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幼兒營養不良怎麼辦

幼兒營養不良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4-07 23:11:20

⑴ 兒童營養不良怎麼治療

孩子營養不良其實涵蓋了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營養不足,孩子長得比較瘦小,就是所謂的「豆芽菜」。對於這一類的孩子,往往存在攝入不足的問題,家長應該鼓勵他多吃飯,什麼食物他比較合口就應多吃,同時要注意營養的均衡,包括主食、副食、蛋白類的...

⑵ 營養不良怎麼辦

1、為了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幼兒要少吃豆類、花生、玉米等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
2、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膩、過甜的食物。
3、還要少用芝麻、芝麻油、蔥、姜和各種香氣濃郁的調味料。
4、忌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忌過多食用深加工及燒烤、快餐類食品。
營養不良吃哪些對身體好
1、強調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營養比較全面,但要注意讓乳母攝取充足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可從嬰兒出生後1~2周開始,每日給服維生素D 500~1000國際單位,連續服用至2~3歲。
2、及時給嬰幼兒添加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輔助食品,如蛋黃、肝泥、魚肝油制劑、蝦皮、菜末、果汁、米湯等。1歲以上的幼兒,應全面提高飲食質量,每天固定攝食牛奶、雞蛋、豆腐、綠葉蔬菜、食糖以及主食。
3、宜多吃米粥、牛奶、雞肉、鴨肉、雞肝、山楂、鰻魚、鵪鶉、銀魚之類食物。飲食要軟、爛、細,以利消化吸收。
4、宜食含鋅豐富的乾果,如芝麻、核桃、花生等。

⑶ 嬰幼兒時期營養不良應該怎麼辦

1.喂養不當
長期攝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輔食。人工喂養者,食物的質和量未能滿足需要,如乳類稀釋過度,或單純用澱粉類食品喂哺。突然斷奶,嬰兒不能適應新的食品等。
2.飲食習慣不良
飲食不定時、偏食、反芻習慣或神經嘔吐等。
3.疾病因素
疾病影響食慾,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並增加機體的消耗。易引起營養不良的常見疾病有遷延性嬰兒腹瀉、慢性腸炎或痢疾、各種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綜合征、腸寄生蟲病、結核病、麻疹、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齶裂、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或賁門鬆弛等)和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均可致喂養困難,某些遺傳性代謝障礙和免疫缺陷病也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早產和雙胎易引起營養不良,宮內感染,孕母疾病或營養低下,胎盤和臍帶結構與功能異常均可導致胎兒營養不足和宮內生長阻滯,為嬰兒營養不良的先決條件。
飲食療法
(1)強調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營養比較全面,但要注意讓乳母攝取充足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還可從嬰兒出生後1~2周開始,每日給服維生素D500~1000國際單位,連續服用至2~3歲。
(2)及時給嬰幼兒添加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輔助食品如蛋黃、肝泥、魚肝油制劑、蝦皮、菜末、果汁、米湯等。1歲以上的幼兒,應全面提高飲食質量,每天固定攝食牛奶、雞蛋、豆腐、綠葉蔬菜、食糖以及主食。
(3)易消化食物宜多吃米粥、牛奶、雞肉、鴨肉、雞肝、山楂、鰻魚、鵪鶉、銀魚之類食物。飲食要軟、爛、細,以利消化吸收。
(4)忌食①為了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幼兒要少吃豆類、花生、玉米等堅硬難以消化的食物。②忌食煎、炸、熏、烤和肥膩、過甜的食物。③還要少用芝麻、芝麻油、蔥、姜和各種香氣濃郁的調味料。

⑷ 孩子營養不良怎麼辦

孩子患有營養不良後,應及時給予營養物質的調整和補充。許多父母們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營養不良狀況,就立即每天給孩子進食多種多樣的高蛋白,高糖或高脂肪食物,這是十分不妥當的。因為這類孩子(尤其是重度營養不良孩子)大多都伴有消化能力的減退,按上述方法給孩子補充營養往往是適得其反的。所以,遵照「循序漸進、逐步充實」的原則是十分重要的。營養的補充以蛋白質為主,如牛奶、羊奶、豆漿、魚粉、肉末、肝末等。同時應補充適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其中脂肪的補充最初應採用少量的植物油(如熟的豆油、花生油或麻油)。碳水化合物可用米湯、粉糊、粥類和糕餅等。維生素除來源於上述食物外,蔬菜及菜汁、果汁等食物中的含量亦較多。此外,還可按醫囑給孩子定時服用一些中葯或強化食品,但不宜過多過濫。須提醒家長的是,對孩子營養物質的調整和補充,一定要有計劃地進行。孩子營養狀況愈差,開始補充營養物質的種類和量應愈少。如對重度營養不良的孩子,起初補充蛋白質時應採用脫脂牛奶、豆漿或魚粉、魚糊,而不宜採用全脂奶或過多的蛋、肉類。此外,對營養不良的孩子還應注重病因治療,並加強預防感染等一系列措施。

⑸ 3歲孩子營養不良怎麼辦

1、飲食調整 便秘的小兒大部分屬於第一種情況,調整膳食後多數便秘得以緩解。牛乳喂養的嬰兒便秘時,可將牛奶中的糖量增加到8%,並增加水果汁,較大嬰兒可添加蜂蜜。幼兒便秘應減少蛋白質類飲食,增加谷類食物,長增加蔬菜、水果等含渣食物。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三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幼兒可在清晨或進食後時坐便 盆,並應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3、適當使用開塞露和緩瀉葯 不能常用開塞露、肥皂頭通便,因為一旦養成習慣,正常的"排便反射"消失,便秘更難糾正了。千萬不要經常服緩瀉葯,因為小兒消化功能不完善,用瀉葯後可能導致腹瀉。

