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煎葯要多久

煎葯要多久

發布時間: 2022-04-29 20:29:16

① 熬中葯一般要熬多久才好

熬中葯正常情況下中葯一般是水燒開後熬10到15分鍾就可以。目前一副中葯一般熬三次,第一次需要水燒開後熬10到15分鍾左右,第二次和第三次,一般水開後熬十分鍾就可以。
但是臨床上像一些有毒的葯物,如附子等需要先煎半小時到一小時左右,從而達到去除附子的毒性。像一些解表的葯物如防風、荊芥、雙花等葯物,熬時間稍微要短一些,具體情況最好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對於發汗解表、理氣、質地輕清和芳香揮發的葯,水沸後文火煎煮10~15分鍾即可;質地黏膩滋補類的葯物,水沸後文火煎煮1小時左右。
不同質地的葯物,煎煮方法也有所差別:①對於有效成分難溶於水的金石、礦物、介殼類葯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鍾,再下其他葯物同煎。②毒性較強的中葯,如附子、烏頭等,宜先煎45~60分鍾,降低毒性。
氣味芳香的葯物,須在其他葯物煎沸5~10分鍾後放入,如薄荷、砂仁等,因為久煎會降低葯效。
某些貴重葯材,如人參、西洋參、鹿茸等,為了更好的出有效成分,應單獨另煎2~3小時,煎液可另服,也可與其他煎液混合服用。

② 煎中葯要煎多少時間

煎葯中注意的問題
1.煎葯前的浸泡: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葯多是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葯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葯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葉,莖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1-1.5小時。以根,種子,根莖,果實類為主的葯物浸泡時間為2-3小時。
2.煎煮次數: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長時間煎煮的效果好。實踐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夠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葯的次數以兩次或三次為宜。
3.煎葯的溫度:煎葯溫度的高低,中醫稱之為"火候"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所謂文火,就是弱火,溫度上升緩慢,水份蒸發較慢。所謂武火,就是強火,溫度上升快,水份蒸發的也快。如煎葯時火候過強,水份蒸發快,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鍋。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騰前用武火,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狀態,可減慢水份的蒸發,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時間:主要根據葯物和疾病的性質,以及葯物的情況而定。一般對第一煎以沸騰開始計算需要20-30分鍾,第二煎30-40分鍾。
治療感冒類葯物,第一煎10-15分鍾,第二煎15-20分鍾。
滋補類葯物,第一煎30-40分鍾,第二煎40-50分鍾。
5.留取葯液量:一般指一劑葯經兩次煎煮合並後的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兩次服用。兒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兩到三次服用。
6.服葯的方法:一般一劑葯煎煮兩次後合並葯液,分兩次服用。兒童可分2-3次服用。治療感冒,發熱,腸炎,腹瀉的葯,也可採用頻服的方法,即每4小時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癒即止,再改為每日服2-3次,小兒以少量多次為好。
7.特殊葯的煎煮: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葯物的性質,在處方中開出帶注腳的葯物。

③ 中葯需要煎多長時間

中葯的一般煎葯時間,主要取決於葯物的質地和性質,比如砂石類葯物附子可以先煎1個小時以上,取出葯液,再與其它葯物進行煎煮;花草類植物可以通過第1次大火燒開以後,煎煮15分鍾,倒出葯液,二次煎煮開鍋計時20分鍾倒出葯液,再進行第3次熬制,開鍋計時20分鍾。把3次的葯液混勻在一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根莖類葯物的熬制方法,浸泡1個小時以上,大火燒開,小火熬制,計時20分鍾倒出葯液;再進行第2次熬制,大火燒開後計時25分鍾倒出葯液;再進行熬制第3次,大火燒開後計時半小時,倒出葯液,將3次葯液混勻後,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④ 中葯需要熬制多長時間

一般來說,熬中葯需要專門的熬鍋或者是搪瓷之類的容器;正常中葯熬制2次,每次大約30分鍾!

