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色彩有哪些

色彩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0 01:19:29

㈠ 中國色彩名稱有哪些

有:

1、梅染

梅染顧名思義,就是用梅花樹作為染料的一種天然染色法,而造就的顏色也叫梅花染色,是謂梅染。

㈡ 色彩分幾大色系,各有什麼特點

豐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1、無彩色系

無彩色系是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調合形成的各種深淺不同的灰色。無彩色按照一定的變化規律,可以排成一個系列,由白色漸變到淺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學上稱此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變化,可以用一條垂直軸表示,一端為白,一端為黑,中間有各種過渡的灰色。

純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體,純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體。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純白與純黑的物體,顏料中採用的鋅白和鉛白只能接近純白,煤黑只能接近純黑。無彩色系的顏色只有一種基本性質——明度。

它們不具備色相和純度的性質,也就是說它們的色相與純度在理論上都等於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來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與白做為顏料,可以調節物體色的反射率,使物體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2、有彩色系

彩色是指紅、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不同明度和純度的紅橙黃綠青藍紫色調都屬於有彩色系。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長和振幅決定的,波長決定色相,振幅決定色調。

基本特性

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在色彩學上也稱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屬性。

1、色相

色相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徵。所謂色相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玫瑰紅、桔黃、檸檬黃、鈷藍、群青、翠綠……從光學物理上講,各種色相是由射入人眼的光線的光譜成分決定的。

對於單色光來說,色相的面貌完全取決於該光線的波長;對於混合色光來說,則取決於各種波長光線的相對量。物體的顏色是由光源的光譜成分和物體表面反射(或透射)的特性決定的。

2、純度

色彩的純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參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

當參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了。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的參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感覺出來了。

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麼,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3、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於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

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後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

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紅、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後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有彩色的色相、純度和明度三特徵是不可分割的,應用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

(2)色彩有哪些擴展閱讀

色彩對比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後,由於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色相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根本方面,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於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角度),距離(角度)越小對比越弱,反之則對比越強。

1.零度對比

(1)無彩色對比 無彩色對比雖然無色相,但它們的組合在實用方面很有價值。如黑與白 、黑與灰、中灰與淺灰,或黑與白與灰、黑與深灰與淺灰等。對比效果感覺大方、莊重、高雅而富有現代感,但也易產生過於素凈的單調感。

(2)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 如黑與紅、灰與紫,或黑與白與黃、白與灰與藍等。對比效果感覺既大方 又活潑,無彩色面積大時,偏於高雅、莊重,有彩色面積大時活潑感加強。

(3)同類色相對比 一種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純度變化的對比,俗稱同類色組合。如藍與淺藍(藍+白)色對比,綠與粉綠(綠+白)與墨綠(綠+黑)色等對比。對比效果統一、文靜、雅緻、含蓄、穩重,但也易產生單調、呆板的弊病。

(4)無彩色與同類色相比 如白與深藍與淺藍、黑與桔與咖啡色等對比,其效果綜合了(2)和(3)類型的優點。感覺既有一定層次,又顯大方、活潑、穩定。

2.調和對比

(1)鄰近色相對比 色相環上相鄰的二至三色對比,色相距離大約30度左右,為弱對比類型。如紅橙與橙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感覺柔和、和諧、雅緻、文靜,但也感覺單調、模糊、乏味、無力,必須調節明度差來加強效果。

(2)類似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60度左右,為較弱對比類型,如紅與黃橙色對比等。效果較豐富、活潑,但又不失統一、雅緻、和諧的感覺。

(3 )中度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90度左右,為中對比類型 ,如黃與綠色對比等,效果明快、活潑、飽滿、使人興奮,感覺有興趣,對比既有相當力度,但又不失調和之感。

3.強烈對比

(1)對比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約120度左右,為強對比類型,如黃綠與紅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醒目、有力、活潑、豐富,但也不易統一而感雜亂、刺激、造成視覺疲勞。一般需要採用多種調和手段來改善對比效果。

(2)補色對比 色相對比距離180度,為極端對比類型,如紅與藍綠、黃與藍紫色對比等。效果強烈、眩目、響亮、極有力,但若處理不當,易產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協調等不良感覺。

冷暖對比

冷暖對比是將色彩的色性傾向進行比較的色彩對比。冷暖本身是人皮膚對外界溫度高低的條件感應,色彩的冷暖感主要來自人的生理與心理感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色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色彩理論

