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人長什麼樣
㈠ 瑪雅人是什麼樣子的
瑪雅文化的主要內容
瑪雅文化是偉大的古典文化,它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第一,在農業生產中培育了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糧食新品種,如玉米、西紅柿、南瓜、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蘭草和煙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對人類貢獻最大。玉米本是美洲的一種野生植物,經過了瑪雅人的培育,把它變成了高產的糧食品種。玉米的品種多、營養價值高、產量大,不僅是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物質基礎。歐洲人到達美洲後將玉米傳播到全世界,成了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主要食糧,幫助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人民渡過了無數次的災荒,對人類的延續和發展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瑪雅人還是火雞的培育者。火雞現在已是歐美家庭過節必備的美味佳餚,在歐美的飲食文化中瑪雅人的功績是載於史冊的。
第二,超前歷史的城市經濟。瑪雅的城市很多,據統計,在公元後的八個世紀中,各個不同的瑪雅部落前前後後共建立了一百多個城市,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帕倫克、科龐等。這是瑪雅經濟發展的結果。經濟發展的原因是因為瑪雅人的手工業水平很高,他們會用陶土製成各種器皿,用燧石或黑曜石製成各種工具和武器,用棉花織成布匹,用金、銀、銅和錫等元素製成合金,加工成各種器皿和裝飾品。市場很發達,一般的集鎮和城市都有市場,各業人員可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商品有棉布、蜂蜜、蜂臘、燧石武器、鹽、魚以及各種日用品和食品。商品交易已經有了貨幣,他們的貨幣是可可豆。市場旁邊都有旅館供來往客商住宿。互市一般有固定日期,好像我國農村中趕集的日子那樣,或逢單逢雙,或三六九,或逢年過節不一。由於商品經濟的發達,瑪雅人不但內部經濟發達而且有了廣泛的外部貿易。其經濟活動遠至南美洲的哥倫比亞一帶,還影響到秘魯、智利等地。
第三,建築和藝術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瑪雅人用石頭建造了許多宏偉的殿堂、廟宇、陵墓和巨大的石碑。瑪雅人的建築物不但氣勢宏偉,而且富麗堂皇。至今在尤卡坦或瓜地馬拉的熱帶叢林里殘存著的瑪雅遺址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在那些斷垣殘壁上鮮艷的色彩和美麗的圖案。博南帕克遺址中還留下一些大約公元8世紀時創作的古代戰爭壁畫,畫中人物千姿百態、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富有現實主義的表現力,是當今世界有名的壁畫藝術的寶藏之一。
瑪雅人常在城市裡立柱記事,時間間隔有固定的年限,通常是每隔20年立一些石柱記一些重要的事情。歷史學家可以根據石柱上記錄知道這個城市的來龍去脈。據現有的材料得知,立柱的年代竟長達1200多年,最早的一根石柱立於328年,最後的一根立於1516年。如已被破譯的瑪雅文字瓜地馬拉瑪雅蒂卡爾神廟石柱,立於468年6月20日,恰好是瑪雅日歷的第13年。石柱上的文字主要敘述了蒂卡爾城第12代統治者坎阿克和他家屬的一些事跡。石柱上的文字還告訴我們西阿恩·查阿恩·卡韋爾於公元411年11月27日成為蒂卡爾的統治者,他於456年2月19日死去,並在458年8月9日安葬。蒂卡爾城是由一位叫雅克斯·摩克少克的瑪雅人所建,他是坎阿克的祖先。經過一百多年的統治,坎阿克家族把蒂卡爾城變成了當時最為輝煌的城市。瑪雅人立的石柱是研究瑪雅文化的珍貴的歷史資料。
瑪雅人也是高水平建築師。奇琴·伊察的庫庫爾坎金字塔超過了蒂卡爾和其他城市的金字塔。庫庫爾坎金字塔塔底呈正方形,高30米,塔身分9層,每層有91級寬闊的石階。四周台階總和為364級,若把塔頂神廟算一級的話,共365級,代表一年的天數。神廟高6米,呈正方形。金字塔正面的底部雕刻著羽蛇頭,高1.43米、長1.87米,寬1.07米。每逢春分和秋分兩天的下午三點種,西邊的太陽把邊牆的稜角光影投射在北石階的邊牆上,整個塔身,從上到下,直到蛇頭,看上去起起伏伏,猶如一條巨蛇從塔頂向大地爬行。這個金字塔是為適應宗教和農業的需要,經過精密的設計和計算建造的。
奇琴·伊察還建造了天文觀象台。它是一個圓形的建築,高22.5米,整個塔像一個蝸牛殼。塔內有螺旋式樓梯通向塔頂的觀象台。塔壁上開有精心設計的8個窗口,由此觀察天象。奇琴·伊察城中還建有規模龐大的古建築群。這個建築群包括「總督府」、「修女宮」、「勇士廟」、「虎廟」及龐大的金字塔。這些建築物的外牆、門框、石楣上都布滿了精雕細鑿的羽蛇浮雕,其用料之細、形象之華美和勻稱,都超過了原來南部瑪雅文化的建築,甚至連今天的建築學家都驚嘆不已。
瑪雅人不少的公共建築建有堅固的圍牆,在圖魯姆地方至今還留有一道長達2350英尺、寬20英尺和高10至15英尺的古牆。
瑪雅人還是偉大的築路工。瑪雅各城市間路路相通,四通八達。
第四,瑪雅人在天文歷法和數學運算方面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他們把一年定為365天,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20天,下剩5天作為禁忌日。歷法的精確遠早於歐洲人後來使用的格里高利歷。他們還會推算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運行的周期,日食的時間。瑪雅人運用「太陰計演算法」推算出來的金星年份1000多年也不差1天,比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部歷法都准確。瑪雅人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是發現了零,這在數學上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這一成就比歐洲要早800年。瑪雅人的計算方法是根據人的手指加腳趾合起來計算的,所以是20位制的。瑪雅人只用3個數字元號組合就能運算非常精確的天文歷法和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數學難題。這三個數字是用圓點表示1,一橫表示5,一個貝殼表示0。
