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原理
這個能有啥公式?
首先應該有杠桿原理,或者說用力矩平衡的觀點來考慮問題,可以用一個較小的力換得一個較大的力,即f1
*
l1
=
f2
*
l2;
然後還有關於壓強的知識,刀刃越鋒利,截面積越小,壓強越大,方便劃破鐵皮,p
=
f
/
s;
最後還有開罐器的把手可能刻意做得粗糙,方面對把手作用,f
=
μ
*
n
② 科學原理有哪些
一個大玻璃瓶,裡面裝滿水,把瓶口用中間插有細管的橡膠塞塞上。用手捂住瓶身,會看到什麼現象?為什麼?
細管中水面上升。用手握住之後瓶里的水會受熱,熱漲冷縮,體積增大,所以使管中水面上升。
③ 著名的科學原理有哪些
1倫琴 德國 物理 發現X射線
2洛倫茲 荷蘭 物理 創立電子理論
3貝克勒爾 法國 物理 發現天然放射性現象
4巴浦洛夫 俄國 生理學 消化生理學
5愛因斯坦 德國 物理 相對論
6陳景潤 中國 數學 歌德巴赫猜想
7瑪麗·居里 法國 物理 發現鐳和釙
8普朗克 德國 物理 創立量子論、發現基本量子
9楊振寧、李政道 美國 物理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
10牛頓 英國 物理 萬有引力定律
11加俐略 義大利 天文 對天文學有傑出貢獻
12高斯 德國 數學 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
13門捷列夫 俄國 化學 化學元素周期表
14諾貝爾 瑞典 雷管 雷管
15達爾文 英國 生物 進化論
16華羅庚 中國 數學 優選法和統籌學應用於工農業生產
17惠更斯 荷蘭 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 介於伽利略與牛頓之間一位重要的物理學先驅
18丁肇中 美國 物理 J粒子的發現
19法拉第 英國 物理 研究電和磁
20阿基米德 古希臘 數學家、力學家 阿基米德原理
21卡文笛許測出萬有引力常數
22庫侖總結並確認了真空中兩個靜止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23愛因斯坦用光子說解釋了光電效應,結實光的波粒二重性
24玻爾解釋了氫原子光譜規律
25湯姆生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發現了電子並提出原子內部還可再分
26托馬斯.楊通過對光的干涉的研究證實了光具有波動性
27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發現了中子
28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
④ 管理學中常見十大原理有哪些
管理學中常見十大原理有:
1、青蛙現象: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里,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里,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
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2、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3、鱷魚法則: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4、鯰魚效應: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游,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游動。
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當一個組織的工作達到較穩定的狀態時,常常意味著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降低,「一團和氣」的集體不一定是一個高效率的集體,這時候「鯰魚效應」將起到很好的「醫療」作用。一個組織中,如果始終有一位「鯰魚式」的人物,無疑會激活員工隊伍,提高工作業績。
5、羊群效應: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6、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鍾,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准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准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7、刺蝟法則:兩只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8、二八定律: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
9、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其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段教導: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與「平衡之道」相悖,與「二八定則」有相類之處,是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則。
10、鳥籠邏輯: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里。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
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干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4)有哪些原理擴展閱讀:
管理學中其他原理有:
1、木桶理論: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2、暈輪效應: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
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丑」。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
1、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
2、它把並無內在聯系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系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
3、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在交往中要盡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⑤ 發明創造的十大基本原理有哪些
(1)綜合原理。綜合原理是指將研究對象的各個要素進行相應的分離和取捨,使綜合後的整體具有新特徵的原理。
(2)還原原理。還原原理是指研究已有事物的創造起點,並深入追溯到它的創造原點,再從創造的原點出發尋找各種門路,用新思想、新技術重新創造該事物,從原點去解決問題的原理。
(3)移植原理。移植原理是指把一個研究對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運用於其他研究對象之中的原理。
(4)分離原理。分離原理是指把某一對象進行科學分解和離散的原理。
(5)強化原理。強化原理是指利用對某事物進行精練、壓縮或聚焦進行創造發明活動的原理。
(6)換元原理。換元原理是指通過尋找替代物,或通過對代替事物的研究來解決被代替事物存在問題的原理。
(7)迂迴原理。迂迴原理是指通過解決相關的問題來解決特定問題的原理。
(8)組合原理。組合原理是指事物的整體或部分疊加的原理。