㈢ 色彩的種類有哪些分類

色彩種類:1.有色彩:如紅、黃、綠等純色或有色彩的顏色。

㈣ 色彩種類劃分為哪兩類

色彩種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

富多樣的顏色可以分成兩個大類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有彩色系的顏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色相、純度(也稱彩度、飽和度)、明度。在色彩學上也稱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屬性。飽和度為0的顏色為無彩色系。

在再現藝術中,色彩真實再現對象,創造幻覺空間的效果。色彩研究以科學事實為基礎,要求精準和明晰的系統性,人們將考察色彩關系的這些基本特徵,看看它們怎樣才能幫助藝術作品的題材創造形式和意義。

(4)色彩有哪些擴展閱讀:

零度對比

(1)無彩色對比:無彩色對比雖然無色相,但它們的組合在實用方面很有價值。如黑與白 、黑與灰、中灰與淺灰,或黑與白與灰、黑與深灰與淺灰等。對比效果感覺大方、莊重、高雅而富有現代感,但也易產生過於素凈的單調感。

(2)無彩色與有彩色對比:如黑與紅、灰與紫,或黑與白與黃、白與灰與藍等。對比效果感覺既大方 又活潑,無彩色面積大時,偏於高雅、莊重,有彩色面積大時活潑感加強。

㈤ 色彩有哪兩類它們各有哪些特徵何為色彩三要素

哪兩類?有很多種分類
方式
吧.
色彩三要素是指色相(紅\黃\綠等)、純度(色彩的純度)、明度(深淺)
再就是
三原色
的說法,有兩種,
光的三原色
是紅綠藍,合在一起是白光;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理論上合在一起是
黑色

㈥ 色彩知識的常識有那些

色彩是我們觀察事物的第一認知,是最能觸動我們感官的視覺元素。色彩可以激發我們的聯想,刺激我們的情緒。在設計中,色彩的合理運用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課題。相信大多數人都對色彩有所了解,在這里讓我們做個復盤,一起來回憶下關於色彩的部分常識。
色彩常識
色彩是什麼
色彩是可見光的作用所導致的視覺現象。光是一種電磁波,不同波長的可見光投射到物體上,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進入人眼,大腦再把這種刺激反映成色彩信息。所以說,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可言。
色彩三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飽和度。
色相作為色彩的首要特徵,它指的是色彩的相貌,是我們區分不同顏色的判斷標准。色相由原色、間色和復色構成,且色相是無限豐富的。
明度,即色彩的亮度,明度反映的是色彩的深淺變化,一般情況下在顏色中加入白色,明度提高,加入黑色,明度降低。
飽和度即純度,指色彩的鮮艷程度。純度越高,色彩越鮮明,純度越低,色彩越黯淡。

