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垃圾桶合理安排
⑴ 校園垃圾桶分類的具體方案
在校內舉行的「垃圾分類,我能行」的宣傳活動也取的了良好的效果,同學們通過進行了一個星期的環保體驗周,普遍了解到垃圾的分類標准,大家以後再投放垃圾的時候都會有意識地進行分類。
放在離操場教學樓和老師辦公樓近的地方,標明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如果樓層多,每一層的樓梯口放置一個
⑶ 跪求校園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有哪些
一、意義
1、減少佔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
2、減少污染
目前我國的垃圾處理多採用衛生填埋甚至簡易填埋的方式,佔用上萬畝土地;並且蟲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污染環境。
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回收利用還可以減少危害。
3、變廢為寶
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
二、方法
1、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
廣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和倡導工作,使學生樹立垃圾分類的環保意識,闡明垃圾對校園生活造成的嚴重危害,宣傳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呼籲學生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同時教會學生垃圾分類的知識,使學生進行垃圾分類逐漸成為自覺和習慣性行為。
2、改造或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
可將一個垃圾桶分割成幾個隔段或建立幾個獨立的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應逐步細化。垃圾分類搞得越細越精,越有利於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玻璃、紙、塑料和金屬類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電池燈泡等特殊的垃圾。
垃圾桶上必須註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使用說明,指導消費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為企業廣告的載體,企業可以承擔製作費用。
3、改善垃圾儲運形式。
對一些體積大的垃圾,應該壓縮後進行儲運。尤應注意的是,要對環衛局的垃圾回收車進行分隔式的改造,分類裝載垃圾。充分發揮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將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轉賣到企業。
另外,建立垃圾下游產業的專門回收隊伍,由廠家直接回收,實現多渠道回收,引入價格和服務的競爭機制,以此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3)校園垃圾桶合理安排擴展閱讀:
學生在校園等地產生垃圾時,應將垃圾按本地區的要求做到分類貯存或投放,並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垃圾收集
收集垃圾時,應做到密閉收集,分類收集,防止二次污染環境,收集後應及時清理作業現場,清潔收集容器和分類垃圾桶。非垃圾壓縮車直接收集的方式,應在垃圾收集容器中內置垃圾袋,通過保潔員密閉收集。
2、投放前
紙類應盡量疊放整齊,避免揉團;
瓶罐類物品應盡可能將容器內產品用盡後,清理干凈後投放;
廚余垃圾應做到袋裝、密閉投放。
3、投放時
應按垃圾分類標志的提示,分別投放到指定的地點和容器中。玻璃類物品應小心輕放,以免破損。
4、投放後
應注意蓋好垃圾桶上蓋,以免垃圾污染周圍環境,蚊蠅滋生。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垃圾分類
⑷ 校園垃圾桶多少米一個
不是食堂和小賣部附近的路 80—110m一個垃圾桶,如果是食堂和小賣部的路專,因為垃圾量較多屬,所以建議30—40米一個。也有一個計算垃圾桶數量的公式,如下:
其中人均垃圾量0.00004左右,食堂0.00005以上,0.08為垃圾桶容量,我在淘寶上看垃圾桶容量大概為0.25左右(僅供參考)。備註:所有單位都是立方米。
⑸ 以題為《校園室外垃圾箱的最優配置》寫一篇數學建模論文 要求一萬字 急! 在線等!!
謹以北京市小區垃圾分類為例,謝謝採納!
