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比較水的多少

比較水的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3-28 17:28:47

⑴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命脈,在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動手實驗,進一步認識水,從而體會到水與每種生物都息息相關,增強節水意識,自覺保護水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比較水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本課是結合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比較液體的多少,但是人的感覺有時會出現錯覺,所以為了精確地測量就需要藉助一些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教材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從形狀不同而且裝水多少也不同的瓶子,「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多,哪只瓶子里裝的水少」,用比較的方法入手,通過引導學生經歷假設(猜想)、制定實驗方案、運用各種材料進行驗證比較、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得出結論,最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其次是引出量筒這一測量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多少的玻璃儀器之一,在以後的科學課上要經常用到。教材用圖片、文字提示了量筒的使用方法。 二、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比較的方法認識水的多少。進一步學會用科學實驗來驗證假設的正確與否。學會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於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分析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什麼事都十分好奇,學生愛問好動,求知慾強,對實際操作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對直觀事物感知較強,還是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為主的階段,他們有較強的表現欲。因此,在科學探究上,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科學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達到科學思維的培養。我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實驗記錄表等;並積極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情景教學法: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相互交流的意識,共同完成科學探究的任務。 3、師生交流法:通過師生的互動,加深對比較水的多少的認識,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4、對比觀察法:對事物變化的前後進行對比觀察,並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你知道嗎?並簡單說說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麼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局限於一種方法。並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匯報:你們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麼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才我們積極開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這些辦法都可以來比較水的多少,下面就請大家自主選擇一種辦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同時,老師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保證比較的准確度,把你們的比較結果記錄下來。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中,記錄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很多靈感或習慣都是在點滴的記錄中逐步培養的。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比較出來兩個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麼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你可以怎樣來描述呢?學生匯報。為了精確地測量水的多少,需要藉助專用測量水的儀器,量筒就是測量液體多少的儀器之一。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麼?(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你們認為在讀數據時,視線應怎樣?出示:(讀數示意圖)視線應與量筒上的刻度與液面相平。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想馬上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多少了,現在就請各小組用量筒分別測出三個瓶子里各有多少水?相差多少水?把測量的結果寫在探究記錄紙上。各組匯報測量結果。 自評:科學思維的培養離不開科學儀器,儀器的介入增加了驗證的准確性,正確使用儀器有利於思維空間的拓展。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就怎樣比較水的多少進行了研究,大家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新的問題嗎?在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材料上都標有具體多少毫升的數據,請大家注意觀察。

⑵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案例與評析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能夠提出問題,並通過思維設計方案。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溶液的多少,並明確必須使用同一標准。認識並學會使用量筒。
情感態度價值觀:注重事實,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培養自信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經歷典型的科學探究過程。
教學難點:
在探究時,能提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
准備材料:每組大小不同的瓶子一套四個、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廣口瓶、量筒、天平、觀察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猜想。
1、出示課件,師:今天這節課啊,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兩個老朋友,看他們是誰?他們怎麼了?哦,是八戒遇到了難題,同學們能幫幫他嗎?
2、你認為哪瓶水多呢?能說說你的想法嗎?
二、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師:有時候光用眼觀察是無法得出准確答案的,那這時該怎麼辦呢?
2、小組討論:你們能用什麼方法來比較水的多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吧,我們比一比哪個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匯報交流:比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適時地對量筒的使用做介紹,並認識毫升這個計量單位。
4、你們覺得哪個組設計的最好?哪個組使用的器材最簡單?哪個組的實驗步驟最少?以激勵學生繼續尋找新的方法。
三、實驗探究
1、利用老師提供的器材,小組商量一下,你們打算用哪種方法來比較,需要什麼器材,然後小組長上來領取所需的器材。
2、學生實驗,記錄結果。教師巡視,做好實驗的安全指導。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四、嘗試估算水的多少
1、師:剛才同學通過實驗知道了哪個瓶的水最多,現在你還想做進一步的探究嗎? 想怎麼探究呢?
2、學生實驗,作好記錄。
3、匯報實驗結果。
五、小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呢?
2、其實啊,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多多思考,就能從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再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者跟小夥伴一起探究,你就會發現科學的奧秘。
六、課外延伸。
用身邊的材料(如飲料瓶等)製作一個能裝500毫升水的桶;一個能裝400毫升水的桶。用這兩只桶怎樣才能夠得到300毫升的水。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該說比以前更加的科學,探究的道更加的濃厚。從猜測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最後認識量筒測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己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雖然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但估計液體體積對學生的幫助也很重要,況且結合教學實際,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也是非常的大的。假如能夠用充分的時間展開,那是好事,也是我所期待的。
實際教學中,前一個活動我依舊是按照老教材的編排展開的教學,這個活動是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鼓勵學生採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並對這些方法進行比較分析,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方法中,有的方法是簡便的、有效的。對後面的兩個活動:自己製作刻度杯測量和認識量筒 ,由於課堂時間感覺很緊張。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40分鍾的課堂展開充分,難度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我還是省略掉了自己再畫刻度杯測量的這個環節。其實,去掉這個環節後,課堂時間還是很緊張的。對於三年級的孩子,認識量筒這一新事物,花費的時間需要很多,要實際測量時間就更多了。在估計液體體積方面我也進行了充分的設計,花了幾分鍾時間來幫助學生估計液體的體積,我想這有利於讓孩子建立毫升這個體積單位。我覺得把「製作自己的刻度杯測量」放在課外小組活動中進行也不錯。