第五,創造了表達人間萬事萬物和人的情感的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主要刻在建築物、陶器上,或寫在樹皮、絹布上。在石柱、祭台、金字塔及陶器上到處都可以看到瑪雅人原始的象形文字。瑪雅語文的詞彙十分豐富,大概有3萬多個。瑪雅文字是非常奇妙的。它既有象形,也有會意,也有形聲。它是一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瑪雅人已使用了紙,紙通常是用樹皮或鞣製過的鹿皮做成的。他們用這些紙編成各種書籍,其主要內容是歷史、科學和典禮儀式,有的書籍還記載當時瑪雅社會的各種情況。西班牙人在進入瑪雅地區時大肆破壞了瑪雅文化,瘋狂地燒毀瑪雅書籍,殺害瑪雅的祭司,致使瑪雅文明的寶貴財富成了一堆廢品,瑪雅文字無人認識,歷史無從考證。有一些劫後餘生的瑪雅文獻流散在世界各地。已知的有《德累斯頓古抄本》、《馬德里古抄本》、《巴黎古抄本》、《格羅利爾古抄本》、《柏林古抄本》、《紐約古抄本》等。這些古抄本的內容涉及歷史、宗教、傳說、歷法等等。通過對這些古抄本的研究,學者們判斷:南部瑪雅人和尤卡坦半島的瑪雅人之間在文化上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六,已經有了哲學和理想化的思想。瑪雅人與其他早期的人類一樣,原先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太陽神,稱其為伊查納(Itaamna)。但瑪雅宗教是不斷發展的,後來在宗教中注入了原始的哲學和理想化的思想。
瑪雅人的理想化的思想是認為在天上有一個美滿的世界。主宰世界的神叫伊斯塔(Ixtab),他是一個非常善良、公正無私和充滿愛心的神,在他的主持下天堂里充滿了歡樂,沒有疾病、沒有憂愁、沒有痛苦,有的是充足美味的食物、寬敞的房屋、華麗的衣服。天堂你認為有多麼美好就有多麼美好。人要是進了天堂就是進了無所不美好無所不幸福的境界。而在地下則有一個可怕的地獄。瑪雅人對人生的哲學是: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做好事,死了就可以進天堂,反之就要下地獄,由死神清算你在人世間所造的孽。他們把地獄稱之為米特納爾(Mitnal)。地獄由死神弘豪(Hunhau)統治著。他用飢餓、嚴寒、無休止的苦役和精神上的虐待等非常殘酷的方式折磨罪人。人進天堂或下地獄完全要看人生在世時的作為。
第七,瑪雅人有豐富的史學和文學文獻。瑪雅人用象形文字創作了成千上萬種書籍和數不清的石刻。大部分書籍被西班牙人付之一炬,留下的僅有《卡奇克爾年鑒》、《奇蘭·巴蘭》、《波波爾·烏》和《拉比納爾的武士》。
《卡奇克爾年鑒》是一部編年史。卡奇克爾人和基切人同為當年瓜地馬拉一帶強盛的部落。《卡奇克爾年鑒》記述的是這兩個部落間時戰時和的關系史。
《奇蘭·巴蘭》意為「美洲豹的預言」,是瑪雅人的歷史文獻。奇蘭·巴蘭是負責記載歷史的祭司。祭司們記錄的歷史保留至今的尚有三部,其中最完整的是《楚瑪耶爾的奇蘭·巴蘭》。該書估計完成於16世紀,它記錄了瑪雅人被征服前的歷史。其他兩部完成得較晚,內容也不全。
《波波爾·烏》是瑪雅人的古典詩,表現了瑪雅人對大自然、對人類命運的樂觀態度。它也是一部有關基切民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的巨著。其中包括創造世界、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基切部落興起的的英雄故事,歷代基切統治者的系譜,一直到作者生活的年代。
《拉比納爾的武士》是一部歷史劇,描寫基切部落與拉比納爾族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故事發生在12世紀左右,基切人中的古馬爾加部落和拉比納爾部落間因爭奪對薩馬內赫部落的控制權所發生的一場沖突。以拉比納爾的武士勝利,基切武士作犧牲為結局。
㈡ 瑪雅人長什麼樣
在古瑪雅,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習俗,人們把斜眼睛、扁額頭看作是美麗或高貴的標志,並採用人工的方法來達到這樣的目的。 嬰兒一降生就要施洗,乾乾凈凈地四五天後准備開始一系列的磨難。小傢伙的頭上被綁上頭板(一種專用的夾頭形木板),一前一後兩塊板把新生兒的額頭夾扁,一塊在額頭,一塊在後腦。這副頭板要在嬰兒頭上固定若干天,等到取下後,孩子接下去一輩子都會保持扁平的頭形。這一習俗很像舊中國婦女纏足、男人剃發留辮的陋習,而在瑪雅人眼中,夾扁頭型、壓低的額頭乃是大美大麗的標志。所有瑪雅人的側面人頭肖像,誠如我們在瑪雅藝術品中看到的那樣,都顯示這一做法肯定曾經極為普遍,當然這是指在上層階級中間。 另一個更為離奇的顯示"高貴"的標志,是成為斜視眼(對眼兒)。母親們有意試著來產生這種情形,她們在孩子兩眼之間下垂的頭發(柳海兒)上懸掛小玩藝兒,通常是樹脂小球。這些樹脂小球在眼前晃來晃去地吊著,使得小孩子不由自主地盯著它們看,而這樣就有助於使他們的眼睛變得內斜視。 瑪雅人也沒放過他們頭上的其它部位,五官五官,各有所綰。耳朵、嘴唇、鼻孔間的隔膜,都被穿上孔眼,用來綴掛各種裝飾品,質料包括金質、銅質、玉質、木質、貝殼、骨頭和石頭等等。 我們現代人乍聞嘴唇、鼻孔間的隔膜上打洞,不免怦然心驚,頗難受用。然而,殊不知我們習以為常的戴耳環穿耳洞與之豈不異曲同工,人類何以如此"虐待"自己的肉身呢? 大自然中的其它物種絕對不會去做諸如此類損害自身的事,而產生了文化的人類卻相反。那麼,這類身體畸變行為就並不那麼簡單。人類的每個分子,都長著一個容量不小的腦袋,這就是人尷尬的原因。一方面,為了生存必須彼此結為群體,互相認同;另一方面,自我意識的蘇醒又使人總想讓自己區別於他人。 這個既認同又區別的哲理,大約就是文化智慧的真諦! 瑪雅人的上層階層用改變肉體形態的方式,顯出與眾不同,是在本社會內部作某種區別,是在一個文化內部凸顯出某種"亞文化"。而古希伯來人生下來便施行割禮,這種肉身上的自戕卻是要把自己的社會、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種族與其他社會、文化、種族加以區別,顯出與眾不同的優越感,即所謂"上帝的選民"之類說法。 由區別而定義出高貴或美麗,由此看來,高貴和美麗從起源上就極富主觀性。 最初的手段還是在打天然本錢的主意,把肉體當作客體加以處置,直截了當。於是就有了扁頭和斜眼,就有了鼻洞和鑿齒,就有了紋身或割禮......不同的文化遵循近似的心理過程而"創造"出五花八門、怪怪奇奇的文化樣態。所謂文化的進步,大約就是人類用以區別的手段越到後來越間接,越是離天然本錢來得遙遠,轉而在天賜的肉體之外去尋找互相區別的方法,文學呀,藝術呀,宗教信仰呀,生活方式呀,風俗禮法呀,如此這般,而已而已。 瑪雅人在自己的頭臉上直接地大做文章,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頭臉處於肉身最為顯赫的位置,最便於實現"區別與認同"的文化意義。中國有"首飾"一詞,極為傳神達意。《白虎通義》雲:"制冠以飾首,別成人也。"意思是說,製造出帽子來裝飾頭臉,為的是區別成年人。成丁禮又稱冠禮,成年意味著特殊的權利與職責,並且依照初民社會的習俗,成年男子同屬於一個社會"亞文化",他們有著群體秘而不宣的一套儀式、能力、價值。冠這一首飾使他們區別於婦女和未成年人,使他們彼此認同為共享權利義務的統治力量。 瑪雅人"首"上的"飾",也起著類同的文化功能。無論是美麗的扁頭、高貴的斜眼,還是戴金綴玉,都明確地顯示了自己的社會地位,既區別於別的社會身分,又認同了自己的社會身分。這種區別與認同,對於古代社會文明的長成無疑具有推動作用。現代人對此應能瞭然於心,為了認同與區別,真是各各竭盡所能,花樣百出。從服飾到飲食,從思想方式到藝術趣昧,都時時不忘趨從時尚,又時時企念標新立異。在一次次的"發燒"中,社會文化變得越加多姿多彩。