(9)逆反原理。逆反原理是指當遇到不能解決的難題時,往往從其相反的途徑卻能順利解決的原理。
(10)群體原理。群體原理是指在發明創造過程中,充分發揮群體智慧和力量的原理。
⑥ 政治經濟學原理有哪些原理
政治經濟學有七大原理,1剩餘價值論原理,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原理,3商品二因素原理,4勞動價值論原理,5價值規律原理,6資本有機構原理,7勞動二重性原理。
1.「剩餘價值論原理」
馬克思通過分析剩餘價值的生產、積累、流通以及分配,解釋了剩餘價值的運動規律,創立了剩餘價值理論。
剩餘價值理論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本質;闡明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原理」
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越發展,科學技術以至社會生產力越發展,生產社會化的程度越高,不斷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就越成為資本的生產力,資本就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裡,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3.「商品二因素原理」
商品是用來交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系,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及自然物)共有的屬性。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使用價值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4.「勞動價值論原理」
理論意義:[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創造價值理論,創立了勞動二重性理論,第一次確定了什麼勞動形成價值、為什麼形成價值以及怎樣形成價值,闡明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在商品價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從而為揭示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創立剩餘價值理論奠定了基礎。勞動二重性理論成為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實踐意義: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5.「價值規律原理」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律,它的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是:
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自發波動。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由於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商品的價格總是時而高於價值,時而低於價值,不停地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上下波動。從較長時間來看,價格高於價值的部分和價格低於價值的部分能夠相抵,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是一致的。
6.「資本有機構成原理」
根據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同,資本可以區分為不變資本(用c表示)和可變資本(用v表示)。
[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態存在的資本,它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其價值量不會大於它原有的價值量。
7.「勞動二重性原理」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可區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即有用勞動。
⑦ 常見身邊的科學原理有哪些
1.掛在牆土的石英鍾,當龜池的 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 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 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 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12.看一下雞蛋有沒有碎
我們在捏一個雞蛋的時候,手的扛桿力平均分散到了雞蛋的各個地方,不足以把它捏碎,因為形是最穩定的形狀.人們利用這一原理造出了拱橋,盡管它看起來比較單薄,但是車水馬龍從它身上輾過,它巍然不動,例如趙州橋,它在那裡站了幾千年,將多少人馬渡過對岸,俯身凝望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人們還利用這一原理建造了拱門,設計了汽車、飛機和安全帽盔等.
雞蛋是捏不碎的?但你試過一手捏二個雞蛋嗎,不費多大的勁就能將他們捏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當我們一手捏兩個雞蛋時,手的扛桿力集中到了兩個雞蛋的接觸點,因為接觸點作為受力點,面積很小,所以雞蛋一下子就碎了.別說是兩個雞蛋,就是一手捏兩個核桃,也能將它們捏碎,這是同樣的原理.
13. 電工使用的膠把鋼絲鉗.它的設計和使用中應用了不少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請你指出這種工具在設計上、結構上或使用中應用物理知識的兩處地方,並寫出所依據的物理知識.
應用物理知識的地方 依據的物理知識
1 剪口 剪口面積小,可以增大壓強
2 膠把 表面有凸凹花紋,可以增大摩擦
3 膠把 膠把是絕緣塑膠,可以絕緣
4 整把鉗 是省力杠桿,可以省力
5 鉗口 鉗口粗糙並有多條槽,可以增大壓強和摩擦
⑧ 現實生活中的物理原理都有哪些
太多了,平時用電,發光,發熱,功率,電壓,電流………
出行,電梯,汽車,電車,地鐵,能量,動能,能量守恆……
機械,電氣好多都離不開物理原理!
⑨ 科學原理有哪些
科學原理有:
1、萬有引力定律:
(1)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
(2)表示:任意兩個質點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
5、慣性: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
在同樣的外力作用下,相同加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所以物體的慣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慣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屬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化學元素周期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進化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電磁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萬有引力定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