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如何養
『壹』 魚怎樣飼養
1.爛鰓病
爛鰓病是由粘球菌引起的。熱帶魚患料鰓病後,行動緩慢,體色減退,失去光澤,食慾不振,頭部變成黑色,鰓上附有一層粘液和污物,隨著病情的發展,外葉鰓絲由鮮紅變成白色,鰓絲逐漸腐爛脫落,隨著外葉鰓絲的腐爛,內葉鰓絲也開始腐爛。鰓蓋骨內表皮充血,中心骨壞死掉落,再嚴重時整個鰓蓋也開始腐爛,最後導致死亡。
防治方法
將病魚及未患病的魚同時撈至另一盛有百萬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魚缸里,放進時,停止餵食1-2天,然後喂少量鮮活餌料,逐步恢復正常餵食。這種辦法比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魚可恢復正常。若有病情較重無法恢復健康的魚,則應扔掉。原魚缸用百萬分之三的高錳鉀溶液浸泡消毒。
2.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螢光極毛桿菌引起的。熱帶魚患赤皮病後體質明顯下降,食慾減退,行動緩慢,離群獨自在水面游動。魚體表面出血發炎,鱗片脫落,魚體兩側和腹部的鱗片脫落最為嚴重。魚鰓充血。鰭條腐爛,嚴重時鰓蓋表皮腐爛脫落,鰓蓋呈透明狀,一周左右即可死亡。
防治方法
用百萬分之二十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魚及魚缸、或者用百萬分之三的漂白粉溶液浸泡魚及魚缸,均可起到消毒殺菌作用。
3.豎鱗病
豎鱗病是由極毛桿菌引起的。豎鱗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魚病,但如果熱帶魚身體強壯,皮膚未受任何損傷是不會傳染這種病的。熱帶魚患這種病以後,整個魚體表皮粗糙,全身鱗片豎起來,向外張開。患這種病的魚還會同時伴有爛鰓,鰭條基部出血等並發症。病魚呼吸困難,行動緩慢,食慾減退。如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大量死亡。
4.白點病
症狀:病魚神情呆滯,常在水流中沖洗或岩上蹭癢,體表布滿白色或淺灰色斑點,病魚出現交互感染和兩次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兩種:一是類似於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蟲,病魚體表呈白點狀;一種是卵圓鞭毛蟲,病魚體表呈淺灰色斑點,不易治癒。
防治方法:
①將水溫捉高到30℃,寄生蟲會因水溫升高而導致其胞囊破裂,自動脫離魚體,這種方法對初次感染白點病的病魚治療效果較好,但對二次感染的病魚效果不明顯,必須同時用葯物浸洗才行。
②將新磚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乾後放入水族箱中,10餘小時後魚體上的小白點膨脹,再過10餘小時,可見體表的小白點紛紛脫落,效果較好。
③將病魚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兌摻形成,浸洗時間0.5秒—2分鍾,應注意觀察魚體的適應程度,見魚呼吸緊張時應立刻移人海水中。
④將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銅,充氧,浸洗病魚5—8分鍾,24小時後可見體表白點脫落。這種方法對初次患病魚體效果較好,但對二次感染的魚體效果不明顯。
5.爛鰭爛皮膚病
症狀:病魚各鰭殘缺不全,體表鱗片脫落,皮膚腐爛並有淺表性潰瘍。發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觀賞魚彼此間爭搶地盤,互相打鬥,或者對新水不適應,導致鰭條皮膚受傷,弓J起細菌交互感染,特別是在已有魚類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魚後,更易出現這種情況。
防治方法:
①在10千克海水中放頭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魚10—15分鍾。
②在10千克海水中,放人0.2克高錳酸鉀,浸洗病魚5—10分鍾。
6.口絲蟲病
口絲蟲寄生於皮膚和鰓,鰓和體表有1層乳白色粘液;雲狀,故又名白雲病。鰓絲淡紅,皮膚發炎無光。病魚呼吸困難,游動緩慢,逐漸消瘦,,常大批死亡。口絲蟲適宜繁殖水溫為12—20℃,多發生於2—5月份。
2 常見病~
可選用硫酸銅、高錳酸鉀、硝酸亞汞、食鹽等治療。
7.小瓜蟲病
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所以又名白點病。魚被大量小瓜蟲密集寄生時形成白點狀囊泡,嚴重時布滿全身。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病魚消瘦,浮於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小瓜蟲病有明顯的季節性,水溫15—2Q℃最適於小瓜蟲繁殖,水溫上升到26-28℃或下降到10℃以下停止發育,28℃以上幼蟲大批死右.北京地區3—5月份流行。
治療方法
A、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天後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癒。
B、選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水魚病魚5~15分鍾,持續2~3天,效果良好。
C、「尿磚」,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乾後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數日後就能見效。
8.斜管蟲病
斜管蟲寄生於魚的皮膚和鰓,使局部分泌物增多,逐漸形成白色霧膜,嚴重時遍及全身。病魚消瘦,鰭萎縮不能充分舒。展,呼吸困難,呈浮頭狀.