㈢ 繪畫中瑪雅人是什麼樣的
瑪雅地區並不能十分嚴格地確定,那麼,它的主人呢?誰是瑪雅人?傳世的雕刻、繪畫中,瑪雅人都有著誇張的面部特徵:扁平額頭、鷹鉤鼻子、厚厚的嘴唇。今天的瑪雅遺民雖說也略有這些特徵,但決不那麼鮮明。他們是相貌不錯的蒙古人種,但與他們的中美洲鄰居並沒有太多的生物學差異。所以,沒有必要過多去研究他的身高、肩寬、臂長、顱指數、血型之類的項目,在這些方面得不到直截了當的「血統證書」。
㈣ 瑪雅人是什麼樣啊
瑪雅人
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瑪雅人(Mayan)中美洲地區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譯「馬亞人」,"馬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瑪雅語,屬印第安語系瑪雅-基切語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貝里斯、宏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瓜地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薩爾瓦多的最南端。
現代瑪雅人
基本上務農,種植玉蜀黍、豆類和南瓜。他們聚居於一中心村周圍的各個社區中。中心村有公共建築和住屋,在多數情況下,這些房屋大部空著;有時也長期住人。社區居民除節日和集市外,都住在各自的農舍中。他們的(尤其是婦女的)服飾,大體上仍為傳統形式;男性則較可能穿著現代的成衣。一度很普遍的家庭紡織業日趨式微,衣服大多是用工廠織的布料縫制。他們使用鋤頭耕地,遇到硬土時則改用鏟子。猶卡坦人通常飼養豬和雞,偶爾也養牛以為農耕之用。工業極少,手工藝品通常只供家庭之需。部分經濟作物或當地特產經常銷售到外地以換取現金購買本地沒有的物品。 幾乎所有的瑪雅人都在名義上信仰天主教,但他們的基督教一般都帶有當地宗教的色彩。其宇宙論是典型的瑪雅形態,基督教的神聖人物通常與馬雅神祇混為一談。大眾的宗教基本上是信仰基督的,也作彌撒和慶祝各個聖徒紀念日。前哥倫比亞時代的本土宗教仍受家庭的遵行。 現代瑪雅人分布很廣,具有共同的社會文化特徵。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後,瑪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他們所在國的居民基本融合。
㈤ 瑪雅人究竟是怎麼樣的
瑪雅文明的說法:
1.瑪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約形成於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隸制國家,公元3~9世紀為繁盛期,15世紀衰落,最後為西班牙殖民者摧毀,此後長期湮沒在熱帶叢林中。
18世紀末開始引起學術界注意,19世紀末發掘一批重要遺址,開始了瑪雅文明的現代考古學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研究進展較快,形成專門的瑪雅學,是世界考古學及歷史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瑪雅文明的發展階段,學者間說法不一。據美國考古學家N.哈蒙德的劃分,可分為前古典期、古典期、後古典期3個階段。
前古典期即瑪雅文化形成期,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公元250年。在尤卡坦半島中央佩滕盆地及其周圍山谷已出現定居的農業生活,玉米和豆類是主要的作物;由土台、祭壇等組成的早期祭祀中心也已建立,此後出現國家萌芽,並出現象形文字。
古典期(約公元250~900)瑪雅文化進入盛期,各地較大規模的城市和居民點數以百計,都是據地自立的城邦小國,尚未形成統一國家。各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歷法,城市規劃、建築風格、生產水平也大體一致。主要遺址大多分布在中部熱帶雨林區,蒂卡爾、瓦哈克通、彼德拉斯內格拉斯、帕倫克、科潘、基里瓜等祭祀中心已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蒂卡爾遺址由數以百計的大小金字塔式台廟組成,氣象宏偉,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估計居民有4萬左右。此時出現大量刻紀年碑銘的石柱,一般每隔5年、10年或20年建立一座,成為獨特的記時柱。800~900年左右,這些祭祀中心突然廢棄,瑪雅文明急劇衰落。11世紀以後,瑪雅文明中心開始逐漸移向北部的石灰岩低地平原。
後古典期(約1000~1520)的文化有濃厚的墨西哥風格。從墨西哥南下的托爾特克人征服尤卡坦,並以奇琴伊察為都城。建築中出現石廊柱群及以活人為祭品的「聖井」、球場,還有觀察天象的天文台和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高大的金字塔式台廟,崇拜羽蛇神魁扎爾科亞特爾。此後北部的瑪雅潘取代奇琴伊察成為後古典期文化的中心。這一時期的陶器和雕刻藝術都較粗糙,世俗文化興起,並帶來好戰之風。瑪雅潘的統治者與其他城邦結成聯盟,用武力建立起自己的統治。1450年,大概由於內部叛亂,瑪雅潘被焚毀,此後百年中文化趨於衰落。1523~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乘虛而入,從墨西哥南下,佔領尤卡坦半島,瑪雅文明被徹底破壞。
瑪雅文明基本上屬新石器時代和銅石並用時代,工具、武器全為石制和木製,黃金和銅在古典期之末才開始使用,一直不知用鐵。農業技術簡單,耕作粗放,不施肥,亦無家畜,後期有水利灌溉。手工製品有各種陶器、棉紡織品等。不同村落和地區間有貿易交換關系。瑪雅人的建築工程達到古代世界高度水平,能對堅硬的石料進行雕鏤加工。建築以布局嚴謹、結構宏偉著稱,其金字塔式台廟內以廢棄物和土堆成,外鋪石板或土坯,設有石砌梯道通往塔頂。其雕刻、彩陶、壁畫等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著名的博南帕克壁畫表現貴族儀仗、戰爭與凱旋等,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世界壁畫藝術的寶藏之一。
