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概念是什麼

概念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3-29 05:34:16

A. 概念到底是什麼意思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人類在認識過程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象出來,加以概括,是自我認知意識的一種表達,形成概念式思維慣性。在人類所認知的思維體系中最基本的構築單位。

或表達成:概念{S/合{正/反}}:合{正/反}是范疇的結構式,其中的正、反、合是三個固定的范疇結構位置,S是任意標識,S可以放到不同的位置上以獲得不同的范疇意義而被定義認知為一個有某種抽象意義的概念。

例如,我們可以把「一炷香、3秒鍾、滿月、地球自轉一圈」等標識放到時間{時刻/時段}范疇的反概念位置「時段上」賦予這些標識以「時段」的本質作其內涵,以認知這些標識。

又例如,我們可以把「3、一雙、兩塊、5元、十隻」等放到價值{量值/數值}的「數值」位置上,獲得對這些標識的內涵定義使其成為概念。

B. 什麼是概念

在頭腦里所形成的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
維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質特點抽
象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概念都具內涵
和外延,並且隨著主觀、客觀世界的發展而
變化。

C. 概念是什麼

概念是人們用於認識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紐結,是認識過程中的階段。思維要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辯證運動,概念就必須是辯證的,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特殊性與普遍性、抽象性與具體性的辯證統一。概念還必須是靈活的、往返流動的和相互轉化的,是富有具體內容的、有不同規定的、多樣性的統一。

D. 概念是什麼概念

概念 人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邏輯思維的最基本單元和形式。概念的辯證法是指概念的形成、變化和發展以及概念間的聯系和轉化的辯證關系。對概念的辯證本性的研究,是辯證邏輯的主要內容。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形成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的真理性又要返回實踐中接受檢驗。如此循環往復,是人的認識日益接近於客觀現實的一般途徑。科學認識的主要成果就是形成和發展概念。概念越深刻、越正確、越完全地反映客觀現實。概念的最基本特徵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人們認識周圍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學思維時期的日常生活概念。這種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為對周圍事物的感性經驗的直接概括,並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學思維中運用的概念即科學概念,是在相關理論指導下形成的,而且它總是處於特定的理論系統之中,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們對於同一事物的認識,往往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不同的學科對於同一事物會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而在同一學科的不同理論中,對於同一事物也會形成不同內容的科學概念。人們對於特定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即科學概念的內容,並不是單一的、無條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條件的。概念總是隨著人的實踐和認識的發展,處於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這種發展的過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內容逐步遞加和累進,或是新舊概念的更替和變革。 概念是人們用於認識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紐結,是認識過程中的階段。思維要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辯證運動,概念就必須是辯證的,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特殊性與普遍性、抽象性與具體性的辯證統一。概念還必須是靈活的、往返流動的和相互轉化的,是富有具體內容的、有不同規定的、多樣性的統一。 人類對真理的認識,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斷更替和運動中,在一個概念向另一個概念的無數轉化中實現的。概念的形成、變化和發展以及概念間的相互依賴、對立和轉化,是永恆運動的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近似反映,因而存在著具有客觀意義的概念辯證法。 總述(來源: 概念 南豐公益書院 ) 概念 概念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產物。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觀念或充當指明實體、事件或關系的范疇或類的實體。在它們的外延中忽略事物的差異,如同它們是同一的去處理它們,所以概念是抽象的。它們等同的適用於在它們外延中的所有事物,所以它們是普遍的。概念也是命題的基本元素,如同詞是句子的基本語義元素一樣。 概念是意義的載體,而不是意義的主動者。一個單一的概念可以用任何數目的語言來表達。狗的概念可以表達為德語的 Hund,法語的 chien 和西班牙語的 perro。概念在一定意義上獨立於語言的事實使得翻譯成為可能 - 在各種語言中詞有同一的意義,因為它們表達了相同的概念。 概念是人類對一個復雜的過程或事物的理解。從哲學的觀念來說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在日常用語中人們往往將概念與一個詞或一個名詞同等對待。 概念的范圍、定義和內容 在一些哲學理論中概念范圍與概念內容的定義不同。 概念范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圍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圍相同的概念被稱為是相當的,在邏輯研究中,尤其是在數學邏輯中相當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將一個概念細分為亞概念時要注意兩分法的應用來防止邏輯謬誤的發生。 在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的定義被看作是適當的,如果這個定義的用詞描述的范圍與概念范圍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個邊長都相等的長方形 是一個適當的概念。 概念內容(內涵)包括所有一個組成該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關系。比如「飼養技術」的內容包括所有有關於這個技術的特性。但在定義這個概念時人們挑選出這些特性中最關鍵的,比如:「飼養技術是繁殖、喂養、圈養和使用農業用動物和以此提取有價值的產品的技術」。 歷史上的定義 在古希臘和羅馬概念被定義為抽象和區別後獲的定義。 在中世紀概念被定義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來說明一個概念包括它所定義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爾和萊布尼茨將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稱為是概念的特徵。 康德區分概念與見解:他認為見解是對個別事物的想像,而概念則是對多個事物的共同點的想像。 哲學爭論 在哲學上對除用來描述的語言本體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還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維上的或抽象的實體如「思維單位」、內涵、外延等有爭議。 在認識論中概念被看作是對與人類無關的事實存在的特性的反應。概念的變化和擴大反映了人類對世界的知識和認識的擴展。 相關標準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 15237.1—2000:「概念」是對特徵的獨特組合而形成的知識單元。 德國工業標准2342將概念定義為一個「通過使用抽象化的方式從一群事物中提取出來的反應其共同特性的思維單位」。 認知科學的模型 在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中概念被用來作為人的知識的模型。

