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三權分立為什麼不適合中國

三權分立為什麼不適合中國

發布時間: 2022-03-29 03:22:49

① 為什麼三權分立不符合中國國情

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有爭執的問題。按照我個人的觀點,避開現在的政治敏感來談的話大體有這么幾點: 第一,中國人口眾多。一直以來中國的人口基數都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是什麼決定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發展程度?是生產力。在封建時代,生產力的直接體現就是人口。人力,是最直接的勞動力,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這一點從未變過。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前,沒有機械力的時代中作為人類歷史長河中最燦爛的奇跡諸如巴別塔、金字塔、長城等等沒有大量人力就不會產生。所以在古代,人口就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那麼為什麼中國直至現在人口仍是世界第一,國力卻不盡如人意呢?這就要涉及第二個問題,即個人素質。 第二個原因,就是國民平均素質低下。中國搞了幾千年的文化專制,在近代普通百姓連字都不認識,更談不上有什麼知識。有知識的人可以更高水平發揮人的力量。美國兩億多人,為什麼可以趕跑英國人,三權分立,建立國家。因為最初到美洲大陸殖民的都是飽受西方啟蒙教育思想教育的知識分子,理想最容易在志同道合的人群中成為現實。但這點在中國行不通。要幾億人有同一個思想覺悟顯然不可能。試問孫中山給阿Q談革命,阿Q聽得懂嗎?以上兩點就牽扯出第三個問題,經濟基礎。 第三個原因,經濟基礎很難建立及人群階級分化。有知識的人可以化知識為力量,但人數畢竟太少,力量就相應很小。在中國最大的群體也是最有力量的群體,一個是農民(歷史悠久,農耕大國),一個是工人(現在還是工業大國 ==!),而這兩個群體的文化水平又相對低下,不懂實業家那一套。加上外國勢力干涉,國內軍閥林立,三權分立賴以為建立的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很難建立(同時農民比例又太大),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政權(所以孫中山當時的總統府連墨水錢都要自己拿,各省稅務收不上來······)。 綜上所述,三權分立在中國確立成本太高,可行性又太低。在人口這么多的國家,農民如此眾多,資產階級力量如此薄弱,建立三權分立很不現實。這個論題夠寫一篇論文了,就談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三權分立合適中國嗎

不合適。因為如果現在搞三權分立,中國很可能會分裂成幾個國家。

③ 為什麼「三權分立」不適合中國政體要求

因為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改良之路不能救中國

④ 為什麼「三權分立」不適合中國政體要求

三權指的是「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的執行機構分別對應中國的「常務委員會,國務院,法院和檢察院」,中國已經建立起了法律體制,正在走法治社會的道路。到這里我想反問出題者「你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⑤ 聯系實際說明,為什麼中國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

中國為什麼不能實行西方的「三權分立」?

