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怎麼判斷自己是低血糖

怎麼判斷自己是低血糖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49:49

怎麼才可以很快速的得低血糖

前一晚不睡,早上不吃任何東西,跑800米,基本上到500米左右就會倒下了。

如何判斷低血糖

一、輕度的低血糖的症狀表現有:出汗、飢餓感、顫抖、面色蒼白、虛弱、視物模糊、心跳加速、頭痛、眩暈、嘴唇和舌有刺痛感等。

應對措施:可立即進食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糖、桔子水、餅乾等。

二、嚴重的低血糖的症狀表現有:說話含糊、昏昏欲睡、行為改變,甚至失去知覺。

應對措施:對於失去知覺的低血糖患者絕對不能給食物,應急送醫院,給予葡萄糖靜脈注射或靜脈點滴,甚至注射胰或糖素。

㈢ 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患有低血糖

:低血糖早期表現主要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和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有關,由此呈現交感神經所支配的汗腺、唾液腺、心血管和外周神經
系統異常興奮的一系列症狀。患者突然感到出汗、顫抖、心悸、飢餓感、焦慮、緊張、流涎、軟弱無力、血壓輕度升高等。病情一旦發展成嚴重低血糖時,由於
大腦的血糖供應缺乏,造成了腦組織功能障礙,患者就會發生低血糖昏迷,出現一系列精神及神經異常表觀,包括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遲鈍、視物
不清、步態不穩、躁動、舞蹈樣動作,以及昏迷和血壓下降等症狀.對生命和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了解引起低血糖的常見原因和某些誘因:一般來說,低血糖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糖攝入不足、肝糖原貯備不足和(或)組織消耗能量過多。因此,許多人在低血糖
發生前常有這樣的一些誘因:①沒有按時就餐或進食量過少;②較平時活動量增大,特別是參加劇烈活動或體力活動的強度過大;③空腹飲酒和過量飲酒使得肝
糖原大量消耗而補充不及時,造成低血糖發作率相當高。此外,某些疾病如肝硬化、活動性肝炎、重度脂肪肝、糖尿病早期、嚴重營養不良和特發性低血糖症等
,也會成為低血糖好發的病因。

㈣ 如何判斷自己是低血糖還是低血壓

你好不同的貧血症會有不同的症狀。如: 一、巨幼細胞性貧血 一般起病緩慢,葉酸缺乏與維生素b12缺乏共同的表現為巨幼細胞性貧血和消化道症狀,而維生素b12缺乏尤其是惡性貧血患者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貧血常較嚴重,主要有嗜眠、衰弱、乏力、疲倦、心悸、氣促、頭暈、眼花、耳鳴等一般性貧血的症狀。部分病人可有輕度黃疸、皮膚由於蒼白伴有輕度黃疸,故呈特殊的檸檬黃色(蠟黃)。 消化道症狀 厭食、消化不良、食後腹脹、腹瀉、嘔吐、便秘、舌炎、舌痛、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鏡面舌)、舌質絳紅如瘦牛肉樣(牛肉舌)等。 神經系統症狀 典型的表現為足與手指感覺異常,麻刺感、麻木、伴有大體感覺障礙,最早的體征是第二趾位置感喪失,音叉震動感消失。進一步發展為痙攣性共濟失調,因脊髓側索和後索退行性變性改變所引起一稱為亞急性聯合變性。站立和行路不穩、腱反射尤其膝腱及跟腱反射減弱、消失或亢進、蹴趾反射(babinski征)和其他錐體索體征陽性。除周圍神經和脊髓外,維生素b12缺乏也影響大腦。嗜睡、味覺、嗅覺和視覺異常,痴呆、精神抑鬱,妄想狂樣的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異常是步態紊亂,精神症狀發生較少。 二、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臨床表現有貧血、出血、感染及發燒。由於病情進展的快慢、程度及嚴重性,臨床表現各不相同。一般分為急性及慢性兩類,詳述如下: 1、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貧血: 常見於兒童和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發病時常見於急診求診,以出血、發燒及貧血為症狀表現。病情常迅速惡化,病程短。臨床症狀以皮膚黏膜出血,內臟出血、血尿、便血、子宮出血、眼底出血及腦出血為主。其中腦出血是導致本病死亡的原因。常有嚴重感染及發燒、肺炎、蜂窩組織炎、敗血症及口腔感染,這也是本病死亡之另一原因。 2、慢性型再生不良性貧血: 此為成人較常見,男性多於女性。發病多見緩慢,常以貧血出現,最常見是面色蒼白、疲乏、心悸、頭暈、頭痛、運動困難。以出血及發燒者少見,若有出血其部位較少,程度較輕,以皮膚黏膜及牙齦出血常見。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子宮出血。若有感染也較輕。 急性與慢性兩種臨床類型可以互相轉化的,急性型再生不良性貧血如治療得當,有可能病情逐漸減輕,轉為慢性型。慢性再生不良性有時病情加重可以轉為急性型。 三、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起病大都緩慢,一般表現皮膚粘膜逐漸蒼白或蒼黃。發展下去,孩子會出現食慾減退,煩躁哭鬧,精神不振,疲乏無力,毛發乾燥;少數孩子愛吃爐灰渣、牆皮、土塊等,稱為異食癖,指甲菲薄脆弱,嚴重的呈扁平狀,有的象羹匙似中間下凹,邊緣翹起,叫做匙形反甲。患者抵抗力低下,口腔粘膜,肛門皮膚發炎,反復生病。如果長期貧血的患兒,會出現個子較矮小,體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記憶力減退,情緒和智力都會受到影響。 血紅蛋白是體內運輸和交換氧氣的必需工具。由於缺鐵,血紅蛋白的製造發生困難,不僅可引起貧血,而且血液運載氧的能力也會有影響,嚴重的會有心慌氣短,甚至心臟擴大,導致貧血性心臟病。總之,缺鐵性貧血對孩子的生長和身體各器官功能均有影響。假如發現孩子有某種缺鐵原因和上述症狀,最好去醫院化驗一下血,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20克/升,紅細胞低於400萬/立方毫米,那麼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患了貧血。 低血糖早期症狀以植物神經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飢餓感、面色蒼白、震顫、惡心嘔吐等,較嚴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樞神經系統缺糖的表現,如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值得注意的是每個病人的低血糖表現可以不一樣,但對病人本身本說,每次發作的症狀基本相似,因此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應注意識別低血糖症狀,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低血壓是體循環動脈壓低於正常的總稱。一般來說按常規測量法,測得成人肱動脈血壓低於90/60mmHg(12.0/0.8kPa)時,可稱為低血壓。原發性低血壓病主要有以下表現:疲乏、無力、頭痛、頭暈、前區隱痛、不適、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失眠等。

