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學者
『壹』 華東五校與華中三校的區別有哪些
華東五校與華中三校的區別有教學質量,教學經費投入,學校面積等方面都有區別。
華東五校,即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東部沿海華東地區長三角一帶五所頂尖高校的統稱。這五所高校被公認為是僅次於首都北京的兩所頂尖高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之外的中國頂尖學府,且都位於省會城市,五所高校均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並為中國頂尖大學聯盟C9聯盟成員。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竺可楨老校長也因其歷史貢獻,成為了浙大校史上最偉大的人,並確立「求是」校訓和《浙江大學校歌》。
浙江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C9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中國著名頂尖學府之一。
截至2015年9月,浙江大學共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6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築面積2072303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71萬余冊,並有7家附屬醫院;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本科專業123個,全日制在校學生4636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3952人,博士研究生8779人,本科生23633人。
復旦大學(Fudan University),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雙一流、「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成員、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21世紀大學協會成員,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全國重點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九校聯盟」、Universitas 21、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
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數個發端之一。南洋公學數易其名,經商部高等實業學堂、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大學堂、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堂多個階段,於1921年改組為交通大學(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後復遭波折,歷交通部南洋大學、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至1949年剔去「國立」二字,徑稱「交通大學」。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2005年7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並入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是中國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工學、商學、醫學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影響力。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是一所源遠流長的高等學府。追溯學脈古為源自孫吳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歷經多次變遷,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易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稱「南京大學」,沿用至今。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計劃」實施高校,也是九校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的重要成員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高校。
截至2014年底,南京大學有鼓樓、浦口、仙林三個校區,28個直屬院系,各類學生總計31304人。全校設本科專業8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3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3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有國家實驗室(籌)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2] 南京大學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被楊振寧稱贊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是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為中管副部級高校,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
中國科大1958年創辦於北京,1970年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該校有中國「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在國內外均享有較高聲譽,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曾稱贊其為「世界一流大學」。
截至2014年,學校在校學生15500餘人,其中博士生1900餘人,碩士生6200餘人,本科生7400餘人 。
『貳』 高義華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高義華於1998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畢業並取得博士學位,1999年3月赴日本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Science (NIMS,原名為)工作,2006年3月回國。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楚天學者和華中學者特聘教授,物理學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納米表徵與器件中心執行主任。大力協助國家實驗室創建了納米表徵與器件中心,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基金、博士點基金和回國人員啟動基金、湖北省傑出人才基金等,作為骨幹參與1項973課題。發表與接收74篇SCI論文,其中50篇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SCI文章:1篇榮登Nature,2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1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3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他引近900次。
『叄』 華中理工大學有著名的校友嗎
華中理工大學現在成了華中科技了啊。怎麼沒有著名校友啊。現在的教育部長周濟不就是么。還有下面的都是比較有名的校友啊。
教育界:
朱九思 傑出教育家
周祖德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鄒壽斌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王 乘 河海大學校長
許曉鳴 上海理工大學校長
丁烈雲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陳小龍 同濟大學副校長
鄭曉靜 蘭州大學副校長
喻世友 中山大學副校長
楊 勇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
楊宗凱 華中師范大學副校長
楊志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
吳小南 福建醫科大學副校長
程時傑 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叔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中梁 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 濟 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
樊明武 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 垣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勇傳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培根 中國工程院院士
葉聲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岑可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
姚紹福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孔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部門:
劉石泉 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國三江航天集團總設計師
謝伏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研究室主任
婁勤儉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副部長
陳小婭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
李 軍 交通銀行行長
王振有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唐國忠 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郝 遠 甘肅省副省長
楊廣信 西安市副市長
經濟學界:
張培剛 著名經濟學家,發展經濟學創始人
林少宮 著名計量經濟學家
艾春榮 傑出經濟學家 佛羅里達大學 (University of Florida) 經濟系教授
石壽永 傑出經濟學家 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經濟系教授 Canada Research Chair
田國強 傑出經濟學家 得克薩斯A&M大學 (Texas A&M University) 經濟系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巴曙松 著名經濟學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著名學者:
