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簽
生物標志物是從生物學介質中可以檢測到的細胞、生物化學或分子改變。
生物學介質包括各種體液(如血液、尿液)、糞便、組織、細胞、頭發、呼氣等。
為什麼要用生物標志物暴露測量:精確研究對象選擇:減少錯分機體反應:提前發現個體易感性:健康損害:有助於闡明機理
易感性標志物舉例
標志物 暴露 疾病
α1抗胰蛋白酶 吸煙 肺氣腫
N-乙醯轉移酶 芳香胺 膀胱癌
芳香烴羥化酶 吸煙 肺癌
個體易感性
暴露 內部劑量生物學有 早期反應 機體結構/ 疾病
效劑量 機能改變
⑵ 調查生物時,標簽除了記錄特別生物外,還可以做什麼
記錄的目的主要是便於結果分析和溯源!
對於結果分方面,你記錄的內容應該是對實驗有影響的項.
對於溯源,就是以後別人參考你的研究成果時,可重復您以前的實驗.
自己做研究的話,就做詳細一點唄
⑶ 什麼是生物標志物
生物標志物(Biomarker)是指可以標記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結構或功能的改變或可能發生的改變的生化指標,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⑷ 生物學標志
生物學標志(biological indicator)是古氣候研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標志。生物對氣候變化很敏感,隨著氣候的變化生物會發生遷移和興衰,乃至滅絕。對現代生物研究表明,生物的類型、形態、分布與氣候(氣溫、降雨、濕度)和環境(海洋、沙漠、草原、水溫、鹽度等)密切相關,不同的生物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第四紀的古生物與現今的生物很相近,有不少是同種或亞種,因此利用這些古生物(化石)與現代生物的對比可恢復第四紀時期的氣候面貌。
1. 植物化石標志
在第四紀沉積物中,植物化石主要包括兩種,一是植物的枝乾和葉子的化石; 二是植物種子的花粉(pollen)和孢子(spore)化石。但它們在沉積物中被發現的幾率很不相同,植物枝乾和葉子化石不是很常見的,而植物的孢粉(spore-pollen)卻很常見,幾乎存在於所有的第四紀沉積物中,只是由於形成沉積物的環境不同可造成植物孢粉種類出現差異及含量豐沛的不同,所以在第四紀氣候研究中更多地是利用孢粉。
盡管植物的枝乾和葉子化石不常見,但在指示氣候特徵上具有較大的意義,因為在多數情況下,植物枝乾和葉子化石的保存地與植物的生長地相距不會太遠,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化石產地的古氣候特點,如在某地點發現了雲杉(Picea)和冷杉(Abies)的枝乾和樹葉化石,那麼這個地點在那個時期是相當寒冷的,因為目前我國東部地區的雲杉和冷杉生長上限的年均溫度約 6℃。根據對現代植物形態和分布的研究,植物的葉相、種類與生長環境(氣候類型,氣溫和降雨)密切相關。總體而言,植物葉面越大表明氣溫越高,反之就氣溫越低,所以從熱帶雨林到高寒地區的森林,大葉面的樹種所佔比例是降低的(表 11-1)。在暗針葉林中,針葉樹種就占絕對優勢。另外,葉緣的形態、表面特徵、葉脈等也與氣溫和降水相關(表 11-1),若降雨量和氣溫高,全緣葉型植物所佔比例就越高,而淺裂型和鋸齒型葉緣的樹種會隨著氣溫的降低其含量增加。在熱帶雨林地區,多數植物的葉面比較光滑、細膩,葉脈密度也較小; 而在氣溫較低和降雨量較少的地區,植物葉面一般比較粗糙,具纖維狀毛,葉脈密度大。樹木年輪的寬窄也能指示氣候變化,濕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年輪寬,而乾冷氣候形成的年輪窄。植物的這些現象都是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而形成的特徵,因此我們對植物葉化石的形態研究有助於重建第四紀的古氣候。
表 11-1 植物的葉級和葉緣變化與氣候的關系
在植物化石的標志中,孢粉利用得最普遍,相對而言孢粉也最易獲得。在利用孢粉研究第四紀古氣候時,通常採用的是孢粉組合,單是一、二種孢粉其指示意義不大,因為孢粉不像植物的枝幹,它可以隨風或流水擴散到較遠的地方,像松(Pinus)的花粉可以散落到松林以外上千千米遠的地方。一個孢粉組合是由多種植物孢粉構成的,有木本花粉、草本花粉和蕨類孢子(圖 11-1),它們當中可能有喜暖的植物,喜乾的植物,也有廣布的植物(表 11-2),但是在一個組合中有優勢植物種,它們是恢復古氣候的主要標志。因此孢粉組合反映的是一個植物群落,不同的植物群落與不同的氣候類型相適應,如熱帶雨林、溫帶雨林、暗針葉林、乾旱草原、高山草甸等都有自身的植物組合特點,有它的優勢種,代表的是一定的氣候類型(降雨量、氣溫、濕度、1 月均溫、7 月均溫)。如暗針葉林,其主要構成為雲杉和冷杉,目前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 N40° ~70°的寒溫帶和高寒山地(海拔 1600~3000m 以上),生長地的 7 月均溫為 10 ~15℃,年降雨量大於 500mm,林中表土雲杉和冷杉花粉含量高於 40%。根據現生暗針葉林的孢粉組成特點、氣候特點、生長的海拔高度,可以反演第四紀沉積物中雲杉和冷杉花粉含量高於 40%的古暗針葉林的氣候特徵,乃至可以根據古暗針葉林與現代暗針葉林的海拔高差推算氣溫的變化值,這與利用雪線、冰斗海拔高程的變化推算古氣溫的方法相似。
