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如何維權
⑴ 在物業管理中,業主如何理性維權
一、在物業管理活動中,業主與物業企業之間是合同關系,雙方的權利、義務應當在合同中進行明確約定。作為物業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和標准為業主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作為每一位業主都有監督物業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權利。
二、業主在維權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重視簽訂好合同。要求物業企業提供的服務內容要明確,每一項服務內容達到的服務標准要量化,比如說要求物業企業提供三級服務,公共樓道保潔每天清掃1次等。
2、要按照合同約定條款評判物業企業的服務是否到位。業主與物業企業之間是合同關系,業主評判物業企業的日常服務是否到位一定要依據合同,假如說合同約定物業企業每天清掃1次公共樓道,保潔人員按照約定做好了,就應當說物業企業該項服務到位,兩次清掃之間的公共衛生需要業主自覺進行維護。
3、要明確維權責任人。明晰責任是業主維權的前提,業主在維權前一定要知道維權的對象。有的常因開發商遺留問題、未辦理產權證、個人財產受損等原因與物業企業發生沖突,這些都不是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不屬於物業企業的職責范圍。四是要理性維權。
總之,業主與物業企業之間發生的矛盾糾紛要盡量通過雙方協商解決,雙方協調不了的可以到小區所在地的區縣物業辦申請調解,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⑵ 房屋外牆滲水,業主怎麼維權
外牆滲水業主可以要求開發商限期整改,不能修復或難以通過修復解決、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的業主可以要求退房,並由開發商依法承擔相應的違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
商品房交付使用後,買受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託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買受人有權退房;給買受人造成損失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⑶ 小區沒有業主委員會 業主如何維權
摘要 可以向住建局物業科投訴。根據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開展工作的經費由全體業主承擔,在成立初期,熱心業主可以提供地方、湊錢,可時間長了,業委會與業主,甚至業委會內部的矛盾就顯現出來了,缺少正常運轉的機制,也就很少考慮具體的業委會的存在了。
⑷ 房屋出現質量問題時 業主應該如何維權
一、協商維修
①通過與開發商直接交涉,採取和解協商的辦法
如果在保修期內,業主可要求開發商進行整改;如果開發商不積極整改,可向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②准備好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
在與開發商協商時,要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達成問題的盡快解決。要注意時效性,不要被開發商的拖延所蒙蔽而一味地等待。
二、第三方維修
如果與開發商協商不成功,業主可以自己找第三方維修。維修過程中的費用都由開發商承擔。注意保留房屋質量問題的證據,進行必要的催告,保留維修的正規發票,以便事後向開發商索要相關費用。
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協商和解不成,對購房者來說到消費者協會投訴是最好的途徑。消費者協會是依法成立的專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組織,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主要社會團體。因此消費者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向消協投訴,請求消協調解是最常見的方式,能夠較為順利、有效地解決糾紛。微信關注國暉律師事務所,掌握更多法律知識。
四、解約退房
當房屋的質量問題嚴重威脅到房子的整體安全時,購房者可直接與開發商提出退房要求。具體的質量情況有: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到影響正常居住使用。這里的「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從專業角度解釋,即是否對購房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影響、是否嚴重干擾到居住人的正常生活等等。
⑸ 小區配套設施不完善 業主如何維權請各位大神幫忙,最好能詳細的指導出應該怎麼做,懸賞可以追加。
建議你們把這些問題詳細描述,最好配有影音資料或影像資料,讓後到建築管理部門的技術監督機構,請他們協助做技術鑒定報告。
憑你們保留的材料和技術監督部門的質量鑒定報告,起訴開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