⑶ 比較水的多少,只有用量筒量這一種方法

稱重量也行

⑷ 幼兒園數學比較水的多少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2、知道測量水的多少可用量筒,能正確使用量筒。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推測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4、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使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 教學難點 設計各種比較的方法。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 課前布置學生小組准備你的實驗所需的材料 教師准備: 1、每組三個(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飲料瓶 2、大小量筒,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漏斗。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境引入 1、 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喜歡看什麼節目呢? 2、 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鳳凰電視台收視率很高的節目,就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你們想不想玩。 3、 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老師給大家准備了三瓶水。三個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同學們,你們來猜猜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還是一樣多? 1、學生有興趣地回答。 2、認真觀察,興致高昂地猜測結果。 設置這樣一個情境引入,把同 學們喜歡的電視節目與所要學習的科學知識聯系起來,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二、自主探究科學知識(哪個瓶子的水最多) 觀察猜測 1、談話:同學們都說是自己對,那麼你們怎麼證明自己猜對了呢? 2、分組討論:你的實驗該怎麼做?需要什麼材料工具?做這個實驗要注意什麼?你們小組怎樣分工? 分小組熱烈地展開討論,想出了多種多樣的實驗方案並做好小組分工安排。 意圖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主動探究、親身經歷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尋求比較哪個瓶子的水多的方法,對學生想出來的比較方法,只要有道理,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保護了學生活躍的思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實驗證明 1、 小組合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並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 2、實驗匯報:哪組已經有結果了?告訴大家你們的實驗結果。你們小組是怎麼證明的? 3、師生小結,互相交流實驗結果。你們組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想和大家分享或失敗的教訓和大家交流嗎? 1、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2、 大膽地匯報實驗結果。 3、師生共同小結。 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讓學生在交流合作的同時還學會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過交流,讓學生認識到,比較液體的多少的方法很多,在生活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選擇。

⑸ 一年級科學比較水的多少教案

一年級的教學科學教案,你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搜索很多的。

⑹ 94《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教師顯然沒有預見到學生的這個生成,所以一旦學生提出來之後,沒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預設,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這是不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教學中,在課堂實踐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這樣的出預設的現象也會合理的去處理了,所以,要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生成。我在上《比較水的多少》時,用什麼方法來證明水的多少時,有一個學生用眼睛來觀察的方法來證明,而且說得有板有眼。

⑺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反思7篇

這節課較以前的《比較水的多少》也有了比較大的改進。應該說比以前更加的科學,探究的味道更加的濃厚。從猜想三瓶水的多少,到比較方法的討論,再到製作自身的刻度杯丈量,最後認識量筒丈量。比以前多了一個自身製作刻度杯比較的環節,弱化了估計液體體積的環節,雖然這個活動是對同學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動。但估計液體體積對同學的協助也很重要,況且結合教學實際,我覺得這么幾個環節要在一節35分鍾的課堂展開充沛,難度也是非常的大的,因為還有作業。假如能夠用充沛的時間展開,那是好事,也是我所期待的。