圖 11-1 河北東部更新世冰期與間冰期孢粉組成(據李文漪,1998; 修改和補充)
表 11-2 常見的植物的氣候型
2. 哺乳動物化石標志
盡管哺乳動物化石不及孢粉那麼常見,有時尋找起來也比較困難,但哺乳動物對氣候的變化比植物更敏感,隨著氣候的變化哺乳動物會發生明顯的地理遷移,形成與氣候相適應的動物組合,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某些特徵動物或動物組合來推斷第四紀時期的氣候特徵。
圖 11-2 周口店第 1 地點哺乳動物組成顯示的生態環境變化(據李炎賢,1981)
根據對現今哺乳動物的地理分布、生存地氣候特點的研究,通常把哺乳動物劃分成多種環境類型(表 11-3),如有草原型、灌叢型、森林型、荒漠型、喜干型、喜濕型、喜暖型、喜冷型等,每種類型都具有一定的氣候指示意義。但在自然界,生態環境很復雜,在一個地點或一個地區很少只有一種生態類型,常常是多種生態環境交織在一起,這就必然導致生存在這個地區哺乳動物組成的復雜性。因此在第四紀的哺乳動物群中,幾種生態環境類型的化石哺乳動物組合在一起是常見的,這時我們要分析這個動物群中的主體部分,它們代表了這個地區的氣候總體特點和生態環境特點。如周口店第 1 地點從下到上的哺乳動物組合反映的是從森林草原到森林為主再到森林草原的變化過程(圖 11-2)。
表 11-3 第四紀常見的哺乳動物化石與氣候的關系
近幾年,有人試圖利用嚙齒類中的 科(Arvicolidae)和鼠科(Muridae)的統計,定量或半定量地推算古氣溫和古降水量,其計算的公式如下:
T =-2. 73 × Sp + 20. 09(T 為古溫度,單位為℃ ; Sp 為 科動物的富庶度,種數)
T = 1. 15 × Sp + 9. 15(T 為古溫度,單位為℃ ; Sp 為鼠科動物的富庶度,種數)
P = 84. 4 × Sp + 3(P 為古降雨量,單位為 mm; Sp 為鼠科動物的富庶度,種數)
盡管上面的計算公式是經驗公式,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會不斷地完善,在分析氣候變遷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⑸ 生物,地理在書上如何做標簽
可以用深色記號筆塗色做記號哦
⑹ 生物標志物和生物指示物有什麼不同
在水分析化學中,生物標志物能夠說明水中污染物含生物污染的量和組成,生物指示物用來顯示水體凈化的程度,在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經常把污水中輪蟲數量作為污水凈化效果的指標。
⑺ 生物標本的標簽怎麼寫
包含幾個要素:中文名,拉丁文名,採集地,(動物)性別,製作日期,標本編號。
⑻ 分子生物學中常用的tag有哪些
是標簽的意思。
一般在蛋白表達的時候,為了便於蛋白的純化,會在蛋白多肽的一段連接一些可以和其他物質結合的片段,通過這些片段純化後再將這些片段切除。
金屬螯合親合層析,又稱固定化金屬離子親合層析(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MAC),是近30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分離技術。最早由Paroth等人提出。該方法利用蛋白質表面的一些氨基酸,如組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等能和金屬離子發生特殊的相互作用的原理,從而對蛋白質加以分離。這些作用包括配價鍵結合、靜電吸附、共價鍵結合,其中以配價鍵結合為主,而且這其中又以6組氨酸標簽(His-Tag)應用最為廣泛。
以His-Tag純化標簽結合金屬螯合親合層析,為重組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由於金屬螯合親合層析具有配體簡單、吸附量大、分離條件溫和、通用性強等特點,上樣條件可選擇范圍廣,在高鹽、一定濃度的變性劑以及去垢劑的條件下,帶6His純化標簽的蛋白質都可以和親合填料特異性結合,逐漸成為分離純化蛋白質等生物工程產品最有效的技術之一。
此外還有 myc, flag, gfp, HA等等許多種標簽(tag)。
⑼ 什麼是生物素標簽
應該是在基因工程中所用到的類似於抗生素類的基因標記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