摘要:在傳統垃圾桶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分類垃圾桶的配置方法,其中包括垃圾桶配置比例的判別方法、配置比例和小區結構對垃圾桶需求量的修正方法,並基於北京市的實際數據計算了6種典型小區(學校、居住區、寫字樓、商場、事業區、賓館)分類垃圾桶在不同分類率條件下的配置數量。結果表明,居民區在不同分類率下可回收、廚余和其它垃圾桶配置比例均為1:1:1;學校、寫字樓、商場和事業區,分類率低於50%時,3種垃圾桶配置比例為1:0:1,分類率高於50%時,配置比例為2:1:1;賓館的分類垃圾桶配置比例變化較大。學校、寫字樓、商場、事業區的配置量隨著分類率的提高而增加,而居民和賓館的配置量變化不大。
關鍵詞垃圾分類;垃圾桶;配置;模擬計算
城市垃圾桶是市民投放垃圾的基本設施。確定垃圾桶數量是城市垃圾管理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之一。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學者對此開展了研究,但至今仍受到密切關注[1-2]。其主要原因是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垃圾管理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垃圾桶數量本身已成為城市垃圾系統模型化研究的必要參數之一[3-4]。
在垃圾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或處置的整個體系中,垃圾桶設置既影響垃圾體系前端的投放效果[5-6],也影響垃圾體系中後端的收集和運輸效率[7-9]。對於開展垃圾分類管理的城市,不僅需要明確垃圾桶總數,而且還需要解決分類垃圾桶的配置比例問題。分類垃圾桶配置已成為整個垃圾分類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
北京市從2000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進垃圾分類體系的建設,到2006年年底,具備垃圾分類條件的小區已達1827個[10]。分類小區涉及了多種類型,包括居民小區、事業機關、中小學校、賓館、寫字樓等。目前北京市將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3種,不同類型小區配置的垃圾桶比例絕大部分是1:1:1,沒有更細致地考慮垃圾組成差異和小區類別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垃圾桶不足或閑置。
城市分類垃圾桶配置數量首先由該城市推行的垃圾分類方式和垃圾各組分的產量所決定[11-13],由此計算出的各類垃圾所需的垃圾桶數量可以視為理論計算值。實際的需求量往往遠遠大於理論計算值,造成這一差別的原因是分類垃圾桶配置比例和小區的結構特徵對實際需求量有重要影響,而已有的研究很少考慮這兩種因素的影響,造成理論計算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脫節。本文較為全面地考慮了垃圾桶配置的影響因素,提出了垃圾分類小區分類垃圾桶的配置方法,並以北京市垃圾分類模型社區為例對分類垃圾桶的配置進行了實際估算。
1垃圾分類小區垃圾桶的配置方法
1.1垃圾桶配置量的理論計算
原則上,垃圾桶配置數量就是垃圾總量除以單個桶所能容納的垃圾量。不過垃圾桶的數量還受到垃圾清運次數的影響,清運次數越多,需要的垃圾桶數量就越少。綜合考慮這兩方面因素,垃圾桶配置數量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N是設置的垃圾桶數量;W是垃圾的重量;ω是垃圾桶的清運次數;ε是垃圾容重;B是單個垃圾桶的容積;ζ是垃圾桶的填充系數,表示清運時垃圾桶的填滿程度,通常取0.75~0.9[14]。
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時,每種類別所需的垃圾桶數量就應該是各自垃圾總量除以單個桶所能容納的垃圾量,由式(1)分別進行計算。但由於垃圾分類率並不總是100%,在實際計算一個地區的垃圾桶數量時需要考慮垃圾分類率的大小,即
式中γ是垃圾分類率,表示某一垃圾組分分類收集的量占該組分總量的百分比。
1.2分類垃圾桶配置比例的判定參數
