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太極拳進校園

太極拳進校園

發布時間: 2021-03-17 23:04:55

①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太極拳興趣

太極拳不同對象的教學方法
在大學里,社團招新多是入學新生,也有部分碩士博士生。低年級本科生剛進校園,對校園許多事物都有好奇感,希望嘗試,希望學習,其好奇心、積極性是好的,難以堅持。現在的大學生是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後的獨生子女,大多嬌生慣養,意志力薄弱,毅力差。剛入社團時,積極性很高,半年一年後僅剩1/3-1/5。對於低年級大學生,要抓住其心理和生理特徵,親切教學。拳架開始可以放高,練習3個月至半年以後,身體素質好轉後再放低。在教授拳架過程中,穿插講授招式的實踐用法,讓同學互相學習,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不求全責備,否則易嚇走同學。
學習太極拳的碩士博士生經歷激烈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其心理狀態穩定,毅力強,學習主動,課余多能自行練習。他們學習太極拳拳架之餘,主動閱讀《易經》、中醫經絡書籍,對太極拳要求虛領頂頸、上下對撥、身法中正等理解後,能自行貫穿練拳過程。對呼吸氣沉丹田、發之四梢,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也能夠體會,其拳架中可體現出太極的神韻。

② 國家什麼時候開始提倡武術進校園

還是別進了。現在很多大學把太極拳和學分掛鉤,結果太極拳都被打成了太極操,還讓大部分大學生對於太極拳產生了誤解和厭惡。還有一些學校提出青年長拳,結果只有套路,沒有相關的體能訓練和功力訓練,落得和廣播體操無異。
這些不但沒有讓年輕人有更進一步了解中國武術的本來面目,反而在異化和抹殺中國武術,真不如不進校園。
除非國家嚴格篩選教練,並且在學校齊全相關訓練設施,安排合理的訓練時間,並本著自願學習的原則,給武術以合適的生存空間。

③ 不是真喜歡 單純的為了武術推廣進校園有沒有用

這要看你具體指的是什麼?

如果說套路,世界上有好幾億人在練,普及率是世界第一無可爭議,而且持續性看好;如果說推手,就差多了,除公園里偶有老人練外,就是運動員相互頂牛的推搡的表演;如果說技擊,更是鳳毛麟角,只是部分老拳家會和主要嫡系傳人在練,在社會上基本上看不到了!

太極拳作為我們中國武術的一個優秀拳種,它本身就是打人的技術,而不是健身體操,單純的養生不是祖師爺創拳初衷!推廣太極拳服務大眾,我非常支持,但是我更願意看到,研習太極拳者在健身的同時,也能有一定的技擊能力,返太極拳善於實戰的本來面目!因為它姓『武』並非姓『舞』!!!

④ 武術進校園紅頭文件

武術進校園提倡了很多年了,國家武術研究院和武管中心也開展了試點實驗,創編了一系列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練習的武術內容,然而,武術進校園似乎有些武術界一廂情願的感覺,這是不同部門和領域共同才能完成的事情,教育上層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模式的選擇、改革力度不足,使得基層很多學校喊著素質教育,實則還是推行著應試教育,學校追求成績與升學率,大多忽視體育活動,甚至沒有專業體育老師,青少年體質下降幅度有目共睹。近幾年隨著中招考試體育成績比重加大,才在中學引起一些學校重視,盡管體育考試內容單一,欠缺合理,但還是起到快速重視與推進執行的程度。

第二,積極思考開展武術進校園的宣傳。中小學大課間的內容設置以及夏令營、冬令營武術體驗活動都是可以組織的武術宣傳形式。有了比較好的環境氛圍,能成為校園特色自然也就贏得學生喜愛和家長們支持了。在陝西關中一些紅拳傳承人在周邊小學義務開班教學,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從周至縣紅拳十三勢比賽和西安蓮湖區萬人紅拳表演以及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組織的青少年紅拳比賽可以看出紅拳受到青少年熱捧,2016年暑假臨近結束組織的青少年紅拳比賽參加人數達到1860餘人,體現了宣傳氛圍和環境的重要,這為我們樹立了很多好的榜樣。如今,好酒也怕巷子深,武術都當寶貝壓箱底就真成精神文物了,很快就會消失了。所以,武術宣傳極為關鍵,大家都參與了也就不神秘了,也將逐漸規范了。武術再怎麼文化深、價值功能大,從市場宣傳來看,已經落後跆拳道了。