E. 什麼是概念

概:概括,總括。

念:惦記,想法,思想。

理性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們的頭腦中的概括反映。

F. 概念是什麼意思

概念的意思: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觀事物的一般的、本質的特徵。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抽出來,加以概括,就成為概念。

拼音:[ gài niàn ]

引證解釋:

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人類在認識過程中,把所感覺到的事物的共同特點,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抽出本質屬性而成。表達概念的語言形式是詞或片語。概念都有內涵和外延,即其涵義和適用范圍。概念隨著社會歷史和人類認識的發展而變化。

毛澤東 《實踐論》:「社會實踐的繼續,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反復了多次,於是在人們的腦子里生起了一個認識過程中的突變(即飛躍),產生了概念。」

(6)概念是什麼擴展閱讀

概念的近義詞:觀點

拼音:[ guān diǎn ]

意思:

1、觀察事物時所處的位置或採取的態度:生物學~。純技術~。

2、特指政治觀點:沒有正確的立場,就不會有正確的~。

引證解釋:從一定的立場或角度出發,對事物或問題所持的看法。

徐興業 《金甌缺》第四章:「她既要用自己的觀點,又要用 嚲娘 的觀點來觀察 馬擴 。」

示例:這篇文章對錯誤觀點的抨擊有理、有力、有節。

G. 什麼是概念定義

定義是通過列出一個事物或者一個物件的基本屬性來描寫或者規范一個詞或者一個概念的意義。
概念Dictionary 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產物。
區別 概念是抽象的 定義是客觀的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與他事物不同的特徵:問題的性質|社論帶有指導性質的。 性質是事物的本質。

H. @概念是什麼

原來@是重量單位和容積單位;後來又成了工程用語;然後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語句「@echo off」;再之一開始是純粹地表示英文單詞「at」,後來這種用法逐漸減少了,可是又多了兩種用法:1.郵箱用戶名與域名之間的間隔符理應用「at」卻用「@」代替;2.表示單價,比如「Sell@1 pound」表示以1英鎊的單價出售,這兩種用法使用頻率之高難以想像。「@」根據「at」的讀音讀「艾爾特」或「艾特」,另外,由於網路用語越來越時髦,「@」又被「爆炒」出了3種用法:1.@時代即網路時代;2.@是很酷的一個表情,表示開心、高興等;3.@族即14-29歲的人。

熱點內容
生物材料報告 發布:2025-09-19 05:12:45 瀏覽:413
語文老師總結 發布:2025-09-19 04:58:43 瀏覽:352
感恩教育詞 發布:2025-09-19 01:46:11 瀏覽:26
江北語文網 發布:2025-09-19 00:51:35 瀏覽:370
七年級下冊地理同步 發布:2025-09-18 21:49:01 瀏覽:253
大學城英語 發布:2025-09-18 21:32:25 瀏覽:589
七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題 發布:2025-09-18 19:59:33 瀏覽:531
干電池化學 發布:2025-09-18 16:30:48 瀏覽:733
何猷君怎麼讀 發布:2025-09-18 16:07:13 瀏覽:158
2017個人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18 16:04:58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