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區域地理非洲ppt

高中區域地理非洲ppt

發布時間: 2021-08-15 03:24:54

Ⅰ 高一區域地理:非洲 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20°w、0°、20°E、40°E)穿過的地區

非洲重要的經緯線:你是想問東非大裂谷的經度(35°E)還是 非洲中央經線(15°E)?兩個都挺重要,重要的緯線就是赤道(0°),赤道和東非大裂谷一起稱為東非十字架

赤道:0°緯線。
穿過非洲、亞洲、南美洲

南北回歸線:23°26′ S/N。
南回歸線穿過非洲(注意穿過馬達加斯加,易出題)、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歸線穿過非洲、亞洲、北美洲

20°W:西經二十度(20°W)與 東經一百六十度(160°E)組成的緯線圈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從20°W往西到160°E為西半球,往東為東半球。
穿過20°W大西洋、北冰洋、格陵蘭島

0°:0°緯線就是赤道了,不必多說。0°經線則是經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位置的經線,也成為本初子午線(注意區分於國際日起變更線)。
赤道穿過非洲、亞洲、南美洲。
本初子午線穿過歐洲、非洲、南極洲

20°E無特殊意義。
穿過北冰洋、歐洲、地中海、非洲、南極洲

40°E無特殊意義。
穿過北冰洋、歐洲、西亞、紅海、非洲、莫三比克海峽、印度洋、南極洲

樓主是這些問題嗎?希望多交流地理問題

非粘貼,原創純手打,望採納

Ⅱ 高中區域地理問題 關於非洲的氣候

第一個,由於非洲幾內亞灣一帶常年存在一支越赤道氣流(南半球的東南風越過赤道後由於地轉偏向力的改變而變成西南風),使得這一帶地區的赤道低壓槽位置偏在幾內亞灣一帶且穩定
第二個,東非地區由於存在索馬里越赤道氣流(同樣也是南半球東南風越過赤道後變為西南季風),使得原本向陸地匯集的印度洋水汽被西南季風帶走,而北非的乾燥空氣則向南流動影響到索馬里半島一帶,形成乾旱氣候
第三個,那段如果按照大學的氣候分類屬於亞熱帶草原氣候,因為其具有一定的地中海氣候特點(冬季西風氣流影響帶去降水,而夏季副熱帶高壓空氣炎熱乾燥),但是降水偏少,亞熱帶樹木無法生存而只有草本植物能夠存活,因此屬於亞熱帶草原氣候,但大學中該氣候類型劃在熱帶草原氣候裡面的

Ⅲ 高中地理重點區域地理的經緯度

你可以去高考資源網下載區域地理免費課件看。。。
他們的幻燈片做得不錯,很生動的,僅靠文字說明不直觀啊

Ⅳ 高二區域地理非洲氣候類型及成因

非洲氣候類型: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山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
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部分地區受地形(東非高原等)影響,成非地帶性規律分布,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交替控制。
高山氣候:地勢高、氣溫低、降水較少。

Ⅳ 高中區域地理非洲

七月是南半球的冬季,西風帶北移,觸及非洲大陸的南端因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七月風浪大;
東非大裂谷北部的紅海及其北向的延伸段約旦地溝是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運動的結果。

Ⅵ 高中區域地理非洲非洲南部好望角那裡為什麼七月風浪

七月是南半球的冬季,西風帶北移,觸及非洲大陸的南端因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七月風浪大;
東非大裂谷北部的紅海及其北向的延伸段約旦地溝是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運動的結果.
南半球西風帶在35°~65°之間的區域,西風是在西風帶的盛行風,由於南極洲與非洲、南美洲之間是連續的海洋,沒有大陸的阻擋,南半球盛行西風特別強盛,再加上非洲南端的陸地狹小,西風多是從海洋直接掠來。 冬季的南半球,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氣候帶也多北移,原來在南極洲邊緣的西風帶隨之北移,觸及非洲大陸的南端,因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七月風浪大。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採納。轉

Ⅶ 高二區域地理非洲氣候類型及成因

非洲氣候類型:以赤道為對稱軸,南北對稱分布,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版草原氣候、熱帶沙權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山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影響;
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部分地區受地形(東非高原等)影響,成非地帶性規律分布,
熱帶沙漠氣候:主要是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交替控制.
高山氣候:地勢高、氣溫低、降水較少.

Ⅷ 高中區域地理印度和非洲的知識點。要全。100分!!!

印度主要地理信息: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處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干高原佔印度半島的大部分;
3.河流:恆河—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4.氣候: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的變化主要受到季風的影響,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
5.氣候特徵:全年高溫,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旱季盛行東北風,雨季盛行西南風(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多,為雨季。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乾旱少雨,為旱季)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風的不穩定造成的(一般西南季風風力弱,來得晚、退得早,就形成旱災;反之,則形成水災)。
6.印度的農業: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經濟作物—棉花和黃麻。「綠色革命」是為了解決印度的糧食問題。
7.印度的工業: 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 ,班加羅爾—印度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非洲主要地理信息:
1.非洲位於亞洲的西南面。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角習慣上以蘇伊士運河為非洲和亞洲的分界。有6億多人,90%以上是黑種人,所以本區被稱為「黑非洲」。
2.赤道和南北回歸線都穿過本區,非洲是世界上跨熱帶面積最大的洲。本區氣候分布特點: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中心,南北熱帶草原分布,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終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終年高溫,明顯分為干濕兩季。熱帶草原地區常常受到旱災影響。
3.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最著名的盆地剛果河盆地,有被稱為地球傷痕的東非大裂谷,有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非洲最高山乞力馬扎羅山。
4.非洲由於殖民主義長期佔領和掠奪,使本區有許多國家成為單一商品經濟,即出口礦產、木材、畜產和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初級產品,進口機械、汽車等工業製成品。這種過分依賴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的模式不利於經濟長期發展,因此要努力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的農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水產業等其他產業。
5.非洲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區更是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這里農牧業生產落後,農產品產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長快,因此糧食供應不足是本區各國普遍遇到的問題。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對糧食和肉類的需求大,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或在草原地區過度放牧,導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熱點內容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
葉聖陶學語文 發布:2025-05-25 15:29:29 瀏覽:753
勾股定理數學論文 發布:2025-05-25 15:04:07 瀏覽:796
六年級上冊數學導學答案 發布:2025-05-25 14:09:24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