但日本如此舉動,本使也很不贊成。
★蔡東藩《民國演義》第六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