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以及其它垃圾3種類型垃圾桶的理論配置數目可以根據式(1)分別進行計算,得出三者之間的比例。由於在不同產生源這3種垃圾產量及清運次數的不同,由式(1)計算就會得出很多種配置比例,將這種比例形式直接應用會給管理上帶來很大不便。從國內外的實際情況看,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盡管不同,但同一地區往往只有有限的幾種。這就需要提出一種判定方法或判定參數,能夠根據設定的原則將計算出的理論比例化簡為幾種簡單的比例形式,以便實際應用。
為了便於比較,將3種垃圾桶理論數之間的比值用兩個參數(α,β)來表達,即
式中N1,N2和N3分別代表可回收垃圾桶、廚余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的數目。在實際垃圾桶數目的估算中,將採用這兩個參數值來判定垃圾桶的配置比例。(來源:互聯網)
另外,根據垃圾桶配置比例計算出的垃圾桶配置的組數有時會出小數位,需要對出現小數位的數值取整數。比如,假設實際上3種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為n1:n2:n3,那麼分類垃圾桶的組數gr=(N1+N2+N3)/(n1+n2+n3)。如果gr具有小數位,實際的垃圾桶總數Nr=[Int(gr)+1](n1+n2+n3),式中Int(gr)表示對gr取整數。
實際小區中分類垃圾桶的配置,除了要考慮該區域的垃圾產生量和成分,還應該綜合考慮小區特點對垃圾桶配置的影響。同樣的垃圾量及成分,不同類型的小區,如居民區、商場、事業區、學校等,其具體的垃圾桶的配置方式也應該有所區別。這里用「配置系數(λ)」的概念來反映這一差別,即
Na=λNr,(4)
式中Na為小區中垃圾桶實際配置數量,配置系數λ需要根據小區實際情況而定。
2北京市分類小區分類垃圾桶配置量估算
2.1垃圾組分及公式系數取值
為了計算方便,這里將整個北京市縮小為1萬人的模型社區,該社區的各種參數都是根據北京市實際數據所得。模型社區內包括各種主要社會活動場所,即居民區、商場、賓館、事業區、學校和寫字樓,它們所產生的垃圾占進入填埋場垃圾總量比為24.60%,14.77%,6.03%,9.57%,29.80%和15.24%,人均垃圾產量為1.096kg/d,其中各產生源的垃圾組分如表1所示[15]。
表1不同產生源的生活垃圾產量
由分類率的定義可知,表1數據為模型社區中垃圾分類率為100%時各垃圾組分的清運量。分類率為0時,垃圾全部混合收集、混合運輸、混合處理,此時清運垃圾中只有其它垃圾。為方便計算,這里假設廚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分類率一致,因此其它垃圾分類率條件下的各垃圾組分的清運量也可求出。根據公式(1)計算各組分的垃圾桶理論配置量時各個參數取值如表2所示。
表2垃圾桶理論計算公式的系數取值
註:a.容重數據來自文獻[15-16];b.引入垃圾容重變動系數和高峰時體積變動系數,以消除平均值帶來的誤差[14];c.對於居民區,由於垃圾的投放時間比較集中,計算時選擇240L,其餘地區產生源選擇了120L作為單個垃圾桶的容積。
2.2分類垃圾桶理論需求量及其配置比例的判定
根據表1和2的數據,由公式(2)可分別計算模型社區不同分類率下6種垃圾產生源的可回收、廚余、其它3種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N1,N2和N3),如表3所示。由此根據公式(3)計算出判定參數α和β數值,並示於圖1。計算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時垃圾分類率(γ)選為50%。
圖1不同垃圾產生源的垃圾桶配置比例判定
由圖1可見,α和β的變化范圍很大,而且數據點分布很分散,相對集中趨勢不明顯,表明理論計算出的垃圾桶配置比例存在無窮多種情況,難以直接實際應用。因此實際應用的垃圾桶配置比例不能夠完全按照理論計算出配置比例,需要進行簡化。
一般情況下,不論什麼類型小區,都會產生其它垃圾,都需要設置其它垃圾桶。具體設置多少其它垃圾桶不同國家的做法不一樣。目前北京市正在大力推進垃圾分類,設置多個其它垃圾桶會對垃圾分類效果產生負面影響,不宜多設。綜合兩方面因素,將其它垃圾桶設為1個。開展垃圾分類的主要目的是將可回收物分出來,各種類型小區垃圾桶配置中可回收物的垃圾桶至少為1。一組垃圾桶總數的設定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需要考慮居民的接受程度,也不能與過去北京市設定一組垃圾桶的總數相差太大。這里將一組垃圾桶總數設定為不超過4個。上述原則可以定量地表示為
N1+N2+N3≤4,N1≥1,N3=1。(5)