可用高錳酸鉀、食鹽等治療。
9.車輪蟲病
車輪蟲主要寄生於魚鰓,也能寄生於魚鰭或者頭部;病魚瘦弱,體色無光,呼吸困難,游動緩饅,常浮於水面。
可用亞甲基藍、食鹽和福爾馬林等治療。
10.氣泡病
魚體皮膚上、魚鰭上出現氣泡,嚴重時氣泡附著處潰爛,失去觀賞價值。由於水中溶解氧過度飽和,大量氧氣形成微型氣泡。氣泡附到魚體上而得病,水中浮游植物過多、自來水在烈日下直曬、水族箱置於南窗暖氣片上都會發生氣泡。應消除病因.以防本病發生。
魚體上出現了氣泡病,應及時撈出病魚,放入無氣泡的水中,病魚體上的微小氣泡可以消失。如不及時撈出處理,病魚體上的微小氣泡能串連成大氣泡而難以治療。
11.感冒
水溫驟變,魚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發病。魚停於水底不動,嚴重時浮於水面,皮膚和給失去原有光澤,顏色暗淡,鰭條間粘連,不能舒展。熱帶魚易患此病,必須注意預防.
12.眼病
魚的眼球突出和出血;可用1%食鹽水浸浴病魚。魚眼水晶體混濁、瞎眼或眼球脫落,是被寄生蟲侵入,難以治療。
注意不要將淡水養魚塘中的魚蟲、水草、螺類等帶入魚缸。
13.意外中毒
多屬農葯中毒,如為美化環境,將魚缸、水族箱與花盆放在一起,對花盆噴葯治蟲時,沒有想到魚,沒有移動魚缸,也未加蓋;將農葯噴入魚缸,使魚中毒身亡。清洗過濾棉時,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
14.細菌性腐敗病
病魚體表局部或大部發炎充血;脫鱗;鰭基充血,鰭端爛蝕,鰭條間組織破壞;鰭蓋和上下頜常出現紅斑,鰭蓋表皮有時爛掉,露出鰭蓋骨.本病春末夏初流行,病魚游動緩慢;常獨處水面,不久死去.
可選用呋喃西林,漂白粉、抗生素等治療。
15.棉口病又名爛嘴病。病魚口周圍吻部長著白色棉花狀菌絲如絨,也稱白嘴病。常用嘴觸舐箱壁攝食藻類魚易患此病,容易傳染。病魚難以攝食,游動緩慢無力,以致死亡。
要及時治療處理。用青黴素或金黴素溶液,也可用10ppm土黴素溶液浸浴病魚。水族箱、撈魚網、工具等用0.1%甲醛溶液浸洗消毒。
16.水霉病又稱白毛病;水黴菌從魚體的傷口侵入,開始寄生於表皮,逐漸深入肌肉,吸取魚體營養,大量繁殖,向外生出灰白或青白色菌絲(肉眼可見棉絲狀)。寄生部位傷口發炎充血、壞死、潰爛;病魚常利用缸壁、石礫或水草摩擦患處,最後衰竭死亡。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早春晚秋最易流行。碰傷、凍傷的幼魚易患;未受精和胚胎活力差的魚卵也易寄生.
