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白領貸
1. 催收嚴重騷擾,在校園貸白領貸平台借款60000,實際到賬4萬八千元,每月還款3400左右是否合法
指定不合法,但你簽合同,或者欠條時,那兩個絕對是合法的。合同,欠條絕對不是像你說的這么約定的
2. 為什麼美國人喜歡提前消費,中國人普遍喜歡儲蓄呢
兩個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全不同,生活理念也不一樣,造就了兩個國家不同的消防觀念。
在中國,要存錢面對醫療、教育、購房這三座大山。自從1998年開始,中國就把醫療、教育、購房都完全市場化了,而忽略了對低收入弱勢群體的托底。
而隨著看病貴,教育難、房價漲等因素,中國的老百姓真的是要存點錢,以應對急需時的支出。在中國誰要是不存點錢,那真的得了啥大病、子女結婚購房付首付,那就會有大的麻煩。
而在美國,年滿65歲的老年人可以申請聯邦醫療保險卡,享受優惠的醫療和葯物價格。收入低的群體可以申請白卡,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
此外,西方人結婚可以租房,並不一定要買房,年輕人多數租房住。而在教育方面,美國是誰的家庭越窮,誰可以申請到助學金的比例就越高。所以,中低收入家庭並不需要通過存款來留後路。
第二,美國人在養老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一般普通工人工作一輩子,可以拿到基本養老金,這是保障你最低的生活標准,讓你能夠活下去。
此外,一些效益好的企業,對優秀員工可以通過支付企業年金,來增加其退休後的生活質量。當然,一些職工還有私人再買一份養老保險。習慣,這樣可以讓自己退休生活過得更加體面、有質量。
第三,中國老一代人過得比較艱苦,他們習慣了勤儉節約,同時,老一代人也喜歡存點錢,為兒女做點貢獻。
而在美國子女18歲後父母就不再負責,任何費用支出都要自己負責,所以美國孩子在經濟上都很早獨立。正因為不需要為自己子女留下任何財產,美國人沒有什麼後顧之憂,所以,他們就更偏向於提前消費,花明天的錢為今天服務。
(2)校園白領貸擴展閱讀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崇尚未雨綢繆、量入為出,愛儲蓄的傳統彷彿已超越經濟范疇而成為一個文化基因。多年來,中國的儲蓄率都在全球居於前列,甚至還遭到美歐國家的詬病,認為過高的儲蓄率限制了消費,影響了經濟發展,這甚至成為美中貿易戰的一個議題。
然而近些年來,這一現象正漸漸改變。2018年中國的國民儲蓄率為44.91%,與2008年的歷史高點(51.84%)相比,出現明顯下滑。
特別是年輕一代,與父輩省吃儉用、喜歡存錢的習慣不同,他們更推崇「及時行樂」,熱衷於出境旅遊、美容化妝、去高檔餐廳、購買奢侈品……消費觀已不僅是「今朝有錢今朝花」,甚至在花明天的錢,特別是花唄、白條等借貸平台的興起,更對中國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轉變推波助瀾。
但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如果說「月光族」只是花光所掙的錢,那麼「月欠族」這種「寅吃卯糧」則看似「瀟灑」,實則暗藏風險。諸多大學生因校園貸而發生的悲劇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全民寅吃卯糧,這就是美國出現金融危機的根源。痛定思痛,如今收到疫情的影響,美國人也開始重新重視儲蓄了。據彭博此前報道,美國人近年來存的錢比你以為的多得多。今年1月公布的修訂後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個人儲蓄率為6.7%,而2019年1月是7.5%。
過度消費現象如若蔓延開來,將不僅僅給個人家庭帶來痛苦,對整個社會而言,也是巨大風險。當信用貸款增速逆勢狂奔,當超前消費成為債務杠桿的「罪惡之源」,中國不斷攀升的個人債務已成必須防控的風險。
古巴比倫的金錢第一定律說到:「金錢是慢慢流向願意儲蓄的人。」千百年來,人類的智慧已經為人們的消費做了最好的指引。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儲蓄的傳統更不該丟棄。
「務本節用財無極」,2000多年前,《荀子·成相》就告訴人們:一方面要致力於生財的根本,努力創造財富;一方面要有計劃地合理消費,節約開支。這樣,財富就會不斷積累,無限豐富。
3. 消除校園貸危害應該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嗎
近日,媒體接連刊發多篇報道,再次聚焦校園貸。
《中國青年報》3月29日報道,湖南某大學22歲的學生會主席李某,通過使用別人的信息在不同網路貸款平台借貸100多萬元無力償還。因涉嫌詐騙罪,李某於2月25日被衡陽市珠暉區公安分局抓獲歸案,受騙上當的被害人包括李某所在學校的27名學生。
另外,也可對校園貸的貸款申請提出明確的規范要求,即在校大學生申請任何渠道的貸款,都必須提交家長意見、學校意見,亦即至少學校家長、學校知曉,而非學生個體就可申請,這就避免學生被非法機構所騙,而家長和學校也可起到一定的監督和審查作用。
再次,教育部門和高校需要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理財教育,把校園貸作為高風險項目加以預警。雖然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要對自己的投資、借貸行為負責,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我國的學生缺乏自主管理、自主規劃的教育、引導,缺乏社會生存能力,為此,這需要大學重視對學生的教育,要明確告訴學生,不能輕信校園貸宣傳,更不能把參與非法金融業務作為自己的「生財之道」。大學的學生事務中心,可以為學生借貸、兼職、創業等提供評估與咨詢指導服務,這也是大學關注學生成長、職業發展規劃的應有之義。
4. 名校貸是真的嗎
剛剛看了一個新聞 要不然我都不知道有這么坑人的東西 21歲的乖乖女跳樓自殺了 她留下的賬單中 其中兇手之一就是這個坑貨 借款幾千 三年還了8萬還有17萬未還 網貸陷阱 大家務必小心