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中考物理熱學

中考物理熱學

發布時間: 2021-08-15 02:45:47

❶ 初中物理熱學知識梳理

我勤工檢學,輔導物理時的資料,雖然不是蘇科版的,但很好,你看一下:【教學內容與目的要求】一、內容:1、溫度2、物態變化3、分子動理論4、熱量5、內能二、目的要求:1、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測量溫度2、能區分固、液、、氣三種物態,能用熔點和沸點的知識解釋現象,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的水循環3、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並用該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現象。4、了解內能,以及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 5、了解熱量,了解比熱容,並會用熱量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6、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燃料的熱值,了解熱機的工作原理【知識重點與學習難點】 1、會正確使用溫度計、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2、知道物態變化及物態變化過程中的吸、放熱現象。 3、知道物態變化的條件,及影響物態變化的一些因素。 4、分子運動論的基本內容,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 5、內能的概念。 6、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7、要弄清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溫度、熱量、內能和比熱,要會正確區分,又要看到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方法指導與教材延伸】一、溫度和溫度計:1、溫度的概念: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攝氏溫度的標度方法是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1.013×105帕)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作為0攝氏度,記作0℃,以純水沸騰時的溫度作為100攝氏度,記作100℃,在0℃和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2、溫度計:(1)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叫做溫度計,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2)使用溫度計之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線的位置。(3)溫度計測量時,正確的使用方法是:a、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最大刻度值。b、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c、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接觸後要稍過一段時間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d、讀數時,溫度計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測物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醫用體溫計是內裝水銀的液體溫度計,刻度范圍在35~42℃,體溫計讀數可離開人體進行讀數,使用後拿住體溫度的上部甩幾下,讓升入直管中的水銀回到玻璃泡里。二、物質的狀態變化: 1、物質的狀態隨溫度改變而變化的現象叫狀態變化。物質常見的狀態有固、液、氣三種狀態,會出現六種狀態變化。 2、熔化、汽化、和升華三種狀態變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和凝華三種狀態變化過程中要放出熱量。三、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做凝固。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大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晶體的熔點。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也保持不變,這個溫度稱晶休的凝固點。同一種晶體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是相同的,不同晶體的熔點(凝固點)是不相同的。晶體熔化成液體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液體溫度要達到熔點,二是液體要不斷地吸收熱量。液體凝固成晶體,也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液體溫度要達到凝固點;二是液體要不斷地放出熱量。四、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1、蒸發是只在液體表面進行的平緩的汽化現象。液體的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進行蒸發時要吸收熱量。液體蒸發的快慢由下列因素決定:(1)在相同條件下,不同液體蒸發的快慢不同,例如,酒精比水蒸發得快,(2)在同種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3)同種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4)同種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流通得越快蒸發越快。 2、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上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在一定的溫度下才能沸騰。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壓強減小,沸點降低。五、液化、升華和凝華: 1、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液化、凝華過程放出熱量,升華過程吸收熱量。 2、液化有兩種方法,所有氣體溫度降低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當溫度降低到一定溫度時,壓縮體積可使氣體液化。總結上述的物態變化可知,物質的三態可以互相轉化,為便於記憶,可用下圖幫助你。