色彩分類
1.原色: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稱為原色。通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還原出原色。色光三原色為紅、綠、藍,與之對應的便是我們常常提到的RGB。
2.間色:由兩個原色混合得間色。色光三間為品紅、黃、青。顏料三原色指橙、綠、紫。
3.復色:由原色與間色混合,或間色與間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復色中包涵全部三原色,只是三原色的比例不同。
色彩淵源
中西方藝術的發展背後是兩種不同的色彩觀,一種是宗教的,感性的。一種是科學的,嚴謹的。西方藝術從基督教中衍生出來,從神學走向科學。背後的文化邏輯源於 亞里士多德的科學邏輯。而中國文化中的色彩觀以陰陽五行及儒道玄禪為基礎。下面我們概括的講講東西方各自色彩觀的形成過程 。
東方
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套十分科學嚴密的色彩色彩理論體系,這與中國綿延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封建社會一直認同的色彩體系是建立在陰陽 五行基礎之上的五行色彩學說,分別指赤,黃,青與黑白無色。所謂「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又有「土黃、金 白、木青、火赤、水墨」一說。在此基礎上,封建社會自上而下實行嚴密的「色彩統治」,自明清開始黃色開始被定為皇家專用色彩,且老百姓值得穿布衣,著白 色,粉色等素色衣物,高純度的色彩只在貴族間流行。所以這么看來,現在的中國人這么喜歡高彩度的色彩,如大紅,大綠等也可以理解。因為她們對於色彩的需求 被壓抑了太久,一旦這種規則被破除,便會井噴一樣的爆發出來。色彩的搭配講究完整性,一旦色相環中的一些色彩被禁止,將會破壞整體的色彩搭配體系。所以直 到現在,中國在無色說之上沒有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也沒有形成完整嚴密的色彩理論體系。我們的鄰國日本叢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引進色彩學,並且在明治9年那麼 早的期間在小學即已開設色彩學課程。直到當代,中國專業的色彩機構還是非常少,因此在色彩上還沒有辦法和發達國家對接。
西方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就提出:「全部的色彩來源於光,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就什麼也看不見。黃色是大地、綠色是水、蘭色是天空大氣、紅色是火、黑色是黑 暗」。牛頓是西方色彩史上的開山鼻祖,著有《光學》一書,且通過三棱鏡原理發現了光的七色原理。自牛頓開始,西方的色彩科學開始一步步發展下去,直至 100年前美國的色彩學進入成熟期,開始領軍世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先生,今天各個行業里使用的蒙賽爾體系即為他所創造,(如圖,蒙賽爾體系是用立體模型來表示顏色的一種方法),至此色彩的三屬性(明度、彩度、色相)體系 初步確立。
因為色彩學早已被貫徹進西方社會每個相關領域,如建築、服裝、裝飾、廣告等。色彩的選擇,不是簡單的幾個有品位的人就可以決定的,需要一套嚴謹的科學體系。其次,色彩科學被引進教育體系中,使得整體國民美學素質得以提升。這些都是是我們要向西方先進國家學習的。
色彩的感官特性
色彩可以調動我們某種特定的情緒,激活我們某種特定的感受。近年來,關於色彩心理學,色彩性格學說也越來越走俏,那麼究竟色彩有哪些特點,能給人帶來什麼影響?這里我們大致整理一下。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是人們在長時間的生活中積累的顏色感覺。且冷暖是個相對概念,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不同。通常情況下,紅色,橙色,粉色使人聯想到火 焰和太陽等事物,讓人感覺溫暖。藍色,紫色使人聯想到藍天冰雪等事物,讓人感覺寒冷。色彩的冷暖特性經常被應用在日常設計之中。夏季炎熱,電風扇必不可 少,電風扇的顏色大多為白色,極少數電扇是紅色,橙色。雖然吹出的風是一樣的,但紅色電扇更容易讓人產生熱的感覺。同樣在室內設計方面,冷色的裝修風格使 人感覺涼爽。實驗表明,暖色與冷色可以使人對房間的心理溫度相差2~3 。
色彩的重量
色彩本身沒有重量,只是一種抽象的感受。舉個例子,如圖同等大小的10噸重錘,黑色款看上去明顯更重一些。我們經常講黑色厚重,深沉。白色輕盈,活潑。其實 在我們在生活中使用這些形容詞的時候就已經在潛意識里給兩個顏色標注了重量。當人在無法用物理方法精確衡量物體重量時,往往就會不自覺地用情緒體驗來進行 度量。這時對於色彩的感知就排上用場。色彩的重量規律,相同顏色明度越低感覺越重。飽和度越低的顏色感覺越重。

色彩的擴張性
做個實驗,在兩個大小,形狀相同的形狀里填入不同的色彩,如圖上A,B。將AB組合到一起,會明顯的發現A的形狀要大於B。色相上,諸如紅色,橘色等暖色系 色彩有擴張感。藍,紫等冷色系色彩具有收縮感。明度上,越亮的色彩擴張感越強。越暗的色彩收縮感越強,尤其是黑色。色彩的擴張性在設計中有著廣泛的運用, 以時裝為例,深色系的服裝顯瘦,亮色系服裝顯胖,這似乎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在繪畫中,合理利用色彩的擴張性對畫面的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進退感
處於人眼相同距離的色彩,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後面。這便是色彩的進退感,即色彩在對比過程中產生了先後關系。一般來說,補色的對比最強烈,所以視覺上兩塊顏 色的前後關系最明顯。「紅一綠」、「黃一藍」和「白一黑」三組補色組合中,具於前面的是紅色,黃色和白色。從明度方面講,明度高的在前,明度低的在後。從 飽和度方面講,高飽和度色彩在前,低飽和度色彩在後。當我們進行設計工作時,可以利用色彩的進退特性來製造空間感,也可以利用它強調主體物。化妝時,眼影 通常使用深色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塑造眼窩的立體感。日本的插花藝術中,通常把顏色偏冷的花放在後面,把暖色系的花放在前面以製造縱深感。
色彩涵義
其實色彩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色彩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某種事物,或某段回憶,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人其實是靠著經驗與習慣生活的,而色彩能夠使我們聯想到曾經 的經驗與習慣,於是色彩也就有了意義,這意義不是色彩本身的,而是色彩背後所代表的事物帶給我們的。色彩是很難被理性衡量的,不同的人看到色彩有各自不同 的感受,例如大部分人看到綠色會想起植物,生命等積極性的東西,但也有人會聯想到綠帽子,因為他曾經被這樣悲催的感情生活傷害過,他可以說自己討厭綠色。 但我們刨除這些個別的元素,而選取大部分常規情況來看,色彩之於人們的含義是有大量共性存在的。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常規的含義展示給大家。