瑪雅文明的天文、數學達到很高成就。通過長期觀測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運行規律,約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創制出太陽歷和聖年歷兩種歷法,前者一年13個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後者一年18個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閏1天。每天都記兩歷日月名稱,每52年重復一周,其精確度超過同代希臘、羅馬所用歷法。數學方面,瑪雅人使用「0」的概念比歐洲人早800餘年,計數使用二十進位制。瑪雅文明的另一獨特創造是象形文字體系,其文字以復雜的圖形組成,一般刻在石建築物如祭台、梯道、石柱等之上,刻、寫需經長期訓練。現已知字元約800餘,但除年代符號及少數人名、器物名外,多未釋讀成功。當時還用樹皮紙和鹿皮寫書,內容主要是歷史、科學和儀典,至今尚無法釋讀。
瑪雅文明的早期階段圍繞祭祀中心形成居民點,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國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社會的統治階級是祭司和貴族,國王世襲,掌管宗教禮儀,規定農事日期。公社的下層成員為普通的農業勞動者和各業工匠。社會最下層是奴隸,一般來自戰俘、罪犯和負債者,可以自由買賣。瑪雅諸邦在社會發展上與古代世界的初級奴隸制國家相近,但具體情況尚無詳細資料說明。
瑪雅人篤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於宗教色彩。他們崇拜太陽神、雨神、五穀神、死神、戰神、風神、玉米神等神□。太陽神居於諸神之上,被尊為上帝的化身。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靈魂不滅。瑪雅國家兼管宗教事務。首都即為宗教中心。
2,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造精美的陶盆吸引住哥倫布的目光,賣主告訴他,這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
差不多又過了10年,一艘海船從巴拿馬前往聖多明各,途中遭遇海難沉沒,12個倖存者登陸尤卡坦(Yucatan)半島。兩周之後,他們與瑪雅人不期而遇,其中5人成為瑪雅人祭壇上的犧牲品。逃脫的倖存者回到了西班牙佔領區,心有餘悸地講述著他們的歷險。歐洲人與瑪雅人的首次相遇,就這樣定格成為歷史的畫面。
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強盜)科爾特斯(Hernan Cortez)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阿茲特克帝國,「鏟除了一個文化,如同路人隨手摺下路邊的一朵向日葵」。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還殘存著一些瑪雅小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土匪隊)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直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16世紀的歐洲人,雙眼被無知、偏見和貪婪所蒙蔽,除了閃閃發光的金子,他們什麼也看不到。在狹隘的宗教感情的驅使下,入侵者四處搜羅歷史文物,然後堆成一堆兒燒掉,用這種野蠻無比的方式,有系統地消滅「異教」文化,1562年7月,在曼尼城中心廣場上,西班牙神父狄亞哥·迪蘭達(Fr Diego de Landa)親手燒毀了成千上萬的瑪雅古籍抄本、故事畫冊和書寫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書卷。此外,他還砸碎了無數神像和祭壇。他得意洋洋地記錄道:我們搜查到大批書籍,記載的全是迷信的玩藝兒和撒旦的謊言,我們乾脆放一把火把它們燒掉。當地土著眼睜睜在旁觀看,心痛極了,難過極了。心痛的豈止是「土著」!後來想探知古代文化和歷史真相的人,無一不為這場文化浩劫感到揪心之痛!
燦爛神奇的瑪雅文明沉落在幽黑的歷史深處,從此後世人失去了一個偉大文明。只有三部瑪雅手抄本,由於流落國外,僥幸逃脫厄運。這也許是古老的瑪雅不甘沉寂,而留給世人的最後一眼得以窺其文明聖殿的「匙孔」吧。16世紀殖民征服的烽煙漸漸平息之後,古代瑪雅和其它的印第安文明一道被世人完全遺忘了。此後將近200年間,自居為美洲新主人的歐洲人一面大肆宣揚「印第安人無文明」的謊言,一面又把自己毀滅文明的殖民罪行美其名曰為「履行文明傳播的使命」。直到18世紀末,由於啟蒙運動的開展和歷史眼光的提高,西方人才又對200年來他們視而不見的美洲文明產生興趣。瑪雅沉睡的密林深處回盪起陌生人的腳步,旅行者到這里尋找傳說中的神奇和美麗,來這里追懷一個杳然的世界,而考古學家想要尋回一段失落的文明。
「人類假如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無需仰視繁星密布的蒼穹;只要看一看在我們之前就存在過、繁榮過、而且已經消逝了的古代文化就足夠了。」——希拉姆
從南到北,一個個偉大文明的遺跡不斷被發現:帕倫克、科潘、蒂卡爾……一座座舉世皆驚的千年古城被喚醒;20層樓高的金字塔、遍飾精美浮雕的巨石祭壇,觀測天體運行的天文台……一處處不可思議的宏偉建築屏住整個世界的呼吸。近兩個世紀的瑪雅考古成就斐然,雖仍有無數迷團,但一個失落的瑪雅世界,終於在被一點一滴地尋回。現在我們知道,瑪雅是一個地區,一支民族和一種文明,分布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最北為北緯22度,最南達北緯14度,全部屬於熱帶。在中部和南部滿是茂密的熱帶雨林,北部尤卡坦半島則十分乾旱,灌木叢生,幾乎沒有地表水。
四大古代文明都在大河流域孕育滋長:埃及有尼羅河,另有黃河和長江,印度有桓河與印度河,巴比倫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瑪雅文明卻非起源於大河平原,而是崛起在貧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熱帶雨林之中。大自然對瑪雅人是如此苛刻,為了生存他們要不懈地與瘋長的熱帶叢林爭奪土地和空間。他們沒有金屬工具,沒有牛馬豬羊,沒有輪車,生產力水平只停留在石器時代,卻培育出了世界文明之苑中如此耀眼的一朵奇葩。
瑪雅從無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帝國,整個瑪雅地區分成數以百計的城邦,然而瑪雅各邦在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習俗傳統上卻屬於同一個文化圈。通常,瑪雅文明被劃分為三個時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稱為前古典期或形成期,公元300年——900年為古典期,公元900年——16世紀為後古典期。
