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在哪裡
甘肅千佛洞是位於甘肅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坐落在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因為千佛洞內有很多壁畫,而壁畫上面繪制了數千座佛佛而得名!
㈡ 千佛洞在哪裡
很多地方都叫千佛洞,這2個是最著名的 希望能幫到你
1.千佛洞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
2.位於寧鄉縣崔坪鄉的千佛洞
㈢ 哪裡被成為千佛洞
1、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共有石窟600餘個,敦煌藝術是佛教題材的藝術。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彩塑近三千身,內容非常豐富。敦煌石窟藝術是產生和積存在敦煌的多門類的藝術綜合體,它包括了敦煌建築、敦煌壁畫和敦煌彩塑。以莫高窟為中心的敦煌石窟,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瑰寶,它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稀世之珍,為我國的民族藝術珍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明珠. 敦煌莫高窟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崖壁上,上下五層, 南北長約1600米。始鑿於366年,後經十六國至元十幾個朝代的開鑿, 形成一座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石窟群。
2、千佛洞位於拜城縣克孜爾陣東南 7千米的河流階地上,它背依明屋達格山,南臨木扎提河和雀爾達格山, 其間有渭干河蜿蜒流過 , 東距庫車縣城約 69千米。 這里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是新疆著名的古代文物遺跡的旅遊勝地。
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 「四大石窟」之美譽,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綿延數千公里。 其中保存壁畫的洞窟有 80多個,壁畫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 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公元 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各國也是絕無僅有的。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屬於龜茲古國的疆域范圍, 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其石窟建築藝術、雕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在中亞和中東佛教藝術中占極其重要的地位 . 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沖,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新疆,形成 「西域佛教」後,再傳入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它成為「西域佛教」的一個中心,也成為佛教傳入中原的一個重要橋梁。石窟則是佛教藝術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築和壁畫來宣傳佛教教義。龜茲石窟窟群比較集中,壁畫內容豐富,不僅有表現佛教的「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等壁畫,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畫。有研究石窟的專家指出,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網路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群中,克孜爾石窟被視為群芳之冠。
3、中國寧鄉千佛洞景區位於寧鄉縣黃材鎮
4、湖北省國營荊門市十里牌林場湖北省荊門市千佛洞森林公園位於荊門掇刀虎牙關路23號
㈣ 千佛洞在哪有幾個呢
千佛洞在甘肅,有三十個洞窟。
千佛洞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
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岩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
㈤ 哪裡被稱做千佛洞
墩皇摩高窟
㈥ 千佛洞在哪裡呀
千佛洞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千佛洞是位於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所包括的顯聖池、拉捎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同時還有陝西府谷縣千佛洞,新疆吉木薩爾縣千佛洞,紹興千佛洞,山西交口縣千佛洞,寧鄉千佛洞山西清徐千佛洞,錫克沁千佛洞,克孜爾千佛洞,五台山千佛洞 ,棋盤千佛洞等。
簡介千佛洞是位於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聖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岩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水簾洞石窟已架設了懸崖棧道,加固了河堤護坡,並對遊人開放。結構行佛洞高約20米,深約500米,主要有三廳(千佛聚會廳、萬年國畫廳、八仙醉樂廳)和五室(吉祥室、聚會室、仙壁室、寶劍室和醉仙室)組成。「千佛聚會廳」由千餘尊形似小石佛的畫面組成,「萬年國畫廳」由三大幅10米見方的壁畫組成,一幅如江河奔騰,一幅如天馬行空,另一幅則有山有水,有亭榭樓閣,色彩、層次均搭配得當,天工巧作,令人叫絕。千佛洞建築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築。正殿為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築,分前、中、後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後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南搭有戲台,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㈦ 千佛洞是哪座石窟
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千佛洞的總稱是敦煌莫高窟,它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二十五公里處,在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開鑿。南北長約一千六百米,上下排列五層,高度分散,一排排,像蜂房鴿舍,壯觀異常。
莫高窟被稱為千佛洞的原因:
莫高窟谷被稱為千佛洞。這並不意味著有一千個佛或一千個洞穴。佛語一般指許多佛和洞穴。中國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的聲譽遠遠超過其他石窟。第一個原因是敦煌莫高窟開鑿較早,至今已有1638年的歷史;二是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洞穴492個,像蜂窩一樣密密麻麻地排列著,錯落有致,綿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畫非常精美。現有彩塑2499件,壁畫4.5萬平方米。有人說敦煌莫高窟不僅是一個大雕塑館,也是一個佛教藝術畫廊。
㈧ 千佛洞在新疆哪裡
你說的是新疆庫車的克孜爾千佛洞吧,著名的克孜爾千佛洞,就在大漠北緣的庫車縣正西25千米處。石窟群所在的明烏達格山,在古龜茲國(古西域國之一,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的境內。
㈨ 哪裡被稱為「千佛洞」
敦煌莫高窟 千佛洞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鍾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千佛洞是位於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岩洞,是武山所包括的顯聖池、拉捎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
㈩ 千佛洞在哪裡
位於寧鄉縣崔坪鄉的千佛洞是距今3億6千萬年前形成的溶洞,地貌復雜,並有罕見的洞內峽谷,垂直高度近100米。
千佛洞處於風景秀美的石龍山下。相傳由十三個連環洞組成,故名十三洞。其是長沙地區景觀最集中的石灰岩溶洞,據專家分析其全長達2300米,洞谷幽深,迂迴曲折,神秘莫測。洞洞相連,洞內有洞,大的洞可容納數千人,狹窄處僅容納一人通過。洞內的石鍾乳、石筍、石柱千姿百態,陰河、瀑布暗地橫生,奇景迭出。洞內冬暖夏涼,是供人避暑、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