根據上述原則,結合α和β的具體數值就可以確定3種垃圾桶之間的比例。當α>2,β<0.3時,即廚余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可以忽略不計,另外兩種相近,即N2=0,N1≈N3,將這兩個式子代入(5)式得3種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為1:0:1。當α>2,β>0.3時,廚余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不可以忽略,即N2≥1,N1≥N2。將這兩個式子代入(5)式得3種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為2:1:1。當α<2,廚余垃圾桶與可回收垃圾桶需求量接近,即N1≈N2,將此式子代入(5)式得到3種垃圾桶的比例為1:1:1。(來源:互聯網)
對於垃圾成分確定的情況下,垃圾分類率越高,其它垃圾所佔的比例越低,在圖1中表現為β值(廚余/其它)越大。從圖1中可見,對於學校、寫字樓、商場和事業區,在Ⅰ區內1:0:1,這也與相應區域廚余垃圾產生量少的實際情況相符,分類率較低時可以不予配置廚余垃圾桶;Ⅱ區分類率較高,配置比例應為可回收:廚余:其它=2:1:1,表示分類率較高時,上述產生源廚余垃圾桶的配置不能再忽略,同時可回收垃圾桶的需求量有較大提高,因此增加設置為兩個。Ⅲ區主要是居民區,不同分類率下的參數均滿足α<2,配置比例為可回收:廚余:其它=1:1:1。而對於賓館,分類率為20%時,α=2,恰位於臨界點,分類率為50%時,α=3.0,β=0.27,兩個參數均與臨界點比較接近,因此賓館在低於50%分類率情況下的垃圾桶配置方式,可以採取混合方式,即在廚余垃圾產生較多的地方,垃圾桶配置比例為可回收:廚余:其它=1:1:1,其餘地方則為可回收:廚余:其它=1:0:1,這些情況與賓館同時包含餐飲和住宿兩大主要活動相符,當分類率大於50%時,配置比例為可回收:廚余:其它=2:1:。
表3 50%分類率情況下不同垃圾產生源的垃圾桶理論配置量及判別系數值
通過上面的討論可知,不同類型的產生源,由於產生的垃圾成分不同,垃圾桶也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對於學校、寫字樓、商場、事業區、賓館,隨著源頭分類率的變化,垃圾桶配置形式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居民區則可以採取不變的方式。
2.3分類垃圾桶需求量的修正
表3中「總計」一列所示的某一產生源垃圾桶的理論需求總量,是3種垃圾桶理論計算值的簡單加和,並沒有考慮到3種垃圾桶的配置比例的影響。根據配置比例對分類垃圾桶需求量的修正稱為一次修正。表4是考慮了配置比例後垃圾桶的計算結果。另外,考慮到實際的垃圾桶數是整數,在計算過程中出現小數位的時候都按1處理。如寫字樓100%分類率時的配置比例為可回收:廚余:其它=2:1:1,理論需求總量為69,則需要69/(2+1+1)=17.25組的垃圾桶,這里就將0.25按1處理,最後的垃圾桶總量是18組,因此修正後的垃圾桶的總需求時為18×(2+1+1)=72個。依次類推,得到6個產生源不同分類率情況下需求量的一次修正值(表4)。
最終垃圾桶的估算需要明確垃圾桶的配置系數λ(式(4))。λ根據典型社區垃圾桶計算值與調查值反算得到。在北京市選取各種類型的比較成熟的垃圾分類小區(代表不同垃圾產生源),為計算方便相應產生源的理論需求量取50%分類率情況下的數值,這里假定不同分類率情況下配置系數相同。以居住區垃圾桶配置系數的計算為例。實際小區選擇的是北京市宣武區建功南里小區,該小區垃圾日產量0.747t,小區內共配置240L垃圾桶25個。模型社區里居住區的垃圾日產量為2.69t(表2),分類率50%時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為42個(表4),由此根據定義可計算出居住區實際垃圾桶需求量和理論需求量之間的配置系數2.14。以此類推,求出其它產生源的垃圾桶配置系數如表5所示。需特別指出的是,這里的學校主要指高等院校,其活動可看做居住區和寫字樓的綜合,因此學校的垃圾桶配置系數取二者系數的平均值為3.02;另外,由於商場缺乏相應的資料,相應的垃圾桶配置系數估值為2。
表4不同垃圾產生源的理論需求量的修正值
表5不同垃圾產生源的垃圾桶配置系數λ
根據各產生源垃圾桶的理論需求量和配置系數,分別求出學校、居民、寫字樓、商場、事業區、賓館不同源頭分類率下垃圾桶的實際需求量,模型社區垃圾桶的實際需求量則為六者的加和,如表6所示。
可見,學校、寫字樓、商場、事業區的配置量隨著分類率的提高而增加,而居民和賓館的配置量變化不大。
模型社區中垃圾桶配置量較大的小區是學校和寫字樓,較小的小區是事業區和賓館,而居民區和商場約處於中等水平,這不僅與各自的垃圾產量有關,而且還受到垃圾組分和小區結構的影響。模型社區中垃圾桶的總需求量隨源頭分類率增加而增加,即在模型社區中源頭分類率每增加10%,垃圾桶的實際需求量約增加3.1%。