色彩搭配
搭配方式
常見的搭配方式有單色搭配,近似色搭配,補色搭配,分裂補色搭配,原色搭配。如下圖。

搭配原則
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很多種,這里介紹一種我個人比較認同的方式。日本設計師まりっぺ提出70%,25%,5%的配色比例原則,畫面中70%為底色,面積最大的 一塊,往往畫面的色調是有底色決定的。25%面積的為主色,畫面的核心區域多使用主色區。5%為強調色,強調色在畫面中起到華龍點睛的作用,強調色多使用 與主色對比度較大的顏色,也可以嘗試利用色彩的互補關系來突出。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畫面不會只有3中顏色。遇到這種情況時,まりっぺ 主張在現有的配色方案中進行切割,從而不影響配色比例。

色彩模式
常見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HSB幾種。RGB是色光顯示模式,也是絕大多數電子顯示頻運用的模式。RGB分別指紅綠藍三個顏色,他們也被稱為色光 三原色。根據光學原理,人眼中識別的顏色是物體反射的光波,當光波投射到人眼時,越多的色光疊加,顏色就越亮。電子屏幕中的每一個像素都有紅綠藍三色組 成,然後這三色分別以不同的明度組合顯示各種色彩,在此基礎上千萬個像素以不同的色彩拼合成一副完整的畫面。
CMYK通常指的是印 刷色彩系統,顏料的特性與色光相反,越疊加越黑,所以顏料的三原色必須是可以吸收R,G,B的色彩,也就是RGB的補色:青,洋紅,黃色,由於不存在完美 的顏料,所以完美的黑色是無法通過疊加調和的,所以在這三色基礎上加入了黑色。RGB與CMYK雖然是不同的色彩系統,但通常情況下,他們是可以互相轉化 的。
與RGB與CMYK的色彩形成原理不同,HSB模式的色彩原理更符合色彩屬性原則即色相,明度與飽和度。這也更符合人眼的判斷 原理。H代表色相Hue,S代表飽和度Saturation,B代表亮度Brightness。在實際使用的時候較RGB與CMYK模式都要方便一些,在 此推薦設計師在調色的時候可以嘗試這用一下。繪圖軟體通常都裝有這個色彩模式。

㈦ 色彩的種類

色彩分類;
A、原色:紅、黃、藍
復色:紅+黃=橙 紅+藍=紫 黃+藍=綠
間色:黃+橙=橙黃 橙+綠=棕
B、彩色系
(1)色相:指色彩的冷、暖屬相
(2)純度:指色彩的純凈程度
(3)明度:指色彩的明亮度
C、服裝、服飾的顏色分類:
(1)暖色:紅、橙、黃、粉紅
(2)冷色:青、藍、紫、綠、灰
(2)中間色:黑、白、咖啡