治病方法:
A、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於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鍾,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
C、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鍾。
D、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鍾。
E、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17.本病又稱針蟲病;鐵錨蟲病。蟲體頭部鑽入魚的皮膚肌肉,蟲體像短針樣掛在魚體上,拔下蟲體,可見鐵錨樣頭部。患部發炎紅腫,出現紅斑、壞死,易被病菌入侵。病魚急躁不安,食慾減弱,消瘦。錨頭蚤在水溫15-33℃時均能繁殖,流行期很長,易寄生於個體較大的魚體。可用敵百蟲、高錳酸鉀治療。
『貳』 魚要怎麼養
1、餵食:飼喂的都是富有營養的動物性飼料和白芝麻等。動物性飼料如水蚤、蚯蚓、黃粉蟲、青蟲、皮蟲等。主要餵食的是蚯蚓和白芝麻。紅、黑的蚯蚓都可喂。可以餵食生的白芝麻為主。白芝麻很容易買到。金魚很愛吃,很容易消化,並不容易污染水質。不要喂買來的劣質金魚飼料。因為這種飼料澱粉太多,營養差,不易消化,水質容易污染,金魚吃了營養不良,金魚生長就比較慢了,還容易得病。金魚只要吃的是容易消化的食物是不會撐死的。 什麼時候餵食,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不宜多喂,以吃盡為止。否則會污染水質的。
2、光照:最好把魚缸放在有陽光照 射1-2小時的地方。這樣利用陽光的紫外線殺菌。起到防病的作用。這樣可以減少疾病。盡量做到魚病預防為主,用葯為輔。同時,由於光合作用,魚體的顏色也比較鮮艷美觀。
3、換水:要經常換水,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換水時只能換去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能一下子換去很多,魚兒不適應。保持水族箱中水質澄清至為重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魚才能生長,長的快。否則就停止生長,甚至死亡。 什麼時候換水,沒有定論,可根據水質而定,水質混濁的多換,否則少換。
4、放養密度: 家養的長方形水族箱因體積較小,千萬不可多養,宜少不宜多。如在長為40厘米、寬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內,可飼養5~7厘米長的小金魚6 ~8尾。如直徑為26厘米、高為13厘米的圓形玻璃缸,可養4~6厘米的小金魚4~6尾。魚體身長超過8厘米的成魚,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飼養,而需在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飼養,並配以小型充氧機備用,以防缺氧。這些放養密度只是參考數字,還要看水溫的高低、魚體的強弱和水質的好壞來決定,不能機械行事。一般說來,魚體大,養數少;冬季多養,夏季少養;水溫低時可多養,水溫高時要少養。家養金魚,如掌握了上述要點,就一定能夠使金魚保持健康活潑,色彩鮮艷,游弋水中,受人喜愛,使您百看不厭,其樂無窮。一定能養好的,祝你成功.