⑻ 教師招聘面試小學科學《比較水的多少

你好,以下關於小學科學《比較水的多少》的教學設計,可以參考。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
由於學生三年級剛接觸科學課,剛接觸實驗設計,所以本課試圖利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激發學生設計實驗,便於學生打好科學課實驗設計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水多水少的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比較方法的多種多樣。
2、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會使用標准和非標准單位測量單位測量液體。
3、教學重難點:
使用多種方法比較不同容器中水的多少,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測量比較水的多少。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烈,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但是生活經驗不足,邏輯思維並不清晰,對設計實驗還不是很清楚。
【教學策略】
討論法、實驗法
一、導入
師:這里有三個不同的瓶子,分別裝有一些水,你們猜一猜哪個瓶中的水多?
預測:1、三瓶水一樣多(3號雖大,但水矮,2號和1號水瓶雖小,但是水高)
師:都和他的想法一樣嗎?
2、1號瓶水多。(因為高)
師:有支持他的嗎?
3、2號瓶水多(因為雖沒有3號瓶大,但它高,雖然比1號瓶矮點,但它比1號瓶寬)
師:你的理由非常充分,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3號瓶水多(因為大)
(以上若只猜出哪瓶水多而不能說出理由,師:看樣子你只是單純的猜,那麼誰能有根據地猜呢?)
師:大家的意見不統一,那麼如何比較水的多少呢?我們這節課就來一起研究一下。(出示課題板書:比較水的多少)(課件1)
二、教學過程
1、比較水誰多誰少
師:這三瓶水到底誰多誰少呢?你有什麼好辦法來比較嗎?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並且完成實驗設計單。教師巡視掌握實驗方法
預測:1、找三個相同的瓶子(杯子),看哪瓶(杯)水高。
師追問:你們覺得這種方法可行嗎?如果可行的話,在實驗中我們需要注意點什麼呢?其他小組有沒有好的建議?
生1:慢點倒,防止倒潵了,對實驗有影響。
師:大家同意嗎?
生2:不要把水倒到杯子壁,因為杯子壁上有水也會對實驗產生影響。
師:你們小組接受他的建議嗎?
生3:如果相差的非常小,我們用眼睛無法判斷,我們還需要用到格尺。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那麼在使用格尺的時候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1:選擇的格尺要比水長
師:注意到使用范圍了,真棒!
生2:尺子是直的,瓶子下面是彎的,我覺得不能測量的很准確。
師: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棒的問題,那麼我們有什麼辦法解決嗎?(可不可以利用別的東西來幫忙呢?)
生1:可以粘紙條。
生2:可以劃線。
生3:把水倒進平底的的杯子里
師:不錯的辦法。
師:請一會按照我們剛才討論後的結果,把你們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可以嗎?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你們小組剛才沒舉手,你們選擇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嗎?)
2、比較水的重量
師:怎麼比較?
生1:用手掂掂,感覺誰重,哪個瓶子中的水就多。
師:你們覺得可以嗎?
生1:不行!因為瓶子不一樣。
師:那該怎麼辦?
生1:都倒入一個相同的瓶子里。
師:這樣就可以了嗎?
生1:也不一定!應為我們人的感覺不一定那麼准確,如果就相差那麼一點,我們可能感覺不到,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稱重量的儀器。
師:你想的可真完整。在科學中我們常用稱重量的工具是天平,我們可以利用天平來完成這個實驗。天平的使用方法學習過嗎?(沒有)給你這個實驗工具你能完成實驗,得到實驗結果嗎?
生:不能。
師:所以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選擇最簡單,你最有把握的實驗方案。
師:大家想不想親手試試呢?請每一小組按照你們設計好的實驗方案,組長到老師這去材料。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2號瓶的水最多,1號瓶的水第二,3號瓶中的水最少。
2、介紹量筒
師:我們通過實驗發現2號水最多,可是怎麼才能知道多了多少呢?我們需要一個統一標準的精準的測量儀器,給大家介紹一個新工具,它就是量筒。(出示量筒)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書中的第74頁,請大家仔細閱讀。誰能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量筒?
生1、有刻度
生2:密密麻麻的很多。
生3:有數字
師:你發現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各是多少?
生回答
師:這就是這個量筒所能測量的范圍。
生3:有ml的標記
師:這就是液體的體積單位,毫升。還有一種是升,在生活中你經常會見到,
課件3)
在使用量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點什麼?(課件2)
生1:平放在桌面上。
師:為什麼?
生1:因為是玻璃的怕弄壞了
師:除了要注意安全還有什麼原因我們必須要平放在桌面上?
生1:為了使得我們更好地使用,要不水面該傾斜了,我們就讀不出它的示數了
師:大家同意嗎?既然說到了讀數,那麼在讀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點什麼?誰找到了?
生:視線與水平面的凹液面水平
師:那麼我們應該具體怎麼做呢?(教師做仰視、俯視、平視三種讀數的方法)你同意第幾種?大家在讀數的過程中一定要平視水面的凹液面,這樣我們讀出的數才准確。(出示課件4)
師:現在請每組的組長到前面來去一個量筒,請大家利用量筒分別測量3個瓶子里的水的體積,並把測量結果記錄在科學書的第74頁的表格中。
建議大家可以把測量後的水倒在實驗桌上的水槽中,在測量的過程一定注意安全,量筒和水槽都要輕拿輕放。
師:哪一小組能說一說每瓶水分別都是多少毫升?
預設:如果每個小組的數據不同,追問大家的測量結果為什麼不同呢?
可能是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灑水、瓶子壁上留有水等等。
三、應用拓展
師:你們知道5ml的水是多少嗎?能用你手中的量筒來測量嗎?
生:不能。(強調量筒的使用范圍)
師:在這節課中我們不但我們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比較3個瓶子里的水,而且認識了量筒,學會使用量筒,利用它我們比較出了3個瓶子里的水到底多出多少毫升,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繼續用到它的。

⑼ 我可以通過什麼的方法來比較水的多少

可以通過測量體積和稱重的方式來比較水的多少。在密度相同的情況下體積越大所含的水分子數就越多。而水重量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重量大的相應的水分子也會越多。

⑽ 比較水的多少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的體積多少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比較和測量的;非標准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量筒是一種標准工具,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多少。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標准和非標准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經歷人類發明量筒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於確立科學的標准。有了標准工具,測量信息的交流才成為可能。

熱點內容
小學師德考核登記表 發布:2025-09-19 07:44:03 瀏覽:662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
江北語文網 發布:2025-09-19 00:51:35 瀏覽:370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