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宜川中學
已經開始了
② 陝西省有哪些比較不錯又好考的中學,上什麼學校比較不錯 我今年中考
陝西省重點中學名單(2005來自"關中發展吧")
西安市
西安中學西安市85中西工大附中陝師大附中
交大附中西安育才中學西安市89中西鐵一中
西大附中西安市26中西安市34中長安一中
西安市一中西安高級中學西安市83中華清中學
西安市三中西安市六中西鐵三中周至中學
戶縣一中西電科大附中西安田家炳中學長安二中
咸陽市
咸陽中學咸陽育才中學咸陽市實驗中學乾縣一中
三原北城中學武功縣普集中學涇陽涇干中學禮泉一中
三原縣南郊中學
寶雞市
寶雞中學鳳翔中學寶雞長嶺中學扶風高中
眉縣槐芽中學寶雞市渭濱中學眉縣中學虢鎮中學
烽火中學寶雞石油機械廠子弟中學
銅川市
銅川市一中銅川礦務局一中耀州中學
渭南市
大荔中學華縣咸林中學富平迤山中學合陽中學
渭南市瑞泉中學韓城象山中學白水中學澄城中學
蒲城縣堯山中學
延安市
延安中學宜川中學寶塔區第四中學
漢中市
勉縣一中漢中中學西鄉一中南鄭中學
城固一中洋縣中學西鄉縣第二中學
安康市
安康中學旬陽中學安康漢濱區一中白河一中
寧陝中學石泉中學安康鐵二中平利中學
榆林市
榆林中學綏德中學府谷中學神木中學靖邊中學榆林市一中
商洛市
商州中學鎮安中學商南中學丹鳳中學洛南高中
正常來說沒有好考的,只有自己的,加油吧。
祝你中考順利
③ 陝西宜川中學怎麼樣謝謝!!!
教師真的很一般,學校建設也一般,就是學校抓得嚴,變態是管理,想學習的話還是去吧,若你想全面提高自己,比如你有藝術及其他細胞。那就算去了。摧殘你啊。
④ 我去年在陝西省宜川中學棟梁班,今年想補習上600分,應該進應屆棟梁班還是補習實驗班,哪種班級有助於
從問題看你應該超過陝西今年高考一本分數線,不應該補,哪個高考狀元從補習生中出。但你選擇補習我建議進應屆棟梁班,這里學生質量應該比補班強。還要比較一下兩班近幾年高考成績,在作決定
⑤ 陝西宜川中學在陝西排第幾
不清楚
都是盛譽斐然
學校被授予「陝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理事長學校」、「中國基礎教育百佳名校」、「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學校」、「全國創建和諧校園先進單位」、「全國語文教改示範學校」、「全國高中綠色共同體學校」、「全國十佳現代學校」等百項稱號。學校被譽為「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全國學生自主發展的一大樣板」。
⑥ 陝西省宜川中學與延安寶塔區第四中學哪個好
宜川中學教學質量一直是不錯的,在延安市區的中學里能排第三,比四中教育質量高,四中僅次於宜川中學。
宜川中學升學率比四中高,在歷年來的高考中,宜川中學,延安中學,實驗中學,一直互相輪著當第一,第二,第三,四中能在第四左右。
宜川中學在宜川那個小縣城裡,寶塔區第四中學在延安市區中,四中的地理位置要優越於宜川中學。
如果是准備應屆考當然要去四中,補習考就去宜中。去四中一定要呆在重點班或火箭班,四中的重點班其實是相當好的,宜中雖然每年的升學率高但大部分都是靠補習生的,而四中每年的補習生文理加起來也就三四個班,並且其班裡分化較大,所以四中補習是沒多大前途的。
四中的理科是比較好的,師源也不錯。文科每年的班都沒有理科多,但部分師源及教學能力都不錯尤其在高三的師源是相當好,宜中的很多好老師都跳槽去四中了。
從條件講宜川沒有四中好,四中衛生較其他學校嚴。
⑦ 陝西省宜川中學的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學校的一切為學生發展而存在」的辦學理念,積極探尋生本教育真諦,著力構建以「自主課堂」改革為核心的高效課堂和以「自主管理」改革為核心的生本德育,在全國首創「學生自主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明校發展的創新之路,成效顯著,影響深遠。高考本科上線率、文理科平均成績等六項指標七年蟬聯全市各縣區第一。2011年6月張瑛同學以644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全市文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2011年11月省教育廳在學校成功舉辦「全省普通高中教學改革與學生發展現場會」。國家教育部