㈤ 低血糖都有哪些表現

低血糖患者先有飢餓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緒不安,面色蒼白,頭暈,嘔吐,心慌,胸悶等。嚴重時,大汗淋漓,皮膚濕冷,吐之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有時出現抽搐,驚厥,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㈥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發生了脂肪增生,多與胰島素注射方式不當有關。正確的打針方式應是每次輪換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為圖省事,總是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於脂肪增生處打針通常會痛感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歡在這種部位注射。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脂肪增生會延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膚一樣或稍有隆起,但摸起來卻比周圍組織要硬。建議糖友打胰島素要學會合理輪換注射位置,並且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避免在脂肪增生處注射。

2、腎臟疾病

有些病程較長的糖友腎臟會出問題。腎臟有降解體內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功能,約30%的胰島素是由腎臟降解的,腎功能若是出現異常,其對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清除率就會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

此外,腎臟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損,生成葡萄糖也會減少。因此,有腎病的糖友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建議糖友警惕腎臟病變的發生,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胰島素及降糖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狀腺和腎上腺問題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與糖尿病同屬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友中甲減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據國外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中甲減發生率可達4%~17%。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葯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這增加了低血糖風險。有些糖友還可能伴隨腎上腺損害,導致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發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隨其他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應及時就醫,恰當治療。

4、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消化系統並發症,多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患有胃輕癱的糖友進餐後,食物從胃排出較慢,而降糖葯物吸收卻較快,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相對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這種食物消化吸收不規律引起的血糖變化與葯物作用不匹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腸功能變化,調整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後及時就醫。

(6)怎麼判斷自己是低血糖擴展閱讀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葯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

㈦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低血糖

血糖水平太低(一般低過4.0mmol/l),就會呈現低血糖現象。低血糖分為兩種類型:(1)腎上腺素能症狀包括出汗,神經質,顫抖,無力,心悸,飢餓感,歸因於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和腎上腺素釋放增多(可發生於腎上腺切除病人).(2)中樞神經系統的表現包括意識混亂,行為異常(可誤認為酒醉),視力障礙,木僵,昏迷和癲癇.低血糖昏迷常有體溫降低.引起交感神經症狀的血糖降低速率較引起中樞神經症狀的為快,但低血糖程度輕,無論哪一種類型,血糖水平都有明顯個體差異 低血糖有哪些表現? 虛汗;腦暈;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顫抖;飢餓感;無力;手足發麻;說話含糊不清;煩躁;性格改變;定向障礙;癲癇發作;昏迷 出現低血糖怎麼辦? ①方糖或果糖1-2粒 ②小食:麵包1-2片、或餅干5-6塊 ③果汁或含糖飲料半杯 ④飯、粉、面一小碗 一般15分鍾內症狀緩解,不緩解應到醫院處理 低血糖昏迷怎麼處理? ①如有可能應測血糖 ②病人尚有意識,可飲糖水 ③病人已昏迷,親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齦上塗抹蜂蜜等 ④同時與醫生取得聯系 低血糖怎麼預防? ① 按時進食,生活規律 ② 不可隨便增加葯量 ③ 每次用胰島素均應仔細核對劑量 ④ 運動量恆定 ⑤ 常測血糖 ⑥ 隨身帶糖果以備用 低血糖 異常血糖降低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或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症狀.

㈧ 怎樣知道自己是低血糖還是貧血

這個我也是在網上找的資料,找了幾個覺得這個解釋最合理,你先看看吧
希望能有點幫助。
貧血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於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測定技術比較復雜,所以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於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的正常標准。
低血糖確診時需要證據表明這些症狀與低血糖異常有關,並且血糖升高後症狀好轉.異常低血糖診斷標准通常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飢餓72小時後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嬰兒和兒童<40mg/dl(2.22mmol/L),大多數低血糖見於胰島素或磺脲類葯治療病人或新近飲酒者,診斷一般沒有困難.
建議結合自己的不適症狀,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後看看針對性的治療。平時合理的飲食和適度的鍛煉都是有好處的

㈨ 低血糖怎麼確認

正常人的血糖低於2.8mmol/L這個指標,我們認為是低血糖;如果已經是糖尿病病人,而且正在接受葯物治療,當血糖小於等於3.9mmol/L,認為已經屬於低血糖的范疇。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