人們發現瑪雅文明和其它墨西哥各地古代文明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於是學者們猜測,可能有一個更古老的文明,是瑪雅和這些墨西哥文明的共同淵源。
墨西哥民民間有一個古老的傳說:遠古時代的密林里生活著拉文塔族,他們居住在仙境般的美麗城市裡,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1938年,有人意外地在傳說中的拉文塔族森林裡,發現了11顆巨石關像,最重的達20噸,學者們發現了拉文塔(La Venta)和特雷斯·薩波特斯(Tres Zapotes)兩處重要遺址,中美文明的「老祖母」出場了。然而直到20多年後,隨著又一處重要遺址——聖洛倫佐(San Lorenzo)被發現,奧你梅克文明才最終被學術界確定。
科澤科克斯(誇察誇爾科斯)河注入墨西哥灣的地方,就是傳說中奧爾梅克人的家鄉,那裡水草豐美、河流眾多。奧爾梅克的意思是「橡膠之鄉」,因為此地盛產橡膠。奧爾梅克文明於公元前1300年前後產生於墨西哥灣沿海地區,是墨西哥最早出現的高等文明,被學術界公認中美洲「文化之母」。公元前900年——前400年,在墨西哥灣畔這片潮濕、低窪、多雨的沼澤地上,在拉文塔的核心,5平方公里的高大土台矗立著一座座神廟、祭台……而美洲最有特色的神廟形式這時也已出現——10層樓高的塔狀高台頂端,雄踞著一座壯麗的神殿,整個建築看起來像座金字塔。
比起神廟,拉文塔的巨石頭像更令人稱奇,這些高達1.8米的頭像都用整塊玄武岩雕鑿而成,嘴唇肥厚,鼻子扁平,扁桃形的大眼睛深邃冷漠,頭上戴頂古怪的頭盔。很奇怪這些頭像的面部特徵與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一點也不像,倒是像非洲的黑人。這種巨石頭像是奧爾梅克文明最典型的象徵,也是美洲最早的紀念性雕刻,被稱為奧爾梅克頭像。喜歡用翡翠綠玉做各種珍貴的禮器、宗教用具和裝飾品,是奧爾梅克文明的又一特色。玉雕中最常見的是一個帶有美洲虎頭部特徵的神像,美洲虎是當地最兇猛的動物,被奧爾梅克人視為世界的主宰。(附圖說明:奧爾梅克巨石頭像)
奧爾梅克文明開創的各種傳統都為中美洲各文明繼承下來。從神權政治、金字塔神廟、紀念碑和祭台,到象形文字、歷法系統、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這一切構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礎。甚至他們創造的橡膠球死亡游戲,以及他們對玉石、可可豆和奎特查爾鳳鳥的喜愛,也都被其它印第安民族接受和繼承下來。
千年流逝。公元前300年左右,奧爾梅克文明衰落中斷,僅存遺風。然則文明的火炬並未就此熄滅,它被其它民族接過來,繼續照耀著中美大陸的叢林與溝壑。當奧爾梅克的余暉漸漸消失在瑪雅文明的光環之中,瑪雅時代來臨了。
瑪雅地區最早出現陶器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陶器的出現標志著前古典時期的開始。這時印第安人的「農業革命」已大功造成,一種河谷中的野草經過幾千年的培育,已變成了既甜美又富營養的糧食,那就是玉米。有了這種易種保收的「鐵桿」莊稼,瑪雅人定居下來,製作陶器,存貯玉米。瑪雅人的肉食相對較少,他們的果腹之物主要就是玉米。他們自稱是玉米人,而他們的文明也被稱作「玉米文明」。位於瓜地馬拉市郊的卡米拉瑚郁,繁榮於前古典期末期。由於它控制著約20公里外的黑矅石礦區,因而發展成這種原料的主要集散地和加工地;此外,它還是控制由東往西的玉石商路和自北向南的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商路的雙重樞紐,所以成為了瑪雅早期最大的城市。奧爾梅克後期發展起來的,刻有浮雕圖像和年代銘文的紀念碑,此時已成為瑪雅文明的最重要的文物。卡米拉瑚郁的花崗岩石碑是前古典時期瑪雅最精美的雕刻藝術品,而碑上鋪天蓋地的龍雲回紋,竟然酷似中國商周青銅器的紋飾。
公元前後的兩三百年間,瑪雅文明的主要特色,都已在卡米拉瑚郁和其它瑪雅南部城市發育成形。一個勢將燭照人類文明史的偉大時代,已經起航。
位於墨西哥東部尤卡坦半島內陸雨林的帕倫克,是第一座讓歐洲人重新發現的瑪雅文化的古典期都市。在此之前,整個瑪雅文明都如雲中的月亮般飄渺而遙遠。那是在18世紀末,一位名叫卡爾德隆的歐洲人,意外地發現了這處叢林中的古跡。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股尋找瑪雅遺跡的浪潮就此掀起。
帕倫克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一片丘陵上,背依馬德萊山脈,面朝蒼翠的墨西哥灣沒岸大平原,距離烏蘇馬辛塔河不足25公里,而蔚藍的海灣就躺在百里之外。帕倫克是古典時代最美麗的瑪雅城市,人們甚至將它譽為「美洲的雅典」。帕倫克的中心廣場不是封閉的,除了東面的王宮和南面的碑銘金字塔,向西向北都敞開著,蓊蓊鬱郁的熱帶叢林從廣場邊沿一直延伸到遠方。而其餘眾多秀美的神廟和屋宅,則分布在廣場以東的山麓林莽之中。帕倫克沒能石碑雕刻,但它所有建築物的外表都裝飾著精美絕倫的灰泥雕塑和石灰石板浮雕,為此獲得了「雕塑之城」的美名。藍天白雲下,那些玲瓏秀巧的建築點綴在綠浪翻湧的熱帶叢林之呂,敦實的方形石屋上高聳著鏤空的頂飾,五顏六色的灰泥雕塑使它們顯得無比富麗,溫暖的石灰與彩色的浮雕在陽光下流溢著悅目的光彩,使帕倫克像是鑲嵌在熱帶濃陰中的一串多彩的寶石。帕倫克處處都留下了人文盛世的刻痕。最負盛名的「碑銘神殿」,矗立在一座有9層台階的巨石金字塔的頂端。神廟有5個門,在其內一廳的三面牆壁上雕刻了617個象形文字,是最長的瑪雅銘文之一,碑銘神殿由此而得名。瑪雅文化的第一道謎題,就破解於此。
1950年,墨西哥考古學家魯茲·盧伊利埃在考察碑銘神殿時,發現內牆一直延伸到地面之下,並且注意到地板的一塊大石板周邊有鉤眼,可供提升之用。當他把那塊大石板慢慢吊起來時,突然發現了一條石砌的通道向地下延伸。魯茲花了3年的時間才終於將這條通道清理出來,它向下延伸約20米,通道的盡頭,沉沉靜靜立著一堵厚重的門。魯茲打開了這道門,搖曳的燈光下,瑪雅考古史最驚人的景象出現了:一座國王的陵墓和他巨大的石棺橫陳眼前!墓室長10米,寬4米,高7米,四壁的浮雕代表瑪雅神話的9個夜神(亦稱陰間9個主神)。整個石棺用一塊5米長、3米寬的巨石雕成,裡面的人物正是王朝盛世的建立者——帕卡爾國王。同樣巨碩的棺蓋上,刻著一幅極其精細完美的淺浮雕,表現帕卡爾躺在巨大的死亡面具上緩緩落入冥界的情形。不過,主張瑪雅文明天外說的人卻認為,這刻畫的分明是一個駕駛著宇宙飛船的飛行員!(附圖說明:這張綠玉面具出於帕倫克國王——帕卡爾的墓葬,保留著國王的真實面貌。在瑪雅人的信仰中,玉石是生命的象徵)
在碑銘金字塔里的帕卡爾墓葬被發現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瑪雅沒有強大的王權,金字塔式的神廟也只是神廟而已,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樣是國王的陵墓。可是重見天日的帕卡爾陵墓將這些謬誤沖得煙消雲散,它破天荒地第一次告訴人們:瑪雅城邦存在著強大的王朝和著名的國王!
