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超市調查問卷
⑴ 即將開業的校園超市
1.你們希望超市的收銀員是男是女?
2.你們希望賣的是什麼商品?
3.室內裝修要怎麼樣?
4.用什麼消費?(一卡通,還是現金,還是刷銀行卡)
5.有沒有外賣?
⑵ 急需一份超市市場調查問卷
我要調查網,就有現成的。
⑶ 校園超市滿意度問卷調查報告怎麼寫
校園超市滿意度問卷調查報告相關範文很多的.
⑷ 我是在新華書店工作的,單位布置任務要求寫一篇調研報告,關於校園超市的,
加油啊KILY
M
⑸ 超市市場調查問卷
1.你做的是什麼調查?為了什麼目的?首先從這個目的出發,想一下你覺得需要了解的問題,不同的問卷涉及的調查范圍都不同。
2.如何取樣?樣本信息都包含什麼?
你得知道你想要調查的對象是什麼人,她的身份是什麼。
你從屬什麼行業,你調查的對象和這個行業到底是否又相符合的地方。
3.設置問題:比如客戶滿意度調查,這是一個模版,你可以自由改動。
希望這個金數據的模板對你有效:
⑹ 大連超市的調查問卷(急~~~)
呵呵,來回答一下了。
1、我常去的是沃爾瑪,好又多和新瑪特這三家超市。
2、每月費用的幅度是有變化的,平均一下嗎大約在300-400元左右/每月。
3、主要是買生活日用品(包括洗發水、牙膏、香皂、手紙等)、食品(麵包、牛奶、餅干、零售、水果)和廚房用品(主要以調料為主了)
4、位置就不回答了,再者具體的詳細地址真要我寫(不好意思)寫得不會很准確,別誤導了樓主。
5、整體來講變化不是很大。
6、新瑪特的服務能好一些吧,再者為沃爾瑪,好又多最差。
7、距離是我選擇這幾家超市的主要原因。
⑺ 校園超市問卷調查表
什麼意思呀
⑻ 大學生在學校超市的消費情況總結
您看這個行不行
引言:
隨著我們社會的進步、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在社會生活中,有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大學生。據了解,在現代的大學校園里,大學生的消費水平逐漸呈上升的趨勢,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我們採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目的:
了解我校大學生基本消費狀況,把握他們的生活消費的行為和心理特徵,分析大學生消費的不合理性,培養他們樹立合理和理性消費的意識。
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
二、網上收集資料
三、現場采訪
調查總結:
一、 消費來源:
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費來源,來源渠道和來源數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的實際消費水平。從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每月的消費大多數集中在500-1000元之間,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佔到26.7%。
我們小組的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來源於父母供應的佔83.5%;學校為幫助貧困生更好的完成學業,提供了綠色通道,於是一部分學生選擇了貸款上學,同時學校還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調查中消費來源是貸款和勤工助學的人數佔8%,勤工助學可以算是大學生自己獲得消費開支的重要途徑,但比例並不在多數;其次是學校每學年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的獎學金或助學金等,這部分人數佔到總人數5%;其他項目來源包括校外兼職打工等等。
二、 消費項目:
對於大學生而言,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這就導致同學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相對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費用大約在500-1000元,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大學生們也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消費項目。
不論我們以何種方式付款,錢都很自然地從我們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學校周圍到處是消費的場所,餐廳、休閑娛樂、超市都不在少數。讓我們看看大學生們都把錢花到了哪裡:60%以上的學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費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閑娛樂、學習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費項目,大學生是接受知識的時代,書籍等學習消費也佔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閑娛樂是學習之餘放鬆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這兩項佔到消費的20%也不足為奇;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通訊和網路也成為消費的主要項目之一;另外大多數女生在大學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裝以及化妝品上的花費佔到了10%以上;調查中我們還看到了戀愛消費對於談戀愛的人而言也是一筆不少的開銷;大學生為了擴大人際關系網,於是,消費項目中就多了購買禮物、請客吃飯等等,還有同學表示,如果有某個月生病了,醫葯費就是另外一筆不少的消費了。
三、 消費理念:
大學生被稱作「天之驕子」,在中國,很多家庭里有這樣的觀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學,消費就變成了理所當然,那麼我們的大學生是怎樣看待消費的?事實上,他們有其自己的消費理念,在學習很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費觀,在學生們調查表中,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消費觀念。
一部分家庭條件相對困難同學以及懂得理財的同學這樣認為:能省則省,夠用就行,量力而行;不亂花一分錢;能節約盡量節約。
另一部分人覺得錢只要花在對的地方就可以:當花的一分不少,不當花的一分不多;該花的花,該省的剩;爭取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不必要的錢盡量避免。
但我們看到,在現代的大學生中同樣存在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生活的條件相對比較優越,於是他們也有了自己獨特的消費觀:及時享受;只要開心就好,花多花少無所謂。我們還了解到,有相當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這樣的情況,每個月開始的日子過得很舒服,後面就會變得相對拮據,這部分人往往被稱做「月光族」。
調查分析:
一、 理性消費是主流:
大學生由於很少有自我收入來源,大多數的消費金額來自與家庭,於是,大學生們的消費質量就與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誠然,現代社會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斷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還是佔到了大多數,所以,學生們的消費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數學生的消費在500—1000元。
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盡量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消費觀念相對是比較理性的。