中國教育有「以考選才」的傳統,武術能在升學考試中佔有重要位置,至於以什麼內容進校園都不重要,可以是國家創編的武術操、武術段位內容,也可以是地方特色拳種。進校園成為考試內容和校園教育的主體結構之後,武術校園的方方面面的研究才會變得實際可行,從全國兩會中陳寶生部長提出,武術、太極可以進校園來看,應該會有推進,我們都積極響應教育決策,做好自己的工作。

⑤ 有關太極扇的短文

太極進校園 在佛山我許多爺爺奶奶都認識太極、都了解太極、都會打太極。了解太極的人都知道,在太極中有一種叫做「功夫扇」的太極功夫。那麼,你又有沒有看過小朋友打「功夫扇」呢?今天,我就帶大家去看一看一些四、五、六年級的同學舞太極,當然我也是太極隊的一員! 大家不管是風吹還是雨打,每天早上都會按時來到二十四小學的大操場進行「功夫扇」的訓練。大家訓練都得十分認真,全神貫注地聽著老教練講解每一個動作;目不轉睛地看著教練做每一個動作。當10點多的時候,烈日當空,大家都練得揮汗如雨,衣服也濕透了,頭上的汗珠像水龍頭一樣不停的往下流。但是,大家仍然沒有休息。大家依然打得十分精神,十分有力、十分整齊。讓在座的每一位教練都贊口不絕,拍手叫好。是啊,練太極佔用了大家是非常多的休息時間。練太極本來就十分辛苦,再加上天氣的惡劣是十分累的。但是,再練太極的過程中沒有人遲到、也沒有人早退,大家都很堅強、很堅持,處處都體現出大家團結合作、虛心勤學的精神。 當然,在2010年2月28日晚上,在元霄晚會中還可以看見他們精彩的表演呢!

⑥ 如何才能說服學校校長開武術興趣班

,非如此,斷不能理解太極拳作為國粹的真意。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最近成都市體育局和教育局聯合啟動的太極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新意和良苦文化用心。讓學生們習練太極拳,熟知太極文化,在老師的指導下,中小學生將分層次學習太極拳、太極氣棍、太極劍等等,重要的是各學校還將開展太極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弘揚太極傳統文化。

熟悉太極運動的人,大都為太極運動的超脫、包容和氣度所深深感染,淋漓盡致的內華外顯和包容天地萬物的浩然正氣充沛其間,這就是國學的魅力。處在啟智階段的中小學生習練太極,不僅僅是學習招式和功法,還可深入了解太極、陰陽、五行等國故智慧,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何樂而不為?

當今時代,科技發達,信息充斥,而人文精神卻有弱化之虞,所謂身心分離,心不能有所專一,是當代人如今的最大缺陷,很多人心氣高遠,內里卻虛弱不堪。那麼,成都市的太極文化進校園,有一點醍醐灌頂的告知我們,在中小學生中恢復文武兼修的傳統,不僅能讓學生們身體健康,還能讓其聰穎智慧。比如韓寒,文乃作家,武乃賽車手,文武兼修,不可拘泥也。

⑦ 我16歲了小時候光顧著玩,現在非常喜歡練武術,從15歲就開始了,小時候嘗嘗看爺爺練太極,但一招也沒

只要想學永遠都不晚,何況你身體的柔韌性很好,從小練也就是為了把筋拉開提高柔韌性。從演法,練法,用法,心法幾個層次你能修行到哪兒就看你的功夫和天份了。希望你能找到一個好師傅。一點意見供你參考

⑧ 學校將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你有什麼想法

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徵,一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婦女節、媽媽節、爸爸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 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雅為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3)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
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並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4、積極開展特長教育,推進藝術素養培育工程。
(1)充分利用「體育、藝術2+1項目雙技活動」的有效平台,弘揚太極拳,激發學生正確的人生理想,挖掘學生潛在的才能,培養他們文化、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2)展示開展好特長教育活動。通過開設閱讀、硬軟筆書法、剪紙、舞蹈等特長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讓學生能過學有所長,德識長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熱點內容
結婚性教育 發布:2025-09-22 23:14:49 瀏覽:268
2018年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22 20:35:27 瀏覽:803
用老師寫一句話 發布:2025-09-22 18:34:43 瀏覽:500
自動擋汽車的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22 17:22:21 瀏覽:87
惠州教師招聘網 發布:2025-09-22 17:12:38 瀏覽:808
教師晨讀 發布:2025-09-22 16:43:22 瀏覽:137
美女老師的貼身高手 發布:2025-09-22 15:25:50 瀏覽:644
四年級班主任計劃及教學計劃 發布:2025-09-22 12:37:49 瀏覽:767
折什麼什麼什麼 發布:2025-09-22 11:32:28 瀏覽:286
師德師風自我剖析2016 發布:2025-09-22 11:26:08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