六、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物質內分子之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的距離增大而 減小。當分子間距離為某一值r0時,引力等於斥力,此時分子間的距離大於r0時,引力和斥力都要減小;但斥力比引力減小得更快,此時引力大於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當分子間的距離小於r0時,引力和斥力都將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此時斥力大於引力,斥力起主要作用。當分子間的距離大於分子直徑的10倍時,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變得十分微弱,此時分子間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計。七、什麼是物體的內能,內能與機械能有什麼不同?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內能和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兩者雖然都與運動相對位置有關,但它們的含義是不相同的。機械能是由物體的整體運動的狀態和相對於地面的位置等所決定的,而內能是由物體內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對位置所決定的。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但是一個物體不一定具有機械能。例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車既沒有動能,也沒有勢能,因此它不具有機械能,但它有內能。物體內能的大小跟物體內分子的個數,分子的質量,熱運動的激烈程度和分子間相對位置有關。一個物體它的溫度升高,物體內分子運動加快,內能也就增大。八、溫度、內能和熱量的區別。溫度、內能和熱量是三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物理量。溫度表示物體冷熱程度,從分子運動論的觀點來看,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熱運動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說溫度是分子熱運動激烈程度的標志。這里還得說明一下單個分子的運動是無意義的,我們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運動情況。內能是一種形式的能。它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無規則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它跟溫度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聯系,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大;溫度降低,內能減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熱量從高溫物體轉向低溫物體,高溫物體放出了多少焦的熱量,它的內能就減少了多少焦,低溫物體吸收了多少焦的熱量,它的內能就增加了多少焦。溫度和熱量是實質不同的物理量,它們之間又有一定的聯系。在不發生物態變化時,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物體放出了熱量,它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九、怎樣理解做功和熱傳遞對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一個物體溫度升高了,如果沒有其它已知條件,則無法區別是由於做功還是由於熱傳遞而使它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的。例如:鋸條的溫度升高了,它既可以是由於摩擦做功,也可以採用放在火上烤的方法(熱傳遞),但不管它通過哪種方法,都達到了使鋸條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的效果。也就是說:通過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因此,對改變物體的內能,做功和熱傳遞是等效的。 十、理解比熱的概念比熱是反映物質的熱學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或者說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吸收相同的熱量,它們升高的溫度不同的性質。為此,我們取單位質量的不同物質,都升高1°C時所吸收的熱量多少,來比較不同物質的這種性質,因此引出了比熱的定義,這是每千克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C時,所吸收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於某種物質,它的比熱是一定的,不同的物質,比熱是不同的。因此比熱表如同密度表一樣,可以供人們查閱。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是物質本身所決定的,雖然某種物質的比熱也可以用 來計算,但某種物質的比熱跟它吸、放熱的多少,質量的大小升溫或降溫的多少無關。十一、溫度改變時,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在沒有物態變化時,由於溫度升高,計算物體吸收熱量的公式是 ,其中t表示物體的末溫,t0表示物體的初溫,用△t表示物體的溫度變化,則△t=t-t0,公式可改寫為 △t。可見,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跟它的比熱、質量和升高溫度的多少三個因素有關,並且由它們的乘積所決定,跟物體的初溫t0或末溫t無關。在沒有物態變化時,由於溫度降低,計算物體放出熱量的公式是 ,其中t表示物體的末溫,t0表示物體的初溫,用△t表示物體的溫度變化,則△t=t-t0公式可改寫成 △t。可見,物體放出熱量的多少跟它的比熱、質量和降低溫度的多少三個因素有關,並且由它們的乘積所決定,跟物體的初溫t0、末溫t無關。