部長袁貴仁、省教育廳廳長楊希文等領導多次來校指導工作。兩年來,內蒙古、新疆、甘肅、四川、雲南、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全國各地數千所學校數萬人紛紛來校考察學習。全市各縣區廣大學生紛紛慕名來校就讀。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教師報》、《華商報》等國內各大媒體對學校全方位深度報道。 先進的辦學思想,科學的管理舉措,優質的教學質量,賦予學校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校長孫明賢被評為「全國先進校長」、「全國十佳現代校長」、「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學校被授予「陝西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西北課改名校共同體理事長學校」、「中國基礎教育百佳名校」、「全國創建和諧校園先進單位」、「全國語文教改示範學校」、「全國高中綠色共同體學校」、「全國十佳現代學校」等百項稱號。學校被譽為「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全國學生自主發展的一大樣板」。
⑧ 宜川中學怎麼樣
老師水平參差不齊,有很好的,也有混的
社團有:管樂隊,動漫社,街舞社,籃球社,機器人和頭腦OM社很厲害
我一般3小時能完成
學習主要看個人,偷懶的人也有
⑨ 陝西省宜川中學的學校校長
孫明賢,1963年3月出生於陝西省宜川縣,1983年7月參加工作。教育管理研究生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曾在牛家佃中學、甘草中學、西郊中學工作,歷任初級中學教務處副主任,縣中學團委書記、副主任、主任、副校長。2004年至今擔任宜川中學校長。 校長寄語:
開拓與創新同行,滄桑與凱歌合奏。攜帶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伴隨著洶涌的黃河波濤,宜川中學乘著教育與改革的東風,提升辦學理念,豐富教育內涵,強化改革,實現了辦學層次、辦學效益的歷史性跨越,在黃河之濱鑄就了一道高中教育的亮麗風景。
新一代宜中人,在學生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教書啟智,育人鑄魂,敬畏生命,呵護未來,努力彰顯自主的特色,努力提升生命的狀態下,讓學生體驗成長的快樂,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讓學校綻放出更加絢麗的生命之花。 張季玉(1908-1987)
男,漢族,出生於一個封建地主家庭。自幼在家塾讀書,聘有石達開等老先生專為其執教。民國十三年(1924)入宜川第一高級小學讀書,畢業後相繼完成了初中、高中學業。於二十一年(1932)考入北京朝陽大學法科經濟系讀書,二十六年(1937)畢業。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因在讀書期間受進步思想影響,張季玉由雷向陽介紹參加了傅作義部的熱河抗日先遣軍暫編5旅14團任團長之職,曾返鄉聯絡愛國志士,組織兵員赴抗日前線。二十八年(1939)三月,該軍改編,任第二大隊隊長。因家事回宜再未歸隊,由軍界步入政界,加入國民黨,「特種聯系會」的特務組織。曾擔任國民黨宜川縣政府教育科科長、軍事科科長、臨時參議會副會長和國民黨宜川縣縣黨部書記之職。
在擔任教育科科長期間,曾建立在宜川縣少年隊,倡建宜川縣中學,任校長,將他家在英旺川之柏塔、交里川之陳家塬土地捐給學校。後又將縣城南門外之花園田產捐給城關小學。並在南窯家辦私立「裕德小學」,資助困難學生學習的筆、墨、紙張等費用。
李立楷(1911—1961)
男,漢族,原宜川縣第六區益枝村人(今屬延長縣羅子山鄉),北京師范大學理學院地理專業畢業生,1942年春至1944年任宜川中學校長。
霄
山西永濟人,1944年2月—1944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後調任洛川中學校長。
齊濟(字濟平)
1936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林學系,曾任華縣農校林場主任及省立鄜州師范教務主任,偕同其妻,1935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文史學系的李仲毅回宜川執教,1944年8月—1947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
王志勻(1910年2月2日—2000年12月5日)又名王夢龍,男,陝西省延長縣張家灘鎮後王家河村人。1927年在綏德師范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宜川解放後,1948年3月—7月,任宜川中學代理校長。
朱玉堂
宜川人,1942年畢業於省立鄜州師范,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1949年曾代任宜川中學校長,1958年因歷史問題清除回家務農,1984年平反,恢復公職。
吉明超
韓城人,1950年10月—1951年11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同年12月調陝西省教育廳。