二、 消費差距較大,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品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消費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調查結果明顯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學每月生活費不超過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學消費超過了2000元,雖然這兩部分人的比例只佔少數,但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過網上的資料顯示,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飲食和生活用品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為了減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飲食上的花費會有所減少,在衣服、化妝品以及娛樂等方面的消費大大提高,男生則將消費逐漸偏向了通訊以及網路方面。
三、 消費中的不合理現象:
網上的資料顯示,大學生消費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學生以及他們身邊的朋友的消費心理之後,我們小組總結出幾點大學生不健康的消費行為: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個人實際經濟水平;畸型消費,消費項目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豪華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滿足自身的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佔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在我們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有趨同心理,追求消費趨同化,這一行為表現為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還有就是大學生中很明顯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現在他們對高檔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導致消費得入不敷出。
調查結果及建議:
通過調查和采訪,我們看到了大學生消費的基本狀況,也從中簡單分析了大學生們在校園生活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作為現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和消費心理是由很多的原因共同決定的,但是,我們更應該從學生自身入手,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趨同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培養他們樹立合理和理性消費的意識,在這些過程中,學生自身和學校教育占據了很大作用。
我們組認為正確的消費觀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首先,大學生是自身消費的主體,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正確認識和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自覺做到合理消費。
不可否認,大學生消費的主流是合理的、健康的,但其中並不缺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這一部分的學生理應自覺將自身不正確的消費觀念消除,養成良好的消費理念。大學生消費首要考慮的是此次消費是否必須,除此之外,消費過程還應該考慮要家庭的承受能力。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作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這一觀念是不能缺少的。
我們要有自己的理財規劃,合理消費,同時還要注重開源和節流,勤工儉學是個不錯的嘗試,甚至在擁有一定的資金的基礎上也可以進行一些小投資,但是,無論以怎樣的方式,目的都是要培養自己正確的消費觀,逐漸形成科學的消費習慣。
在高中的學習中,我們曾經了解到,消費要遵循適度消費的原則、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相統一的原則以及科學消費的原則,我們大學生在日常消費中要在以上三原則的指引下做到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理性消費。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做到自立自強,在科學發展觀的影響下形成可持續的消費觀。
其次,學校是培養高素質學生的地方,在不合理消費觀念大幅度上揚的形勢下,要充分發揮學校的作用,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
高校教育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養成科學理財能力的重要途徑,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在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幫助大學生正確處理經濟能力與個人發展的關系、消費與節儉的關系、個人、社會、家庭的關系等,使他們作為消費者,在消費行為中能夠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讓學生們學會科學消費、理性消費。
不僅如此,學校還應該高度重視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重視對大學生消費觀的塑造,加強消費觀念的教育,加大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校風建設范疇中加強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同時提高學生消費的合理性、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培養他們正確的理財觀念,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調查效果:
由於能力和范圍有限,我們只能對我校學生進行部分抽樣調查,過程中可能有很多的數據不是很准確,但希望可以通過調查讓學生們注意自己的消費,培養自己良好的消費理念。也希望通過我們的調查,讓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消費行為和心理,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合理消費的理念。
小組成果:
我們的調查實踐終於接近尾聲了,論文馬上就要完成,一種解脫的感覺,不知道最終的結果如何,可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不管怎樣,都算是一點成績吧!這是上大學以來,第一次花這么長的時間去做一項課題,也是第一次這么用心想去做好一件事情,看到結果的時候,我想我們的開心是不言而喻的。
這項調查我們從3月份開始著手,兩個多月過去了,跑圖書館查資料,網上搜索,思考我們的主題,調查對象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每周都坐到一起討論,總結本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計劃,我們用了兩周的時間列出了調查提綱,然後就開始各自展開各自的工作,我清楚地記得,我們拿出調查表的時候,三個圍在一起笑得像小孩子一樣,然後,我們分工將調查表發了出去,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了,每一份調查表回來的時候,我們的心情都是很激動的,算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吧,很欣慰的。
半個月以後,我們將收回來的調查表進行了總結、統計,那是時候,好像已經看到成果了,後來的日子,我們抽一定的時間坐在一起討論,從數據分析到調查報告的寫作,終於,我們的成果就要出爐了,真開心。
想說的是,這次的調查讓我們成長了很多,我們的友誼在不知不覺中升溫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體會到了合作的力量,盡管在討論過程中存在分歧,可我們的目的都是想讓報告更完美更出色,我們分工合作,然後將各自的成果總結,真的是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耐心的,我們一直努力著,就是希望拿出一份不錯的報告。我們也在這次的實踐中成長了,不僅是人際,更多的是知識和實踐能力,如果有機會,我們一定要多多參加這樣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