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是什麼
A. 芡實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芡實的葯性平和,葯味甘澀。《本草求真》分析說:芡實味甘,
長於補脾、除濕,所以能治腹瀉;芡實又有澀味,長於固腎收斂,
所以又能治療遺精、帶下和多尿。該書還把芡實與山葯相比較,認
為芡實與山葯的功效相似。但就補益作用來說,山葯超過芡實;如就收澀作用來說,則芡實勝過山葯。
使用芡實的方法,最簡便的就是嚼食。蘇東坡給他弟弟蘇轍介紹過三種益智強身的方法,第一種就是細細嚼食芡實,直到津液滿口時,再緩緩咽下。每日嚼食10餘粒,就可收到補養的功效。
最為常用的方法,則是食用芡實粥。《本草擇要綱目》說:用
糯米與熒實作粥食用,能補益精氣,聰耳明目,還能健脾胃、
顏色。《金峨山房葯錄》還吟詩盛贊香噴噴的芡食粥,能使人容光煥發,精力旺盛。
B. 芡實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芡實qian shi ,中葯材,別名雞頭米、雞頭苞、雞頭蓮、刺蓮藕、肇實等,為睡蓮科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以顆粒飽滿,均勻,粉性足,無破碎、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有收斂固精等功效,適用於慢性泄瀉和小便頻數,夢遺滑精,婦女帶多腰酸等。 另外,芡實為觀葉植物。在中國式園林中,與荷花、睡蓮、香蒲等配植水景,尤多野趣。
詳細內容可參閱:http://ke..com/view/31011.htm
C. 芡實是什麼
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兩面無刺;葉柄無刺;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盾狀,有或無彎缺,全緣,下面帶紫色,有短柔毛,兩面在葉脈分枝處有銳刺;葉柄及花梗粗壯,花長約5厘米;萼片披針形,內面紫色,外面密生稍彎硬刺;花瓣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紫紅色,成數輪排列,向內漸變成雄蕊;無花柱,柱頭紅色,成凹入的柱頭盤。漿果球形,直徑3-5厘米,污紫紅色,外面密生硬刺;種子球形,直徑10餘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芡分布於東亞、南亞及東南亞等溫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池塘、湖泊、沼澤等濕地。
俄羅斯遠東地區(濱海邊疆區)、朝鮮半島
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海南、台灣)
日本(本州、九州)、緬甸、孟加拉
印度(阿薩姆、比哈爾、查謨克什米爾邦、曼尼普爾、米佐拉姆、拉賈斯坦、特里普拉邦、北方邦、西孟加拉)等地都有分布記錄。
D. 芡實是什麼
芡實,中葯名。為睡蓮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乾燥成熟種仁。別名:雞頭米、卵菱、雞癱、雞頭實、雁喙實、雞頭、雁頭、烏頭、鴻頭、水流黃、水雞頭、刺蓮蓬實、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沉水葉箭形或橢圓腎形,浮水葉革質,橢圓腎形至圓形,葉柄及花梗粗壯,花內面紫色;萼片披針形,花瓣紫紅色矩圓披針形或披針形,漿果球形,污紫紅色,種子球形,黑色。7-8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中國南北各省,生於池塘、湖沼中。
該種種子含澱粉,供食用、釀酒及制副食品用;供葯用,功能補脾益腎、澀精。全草為豬飼料,又可作綠肥。
【入葯部位】乾燥成熟種仁。臨床用名有芡實、雞頭實。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
【主治】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相關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實(蒸)、蓮須各二兩,龍骨(酥炙)、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兩。共為末,蓮子粉糊為丸,鹽湯下。(《醫方集解》金鎖固精丸)
2、治濁病:芡實粉、白茯苓粉。黃蠟(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鹽湯下。(《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9~15g。
【中醫古籍相關論述】
《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
《本草乘雅》:芡生水中,華實向日,具既濟水火義。又草木類,全藉水土,吮抽發育,芡則更藉日中火,為先後身,亦具木胎火里義。又葉上蹙衄如沸,連莖刺棘如蝟,實皮實殼如介,亦具金胎水中義。誠互交木金火之駐形物也。如益精強志不飢,即駐形之里應,目明耳聰輕身耐老,即駐形之外合;飛行神仙,即駐形之行圓功滿也。未有形已駐,而中央之基不築已不練者;若濕痹之腰脊膝痛,及卒暴疾,即駐形物之主治功能也。芡乃大中之小,濁中之精,澀中之甘,荊棘中之軟美,壅滯中之流行,意蘭中之氣悟,疲疲中之強武。
《葯性解》:味甘,性平,無毒,入心、腎、脾、胃四經。主安五臟,補脾胃,益精氣,止遺泄,暖腰膝,去濕痹,明耳目,治健忘。
《本草新編》:味甘,氣平,無毒。入脾、腎二經。主濕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聰明,強志補中,除暴疾,久食延齡益壽。視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濕。夫補腎之葯,大都潤澤者居多,潤澤則未免少濕矣。芡實補中去濕,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補神水,與諸補陰之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慮多投以增濕也。