分權和權力制約是任何國家都需要的,問題的關鍵是誰制約誰、 如何制約。「三權分立」將代表民意的立法權與其他兩權平行,這在 民主程度上是不夠高的。只有代表民意的立法權高於司法、行政權, 才能體現高度民主。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 是我國 的政體。因為它與我國的國家性質相適應,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 政的國家性質;它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 中處於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國家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根本上體現了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 一切權 力屬於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議會制度都屬於代 議制度范疇,但是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國 家的「三權分立」制度相比較,是更先進的民主制度,後者代表資產階 級利益,維護資本主義;前者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維護和發展社會 主義事業。具體表現在: (1)性質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以工人階級為領 導的、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 形式,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上的。這一制度, 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和意志。而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議會制度則是資產階級專政的資本 主義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其聲稱是「主權在民」的民主國家,不論采
取民主共和制,還是君主立憲制,實質都是資產階級掌權,實行資產 階級專政,維護和實現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它與西方國家的階級 關系、政黨制度、私有制經濟基礎相適應,實質是資產階級統治無產 階級的工具。 (2)代議制機關組成人員的階級基礎不同。西方國家議會雖然 打著「全民的」、「普遍的」、「平等的」、「超階級的」選舉制度招牌,其實 選出的議員多數是有產者,或者是有產階級的代理人和辯護士。從表 面上看,議員都是由選民選舉的,似乎是民主的,但實際上是有錢人 的民主,是一種金錢和權力的交易。選舉中,受到資產階級政黨的控 制和操作,受到資產、教育和文化的限制,受到民族歧視的影響,嘩 眾取寵,賄選橫行,特別是高額的競選費用,一般選民很難當選,是 少數人的民主和天堂,勞動人民是被排斥在外的。在人民代表大會制 度下, 人民代表機關的組成人員則都是根據人民意志選舉出來的各方 面的代表人物,有著廣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眾基礎,代表人民群眾 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來行使國家權力。 (3)職權不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當今世界最民主的制 度。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 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 保障了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 力和各國家機關分工合作,協調一致地工作,充分發揮國家機構的職 能作用,完成人民和時代賦予的歷史任務。而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 議會制度,總統(政府)、議會、司法三權分立,矛盾很多,難以統
一。現在西方有些國家三權分立也有名無實。看起來爭爭吵吵,很熱 鬧,實際上國家大權向總統和政府手上轉移,議會成了「清談館」、「表 決器」。 (4)與選民關系不同。西方國家議會議員一經選出後,選民無權 罷免。這說明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和不徹底性。而我國的憲法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由民主選舉產生, 對 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選民或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 免自己選出的代表。這說明人民權力的至高性和權威性。人民是國家 的主人,人民代表大會必須服從人民的意志,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願 辦事。 (5)政黨制度不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 下的新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它是我國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 礎決定的。我國革命和實踐表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我 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 家權力機關的作用才能得以正確、 有效的發揮。 這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是我國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在西方國家, 實行的是兩黨制或多黨制, 議員的選舉,議會以及政府的組成、活動都受政黨操縱。在議會選舉 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或當選的總統,負責組 織政府掌權的政黨為執政黨,未參加政府的為在野黨。雖然兩黨或多 黨輪流坐莊,一個在朝,一個在野,有時也互相攻擊,但實質目的都 是一個,為某個資產階級集團服務,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和統治,都 是假民主的騙局。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度,受
時代的局限和階級的局限,已失去了它在反封建中的作用,成了資產 階級統治人民的御用工具。 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種新生的社會主 義政權制度,它是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中國的國情,總 結歷史經驗教訓,包括西方國家議會制的精華,建立起來的人民當家 作主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雖然歷史很短,還不完善,但已顯示出強 大的生命力和優越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西方國家的議會制度,是資產階級統治 人民的工具。 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一種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 制度,它是我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和中國的國情,總結歷史 經驗教訓,汲取西方國家議會制的精華,建立起來的人民當家作主的 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比西方議會民主優 越,但這種優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因為一種政治制度的建 立到完善需要相當長時間,而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建立至今 才只有幾十年時間。 三、西方「三權分立」制度不適合中國國情 我們之所以不能照搬西方「三權分立」 ,除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比「三權分立」優越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三權分立」不能適應 我國國體的要求。 其一,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與這種國家性質相適應的只能 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關系決定了勞動 者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決定了人民可以統一行使自己的國家權 力,我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只能實行「議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
我國憲法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 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與這一國體相適應,我 們的政體採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鄧小平同志說: 「在政治體制改革 方面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我們要堅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而 不是美國式的三權鼎立制度。 」 其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 協商制度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是我們黨領導人 民進行長期革命斗爭的產物,是人民群眾的歷史選擇。如果放棄了這 些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實行「三權分立」和多黨制,必然動搖我國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動搖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 我國實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則基礎上的人民代表大會 制度,一方面體現了廣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證了人民意志 的統一和國家權力的統一,保證了決策的效率。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 的最高權力機關。這種制度使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知識分 子和其他勞動群眾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我國的立法、行政、 司法也有必要的分工,也分設了三種機關各司其職,但它們之間不是 三權分立、互相平等的關系。三權之中立法權居首位,行政、司法均 從屬於它。在國家機構體系中,掌握立法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居最 高地位。 我國正是通過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體現國 家權力的統一,保證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 點和長處,就在於它符合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性質,符合實現中國共 產黨對國家的領導這一重要原則。正因為如此,鄧小平指出: 「我們
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 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 免很多牽扯。 」 當然,目前人民代表大會的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權力機關 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黨風和社會風氣還存在種種不盡如人意 之處,吏治、司法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表現得還比較突出,廣大人民 不滿意。但這並不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造成的,更不能作為在中國照 搬「三權分立」那一套的借口。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 50 多年來的歷程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 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能夠保證中國 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 貫徹群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健康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就 順利發展;這個制度受到破壞,人民當家作主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 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必須毫不動 搖地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⑥ 為什麼說三權分立不適合中國

因為這都是托詞

因為他們還想要繼續獨權,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利益最大化,

才能違法不受處分,不受選舉的威脅,

過著逍遙的日子。

⑦ 為什麼我們國家不能實行三權分立

三權分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一個國家的政體很大程度上取決本國的意識形態和政治狀況,我國建國初受蘇聯的影響,在政權組織形式上採用了和蘇聯相同的議行合一制度,全國人民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管理國家,這也體現了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特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務院即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受人民監督,體現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
不是說我們國家不能實行三權分立,而是三權分立並非一定適合我們國家

⑧ 美國的三權分立和多黨合作制為什麼不適用於中國

首先中國沒有那個傳統,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後,沒有經過純正的資本主義就直接進入了社會主義,所以沒有資本主義民主的思想傳統,這時極為重要的,中國是不能搞資本主義民主的,要不非天下大亂,最後結果還是一個強權統一。
美國的文化都是舶來文化,歷史很短,而且全是英法灌輸進去的思想與文化,英法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從17世紀就開始搞資本主義革命了,而中國的現代化政治體制僅僅開始了幾十年,不可能適應的,可以想像台灣,借鑒英美的民主制度,結果這么個小島的議會上打架、罵人、扔催淚瓦斯、丟鞋比比皆是,要是大陸都採取這個制度,那麼後果······
中國現在也是三權分立啊,立法權歸人大,行政權歸國務院,司法權歸公檢法等部門,但是只不過黨管幹部與領導一切這一點讓一切都變味了。
多黨合作制首先共產黨是不會願意的,還有就是中國人太多太多,而且大多數人沒有什麼政黨信仰,就算去參加什麼政黨,真正抱著參與政治搞強中國的又有幾個?而且多黨合作必然要全民選舉,這對中國來說,是絕對不現實的,以為我們對自己的選舉權利理解要麼就是無所謂,要麼就是靠這個謀取一些好處。
唉,說不清楚,原因太復雜。

⑨ 經常有人鼓吹三權分立不適合中國,這是為什麼

因為他們不懂,不知道歷史潮流。就像封疆王朝阻礙改革的守舊派...
他們之所以鼓吹,是為了迷惑大眾,害怕自己失去權力...
歷史的腳步是不會阻止的...
等著瞧吧...

⑩ 三權分立為什麼不適合中國

詳情請見蘇聯戈爾巴喬夫改革和蘇聯解體

請採納

熱點內容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
江北語文網 發布:2025-09-19 00:51:35 瀏覽:370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