模型社區作為北京市的一個縮影,可以為北京全市范圍內的垃圾分類推廣工作提供參考。
表6不同分類率下模型社區所需的垃圾桶(120L)數量
(來源:互聯網)
3結論
1)在綜合傳統垃圾桶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分類垃圾桶在不同分類率條件下的配置方法及相應的計算模型,其中包括了垃圾桶配置比例的判定指標和判定方法,小區結構對垃圾桶需求量的修正系數。該方法比較全面地考慮了影響分類垃圾桶配置的因素,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2)根據北京市垃圾產量、成分、分類方式,建立了包括北京市不同類型垃圾分類小區的模型社區,據此估算了各類小區分類垃圾桶的配置比例。不同小區的垃圾桶配置比例對分類率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居民區在不同分類率下可回收、廚余和其它垃圾桶配置比例可以採取不變的方式,均為1:1:1;學校、寫字樓、商場和事業區配置方式隨著源頭分類率的變化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在分類率低於50%時,3種垃圾桶配置比例為1:0:1,分類率高於50%時,配置比例為2:1:1;賓館的分類垃圾桶配置比例變化較大。
3)學校、寫字樓、商場、事業區的配置量隨分類率的提高而增加,而居民和賓館的配置量變化不大。源頭分類率每增加10%,整個模型社區的垃圾桶總需求量增加約3.1%。
致謝感謝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處在分類小區調研過程中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略
⑹ 學校環境衛生的7條合理的建議
1.在學校內張貼保持好校園環境衛生的警句
2.在學校內,多添置垃圾桶
3.在綠地豎起宣傳牌
4.多加派值日生,使垃圾及時倒
5.獎勵看到地上有垃圾應檢起來放到垃圾桶者
6.自己帶塑料袋,做到不亂扔垃圾
7.在學校,加派監督者,凡抓到亂扔垃圾者罰掃校園一天
⑺ 我想要一個原創的設計校園垃圾桶方案。急啊,謝謝了
根據你自己的專業來設計。。。例如,地理學,可以根據地形和距離來設計;計算機,可以根據最短路徑和最優解來設計;美術,可以根據美感來設計。。。關鍵是突出你自己的特長,給這個設計方案增加亮點。
⑻ 我們小學校園要弄垃圾桶,有沒有行家知道用多大的合適呢
學校的話240升的比較合適,上掛車的那種,方便,
⑼ 關於校園設置垃圾桶的作文
我們學校是一所新改擴建的xx學,面積有近 畝,校園內綠樹成蔭,鮮花簇簇。生活在這內樣的校園里,同容學們心情也格外舒暢。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校園里的環境衛生令人不太滿意,有時候經過連廊,走過樓道會發現角落中那追逐打滾的各類垃圾,有些食品袋、碎紙屑也躺在操場邊、小路口,甚至隱藏在草叢中。每當看到這一切,內心也會增加一些疑惑:這是為什麼呢?是同學們的衛生意識和衛生習慣差?還是校園中垃圾筒分布不太合理?我們想通過我們的調查來了解其中的原因,並以此來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改善校園衛生環境,喚起同學們的主人翁姿態,共同把我們的校園環境維護得更加美好。
⑽ 關於校園內垃圾箱設置有哪些法律法規
如下:參見:教來育部源 衛生部關於印發《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活衛生設施建設與管理規范》的通知
學校應設置使用方便的垃圾箱(桶、簍)等垃圾收集設施。
每個教室內應安放1-2個廢紙(物)簍;每個宿舍應安放1-2個廢紙(物)簍。
校園內道路兩側和操場周邊等室外環境中應每隔300米設置1個垃圾箱(桶);
垃圾箱(桶)應有蓋。有條件的學校應設置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對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垃圾存放站(池)應設置在校園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向處,距離食堂、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貯水池、教室、宿舍等的距離不低於25米;有條件的學校應使用密封式的垃圾存放設施設備。
教學區和生活區應備有衛生清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