蒂卡爾是瑪雅古典時期最大的城邦,此時瑪雅的文明中心已從南部移到中部。公元292年,「美洲虎之爪」王開創王朝,建功立業。這位強而有力的瑪雅王天們六七十年,為蒂卡爾日後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他之後,「蜷鼻王」、「暴風雨天王」將蒂卡爾推上了昌盛的巔峰,迎來了第一次盛世。但在公元6世紀中時,由於受到來自墨西哥北部移民大遷徙浪潮的沖擊,蒂卡爾發生了大的政治動盪,王朝風雨飄搖,城市建設一度停歇。100多年後,蒂卡爾才又生機重現;從小到大世紀末到整個8世紀,蒂卡爾再次冠絕當世,連續出現三個強大的國王:阿卡高王、雅克京王和奇坦王。今天考古發掘所看到的美倫美奐的蒂卡爾城,就建於這三個國王的太平盛世之時。第二次盛世時,蒂卡爾城市面積超過65平方公里,居民達5萬,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壇、石碑等遺跡;影響的區域方圓500平方公里,控制著近200萬人口。僅在其中心區域,就有大型金字塔十幾座,小型神廟50多座;它們以古老的中心廣場為核心分布四周,旁邊還有裝飾著浮雕彩畫的王宮和廊廡圍繞的市場。好幾條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連接著各個宗教中心。
外貌既驚且險的金字塔是蒂卡爾最主要的建築成就。藍寶石般明凈的天空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網,在絢爛的熱帶陽光下遙遙相對,熠熠生輝。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蒂卡爾金字塔斜度達70度的驚人設計,其外形有如歐洲的哥特式教學般奇峭,因而有人稱之為「叢林大教堂」。就是沿著這些陡峻得令人暈眩的石階,瑪雅祭司——通常也是瑪雅王,一步步進入那金字塔頂端裝飾著高聳「頂冠」的神廟,彷彿升入天際,在那兒,他們與眾神溝通,獲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也是在那兒,他們觀測星象,制訂歷法,成為千千萬萬瑪雅人心目中的世間之神。就是在那兒,神與王合二為一了。(附圖說明:蒂卡爾的金字塔神廟)
在蒂卡爾的中心廣場上,樹立著幾十塊被學者稱為「石碑儀仗」的紀念碑,它們排列整齊,記載著當時的自然現象,政治事件和重大的宗教儀式。最早的一塊刻於公元292年,最晚的一塊刻於公元869年,此後就突然停止雕刻了。與此同時,曾經無比強大的蒂卡爾突然香消玉殞,被莫名其妙地遺棄在叢林中。公元835年,帕倫克的金字塔神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蒂卡爾正建設的寺廟群工程中斷。公元909年,瑪雅人最後一個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過半的石柱……整個9世紀,中央低地數以百計的城邦突然被紛紛遺棄,那些繁華的都市幾乎在同一時期一一湮滅,瞬間荒蕪。未留下任何解釋,輝煌的古典時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一出波瀾壯闊的歷史劇戛然而止。
那些創造了無數神奇的瑪雅人,打起行李,拋棄了舒適的家、熟悉的街道、廣場、廟宇和宮殿,其中的一部分遷徙到了尤卡坦北方的荒野,其餘的散入叢林,不知所終。再沒一個人回來。那些廢棄的城市逐漸傾頹,熱帶雨林卷土重來,草木爬上石階和窗檯,幼樹在磚縫里發芽長大,藤釘粗大以後把石塊撐裂。再沒有人踏上過那些院落地地面和金字塔的石階。他們走了,卻把一個千古謎題留給了後世。
瑪雅人為什麼棄城而去?火山爆發?地震?颶風?瘟疫?還是農民起義?內戰頻仍?外敵入侵?商路轉移?……各種各樣的推測被提出,卻又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近年來「生態危機論」被提出,看上去似乎很像這道謎題的最終答案。
瑪雅文明雖然是城市文明,卻建立在玉米農業的根基之上。自古以來,瑪雅農民採用一種極原始的「米爾帕」耕作法:他們先把樹木統統砍光,過一段時間乾燥以後,在雨季到來之前放火焚毀,以草木灰作肥料,覆蓋住貧瘠的雨林土壤。燒一次種一茬,其後要休耕1-3年,有的地方甚至要長達6年,待草木長得比較茂盛以後再燒再種。當古典期文明繁盛、人口大增時,農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更多地毀林開荒,同時把體耕時間盡量縮短,然而這樣一來,土壤肥力下降,玉米產量越來越少。瑪雅文明在人口大發展之後,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生活資源枯竭的嚴重問題,作為人口主體的家民食不果腹,社會狀況一落千丈。更為嚴重的是,在神權政治的體制下,瑪雅王族和祭司將這種種「衰敗之象」都歸結為神的不滿。他們更多地建神廟,更頻繁、更隆重地祈禱,期盼能借神力扭轉乾坤。當然,這樣做的結果是浪費了更多的人力和已十分侵入的資源,直至陷入不可救葯的惡性循環。隨著農業生產供應的嚴重匱乏,瑪雅古典期高度發達的文化也開始崩潰。當城市周圍貧瘠的荒地連成一片,飢餓就迫使瑪雅人棄城而去了。經過百年衰敗動盪之後,中央低地各城邦都湮沒在熱帶叢林中,綠色植物悄悄覆蓋起一切,像掩藏起一個久遠的秘密。
瑪雅古典文明衰落了,中央低地各邦都已是明日黃花。然而在北部尤卡坦半島乾旱的石灰岩平原上,一些新的瑪雅城邦再度興起,構成了後古典時期的瑪雅文明,不過它們再也沒有達到過古典時期那樣的輝煌。瑪雅人的一個族系——蒲冬瑪雅人,建起了後古典期最著名的城邦奇琴伊薩和烏斯馬爾。
奇琴伊薩位於尤卡坦半島北部,意為「伊薩部族的對泉」。該邦最初為瑪雅人於10世紀前建立,公元987年左右,北方的托爾特克人奪取了該地的控制權,力圖把它變成托爾特克人首都圖拉的翻版。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奇琴伊薩的大片遺跡,是糅合了瑪雅和托爾特克兩種文化模式的綜合體,其建築既表現出瑪雅人的節制、冷靜,又不乏托爾特克人的彪悍、雄壯。在外來文化的刺激下,正在走向衰落的瑪雅文明,出現了一次復興。
在奇琴伊薩的中心,矗立著一座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金字塔神廟,名曰庫庫爾坎(Kukulkan)神廟。「羽蛇神」庫庫爾坎是托爾特克傳統文化中的主神,由奎特查爾鳳鳥羽毛和響尾蛇組合而成。它被視為偉大的組織家、城市的建立者、數學、治金學和天文學之父,傳說是它給百姓帶來了文明和教化。此外,它還掌管農業、豐收與降雨,這在乾旱的尤卡坦半島自然意義非凡。庫庫爾坎金字塔高約30米,四周各由91級台階環繞,加起來一共364階,再加上塔頂的羽蛇神廟,共有365階,剛好象徵了一個太陽年中的365個日子。而這座古老建築的幾何設計和方位,足以媲美瑞士鍾表的精確校準,創造出一種既玄妙又充滿戲劇性的效果:每年春分和秋分兩天的日落時分,北面一組台階的邊牆會在陽光照射下形成彎彎曲曲七段等腰三角形,連同底部雕刻的蛇頭,宛若一條巨蟒從塔頂向大地游動,象徵著羽蛇神在春分時蘇醒,爬出廟宇,秋分日又回去。每一次,這個幻像持續整整3小時22分,分秒不差。
奇琴伊薩有一個被稱為「螺旋塔」的天文觀象台,以此為中點,在奇琴伊薩南北向的軸線上有兩眼巨在原天然進,南井為飲水井,北井則為瑪雅人祭神用的聖井。傳說每逢旱災之年,瑪雅人便函在祭司帶領下前往聖井,祈求井底諸神息怒,獻上豐盛的祭品,甚至包括活生生的美麗少女。1877年,美國探險家愛德華·H·湯普森打撈了這口聖井——一眼裝滿臟水、石塊和千百年積下的爛草枯木的黑洞。結果他大獲全勝!從井底臭氣熏天的淤泥里,一件件期盼已久的珍寶露面了,有玉石、金飾、花瓶、茅尖、翡翠碗和黑矅石茅等,伴隨著它們的,是一具具少女骸骨,證明那古老的傳說其實是千真萬確的史實。(附圖說明:被稱為「螺旋塔」的奇琴伊薩觀象台,在瑪雅建築中獨一無二。塔高12.5米,建在兩層高大平台上,內部有螺旋形的梯道和迴廊,屋頂呈半圓形。)
奇琴伊薩的興盛時代約在11、12世紀,1224年,這個城邦的伊查人王朝被科康人推翻,從此一蹶不振。科康人在打敗伊查人之後,又打敗了烏斯馬里,壓倒四鄰,成為尤卡坦半島上的霸主。科康人建有瑪雅潘城,瑪雅的名字也由此而來。但在1441年,烏斯馬里率領諸弱小城邦聯合反抗瑪雅潘的霸權統治,一舉焚毀了瑪雅潘城。瑪雅因戰爭衰落了。瑪雅的落日,緩緩熄滅了它最後的余輝。