有彩色就是包含了彩調,即紅、黃、藍等幾個色族,這些色族便叫色相。
最初的基本色相為:紅、橙、黃、綠、藍、紫。在各色中間加插一兩個中間色,其頭尾色相,按光譜順序為:紅、橙紅、黃橙、黃、黃綠、綠、綠藍、藍綠、藍、藍紫,紫。紅紫、紅和紫中再加個中間色,可制出十二基本色相。
這十二色相的彩調變化,在光譜色感上是均勻的。如果進一步再找出其中間色,便可以得到二十四個色相。如果再把光譜的紅、橙黃、綠、藍、紫諸色帶圈起來,在紅和紫之間插入半幅,構成環形的色相關系,便稱為色相環。基本色相間取中間色,即得十二色相環。再進一步便是二十四色相環。在色相環的圓圈裡,各彩調按不同角度排列,則十二色相環每一色相間距為30度。二十四色相環每一色相間距為15度。
P.C.C.s制對色相製作了較規則的統一名稱和符號。其中紅、橙、黃、綠、藍、紫,指的是其「正」色(當然,所謂正色的理解,各地習慣未盡相同)。正色用單個大寫字母表示,等量混色用並列的兩個大寫字母表示,不等量混色,主要用大寫字母,到色用小寫字母。唯一例外的是藍紫用V而不用BP。V是紫羅蘭的首字母,為色相編上字母作為標記,便於正確運用而又便於初學記憶。
日本人以這樣來劃分並定色名,顯然是和門塞爾的十色相,二十色相配合的。門塞爾系統是以紅、黃、綠、藍、紫五色為基本色,把它稱作黃紅。因此P、C、C、S制的二十四色便也歸為十類,

㈧ 顏色有哪些

顏色有紅色,綠色,黃色,藍色,橙色,青色,紫色,灰色,粉色,黑色,白色,棕色。

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後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我們所知道的紅、黃、藍在色彩配色中佔有相當主要的地位,它們活躍在各種配色中,最大限度地改變對方的明度、亮度與色相,產生出多層次、多品種的優美色彩,因此它們是決不可忽視的無彩色。

(8)色彩有哪些擴展閱讀:

由於紅色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許多警告標記都用紅色的文字或圖像來表示。例如在紅綠燈中紅色表示停止。

黃色對比色是紫色,互補色是藍色,黃色是綠色和紅色的結合色。中國古代黃色是高貴的顏色,後來變作貶義是受本文影響。黃色有色情之義。

藍色的對比色是橙色;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藍色的情侶色是紅色;藍色的鄰近色是青色、品紅。

藍色是大海的象徵。代表著沉穩與女性氣質。喜歡藍色的人性格上都很沉著穩重,而且誠實,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系,能夠關照周圍的人,與人交往彬彬有禮。藍色代表博大胸懷,永不言棄的精神,和諧世界。

㈨ 色彩有哪些屬性

色彩的三個屬性:

1、色相 ( Hue )-也稱為色度,可以想成特定波長的可見光,也就是平常我們講的紅色、藍色、草綠。

2、明度:可以理解為顏色的亮度,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明度,例如黃色就比藍色的明度高,

3、色調:指的是一幅畫中畫面色彩的總體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不同的顏色會給瀏覽者不同的心理感受。每種色彩在飽和度,透明度上略微變化就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紅色:強有力,喜慶的色彩。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產生沖動,是一種雄壯的精神體現,憤怒,熱情,活力的感覺

橙色:也是一種激奮的色彩,具有輕快,歡欣,熱烈,溫馨,時尚的效果。

黃色:亮度最高,有溫曖感,具有快樂、希望、智慧和輕快的個性,給人感覺燦爛輝煌

綠色:介於冷暖色中間,顯得和睦,寧靜,健康,安全的感覺。和金黃、淡白搭配,產生優雅,舒適的氣氛。

藍色:永恆、博大,最具涼爽、清新,專業的色彩。和白色混合,能體現柔順,淡雅,浪漫的氣氛,給人感覺平靜、理智

紫色:女孩子最喜歡這種色,給人神秘、壓迫的感覺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靜,悲哀,壓抑的感受 白色:具有潔白,明快,純真,清潔的感受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溫和,謙讓,中立和高雅的感覺

黑、白色:不同時候給人不同的感覺,黑色有時感覺沉默、虛空,有時感覺庄嚴肅穆。白色有時感覺無盡希望,有時卻感覺恐懼和悲哀。

熱點內容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
小學二年級教學總結 發布:2025-09-17 16:05:57 瀏覽:320
小學教師學習筆記 發布:2025-09-17 15:10:22 瀏覽:380
2014年小學師德師風總結 發布:2025-09-17 14:19:55 瀏覽:129
教師1對1 發布:2025-09-17 13:05:38 瀏覽:317
粵菜教學 發布:2025-09-17 12:15:54 瀏覽:604
安徽省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09-17 09:07:06 瀏覽:940
英語字母英語 發布:2025-09-17 08:43:00 瀏覽: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