❷ 初中物理熱學題(求詳解)

解:依題意:設三個單元產熱速率均為Q,熱傳遞速率均為單元之間溫差;則熱平衡時有:
A單元:Q=a-b
B單元:Q+(a-b)=b-c
C單元:Q+(b-c)=c
把上面三個方程聯立解之得:a/b=6/5; a/c=2/1=6/3
所以;a:b:c=6:5:3
答案為:D

❸ 一到初中物理熱學題目

選D
因為「沒有其他物體參與熱交換」,所以Q吸=Q放
因為Δt=Q/cm,熱量Q和質量m都相同,水的比熱容大,所以水的溫差Δt小,因此混合溫度低於30℃

❹ 中考物理電學、力學、熱學比例是多少

在中考物理中,力學佔40%,電學佔35%,熱學佔15%,光學佔10%。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熱學是研究物質處於熱狀態時的有關性質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它起源於人類對冷熱現象的探索。人類生存在季節交替、氣候變幻的自然界中,冷熱現象是他們最早觀察和認識的自然現象之一。

❺ 初中物理熱學部分包括哪些

《溫度和物態變化》、
《熱和能》.

❻ 初中物理熱量知識點

1.內能: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內所有的分子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單位是焦(J)。
2.影響內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分子動能越大,物體的內能也越多。這說明,同一物體的內能是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
3.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熱傳遞這兩種方式對於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4.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物體對外做功,自身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5.熱傳遞發生的條件是:兩個物體有溫度差;熱傳遞的方式有:傳導、對流和輻射;發生熱傳遞時,熱量(內能)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低溫物體吸收熱量,直到溫度相同時,熱傳遞才停止。
6.熱量:在物理學中,把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內能改變的多少叫做熱量。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放出熱量,內能減少。
7.熱量用字母Q表示,單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約為1000J。
8.實驗表明:對同種物質的物體,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溫度的變化多少成正比。
9.熱值:把1kg某種燃料在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10.熱值是燃料的一種屬性,與質量、是否完全燃燒等沒有關系,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不同燃料的熱值一般不同。
11.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計算公式:Q=qm或Q=qV
12.Q表示熱量,單位是焦(J),q表示熱值,單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質量,單位是千克(kg);V表示體積,單位是米3(m3)
13.氫氣的熱值很大,為q氫=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m3的氫氣在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為1.4×108J。
14.提高爐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燒條件,使燃料盡可能充分燃燒;②盡可能減少各種熱量損失
15.比熱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16.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等無關,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同種物質的比熱容與物質的狀態有關。
17.比熱容用字母c表示,單位是:焦/(千克•℃),符號是:J/(kg•℃)
18.水的比熱容很大,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kg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19.水的比熱容大,在質量和吸收的熱量相同時,升高的溫度比其它物質小;放出的熱量相同時,降低的溫度比其它物質小,因而溫差變化較小。
20.水的比熱容大,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時,比其它物質吸收的熱量多,因而可用水來降溫;在降低的溫度相同時,比其它物質放出的熱量多,因而可用水來取暖。
21.發生熱傳遞時,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計算公式為:Q吸=cmΔt (Δt=t-t0)
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計算公式為:Q放=cmΔt (Δt=t0-t)

❼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汽車與熱學

1、汽車發動機常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它們是內燃機,利用內能來做功。
2、汽車發動機外裝有水套,用循環流動的水幫助發動機散熱,利用水的比熱容大。
3、冬天,為防凍壞水箱,入夜時要排盡水箱中的水,防止熱脹冷縮的危害。
4、小汽車的後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電熱絲,它可以防止車內形成的霧氣附著於玻璃上並凝結。
5、特別是在夏天,剛坐進汽車或有汽車從你身旁駛過時,會聞到濃濃的汽油味,說明汽油分子在運動,而且在溫度高時汽油味更濃,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
6、空調車車窗玻璃設計成雙層的,防止熱傳遞。
7、汽車在行駛時,發動機的溫度會升得很高。為了確保安全,可用水循環進行冷卻。實際上,水中往往還要加入不易揮發的防凍液(原液),加入防凍液後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長時間開車也不容易沸騰。這是因為加入防凍液後降低了水的凝固點,提高了水的沸點。
8、大雪天氣曾導致我國大部分地方氣溫降至零下5攝氏度以下,很多車輛因為水箱中的水凝固成冰而不能正常運轉。在有關技術部門的建議下,司機們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問題便得到解決。這說明:與水比較,酒精和水的溶液凝固點較低。
9、冬天汽車前玻璃窗的霧氣是由於車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可以打開空調對著車窗吹暖風,使小水珠吸熱加快蒸發成水蒸氣,車窗玻璃就變清晰了。

❽ 初中物理熱學知識點總結+公式

1.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第二、 分子運動論初步知識
1.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3.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於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於斥力。
4.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5.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越劇烈,內能就越大。
6.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7.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8.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9.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10.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11.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12.比熱(c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13.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4.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5.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6.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後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第三 內能的利用 熱機
1.熱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
4.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5.能量轉化:做功沖程是內能轉化成機械能;壓縮沖程是機械能轉化成內能。
6.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四 物態變化
1.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2.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3.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4.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5.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 熔化 凝固 ℃

t t
(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於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於液態;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於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於固液共存狀態,FG處於固態。
6.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7.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8.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9.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空氣流動快慢。
10.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氣」、霧、等)
11.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❾ 初中物理熱學一題

水蒸發要吸收壺底的熱,因此手剛摸壺底時是溫的,之後金屬壺是要導熱的,所以過一會才會感到燙手。

熱點內容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
葉聖陶學語文 發布:2025-05-25 15:29:29 瀏覽:753
勾股定理數學論文 發布:2025-05-25 15:04:07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