瑪雅文明從公元9世紀開始逐漸失去光彩,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又給了後古典期支離破碎的瑪雅世界最後一擊,支撐文明體系的精神世界和記載它們的書籍雙雙失落。現在,仍有將近200萬瑪雅人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使用著近25種瑪雅語,然而他們對過往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他們和叢林深處的廢墟一同緘默著,共同構成了失落文明的遙遠背影。
瑪雅人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他們獨創出完整的象形表意文字體系,由850個圖形和符號組成,既能表意又可標音。由這850個符號構成2萬多個詞彙,書寫順序通常是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瑪雅人除了培育出玉米之外,還培育出眾多的作物品種,農作物有西紅柿、南瓜、菜豆、甘薯、辣椒;經濟作物有棉花、可可、煙草、龍舌蘭和藍靛等;他們飼養的動物有狗、蜜蜂、火雞。
瑪雅的歷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歷法,他們的歷法體系由3種歷法構成,即神歷、太陽歷和長紀年歷。神歷亦稱卓爾金歷,每年260天,由20個神明圖像和1到13的數字,不斷組合循環,就像中國的天乾地支不斷搭配組合,得到260種組合圖標,代表260天。太陽歷是根據天文測算而來的,一年分18個月,每個月20天,另加5天作為禁忌日,這樣全年就是365天。精於星象觀測的瑪雅人經過長期觀察,周密計算,將一年的長度修正為365.242129天,這同今天科學測定的絕對年長365.242198天的數值,相差不足千分之一!奇妙的是,當神
㈥ 古時候的瑪雅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種族為什麼留下了這么多驚人的發明
在世界各地的遠古文明中,瑪雅人及其創造的文化,無疑是最為神秘的,甚至被懷疑與外星生物有關。
那麼,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呢?瑪雅是個音譯詞,本義為“神秘莫測的幻境以及產生幻覺的能力”。當然,這個名字是後人賦予這支先民的。透過這個名字,也能夠感受到瑪雅人的“神秘”。
常有人說,瑪雅文明可能與外星生物有關,但這實際上不過是一種傳說罷了。值得一提的是,瑪雅文明衰落後,一些居住在山地地區的瑪雅人,依舊生息繁衍。到十六世紀時,隨著西方殖民者的到來,瑪雅人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
㈦ 瑪雅人的長相
瑪雅人對宇宙的認識及其天文學的成就使瑪雅城市的布局具有明確的方位感,城市布局體現出成熟文明的規劃。瑪雅城邦不僅是瑪雅王國的行政中心和王室的居住地,也是城邦的宗教禮儀和經濟中心。各地的瑪雅城邦中心盛衰交替,建築規模和成就主要集中在帕倫克、科潘、蒂卡爾、烏斯馬爾、奇琴伊察及瑪雅潘等幾處遺址中。 瑪雅人與埃及人都熱衷於修建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內部是空心的,十分單純,表面沒有裝飾,而瑪雅金字塔則表現出階梯狀的結構,頂部常常建有神殿,內部一般是空心的,不過在帕倫克鉻文神殿的金字塔基礎中也發現了國王巴卡爾的墓室。 瑪雅人對石制建築有著天生的喜好,而用石材修建建築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如果沒有強大的宗教精神力量,難以想像數目如此之多的建築是如何完成的。難怪人們看到一座座規模宏大、遍布石制建築的瑪雅遺址時,驚嘆以當時的技術和後勤條件,是否人力所為。在蒂卡爾建築中,建築的宗教性尤為明顯,龐大的建築外觀尺度與內部狹小的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神靈是第一位的,至於人居住在其中是否舒適則顯得無關緊要了
㈧ 瑪雅人是怎樣的 有什麼特點
瑪雅人(Mayan)中美洲地區和墨西哥印第安人的一支。又譯「馬亞人」,"馬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瑪雅語,屬印第安語系瑪雅-基切語族。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貝里斯、宏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瓜地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薩爾瓦多的最南端。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瑪雅文明似乎是從天而降,在最為輝煌繁盛之時,又戛然而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這個偉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體失蹤。他們異常璀璨的文化也突然中斷,給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
自從1839年美國人約翰·斯蒂芬斯在宏都拉斯的熱帶叢林第一次發現瑪雅古文明遺址以來,世界各國考古人員在中美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了170多處被棄的瑪雅古代城市遺跡,並發現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紀,瑪雅人的文明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瓜地馬拉、宏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這個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熱帶叢林建造了一座座規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築。雄偉壯觀的提卡爾城,其電腦復原圖出現在人們面前時,許多現代城市的設計師也自嘆弗如。建於7世紀的帕倫克宮,殿面長100米,寬80米。烏克斯瑪爾的總督府,由22500塊石雕拼成精心設計的圖案,分毫不差。奇琴·伊察的武士廟,屋頂雖已消失,那巍然聳立的1000根石柱仍然令人想起當年的氣魄。這一切都使人感到,這是個不平凡的民族。
隨著對瑪雅文化的進一步考察,人們又驚奇地發現,幾千年前的瑪雅人竟有著無與倫比的數學造詣,有著獨特的謎一樣的文字。而且奇琴·伊察、提卡爾、帕倫克等地的巨型建築也並非出自瑪雅人的實際生活的需要、而是嚴格依照神奇的瑪雅歷法周期建造的。
瑪雅人的歷法和天文知識究竟精確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把一年分為18個月,他們測算的地球年為365.2420天,現代人測算為365.2422天,誤差僅0.0002天,就是說明5000年的誤差才僅僅一天。他們測算的金星年為584天,與現代人的測算50年內誤差僅為7秒。這是個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數字!幾千年前的瑪雅人怎麼能有這么精確的計算他們還保持著一種特殊的宗教紀年法,一年分為13個月,每月20天,稱為「佐爾金年」。這種歷法從何而來,實在令人不解。
瑪雅人至少在公元前4世紀就掌握了「0」這個數字概念,比中國人和歐洲人都早了800年至1000年。他們還創造了20進位計數法,他們的數字演算可沿用到400萬年以後。
這樣龐大的天文數字,只有在現代星際航行和測算星空距離時才用得上。而幾千年前的瑪雅人刀耕火種,用樹葉遮體,用可可豆作媒介以物換物,這樣的數字演算他們用得著嗎?
