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郁達夫校園網登錄

郁達夫校園網登錄

發布時間: 2021-03-17 00:50:22

Ⅰ 郁達夫小說的文體價值和特點

郁達夫是現代歷史上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其散文飽含熱情與憂郁;其詩詞又堪稱絕唱;然而最重要的即是以感傷色彩和浪漫傾向為風格的小說彪炳現在文學史冊的。

郁達夫的「感傷色彩和浪漫傾向」的小說風格的形成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從小對大自然的迷戀以及一生所經歷的坎坷的必然結果。

郁達夫寫文章不像其他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作純客觀的透視,而重在表現自我,長於主觀抒情。因此深留在他內心的傷楚必然反映在文章上。待到白色恐怖日益猖狂時,因為對現實感到不滿,於是又想逃回到大自然的懷中,浪漫的色彩就更濃起來。多情善感的郁達夫用感傷作為情感宣洩的出口,代替理性的批判工具。因此有人說郁達夫是「頹廢派」、「厭世家」、「時代落伍者」、「墮落的享樂主義者」未免有失根據。其人其文風是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自然與社會所造成的,雖然使人感傷卻得到了一代青年的共鳴,不愧為一代文豪。
——————————————————
http://..com/question/7847030.html

郁達夫的憂郁感傷幾乎貫穿在他的整個小說創作過程中,他那根纖弱的神經上鳴奏出的壓抑的調子,無論在他前期或後期的作品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回響……
……
郁達夫對現代文學史的獨特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始終忠實於「五四」,沒有背叛過「五四」,盡管他的作品是憂郁感傷的,但他那大膽破壞的精神卻是主旋律,盡管他從「自我」來觸及那個時代,但他卻體驗著那個時代里受苦受難者的疾苦,盡管他的作品有著一些缺陷,但他始終是前進著的。他是具有「特異的人格」的人。同時,郁達夫創作還給我們一個啟示:一個知識分子如果不堅持和群眾結合在一起而投身到實際斗爭中去,他將永遠苦惱、永遠憂郁,因為他無法踏上真正解放的道路。

Ⅱ 郁文學校收費多

學校官網一般都會直接公布這類信息吧,可以關注了解一下官網,也可以打上面的電話,招生辦也會有人進行解答

Ⅲ 關於中山大學的問題。

醫學院現在抄情況比較復雜,中山醫學院5年制大一在東校區(大學城),大二至大五在北校區(越秀區);中山醫學院八年制前兩年在南校區(海珠區),後年六年在北校區。現在還有中山大學醫學院,學生主要是在深圳校區(建設中),目前暫時在北校區上課,估計深圳校區開始啟用後會去深圳。

Ⅳ 中山大學哪些學院招經濟類

嶺南學院招經濟類,比如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也有物流管理專業。
管理學院招管理類,比如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之類。
國際商學院和嶺南學院差不多。
旅遊學院主要是旅遊管理類專業,以及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等等。

Ⅳ 富陽市郁達夫中學的學校介紹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在風光迷人的富春江畔,有一所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烈士命名的中學--富陽市郁達夫中學。40個教學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佔90%,大學本科學歷佔75%。
近幾年來,學校確立了「面向全體,分層指導,發展個性,培養特長」的辦學思路,提出了「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設備一流,環境一流,質量一流」的辦學目標,以「為了祖國的富強」為校訓,努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辦學的層次和水平。學校連續數年被評為富陽市教學質量優勝單位,先後被授予富陽市對外開放窗口學校、富陽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先進集體、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示範中學、浙江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浙江省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科研興校200強。學校佔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校園內塑有郁達夫烈士銅像,建有郁達夫烈士事跡陳列室,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眾多的海內外參觀者。學校配有語音室、電腦房、電教中心、實驗室、體育設施及豐富的藏書,學校體藝館正在建設之中,為學校教育手段的現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昨天是富陽市郁達夫中學建校50周年的日子。1100多名校友從祖國四面八方趕來,一起為母校祝福。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徐鴻道、時任杭州市副市長佟桂莉出席慶祝大會。
富陽市郁達夫中學1957年創辦,是一所以現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達夫名字命名的學校,位於富春江畔,是富陽初中建校最早、文化底蘊最厚、師資力量最強的學校之一。學校
校園內塑有郁達夫烈士銅像,建有郁達夫事跡陳列室。辦學五十年來,為各級各類學校、社會輸送了近4萬名優秀畢業生和合格人才,尤其是郁達夫人文資源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應用探索與實踐,已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一大特色。

Ⅵ 用郁達夫的《故都的秋》裡面的秋景仿寫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新天凈沙*秋思

枯草藍朵殘垣
歌聲漏光碧天
破屋棗樹鳴蟬
槐蕊翩翩
落寞人在故都。

Ⅶ 郁達夫《故都的秋》的全文及解析

作品原文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鍾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裡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地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

「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天,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牆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沙塵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的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贊頌秋的文字的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的不多,也不想開出帳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並於秋的歌頌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地特別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不過在中國,文字里有一個「秋士」的成語,讀本里又有著很普遍的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就覺得中國的文人,與秋和關系特別深了,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國之秋,當然也是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解析

1、摹繪寫情

《故都的秋》,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其主體部分是摹繪故都的秋景。文章採用「橫式結構」,從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蟬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個方面,緊扣「故都」和「秋」兩個詞語,表現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

2、對比托情

文章就是通過對比,把作者對「秋的認識」「秋的情感」烘托得「飽「「透」「十足」,這種對比烘托就成為了作者表達更深情感的一種手段。 作者為了把這種情感烘托、鋪墊得更為深沉,在首尾兩處進行照應,這一反復,情感表達就更為濃烈。

3、設誓顯情

所謂「設誓」,作為一種修辭手法,為了表達這種對「故都的秋」喜愛的強烈情感,在結尾處就採用了這一方法。「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這一設誓,採用假言推理作為邏輯背景,以這種不可能的方式偏離現實,表達了作者喜愛「故都之秋」的濃烈情感。


(7)郁達夫校園網登錄擴展閱讀

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193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斗爭的痕跡。

Ⅷ 郁達夫沉淪和老舍的斷魂槍都是揭露國民黨當政治的黑暗優秀小說

改後是達夫沉淪和老舍的斷魂槍都是揭露國民黨當政治黑暗的優秀小說 把黑暗和的換一下位置

Ⅸ 郁達夫《沉淪》TXT下載

已發~~~查收~~~

Ⅹ 為什麼文章在開頭結尾都寫楊北之秋抑江南之秋是故都的秋郁達夫中的

為什麼文章在開頭結尾都寫楊北之秋抑江南之秋是故都的秋郁達夫中的?

熱點內容
焦作楊老師 發布:2025-09-23 05:21:56 瀏覽:325
利息歷史 發布:2025-09-23 02:44:42 瀏覽:709
物理化學第四章 發布:2025-09-23 02:25:19 瀏覽:665
結婚性教育 發布:2025-09-22 23:14:49 瀏覽:268
2018年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22 20:35:27 瀏覽:803
用老師寫一句話 發布:2025-09-22 18:34:43 瀏覽:500
自動擋汽車的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22 17:22:21 瀏覽:87
惠州教師招聘網 發布:2025-09-22 17:12:38 瀏覽:808
教師晨讀 發布:2025-09-22 16:43:22 瀏覽:137
美女老師的貼身高手 發布:2025-09-22 15:25:50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