⑹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話該怎麼辦

營養不良的話,應該這樣考慮以下幾點:
一,先去醫院檢查,找醫生去診斷原因;
二,如果是吸收不好,光補營養不行,還是用一些幫助吸收的方法,比如缺鈣補鈣得同步補維D才能吸收得更好;
三,根據營養缺乏情況,進行相應的食補與葯補;
四,建議使用配方奶粉與母乳結合的方式。

⑺ 兒童營養不良該怎麼調理啊

營養不良是一種小兒常見病,其危害性非常大,家長朋友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那小兒營養不良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小兒營養不良的中西療法。
中葯治療
1、取黃鱔魚1條,雞內金10克。將鱔魚去內臟,切塊放碗中,加雞內金,蒸熟後食用。
2、紅薯葉30克,雞內金10克,煎湯,調味服。
3、人乳拌麥芽,煎湯服。
4、山楂數個,紅糖少許,煎湯服。
5、鵝不食草3克,燉豬肉食用。
6、金不換草60克,同豆腐燉服。
西葯治療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葯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慣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4、頑固病例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針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強刺激,不留針。
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法,患者都應該樹立良好的自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盡快擺脫疾病的困擾;在此,也衷心祝願患者能夠早日康復。

⑻ 孩子營養不良怎麼補

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營養的孩子,沒有必要刻意地服用營養素補充劑。但是,沒有營養學背景的家長,
怎麼知道自己的孩子從飲食中攝取的營養到底足不足夠?
6歲以下的小孩,飲食參考下面的標准,就沒有必要刻意地補這補那。
0-0.5歲:按需餵奶,每天6-8次,約750毫升;不能純母乳喂養時,宜選嬰兒配方奶粉喂養。
0.5-1歲:繼續母乳喂養,逐漸添加輔食,谷類10-110克,蔬菜類和水果類各25-50克,肉類50-100克。
1-3歲:母乳喂養可持續至2歲,或者選用幼兒配方奶粉80-100克,谷類100-150克,肉類100克,蔬菜
水果類300-400克。
3-6歲:奶製品300-400克,大豆及其製品25克,肉類150克,谷類180-260克,蔬菜水果類400-500克。
復合的,沒必要
「花一樣錢補兩樣」「鈣鐵鋅一起補,寶寶更健康」,曾幾何時,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復合營養補充劑在生活中不斷出現。
這類產品真的像廣告所說的那麼好嗎?
如果確定孩子同時缺乏幾中營養素,那麼選擇含這幾種營養素的復合制劑補充會更方便。
但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最好還是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沒必要用復合劑

⑼ 嬰幼兒營養不良該怎麼辦

媽媽在喂養寶寶的時候發現寶寶營養不良,不知道有什麼治療方法。寶寶營養不良怎麼辦?營養不良較輕的寶寶,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但如果寶寶營養不良較嚴重,則只能通過用葯來治療。
一、西葯治療
1、治療期間宜予以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或維生素B族等葯物。其他輔助治療如苯丙酸諾龍25毫克,肌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時給予足量蛋白質類飲食。
2、一般認為嬰兒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為最好的食品基礎。年齡稍大可根據當地慣用食品加添固體食物以提高熱卡供給,如無腹瀉、嘔吐,早期即給予每天每公斤190熱卡,逐漸增至200熱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類。
3、少量多次輸血、輸血漿,行靜脈或肌肉注射。亦可用胎盤血多量多次灌腸。
4、頑固病例可採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針刺肝俞、胃俞、身柱,用短促強刺激。

⑽ 孩子營養不良是怎麼回事呢

營養不均衡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的最大原因。營養失衡可出現兩個極端:其一是偏胖,其二是偏瘦。有些小孩脾胃功能弱、吸收不好導致營養缺乏;有些小兒則吃什麼就吸收什麼,長輩也樂在其中,但是體重是一個勁的上漲,成了胖小孩。也許家長不認為有什麼不好,可胖會出現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推薦閱讀:兒童營養不良評價標准
造成營養失衡的有幾點因素:幼兒存在其他諸如缺鋅、缺鈣、肥胖症等普遍現象,表明兒童營養失衡已成為目前不爭的現實問題。這個問題困擾著家長。如果聽任其長期延續發展,將直接影響幼兒的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這關繫到一代人的體質,亟待我們重視解決。因此,引起兒童營養不良也有諸多方面,但主要還是與孩子膳食直接相關:

(1) 有的幼兒在家吃飯時,對不順心、不可口的飯菜就不吃,家長也就順應下去,做飯時給予特殊照顧,這樣就使孩子對某種飯菜產生反感。
(2) 與父母的飲食習慣影響有關。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行為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
(3) 與暴食過量有關。有的幼兒開始對某種飯菜特別喜歡,因此,吃起來就沒個夠,不加控制,暴食過量,使胃口難以忍受,從而對這種食物產生了煩膩的心理。如不吃肥肉多屬於這種情況。
(4) 與烹調技術有關。因水平低,造成食物烹調味道不佳,長期花樣品種單一,也是造成幼兒厭食的原因之一。
(5) 與飲食搭配不合理,營養不全面也有關系。

熱點內容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