瑪雅人的歷法精確到可以維持4億年之久,他們計算的太陽年與金星年的差數可以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的4位數字,他們有自己的文字,那是用800個符號和圖形組成的象形文字,詞彙量多達3萬個。他們有著精美絕倫的雕刻、繪畫和青銅藝術。然而在這個登峰造極的高度文明誕生之前,瑪雅人巢居樹穴以採集為生,這樣的原始部落怎麼能突然產生這么高度文明?即使到了16世紀,西班牙人在布滿古跡遺址的尤卡坦半島上看到的印第安人,還是以樹葉,住泥巴糊的茅屋,以採集狩獵勉強糊口。那種精確的天文歷法和數學,那種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的文明、藝術,似乎都遠遠超出了當地印第安土著那幾近原始的生活的實際需求。
瑪雅人佔領著尤卡坦半島、現代宏都拉斯、及現代瓜地馬拉。其歷史大概可追述到公元前二千年,但鼎盛時期是在公元600到900年之間。盡管他們生活在農業發達時期,他們還是創造出許多類似於埃及燦爛古跡的一些紀念碑和儀式中心。這些建築物的規模之所以令人驚奇,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相當純朴簡單。而其建築的發展水平盡管不是很高,但與其同時代的其它民族相比,還是領先的。他們發明了一種獨特書寫語言,到今天必須破譯後才能理解。現僅保留有三本瑪雅人寫的書,其它的都被視其為異端的歐洲人給毀滅殆盡。
㈨ 不敢相信,瑪雅人那麼神奇,到底長什麼樣子
瑪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族,因此長相和古代印第安人相似。
瑪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他們構成了多樣的美洲土著人民族。
瑪雅是為了方便而起的一個集體稱號,包括為該地區貢獻某種程度的文化和語言遺產的人。但其中也包括許多不同的人口、社會和種族群體,他們都有自己特殊的傳統、文化和歷史的特徵。
瑪雅人公元前約2500年就已生活今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的部分地區,約有200萬人,使用瑪雅語,屬印第安語系瑪雅—基切語族。
分布在尤卡坦中部和北部,貝里斯、宏都拉斯南部及塔瓦斯科和恰帕斯的一部分,瓜地馬拉低地和高地及恰帕斯和薩爾瓦多的最南端。
(9)瑪雅人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船在宏都拉斯灣靠岸,哥倫布和船員踏上久違的蔥蘢陸地。在當地的市場上,一種製作精美的來自瑪雅的陶盆吸引了他。從此,瑪雅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歐洲。
1519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率領西班牙軍隊橫掃墨西哥,征服正處於文明鼎盛時期的帝國,摧毀了阿茲特克文明。
此時,瑪雅文明已近尾聲,但在尤卡坦半島上,殘存著一些瑪雅小城邦。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險隊前往尤卡坦,試圖用暴力建立西班牙殖民地,並強制推行基督教信仰。
不肯屈服的瑪雅人展開了長達百餘年的游擊戰。1697年,最後一個瑪雅城邦在西班牙人的炮火中灰飛煙滅。
㈩ 瑪雅人長什麼樣,求圖片。
瑪雅人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族,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他們構成了多樣的美洲土著人民族。
現代瑪雅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蠶豆、南瓜、可可、甘薯、辣椒、煙草、棉花等。聚居於一中心村周圍的各個社區。中心村有公共建築和住屋,在多數情況下,房屋空著;有時長期住人。
幾乎所有的瑪雅人都在名義上信仰天主教,但是一般帶有當地宗教的色彩。其宇宙論是典型的瑪雅形態,基督教的神聖人物通常與瑪雅神祇混為一談。大眾的宗教基本上信仰基督教,作彌撒和慶祝各個聖徒紀念日。前哥倫比亞時代的本土宗教仍受家庭遵行。
(10)瑪雅人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現代瑪雅民族根據語言和地理可分為以下各支:
1、尤卡坦瑪雅人,居住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延伸至貝里斯北部和瓜地馬拉東北部;
2、人數非常少的拉坎敦人(Lacandon),位於烏蘇馬辛塔河(Usumacinta)和瓜地馬拉邊界的一塊南墨西哥領地,一小部分則居住在瓜地馬拉和貝里斯;
3、居住在瓜地馬拉東部和中部高地的諸民族,包括基切人(Quiche)、凱克奇人(Kekchi)、皮科莫希人(Picomohi)、波科曼人(Pocomam)、烏斯潘特克人(Uspantec)、卡克奇克爾人(Cakchiquel)、楚圖希爾人(Tzutujil)、薩卡普爾特克人(Sacapultec)和西帕卡帕人(Sipacapa);
4、居住在瓜地馬拉西部高地的諸民族,包括馬姆人(Mam)、特科人(Teco)、阿瓜卡特克人(Aguacatec)和伊西爾人(Ixil);
5、居住在瓜地馬拉韋韋特南戈(Huehuetenango)省及其毗鄰墨西哥地區之諸民族,包括坎霍瓦爾(Kanjobal)、莫托辛特萊克人(Motozintlec)、圖贊特克人(Tuzantec)、哈卡爾特克人(Jacaltec)、阿卡特克人(Acatec)、托霍拉瓦爾人(Tojolabal)和丘赫人(Ch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