張陶
男,宜川縣丹州鎮上降頭村人,生於1925年3月16日,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
1941年就讀於宜川縣初級中學,1944年畢業於陝西耀縣中學,隨後考入西北工業大學。
1948年春,參加延大宜川分校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分配到黃陵中學任教。1949年春調回宜川縣初級中學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
東克信
陝西華縣人,1955年2月—1956年7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同年8月調渭南地區。
李世榮
(1922—1989年),宜川縣牛家佃鄉葫蘆村人,1944年宜川中學畢業,1948年參加工作,曾任交里,城關完小校長,1956年8月至1959年4月任宜川中學校長,後調文教局,調任宜川師范代校長。還曾任教育科副科長,教研室主任,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王克儉
(1926年—1977年),中共黨員,高中文化程度,陝西省綏德縣人,生於1929年,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小學教師、教導主任、延安保育小學校長、延安師范副校長,1959年5月調任宜川中學校長,後還兼任宜川中學黨支部書記。中共宜川縣委委員。1973年6月,再度出任宜川中學革委會主任,同年11月,調任延安中學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2月,不幸因急病去世。
吳耀堂
宜川縣黨灣鄉人,無黨派,1957年宜川中學畢業,留校擔任會計工作兼管灶務。1968年9月至1969年3月任宜川中學革委會主任,1972年至1975年任雲岩公社文教專干,1976年-1980年任延安地委黨校伙管員,1981年至1986年在吳旗縣多辦、政協等單位工作,1987年任宜川縣政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1990年1月-1996年3月任政協宜川學習委員會主任、政協宜川縣第三、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羅傑
(1930-1989),中共黨員,陝西宜川縣集義南坡村人。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畢業於陝西師范政教系。同年分配到延長中學任教師,後任延長張家灘中學教導認行。1960年調回宜川,任中共宜川縣委宣傳部理論教員、宣傳副副部長。1969年任宜川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後調縣委宣傳部、地委黨校工作。1980年7月調黃陵中學任校長。1984年調任宜川中學顧問。1984年任黃陵中學校長時,該校獲得地縣教學質量獎。曾任延安地區第二屆教育學會理事。1988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89年10月意外事故去世。
許朝榮
男,漢族,193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原籍河南省長葛縣人,現住大荔縣雙泉鄉南龍村。1965年擔任宜川中學教導主任。1971年,他被調到雲岩中學,任教育組長。1973年任宜川中學教育組長,74-75年任革委會付主任,1976年任宜川中學校長直至1984年。
郭劍如
男,漢族,1944年1月20日生,宜川縣城南街人(原籍河南省永成縣),中共黨員,1984年5月至1988年5月任宜川中學校長。
張思福
1939年生於陝西長安縣郭杜鄉,1960年畢業於陝西師大化學系,同年分配到宜川中學任教。1986年3月,任宜川各學教導處副主任,1987年起任教導主任,同年被評為中學高級教師,隨後任副校長,1988年8月,任宜川中學校長。1989年被推選批准為陝西省特級教師,1997年退休。
黃高翔
山西稽山縣人,1948年生於宜川,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1968年畢業於延安師范,同年分回宜川參加教育工作,曾在壺口、城關小學任教,後任宜川縣西郊中學教導主任、校長。
蘭愛平
男,漢族,1964年2月生,宜川縣交里鄉太泉村人,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碩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延安中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