葉蔭宇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 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
陳 剛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
劉建華 威斯康星大學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終身教授
汪 寧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終身教授
Wei Feng 北卡羅萊納惠明頓分校的數學系主任
孫劍橋 特拉華大學 (University of Delaware)正教授
朱建剛 卡內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電機與計算機工程系正教授
賀 熹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醫學院神經學系系教授
徐 濤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
工商界:
汪潮湧 傑出企業家 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ChinaEquity Group Inc.)董事長與CEO
王 鍇 傑出企業家
鄭寶用 傑出企業家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朱江曉 傑出企業家
汽車行業:
丁宏祥 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總經理
汪大總 北汽控股總經理
徐和誼 北京現代董事長
袁仲榮 廣州豐田中方總裁
任勇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
沈偉 廈門金龍總經理
周亞倬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俞建偉 躍進汽車集團總經理 南京汽車集團總經理
IT行業:
胡厚琨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
萬平國 中網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張向寧 中國萬網創始人 董事長 CEO
黃 培 e-works中國製造業信息化門戶網 CEO
陳淑寧 文思創新軟體技術有限公司(NYSE: VIT) 創始人 董事長兼CEO
向松祚 華友世紀通訊有限公司 (NASDAQ: HRAY) 創始人,董事長
張偉 矽感集團董事長、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花 欣 邁普集團董事長
張鴻毓 千里馬集團董事長
李一男 傑出企業家 網路首席技術官
黃小慶 UT斯達康(UTStarCom)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CTO)
嚴援朝 IT著名人士 曾任新浪網總工程師兼CTO
姚 欣 上海聚力傳媒有限公司 CEO, PPLive編寫者
電氣行業:
周俠波 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王野平 原任南方電網公司總經理現任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副主席
周展麟 原廣東核電集團公司總經理
賀 禹 廣東核電集團公司總經理
陳克 武漢事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 CEO
陳志忠 深圳南山熱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經理
李小平 湖北電力試驗研究院系統所 所長
謝國恩 前中南電力設計院 總工程師
賀建華 東方電機(600875) 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王中興 河南省電力公司 黨組書記、總經理
葉杭冶 浙江運達風力發電工程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李道國 陽光電氣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經理
何德強 廣東省電力設計院 總工程師
張定明,中國長江電力股份公司 副總經理
嚴城一 全國工程設計大師、東北電力設計院 原總工程師
張大國 湖北省電力試驗研究院 院長
『肆』 華中科技大學有哪些厲害的人物
只說重點:
華中科技大學厲害的人物比較多。
可上網路查看該校詞條,
有詳細介紹。
『伍』 華中師范大學畢業的名人
惲代英,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
肖楚女,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等。
施洋,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王亞南,解放前任中山大學教授,解放後任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後任廈門大學校長。
蔣大國,女,2003年任湖北省副省長。
李憲生,歷史系,2002年任武漢市市長。
刑福義,中文系畢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語言學科組副組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湖北省語言學會會長。
馮鞏——文學院。中國著名相聲演員
阮成發——武漢 市長,政治學研究院 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科學社會主義專業
李靜-------化學系,美國總統教授學者獎和總統青年學者獎獲得者。
還有一些著名校友,可以查看下面的鏈接: http://tieba..com/f?kz=813543065
『陸』 華中科技大學評教授需要博士學位嗎
(一)國(境)內具有正高職專業技術職務的學者、專家;
(二)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
(三)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
(四)年齡一般在60歲以下。對個別年齡超過60歲,學術造詣高深,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影響,確能推動我校相關學科發展,身體健康者,可適當放寬;
(五)所從事的專業和研究方向與我校學科對口,願意接受我校聘請,並承擔一定的教學、科研或指導研究生工作。
『柒』 華中科技大學有哪些比較厲害的人物
說一說我說知道的吧
第一個是我們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為材料和金回屬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和答夫人的故事我們學生之間也一直流傳著,崔昆院士自己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獎勵家庭貧困學生和新生的獎學金基金卻一直延續著,並且把財產也捐給了組織,我們都很尊敬並佩服崔院士。
第三個是張小龍,微信之父,產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產品。據說原本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大神了。佩服佩服!!
還有pptv的姚欣,qq寵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還有《願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參加創造營的李昀銳。
其實我科並不缺少各種各樣的人才,還有很多更多的專業頂尖人才因為鑽研學術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體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樣棒!!!!
『捌』 華中師范大學的重要人物
惲代英,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
肖楚女,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等。
施洋,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王亞南,解放前任中山大學教授,解放後任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後任廈門大學校長。
蔣大國,女,2003年任湖北省副省長。
李憲生,歷史系,2002年任武漢市市長。
刑福義,中文系畢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語言學科組副組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湖北省語言學會會長。
馮鞏——文學院。中國著名相聲演員
阮成發——武漢 市長,政治學研究院 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科學社會主義專業
李靜-------化學系,美國總統教授學者獎和總統青年學者獎獲得者。
『玖』 華中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華師的歷史,如果追溯到1903年的文華書院,到現在也有一百多年歷史了,百年的教育長河,培養了一代代學子。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都有華師學子的奮斗身影。
每一位華師人都為我們的國家做了貢獻,其中傑出的有惲代英,邢福義這兩位校友了。
華師桂中路中段,噴泉廣場側邊,有一座惲代英先生的雕像,便是為了紀念惲代英先生。每年清明,學校都會組織在惲代英廣場獻花的儀式,以此緬懷惲代英先生。惲代英1895年生於湖北武昌,中華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前身)畢業,惲代英在學生時代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他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國民黨的追捕,惲代英於1931年被害。今天華師仍然紀念這位革命先烈,就是要廣大華師學子銘記歷史,記住前輩們的鮮血苦難,珍惜現下的和平歲月,奮發向上。
【惲代英廣場】
『拾』 哪些名人在華中師范大學 畢業
簡單列幾個吧。從政的比較多。
解放前:
惲代英,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
肖楚女,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黃埔軍校政治教官等。
施洋,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王亞南,解放前任中山大學教授,解放後任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後任廈門大學校長。
解放後:
蔣大國,女,2003年任湖北省副省長。
李憲生,歷史系,2002年任武漢市市長。
刑福義,中文系畢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語言學科組副組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湖北省語言學會會長。
馮鞏——文學院,他就不用介紹了吧。。。中國著名相聲演員
武漢現任市長阮成發——政治學研究院 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與科學社會主義專業
李靜,化學系,美國總統教授學者獎和總統青年學者獎獲得者
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還有一些著名校友,可以查看下面的鏈接:
http://tieba..com/f?kz=81354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