『叄』 自己養的魚,怎麼樣才是正確的養魚方法
1、養魚先養水,水養好了,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建議用水族箱養魚,先把水困好,然後把困好的水放在水族箱內,將水族箱的電源插上,先循環個三天,然後放入魚。記住只放魚,裝魚的水不要,這樣會污染了你水族箱內的水,這樣對於不是很好。
2、還有不是在一家買的魚不不要放在一起養,兩家的魚細菌不同,會照成魚死亡的。
3、如果你家裡已經有魚了,建議你把後買來的魚用你自己家的水先養個一個多星期,然後在和自己魚放在一起養,或者將後買來的魚用淡粉色的高錳酸鉀泡一分鍾後在和自家的魚放在一起養。(高錳酸鉀一定要非常的淡,調成非常淡的粉色即可,要不魚會受不了的)
4、換水不易一次全換,要是普通的魚缸,建議兩三天換三分之一的水
5、建議不要放在強烈的陽光下
6、魚沒有餓死的 只有撐死的,不建議總餵食,兩三天喂一次就可以了,要定時喂,每次讓魚吃個八分飽就可以了
『肆』 小魚怎麼養。
1、 養魚前先要准備好一個體積不能太小的魚缸,這主要根據你所養魚的大小和數量多少來決定。要注意魚的投放密度。最少要保證達到3升水養1厘米長的魚,如果您的魚缸容納了100升水,那麼可喂養10厘米的魚3條,5~6厘米的魚(其體形比較窄小)可養8條。冬天氣溫低、餵食少,可以適當密一些。在較大的空間內魚比較活躍,體色較鮮艷。密度過大易導致水中缺氧、水質惡化,導致魚生病死亡。
2、准備給魚用的新水,要先存放一兩天,稱為曬水,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去水中的除部分氯氣,另一個作用是使新水和舊水的溫度接近。
3 、不能急劇改變水的溫度。魚可以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生存,冬天在冰層以下仍可維持生命,大熱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曬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劇改變溫度,就會導致生病或死亡,偏差不宜過大,一般4度以內是允許的。
4、 不能一次換水過多, 否則水質突然變化,會導致魚的水質不適症發生。 魚已適應了原來的水質中生活,水質突然改變,魚會無法適應而得病,甚至突發死亡。
『伍』 剛剛買回來的魚怎麼養
剛買回來要注意餵食和光照,保持水質健康,魚缸里放的魚不要太多,注意換水。
『陸』 怎麼把魚養好
一.養魚先養水
水就是魚的空氣
如果水有毒
魚肯定活不成
養魚千萬不能直接用自來水
因為自來水裡有氯氣
對人沒什麼影響
但是對魚確有毒
養魚一定要把自來水在容器里靜置3天-7天
最好是在有陽光的地方
這樣氯氣就會消失
要經常換水
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氣
大概2-4天換一次
===千萬不能把水全部換掉===
一次換魚缸水的1/3或1/4
如果全換掉魚會不適應
水溫控制
不同的魚生活的水溫也不同
不知道您養的是什麼魚
二.餵食
魚食慾最旺盛的時候是早晨和傍晚
所以這時餵食是最佳時期
一次不能喂太多
尤其是金魚
喂太多會撐死
一般魚吃活紅線蟲長的最快
但是如果你養的是神仙魚(俗稱燕魚)
那千萬不能喂活紅線蟲
那樣魚兒會被寄生蟲纏上
其他的有關魚的疾病之類的
也不知道樓主具體養的是什麼魚
給你個參考資料
對症下葯吧
http://menu123.net/fish/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多年養魚經驗
不是復制來的哦
希望你能滿意
『柒』 釣回來的魚怎麼養
1、容器
釣上來的魚一定要養在魚護或者漁網里,因為空間較小,水體很容易變渾濁和缺氧,特別是夏天,氣壓低天氣悶熱,更容易造成缺氧,等到帶回家已經讓魚而奄奄一息了。順利帶回家後養魚的容器也要盡可能的大一些。
2、氧氣
缺氧問題是造成魚兒死亡的重要原因,釣友家中備有氧氣泵,這能夠大大延長魚的存活時間,這也會使魚兒過於活躍跳出養魚的容器,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沒有增氧泵,可以通過開水龍頭滴水的方式來為魚兒增氧。
3、水溫
降低養魚的水溫能有效地延長魚的壽命。要注意養魚的環境,盡量選擇陰涼的地方,保持水溫變化不會太大,秋冬兩季氣候穩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4、水質