⑤ 砂鍋煎葯要煎多長時間

1、按照中葯付數、所煎葯物重量、葯物質地、煎煮時間及煎葯量計算加水量,用自動加水機進行計算並加水,浸泡葯物30分鍾。
2、一般宜先武火(大火)後文火(小火),沸前用大火,沸後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煎葯時間取決於不同葯物的性質和質地,通常解表葯及其它芳香性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煮沸,改用文火維持10-15分鍾左右,避免久煮而致香氣揮散,葯性損失;滋補葯則在煮沸之後,用文火維持30-40分鍾,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⑥ 煎葯機煎葯多長時間為宜

中葯放在水裡面浸泡15~20分鍾。如果中葯中含有種子、果實類的葯可以浸泡大約1個小時。水要超過中葯的2~5厘米。水還沒有煮沸的時候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後把大火調至小火。慢慢的燉,保持微沸的狀態。

小火熬了大概有20分鍾之後,如果葯湯還有很多,那就繼續小火熬,但是千萬不要把葯湯給熬沒了,那是熬幹了,那就只能倒掉,重新熬過。

第二次加水到中葯上的位置就可以了,煎沸後再熬25分鍾。熬葯並不是越久越好。在中葯裡面如果注有「先熬」的小包葯,先熬30分鍾,再加入群葯。

(6)煎葯要多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葯需要大火急煎,以免葯效揮發,葯效降低。對於滋補葯,適合小火慢慢熬,這樣才能讓葯物有效成分都熬出來。

喝葯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喝,不要把葯放在冰箱裡面冷藏,如果葯涼了,那就加入一點點水將它煮開再喝。

⑦ 熬中葯需多長時間

一、煎葯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二、中葯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左右。煎葯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1-3厘米。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葯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葯時間應根據葯性而定,一般葯為30分鍾。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葯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鍾。滋補葯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鍾。煎葯時要攪拌葯料2-3次。每劑中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葯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葯」:煮沸10-15分鍾,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葯」: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鍾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葯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葯」:將沖服葯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葯物按醫囑煎煮。
供參考,最後祝您健康!

⑧ 中葯熬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在熬中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砂鍋,砂鍋熬中葯是最好的,砂鍋比較適合熬葯又不粘鍋。如果沒有砂鍋,那就用不銹鋼的盆或者搪瓷也可以。首先准備好清水、中葯、砂鍋。在熬中葯之前,我們要先把中葯放在水裡面浸泡15~20分鍾。如果中葯中含有種子、果實類的葯可以浸泡大約1個小時。水要超過中葯的2~5厘米。水還沒有煮沸的時候用大火燒開,燒開之後把大火調至小火。慢慢的燉,保持微沸的狀態。


小建議:重要比較難喝,味道也比較重,建議大家要一口氣喝完,這樣比較快喝掉,不要等到涼了之後再喝。一定要注意熬葯的時間,如果記不住時間給開個小鬧鍾提醒自己,預防忘記和熬干。喝葯的時候,一定要趁熱喝,不要把葯放在冰箱裡面冷藏,如果葯涼了,那就加入一點點水將它煮開再喝。最後剩下的葯渣可以返給盆裡面,加一些熱水,晚上可以用來泡腳,可以加速我們的血液循環哦!泡腳時間大約20~30分鍾。

熱點內容
輪指教學 發布:2025-09-14 01:44:11 瀏覽:413
師德師風感受 發布:2025-09-13 23:53:20 瀏覽:790
成都初中數學 發布:2025-09-13 20:04:01 瀏覽:819
星巴克招暑期工嗎 發布:2025-09-13 19:56:46 瀏覽:225
圍棋老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13 19:40:59 瀏覽:683
小學生暑期培訓 發布:2025-09-13 19:33:31 瀏覽:459
幫的教育 發布:2025-09-13 17:57:15 瀏覽:311
河北高一語文 發布:2025-09-13 12:37:27 瀏覽:839
學霸班主任 發布:2025-09-13 11:47:07 瀏覽:346
高三語文素材積累 發布:2025-09-13 11:35:58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