或問芡實平平無奇,而子偏譽之為益精補中之葯,何也?曰:芡實不特益精,且能澀精,補腎至妙葯也,子不信其功效乎?夫芡實與山葯並用,各為末,日日米飲調服,雖遺精至衰憊者,不旬日而精止神旺矣。至平之葯,而實有至奇之功,非世人所能測也。
或問芡實性實平淡,吾子譽其功用,不識益腎補精之外,更有何病可大用乎?曰:芡實,無症不可大用,而尤可大用者,開胃氣耳。胃氣大開,何病不藉之以得利。平而實奇,淡而無厭,殆芡實之謂乎。
或疑芡實但能止精,而不能益精,雖精止即是益精,而終不可謂精得芡實而生也。曰:芡實豈但止精哉。夫遺精之病,必能補而後能止。使芡實不能益精,又何能止精。況芡實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濕痰,即生腎中之真水。芡實益精,又何疑乎。
《本草分經》:甘平而澀。補脾固腎,助氣澀精,又能解暑熱。
【現代葯理研究】
芡實能明顯地消除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尿蛋白。
E. 什麼是芡實呢
其實芡實對養生非常有幫助,芡實也叫雞頭米,芡實屬於水生植物睡蓮科的成熟子仁,是著名的葯食兩用食材。芡實為卵圓形或圓形,子仁外膜呈褐色,味澀。
F. 什麼是芡實
芡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葯成分,針對患者出現的腎虛和脾胃虛弱的患者有改善效果。但是要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葯物的方法來治療,不可自己私自使用葯物,葯物可以起到補脾止瀉和益腎固精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葯物的盡量不要抽煙喝酒,會影響葯物發揮,也會導致病情加重,不利於病情恢復。
山葯薏米芡實粉是山葯、薏米、芡實三種食材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營養粉,這三種食材混在一起具有很多功效,那麼山葯薏米芡實粉怎麼吃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山葯薏米芡實粉的食用方法吧。
山葯薏米芡實粉有兩種食用方法,一種是熱泡,一種是涼泡。
熱泡:取50g山葯薏米芡實粉放在杯子或者碗中,加入溫開水;靜置3分鍾不要攪拌;之後用溫水沖泡即可。
涼泡:取50g山葯薏米芡實粉放在杯子或者碗中,加入等量涼開水,用勺子拌勻;放入微波爐中,搞活加熱3分鍾即可。
炒芡實的功效與作用
芡實,俗稱「雞頭米」是一種常用的中葯,中國中南部各省均有產,湖南、江西、安徽更是以盛產芡實聞名。芡實是中葯中的收澀葯,屬睡蓮科,是水生植物,多長於池沼湖塘淺水中,果實既能食用,也作葯用。根據加工工序的不同,芡實又分為生芡實和炒芡實。其中,生芡實以補腎澀精為主,而炒芡實以健脾開胃為主。
芡實炒後性質偏溫,聞起來有清香的氣息,經常食用能增強脾腎功能,由於芡實是收澀葯,所以炒熟的芡實還有固澀的作用。
G. 芡實是什麼東東啊長的什麼樣子的
芡實是芡屬下唯一的一個物種,有南芡和北芡之分。南芡,也稱蘇芡,為芡的栽培變種,原產蘇州郊區,現主產於湖南、廣東、皖南及蘇南一帶,植株個體較大,地上器官除葉背有刺外,其餘部分均光滑無刺,採收較方便,外種皮厚,表面光滑,呈棕黃或棕褐色,種子較大,種仁圓整、糯性,品質優良,但適應性和抗逆性較差。北芡,也稱刺芡,有野生也有栽培,主產於山東、皖北及蘇北一帶,質地略次於南芡,地上器官密生剛刺,採收較困難,外種皮薄,表面粗糙,呈灰綠或黑褐色,種子較小,種仁近圓形、粳性,品質中等,但適應性較強。芡按花色分類,目前南芡常見的有紫花、白花和紅花3種類型,北芡常見的有紫花和紅花2種類型。但南芡主要作食品並出口,而北芡主要作葯用。
芡實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又名雞頭子,歷版《中國葯典》均有記載,為睡蓮科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乾燥成熟種仁,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的功效,主治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素有「水中人參」和「水中桂圓」的美譽,是傳統的中葯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
H. 芡實是什麼樣子的
芡實,屬睡蓮科芡屬,別名雞頭、刺蓮、水石榴、水仙桃等,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芡實原產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我國自古就有栽培。據史料記載,芡實首見於《神農本草經》,被視為延年益壽的上品。
芡實分野生種和栽培種,品種多達20餘個。芡實野生種,主產於江蘇洪澤湖、寶應湖、高郵湖一帶,適應性較強,分布廣泛,中國、日本、印度、東南亞各國、朝鮮半島及俄羅斯都有分布;芡實栽培種,原產於江蘇太湖流域一帶,亦稱蘇芡或南芡,目前主要集中在江蘇洪澤湖、太湖、寶應湖的周邊縣、市種植。
芡實適應性強,湖泊、池塘、水田、灘地皆宜栽植,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泥土肥沃的條件下生長最佳。
芡實全株有刺或僅葉背有刺,根莖短肥,葉叢生,浮於水面。葉片呈圓狀盾形或圓狀心臟形,狀如盤,直徑1.2~2米,表面皺曲、綠色,背面紫色,葉脈突起。花單生於葉腋,具長梗,挺出水面,花萼四瓣綠色,宿存於果實上狀如雞頭,花瓣多枚,紫色、白色、紅色。芡果球形,直徑10厘米左右,內有種子100粒左右,花期7~9月份,晝開夜合,果期8~10月份。
芡實以種子內的種仁供食用,稱芡米或雞頭米。芡米營養價值高,可生食或煮食,亦可入葯,有健脾、益腎、澀精之功效。芡實的葉柄、花梗稱芡稈或雞頭稈,是深受市場青睞的時鮮蔬菜。
芡實葉大肥厚,濃綠有皺褶,花色明麗,花形奇特,可作水生花卉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