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

發布時間: 2022-04-18 19:24:29

1.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是唐朝的故事。

創作背景: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

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

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1)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2.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

《西遊記》是明代的。

《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作品,開始並無署名,後來是清代學者吳玉搢提出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不過《西遊記》是一個層層累積的作品,因為當時在一些宋代話本中已經出現過悟空、八戒、唐僧等形象。

在唐太宗貞觀元年,唐僧的原型——玄奘和尚去往天竺徒步游學,他當時才25歲,正值壯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印度,途中歷經了千難萬險,在印度學習了兩年,終於在貞觀十九年回到了長安,並帶回了657部佛經,轟動了一時,後來玄奘的弟子辯機將玄奘口述的西行見聞編撰成《大唐西域記》。

於是唐僧取經的故事在民間開始廣為流傳,不少民間創作者根據這個故事創作出傳說、戲曲、話本來,吳承恩就是在此基礎上開始創作《西遊記》的。

主要影響

自《西遊記》之後,明代出現了寫作神魔小說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鄧志謨的《鐵樹記》《飛劍記》《咒棗記》、許仲琳的《封神演義》等。《西遊記》對戲曲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清代宮廷大劇《昇平寶筏》是西遊戲,十本,240出。《西遊記》不但有續作、仿作,對後世的小說、戲曲、寶卷、民俗都產生影響,清朝子弟書里都有《西遊記》的鼓詞,可見影響之大。

3. 《西遊記》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西遊記》作家吳承恩屬於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至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到達緬甸和暹羅北境,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

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

《西遊記》作者簡介: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其喜愛神話故事。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在科舉中屢遭挫折,嘉靖中舉為歲貢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遷居南京,以賣文為生。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長興縣丞,不久辭官歸去。由於宦途困頓,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書,終老於家。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吳承恩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最後完成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吳承恩,網路-明朝

4. 《西遊記》作者朝代是什麼

《西遊記》作者朝代是明代。

解析:《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

吳承恩(約1500-1583)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者、明代小說家,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

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創作《西遊記》。

西遊記詳解:

《西遊記》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

5.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

《西遊記》是唐代的故事。

講述了唐僧西天取經的事情。唐僧在決議取經的時候遇到了觀音菩薩,之後,接連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師徒四人一路取經降魔,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見到了佛祖,取得真經。《西遊記》中唐僧從貞觀十三年就開始西天取經,中間歷經了十四年,後於貞觀二十七年返回大唐。

(5)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

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西遊記》在明代剛出現時曾被列為禁書,因為書中充滿了崇佛抑道的思想,與當時的明朝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沖突。

6. 西遊記的作者是什麼朝代的

明代吳承恩。

吳承恩(約1500-1583)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者、明代小說家,淮安府山陽縣河下人(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

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創作《西遊記》。

為編著《西遊記》,吳承恩遠涉名山大川,積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吳承恩曾經寫過著名詩篇《二郎搜山圖歌》。

(6)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

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西遊記》在明代剛出現時曾被列為禁書,因為書中充滿了崇佛抑道的思想,與當時的明朝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沖突。

7. 西遊記寫作時間大概是什麼朝代

《西遊記》寫作時間大概是明朝中期。

作者:吳承恩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

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7)西遊記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西遊記截止到目前翻拍的電視劇版本:

一、1999版西遊記

這個版本的西遊記延續原來的取經四人組,主角沒有改變,在情節上也沒有太多的改變,只是比最初的版本看上去畫質高了很多,雖然其它角色換了人,但總體沒有什麼改變,看起來都一樣。

二、《天地爭霸美猴王》

香港版的在大劇情沒有變,選取了其中的幾段故事,像真假美猴王,和偷吃人參果以及金角引腳那幾段,拼成的一個故事,這個版本的西遊記延續了香港TVB喜劇的方式,非常的無厘頭和搞笑,中間又夾雜了很多小的故事,完全和老版的西遊記不同,也顛覆了老版那種老老實實打怪取經的想法。

三、《西遊記後傳》

這個是憑借想像力拍的一個西遊記續集,講述的就是在他們都取得正果後,天庭又發生了變故,迎來了一個更大的敵人,然後孫悟空和眾天庭一起渡劫打敗魔頭的故事,在這部劇裡面唐僧基本沒有什麼用,換句話說這根本就是一部武打片,而且也是用鬼畜的方式拍西遊記的鼻祖。

四、張紀中版《西遊記》

這個版本的西遊記幾乎遵照了原著,而且用了大量的電腦特效,論打鬥畫面是真的非常精彩。

五、日本版《西遊記》

這個是日本在1978年出品,後來陸續的拍攝中唐僧都被定義成女性,而且當時在拍攝的時候加入了很多新鮮的元素在裡面,當時這部電視劇的英文版還光受外國好友的好評呢。

8.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
《西遊記》取自「唐朝」玄奘-天竺(今印度)取經改編而來。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9. 西遊記是什麼朝代寫的

吳承恩(約1500年-1583年,一說約1506年-1580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河下(現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明代文學家。

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他在科舉中屢遭挫折,於嘉靖中補貢生,後任浙江長興縣丞。由於宦途困頓,他晚年絕意仕進,閉門著述。其代表作《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出生日期
約1500年,一說1506年

出生地
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

字型大小
字汝忠
號射陽山人

逝世日期
約1583年,一說1580年

朝代
明朝

更多
作品集

西遊記

四大名著

89%的人還看了
羅貫中
曹雪芹
吳敬梓
蒲松齡
人物生平
吳承恩家祖籍安東,即淮安市的漣水縣,元末明初遷居當時淮安河下,至吳承恩已五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帖。少年時代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受到人們的賞識。《淮安府志》載吳承恩「性敏而多慧,博覽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

明嘉靖八年(1529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其時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吳承恩人到中年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吳承恩塑像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周遊湖南新化(古梅山)賣文寫書為生。

10. 《西遊記》是哪個朝代

《西遊記》為明代時期吳承恩創作的古代長篇神魔小說。

《西遊記》的背景朝代是唐朝。當中,唐僧,俗姓陳,乳名江流兒,法名玄奘,號三藏,被李世民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因為父母凄慘、離奇的歷經,從小在寺院中遁入空門、成長。唐僧勤敏好學,領悟力極高,在寺院僧人中出類拔萃。在取經的道上,唐僧依次收服了3個弟子: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主要內容

《西遊記》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來佛經,終成正果的故事。

故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從孫悟空出世到大鬧天宮的故事,第二部分講的是為何要去西天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是取經路上師徒四人遇到妖怪等種種艱難險阻,終於克服這些困難,取到真經,並且他們終成正果的故事。

然而,細讀這部書,讓我們從妖魔鬼怪離奇而又近乎影射社會現實中,認識了印度佛教的擴張、佛教以及道教領袖級人物對下屬的放縱、新興的佛教對中國傳統的道教的侵略,以至於領略到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侵略,中國人陷入信仰危機而渾然不覺的狀況。

熱點內容
校園青春電影2017 發布:2025-09-15 20:50:11 瀏覽:763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
霧霾文言文 發布:2025-09-15 04:23:26 瀏覽:571
實拍老師扇 發布:2025-09-15 03:38:35 瀏覽:437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