養魚的水也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通常建議釣友用河水或者井水來養,如果條件只能用自來水,則需要先行准備,提前靜置兩天以上,平常也需要隔幾天換一次水,以免水體過於渾濁。
5、消毒
釣友們家中都有食鹽,把魚輕輕的放入鹽水中5-15分鍾就可以了,不僅能為傷口消毒,還能把魚肚的臟東西催吐出來。平常也記得需要餵食一些料餌。
『捌』 河裡逮的魚怎麼喂養
想要養活河裡抓的小魚,首先要准備一個合適的容器,有魚缸最好,沒有的話也可以用泡沫箱。然後要提前養好水,可以直接用河水養,自來水則要晾曬幾天才能用。平時要每天投喂飼料,不要喂得太撐,七八分飽為宜。另外還要注意清理,將魚缸底部的污物處理干凈。
小河魚可以吃以下動物性飼料,比如黃粉蟲、蚯蚓、水蚤等。飼養這種魚需要先找一個大小合適的魚缸,將困過的水注入其中,每天給它餵食即可。定期還要換水,保持水體的干凈衛生。由於小河魚的個頭不大,飼養密度也比較小,所以不用擔心缺氧的問題,每天可以提供兩小時光照。
『玖』 如何養好自己家裡的魚,養魚七大法則
自家的魚要養好,要遵循養魚的七大法則:
一、容器:
首先,你要准備合適的養魚容器,水的體積越大,水質變化的幅度就越小,同時水的水面面積越大,水的容氧量就越高。
以低於30立方厘米的圓形魚缸或者窄窄的壁掛魚缸以及各種各樣的異形魚缸其實都不太適合長時間保持良好的水質和飼養魚類。
二、環境:
魚缸中的水體由於體積有限,水中的環境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這里講的環境,就是放置魚缸的外部環境。
魚在水中生存需要的基本要素有容氧、水溫、光照、PH值、水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濃度等,而前三者直接受到水體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放置魚缸的位置對於浴缸中的水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用水: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玩家習慣用自來水作為養魚用水,也很極少數玩家用井水或者純凈水。不論是哪種水,都是不能直接兌進魚缸用來養魚的,特別是自來水和井水。
養魚用水都要經過困水暴氣,以除去水中刺激性物質,增加水中溶氧,並使新水與老水等溫。
四、過濾:
現在的水族過濾方式多種多樣,有上濾、側濾、底濾、濾桶、水妖精、瀑布過濾、內置過濾、反氣舉等形式。但是所有的過濾形式其核心功能都是過濾固體沉澱物並同時培養硝化細菌。
過濾系統是魚缸生態的核心,小魚缸使用水妖精和瀑布過濾,大魚缸使用上濾、背濾、或者濾桶,生化濾材在合理安排空間的情況下越多越好。過濾系統寧願大馬拉小車也不能小馬拉大車。
五、開缸:
在准備好合適的魚缸、養魚的環境、適宜的用水和完善的過濾之後,就可以進行開缸。
開缸是一個魚缸建立生態系統的准備過程,不能操之過急,開缸需要合適的闖缸魚,並且需要藉助有益細菌添加劑。一旦開缸,所有電氣設備就要開啟運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缸過程之後,就可以放入喜愛養的魚了。
六、選魚:
必須了解各種魚的水質要求,對水質要求不一的魚不能進行混養。選魚首先要看魚的狀態,其次再考慮它的品相,用手輕拍魚缸,那些反應敏捷,快速逃避的魚往往是健康的魚。
剛買的魚經過撈出往往驚魂未定,套一個黑塑料袋遮住光線往往可以使魚兒穩定情緒,避免亂游亂撞造成外傷。
七、過水 :
魚對水質的敏感性,比人對空氣質量的敏感程度高好多倍。對於魚這種變溫動物來說, 要靠外部環境的溫度調節自己的體溫,對於熱帶魚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過水是新買來的魚入缸前必須要進行的措施,用靜脈注射管改造的過水系統也可以應用,目的是為了延長過水時間,減輕過水水流強度,讓魚有適應的時間,過好水,用足夠大的魚缸,放置在通風、有光、溫度恆定的環境中。
(9)魚如何養擴展閱讀:
一:外面買的水草,設備,一定要多用水沖洗,再入缸。因為現在外面買的東西很多化學物質,可能導致魚的死亡。
二:魚分水層,可以買些缸底魚,中層和上層魚,這樣層次感更好。
三:日常管理,一天喂兩次,起床和晚飯時間各一次。一次的量最好讓魚30秒內吃完。一個星期換缸里三分之一到4分之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